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區



前一頁 <-- 回 上層 --> 後一頁

昆蟲館

AD1

  台大昆蟲館坐落在一個離校總區很偏遠的地方, 這也讓我們見識到台大校園是有多麼的大。如果不是昆蟲系的同學,應該也不知道這裡有一座系館吧!昆蟲館在光復不久建成,整個館呈現出濃濃的日據建築風味, 和台大文學院等建築一樣,非常有台大味,整個昆蟲館散發著莊嚴安詳的氣氛。

  昆蟲館於1936年6月13日落成,當時有一 位名叫素木得一教授他是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學科的教授,學術聲譽崇高,昆蟲館的規模就是依他的意願所建。

   昆蟲館內設有教室、實驗室、研究室和一間珍貴的昆蟲標本館,標本館現藏有無數珍貴標本,為當今舉世數所著名昆蟲標本館之一。這裡收藏的昆蟲標本的收集始於 1918年,當時進行全島性之昆蟲採集,就此確立本系昆蟲標本館豐富典藏之基礎。目前除蒐藏日據時代之標本外,尚包含台灣光復之後本系師生所採集;目前蒐 藏之標本已超過40萬隻,其中包括1055種、2140隻的模式標本,學術價值崇高。


樟樹(老)


  (剛踏進位在基隆路上昆蟲館的大門,就可以 看到有著一顆大大的樟樹在迎接你,在台大的校園內,不時都可以看到樟樹的身影。不知道是因為它的生長力強,還是因為它也曾經是台灣重要的經濟樹種呢?中國 使用樟腦的歷史悠久,藥用、美術、家用品等,常常都有著樟樹的蹤跡。昆蟲館這顆樟樹,雖然胸圍比不上校總區椰林大道那一顆,但也是高偉挺拔,頗值得一抱。
• 中文名:樟樹
• 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
• 科名:樟科
• 樹高:13.6m
• 直徑:62cm
• 胸圍:2.6m
• 樹幅:12m
A01

白千層(老)


  白千層也是一種在都會區、校園內常見到的樹種。昆蟲館內的白千層,恰恰好都位於昆蟲系養蜂的位置旁邊,去抱樹的時候, 心裡還真有點怕怕的。所以量完都趕快躲到旁邊去,生怕招惹到在中間工作的蜂群。白千層是種很討人喜歡的樹種,精油味道好聞,大小朋友也常常玩弄它的樹皮, 當然還有拿它樹皮來當橡皮擦的,想當然效果是很不好的。
• 中文名:白千層
• 學名 :Melaleuca leucadendron
• 科名:桃金孃科
• 樹高:10m
• 直徑:46cm
• 胸圍:2.43m
A02 A02b

二葉松


• 中文名:二葉松
• 俗名:新高赤松、松柏、玉山松、短毛松
• 學名:Pinus taiwanensis
• 科名:松科
• 樹高:13m
• 直徑:39cm
• 胸圍:1.77m

常綠大喬木,樹高可 達30公尺,分枝近平伸,樹皮深灰褐色,呈不規則開裂;葉針形,2針一束,是名為「二葉松」之故,邊緣有細齒;毬果卵圓形,梗極短,成 熟時黑褐色。
用途:建築,橋樑、造紙
A03 A03b
A03c

麵包樹


• 中文名:麵包樹
• 學名:Artocarpus incisa
• 科名:桑科
• 俗名:麵包果、Cipoho (達悟族語,木材黃色之意)、Apalo(阿美族語)、羅蜜樹、馬檳榔、麵磅樹
• 原產地:馬來西亞、 南洋一帶
A04
形態:麵包樹 (breadfruit) 廣泛的分布在玻里尼西亞(Polynesia)群島,本種植物的屬名拉丁文的artos是指「麵包」,carpus是指「果實」的意思。麵包樹在 Society Islands稱之為uru,夏威夷、薩摩亞則以ulu稱之,Cook Islands則稱之為kuru。常綠大喬木,株高達30公尺,樹幹皮孔顯著,植株含白色乳汁,具板根,外形渾厚;在幼木時,板根並不明顯,隨樹木長高長 粗,板狀的根就逐漸闊展形成。
葉:葉大而堅厚,革質,葉表為墨綠色富光澤,為3至9羽狀深裂或全緣,單葉互生,呈闊卵形,葉端尖,基部呈心形,葉片極大,長約30至90公分,葉脈明 顯。葉柄大脫後會留下明顯的葉痕,樹皮灰褐色。
花:葇夷花序,腋生,三月開花,花單性,花小型,雌雄同株異花,雄花先開,雄花棍棒狀下垂,長約25至40公分,雌花序呈球形。雌花生於雄花上方,開花較 遲,這種機制可確保不致自花授粉而血緣太近。
果:聚合果外表佈滿顆粒狀突尖,直徑可達20公分,成熟時為黃色。果實內有油質,成熟果燒烤食用散發麵包香,肉質的果富含澱粉,果肉味道像絲瓜,是南洋主 要澱粉食物,成熟果可煮排骨湯,炒蛋,清淡爽口。
用途:適合為行道樹、庭園樹木栽植。葉大可遮蔭,果大奇特,為優良觀賞庭園樹。
故事:臺灣東部的阿美族及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都會取食麵包樹的果實,阿美族人在果實快要成熟時,摘下來去皮水煮食用,此外還會將白色乳汁拿給小孩子當成像 口香糖一樣咀嚼。

血桐


• 中文名:血桐
• 學名:Macaranga tanarius (L.) Muell.-Arg.
• 科名:大戟科

長綠喬木,全株除葉面外,均被有細毛,小枝及葉柄有白粉。
圓心形,表面光滑,背面灰白,托葉大形,早落,柄接葉片處的正面有兩腺點。 
雌雄異株,無花瓣,花苞淡綠色。雄花序長,形成圓錐花序;雌花序短縮成團。花期10月至隔年3月。 
朔果近球形,2~3裂片,被有腺毛及軟針刺狀突起。果期11月至隔年6月。
台灣分布 :全省低海拔破壞地 
特色: 因為血桐的枝條受傷後流出的樹液,會因氧化血紅色,所以又有「流血樹」之稱;仔細看它的葉片是不是也很像大象的耳朵呢! 因此它的英文名形容它為「象耳」。


大葉桉


• 中文名:大葉桉
• 學名:Eucalyptus robusta

常綠喬木,株高12~25公尺,樹幹直立,樹皮粗糙,小枝帶紅色。葉互生有柄,長橢圓形,革質先端銳尖,長9~20公分,搓揉有香味。傘形花序,白綠色, 總花梗扁壓狀,具角陵,萼片與花瓣合生而成花蓋。蒴果杯狀,赤褐色。葉可供藥用。
用途:園景樹、行道樹、藥用

蓮霧




薜荔


• 中文名:薜荔
• 學名:Ficus pumila
• 科名: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