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開卷,930329

 

《最後的黃埔》:創傷書寫的驚嘆號

 

    黃宗慧(台大外文系副教授)

 

書名:最後的黃埔
編者:齊邦媛、王德威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280
類別:小說集

 

在《尤利西斯》的第十六章中,有這樣的一個片段:布盧姆對著斯蒂芬大談何謂愛國,觸及了與愛爾蘭認同有關的話題,總是想逃遁於認同問題之外的斯蒂芬於是說:「反正咱們不能更換自己的國家,那麼就換個話題吧。」在族群多元並存,省籍情結暗潮洶湧,政治煙哨味又一觸即發的台灣,一碰到敏感的認同問題,恐怕有不少人就像斯蒂芬一樣,想換個話題吧?《最後的黃埔》非但不更換話題,更在本土論述盛行的情境下「逆勢而行」,以「向六十萬老兵致敬」為訴求,其出版可以帶來怎樣的衝擊、交出怎樣的成績?自然備受矚目。

這本以齊邦媛「老芋仔,我為你寫下」一序揭幕的選集,集結了白先勇、孫瑋芒、履疆、李渝、李黎、戴文采、朱天心等十三位作家的作品,其中有的寫眷村,有的寫探親,有的寫老兵,而串聯這些作品的,則是特定歷史時空背景下來到台灣的這群人、以及他們在此生根的下一代,所擁有的集體記憶與感傷。在曉風的〈一千二百三十點〉裡,我們看到了臂上刺著「殺朱拔毛」的老兵,被質問為何不去反攻大陸,為何要留在台灣吃台灣米;在蕭颯的〈香港探親〉裡,我們看到了雖顧忌本省妻子的情緒,但仍決意花大把金錢買家具冰箱去補償大陸親人的「老芋仔」;還有張啟疆筆下那一輩子相信「蔣總統帶我們回大陸」的老爸爸……。而諸如〈異鄉人〉或〈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消失的球〉等作品中的外省第二代,則或者繼承了上一代的雙重失落感,又或者難忘親身經歷「外省仔滾回大陸去」的衝擊;他們無法理解何以與權貴子弟一樣被歸屬為「既得利益階級」,外省人的「原罪」於是成為鬱積心頭的不平與惶惑……。

然而在歷史命運帶來的表面相似之下,看來同質的老兵們其實有著不可化約的個別差異。正如王德威在「老去空餘渡海心」序中所言,雖然「在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下,他們的生或死都是面目模糊的群體」,但是選集中的故事,就是要讓我們看見「他們的個人來歷與冒險,勇氣與挫折」。換句話說,《最後的黃埔》也試圖去捕捉族群「之內」的差異,於是我們在老兵的行列之中,可以發現有白先勇所刻畫的那種身披袈裟、足登芒鞋,卻在老長官葬禮中放聲大慟的老兵,有像桑品載這樣不滿十二歲就開始軍旅生活的「老兵」,也有大陸撤退來台時,被遺忘在南沙群島上枯等枉死的一百多名駐軍,透過王幼華的文字,才得以以白骨之姿出場……。

選集中的每一則故事,固然都以文字建構著某一個身分、見證著某一段大歷史中的個人史,但是這些故事的匯集並不能也無需還原一個一致的、同質的老兵面貌,或指向一個「正港」的外省身分,也因此我們其實不必企圖透過選集尋找一個可堪認同的外省身份,或是藉以指認一個外省他者的樣貌。再者,所有的選集都必然只是一個未完成式,那「族繁不及備載」的部份,永遠有待不斷地增補;《最後的黃埔》因此並不是創傷書寫的句點,而是逗點,甚至是一個驚嘆號它揭開了這群人的傷口,讓他們的悲情在被遺忘與壓抑之前,至少有被看見的機會。歷史造成的創傷或已無可挽回,但在這個各人各有悲情的島上,如何能在看見他者真實的傷痕之後,學習對認同問題開展出細膩深刻的思考,讓造成對立的「正港」本質迷思不再繼續撕裂族群之間的傷口?恐怕正考驗著許多人的智慧。

 

 

回首頁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