生命的美麗與艱難評朱天心《獵人們》

黃宗慧

(台大外文系副教授)

 

做為一個愛貓人,評論《獵人們》基本上是一個不必要的任務,因為我既認同作者朱天心對貓族活靈活現的描述,又與書中人貓之間的情感互動深深共鳴;做為一個收養流浪貓的人,評論這本書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作者口中「貓天使」的心路歷程、看著貓來貓去的歡喜悲哀,讀來都太切身太熟悉,又怎可能抽離出來超然地評論?而做為一個剛失去心愛貓咪的人,評論這本書變得更加困難。曾經倍受作者疼愛、但後來稍被忽略的貓咪「李家寶」死去之時,她對牠說「家寶貓乖,我一直最喜歡寶貓,你放心」,這讓我想起了剛過世的胖胖如何和家寶貓一樣對人深情無悔,自己又如何滿懷歉意地對著牠說了幾乎一模一樣的話;我但願自己也有作者的文采,如此便能像她一樣為動物朋友們立傳,見證胖胖、點點、三三、花花……,曾以各自獨特的生命樣態存在過。

於是當我必須把那些挑起悲傷的文字快速吞進眼底,以免沒有勇氣看完全書時,我開始懷疑難道這就是朱天心說「本書寫給不喜歡貓和不瞭解貓的人」的原因?因為喜歡和瞭解貓的人,讀來會被牽動太多心情,會為一次次的人貓相逢與別離又笑又哭,所以就題贈給不喜歡與不瞭解貓的人?當然這只是我情緒性的想像。如果努力從書評人的眼光來看,與其說這樣的題贈是種反諷,不如把它讀成是替流浪的貓族向人族提出請託:在決定冷漠或厭棄地對待牠們之前,可不可以稍微停下來,聽聽關於牠們短暫一生的故事?事實上,貫穿本書的一個重要關懷既不是養貓經驗談,也不是要叨叨絮絮地訴說作者自己的貓咪多聰明可愛,而是要為在都市叢林中辛苦求生存的貓族們留下一些印記,並且如果幸運的話透過文字的感動力量讓多一些人試著了解貓、給牠們多一點點的善意。

誠如錢永祥在序文中所言,《獵人們》在台灣動物書寫的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為一般以寵物為寫作對象的書,書中動物畢竟「溫馴近人有餘,卻缺少了一份生命的完整感」,朱天心則努力跳脫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框限,讓每一隻貓的獨特性盡情在她的文字間開展。更重要的是,她與流浪貓「相逢而猶能持續地珍惜、付出,不至於流為冷漠、寡情」,這種關懷與尊重的態度,對動物保護議題的推動著實具有正面的效應;此外,對於默默為流浪動物付出關心、但往往承受巨大責難與誤解的愛心媽媽們,朱天心也在書中代她們說出了心聲與委屈。當這個城市蓋起了更豪華的流浪動物收容中心,以容納更多短短幾天就會被「處理掉」的貓狗、以因應更多人將流浪動物除之後快的要求時,我衷心希望不喜歡與不瞭解貓的人能讀讀這本書,並能因此重新看見牠們生命的美麗,與生活的艱難。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