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打開朵拉的珠寶盒

 

黃宗慧

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一個深受呼吸困難、神經質咳嗽、失聲、偏頭痛等身心症狀所苦的少女,一對介入少女與少女父母之間、和他們關係密切又曖昧的夫婦──K先生與K太太,再加上一個亟欲解開歇斯底里之謎但卻為少女所挫的精神分析師……在佛洛伊德知名的「朵拉」個案中,愛慾、嫉恨與認同等多重慾望,流轉在多角關係之間,也讓關於這個案例的討論溢出精神分析的範圍,吸引了無數不同領域研究者的目光。從佛洛伊德對朵拉徵狀的詮釋中,文學批評家看到了分析師如何以病人的身體及夢境為文本,展現出精讀/歪讀的工夫;從佛洛伊德以他妹妹的女僕朵拉來替此少女命名的舉動中,女性主義者看到了因病患中止療程而備感挫折的分析師,如何徒勞地想藉此重新鞏固權力位階;而若回歸到精神分析的領域裡來看,相關的討論更是眾聲喧嘩。比如說:在朵拉的第一個夢中,母親在火災時想搶救一只珠寶盒,但顧及小孩安危的父親卻阻止她這麼做,佛洛伊德據此認為,由於朵拉先前曾從K獲贈一只珠寶盒,加上珠寶盒象徵著女性生殖器,因此這個夢暗示著朵拉覺得「我的『珠寶盒』身處險境之中,如果發生任何事,都是父親的錯」,只不過在夢境中她選擇了相反的表達方式,使父親成為她的拯救者;但珠寶盒其實也可能指向其他的意涵,於是有的研究者認為,珠寶盒透露出朵拉對自己與雙親的關係感到不確定,在伊底帕斯結構中找不到定位,有的則認為它表達了朵拉所關切的核心問題,那就是在兩性關係中,女性到底要付出怎樣的禮物才能換得男性的認可?精神分析理論家們如此這般地開展出了詮釋朵拉心靈的各種可能性。

朵拉案例分析的中譯本並非首度問世,但心靈工坊此次推出的版本,可說是本地讀者要一窺朵拉心靈珠寶盒的奧秘時,不可或缺的一大助力。譯者劉慧卿醫師除了以信實的譯筆與豐富的譯注呈顯了佛洛伊德的朵拉研究,更提供了一篇專業且紮實的導論,將朵拉個案置放在佛洛伊德的理論脈絡中檢視:朵拉個案中夢的詮釋、雙性特質與同性戀、轉移關係等等,與《歇斯底里研究》、《夢的解析》、《性學三論》等著作中的相關概念如何環環相扣?透過譯者的整理爬梳,這些彼此銜接的觀念有了更具體精確的意義。另外,譯者也提綱挈領地勾勒了朵拉個案在精神分析領域內外所引發的相關批判與省思,使讀者不至於只能亦步亦趨地追隨佛洛伊德的腳步,而能在閱讀朵拉的秘密之際,同時警覺到佛洛伊徳、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們,乃至讀者本身,多少都以自己的詮釋慾望,介入了朵拉的故事之中。

「是否每個閱讀朵拉案例的人都要先有心理準備?因為閱讀潛意識的後果,和朵拉一樣,都將會有一場需要逃離的『火災』和一次流浪,在『陌生城鎮中的流浪』。」譯者在導論中如此探問與提醒。不過對於想更了解人類心靈結構的讀者來說,這樣的逃離和流浪絕對是必須的,也是值得的。雖然如今歇斯底里已普遍被視為是過時的疾病名稱,但是朵拉所展現的愛慾模式卻仍不罕見,甚至對拉崗派的研究者來說,主體慾望模式的結構本身,多多少少都是歇斯底里的:一如朵拉,主體常常一面向大對體(Other)求援,希望大對體能填補自己所感受到的欠缺,但卻又一面質疑反駁大對體所提供的一切,以滿足自己「我就知道我想要的我總是得不到」的這種慾望;於是朵拉的故事看似與我們的時空相隔遙遠,但她夢境中的珠寶盒卻永遠不會被塵封,因為歇斯底里的心靈結構總會吸引各個世代的閱讀者去開啟那只珠寶盒,而在反覆開啟之間,朵拉的珠寶盒也將繼續向不同的讀者,綻放出不同的迷離色彩。

 

本文作者:黃宗慧,台大外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精神分析、喬伊斯研究、女性主義與文化研究等,曾開設「精神分析與女性」、「身體與客體」等碩博士班選修課程。研究論著發表於《中外文學》、《文史哲學報》等學術期刊,書評、文化與動保議題等評論文字散見各報章雜誌,合譯有《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編有《臺灣動物小說選》。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