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12 中國時報
觀念平台:當明星動物死亡
◎黃宗慧

 

    據聞台北市立動物園將推出千元認養園內動物的活動,希望促進民眾與動物園的互動、達到推廣保育概念的效果。但不知是太想強調這項計畫的保育功能,還是造勢心切使然?當這個消息在動物園新春祈福活動中公佈時,我們聽見了「動物園非常重視保育工作,常與其他國家合作,引進新的動物來磨練保育技巧」這樣令人錯愕的官方說法。

    難道我們不是在具備相當的保育技巧、審慎的評估之後才引進新的動物?而是引進各國奇珍異獸來磨練保育技巧?如果電子雞的流行曾令人擔心孩童會就此誤把寵物的生命視如虛擬生命,抱持著隨意飼養、大不了game over就重新設定再來過的心態,那麼引進新的動物來磨鍊保育技巧之說,不也同樣地讓人憂慮嗎?莫非是眼見無尾熊嬌客連番傳出噩耗,才不得不想出這樣的託辭自我安慰?

    其實正因引進珍稀動物卻失敗的例子不時發生,我們才更不能停留在自我安慰的層次。多年前從加拿大引進的北極熊,罹患嚴重皮膚病後痛苦身亡、二○○○年年底小企鵝在引頸期盼下宣告孵化失敗、去年九月起三隻無尾熊先後傳出死訊,再加上屏東海生館折損的兩隻小白鯨……。如果這些動物千山萬水來到台灣,並非只是充門面的外交戰利品,而是為了達到引進者所謂的,以牠們可愛的樣貌激發兒童從小愛護動物的觀念、推廣保育概念等效果,那麼即使牠們生前來不及發揮教育功能,至少對於牠們死亡的論述應該更細緻負責些吧!引進動物前的評估、運送過程的變數、動物適應的問題或本身的健康狀況……,這些因素在每一次的死亡事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果這些面向得以呈現出來,至少還能產生一些教育意義,讓更多人嚴肅地思考:動物園的存在究竟能產生多少教育功能?而其經營理念又將如何影響保育成效?

    然而相較於風光引進動物之初的大肆宣傳,關於死亡的論述,總是「低調」得多,能像大象林旺的死亡一樣,在巨幅報導下引發多方探討的,實屬特例。通常對動物死亡原因的說明,不外乎「小白鯨露比長有兩公分腦瘤,顯示引進前已生病,海景公司準備向俄羅斯索賠」、「夏娃的寶寶夭折,研判是母無尾熊缺乏孕育經驗導致死亡,此種情況澳洲也發生過」、「愛克遜應是罹患多發性淋巴腫瘤而死,無尾熊罹患此類癌症並非特例」、「麗琪的寶寶發育過程中停止生長而死亡,澳洲方面表示無尾熊寶寶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木柵動物園不是特例」……,這類論述的開場白總是強調動物在引進前就不健康、或其同類在原生地也有死亡前例,然後以「死亡的動物將製成標本展示,供民眾認識及追思」作結。當我們總是只能透過這類說辭接收到這一小部份的事實時,動物的死亡所能激發的反省其實是相當有限的。

    英國愛丁堡動物園裡有一頭石雕的大象,旁邊的牌子上寫著,「在這個動物園裡,除了這一頭以外,你看不到任何大象」,接著的說明是,「大象是智慧很高的社群動物。在野外,母象跟下一代緊密生活在一起,小公象在成熟期會離開母群,成年公象會在母象發情時,和象群結伴為伍。愛丁堡動物園根本不可能提供上述那樣的環境條件,因此我們決定不圈養大象」。如果真要靠珍稀動物傳遞保育理念,下次,考慮一下雕像吧!要動物飄洋過海來付出生命變成標本,傳遞有限的教育意義,代價,太高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