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 灣 精 神 分 析 學 會
(
【精神分析台北2009講座(臨床文本)】秋季班
本講座的內容將以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IJPA)裡的<The
Analysts at Work>的臨床案例的討論為基礎。在<The Analysts at
Work>的臨床案例裡,由某位精神分析師提供他們在診療室裡,某次或某幾次分析的臨床細節,並有來自不同國度的兩位精神分析師,對於那些臨床細節,提供不同的觀點。由於提供分析案例細節者,與根据那些臨床文本提供意見者,屬於不同的國度或學派者,因此皆是很精彩的案例討論。本講堂講員將以這些論文為基礎,介紹文中的論點,並進一步提供講員的觀點。
台北2009秋季班(臨床文本)主題:
精神分析臨床文本的解析(II)
課程內容與時間(共10堂課,請注意有課程是6-8PM。)
日期 |
時間 |
講員 |
題 目 |
09.02(三) |
7-9PM |
楊明敏 |
‘Break point’: A significant moment in the transference (Stella M.
Yardino, |
09.09 (三) |
7-9PM |
許欣偉 |
Thinking
Under Fire (Jean-Michel Quinodoz, Switzerland), Dolores
and Dora (Rosemary Davies, UK), Response
(Evelyne Albrecht Schwaber, USA), (IJPA, 2006, p.1-24.) |
09.16 (三) |
7-9PM |
游佩琳 |
Two sessions with Lawrence ( |
09.23 (三) |
7-9PM |
宋卓琦 |
‘A man who was tied up (Susann
Heenen-Wolff), Some thoughts related to the ethical seduction ( |
09.30 (三) |
6-8PM |
白美正 |
The case of Mr B (Theodore J. Jacobs, |
10.07 (三) |
7-9PM |
周仁宇 |
An
example from child analysis (Jill M. Miller, |
10.14(三) |
7-9PM |
蔡榮裕 |
Two
sessions with Catherine (Rudi Vermote, Belgium),
Commentary 1—On how one sees Catherine (Arnold Goldberg, USA), Commentary 2 (Rene Roussillon, France), (IJPA, 2003, p.1415-1429.) |
10.21 (三) |
7-9PM |
黃世明 |
Anaesthesia
or psychotherapy: Eradicating thoughts or working them through (Helmut Hinz, Germany), Discussion of Dr Hinz’s contribution (Joyce McDougall, France), Discussion of Helmut Hinz’s case (Ralph Roughton, USA) (IJPA,
2003, p.203-220.) |
11.04 (三) |
7-9PM |
劉慧卿 |
The
Case of Stevie (Alice A. Jones, USA), The
Analyst as Eye Doctor and as Marine Mammal Specialist(Anna
Ferruta, Italy),
A
Comment on ‘The Case of Stevie’ (Raul Hartke, Brazil) (IJPA, 2007, p.1-18.) |
11.11 (三) |
7-9PM |
陳俊澤 |
A Terminating Case (Cecilio
Paniagua, Spain), Commentary
on ’A Terminating Case’ By Cecilio Paniagua (Ronald
Britton, UK), Commentary on Cecilio Paniagua ‘s ‘A Terminating
Case’ (Robert Michels, USA) (IJPA, 2002, p.179-196.) |
講座地點: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大樓正106教室(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講師簡介 /
按課程順序排列)
楊明敏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兼學術教育委員會副主委
許欣偉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兼學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游佩琳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兼秘書長
宋卓琦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白美正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兼學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周仁宇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兼學術教育委員會主委
蔡榮裕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榮譽理事長兼學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黃世明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劉慧卿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兼倫理委員會主委
陳俊澤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兼財務長
1. 費用辦法:不限於臨床工作者。學費:單堂800元。秋季班(臨床文本)6500元。(共10堂課) 需要課程整本講義者,請先行另繳交工本費300元(與報名費一起繳交)。
秋季班(臨床文本) |
2009.08.21(含)前報名 |
2009.08.21—2009.09.01 |
2009.09.02(含)後報名 |
||
會員 |
免費參與 |
||||
非會員 |
4500元 |
任三人同行報名,各依原身份減500元 |
5500元 |
任三人同行報名,各依原身份減500元 |
6500元 |
碩博士班在學學生 |
2500元 |
3500元 |
6500元 |
||
大學部 在學學生 |
2000元 |
2500元 |
6500元 |
2.
<注意>本講座的參與者,僅限於曾參加本學會於2005年起所有春秋季班(以及2009年起的<春秋季班(佛洛伊德)>)的任兩班次或以上者。(本會會員不受此限)
3. 在學學生劃撥時註明就讀學校、系級與學號,進場時請帶學生證備查。課程開始後只限每場現場單場報名。
4. 洽詢及報名:請見學會網站www.psychoanalysis.org.tw,或連絡(02)27263141轉2611,info@psychoanalysis.org.tw李雅文。請先至郵局劃撥繳費,劃撥帳號:19899635,戶名: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註明參加【台北2009講座秋季班(臨床文本)】),繳費後務必以e-mail告知中英文全名、性別、生日、工作或就學機構、職稱、最高學歷、聯絡住址、電話、E-mail,以利報名及證書作業。於整體課程開始10天前,可退80%,之後恕不退費。
5. 上課日期或時間更動,本會會提前告知,或於本會網站上公佈,若學員無法配合,恕無法補課及退費。上課日如遇颱風等天災,依政府公告停上班時,取消並另擇日補課。
6. 本課程將申請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學會之繼續教育學分。
課程進行方式:講師上課二小時,歡迎各位學員主動詢問與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