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沿革 教育目標 研究方向 研究團隊 系館設施 未來展望 學生畢業出路  
本系的研究教學領域涵蓋「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兩大領域。然而,植物病理與微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然界的多種微生物,如真菌 (fungus)、線蟲 (nematode)、細菌 (bacterium)、病毒 (virus)、植物菌質 (phytoplasma),皆可造成植物生病。除此之外,非生物性的因子 (abiotic factors),如空氣污染、環境污染、養不良等,亦可造成植物病害。因此,植物病理學的研究必須具備各類病原微生物或非生物性因子的基礎知識,才能達到知因知果、相輔相乘的效果。就此,本系的研究教學上即首先以各類病原微生物為分類,再進行綜合與跨領域的研究合作與教學。
 
研究團隊
廿一世紀將是生物科技大放異彩的世紀,而「人才」則是發展生物科技最重要的要素。植微系以最前瞻的觀念,最創新的做法,培育具有微生物學與植物病理學學識之人才。我們擁有完整領域的研究群及先進完備的教學與研究設備,將是培育多元、尖端生物科技人才的利器。目前本系有十一位專任教師以及七位兼任教師。研究的領域包含:
 
◆ 病毒學研究群
張雅君 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
花卉病毒之致病機制與防治、植物病毒分子檢測技術之研發
洪挺軒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柑橘黃龍病與病毒病害、昆蟲媒介病毒病害
 
◆ 細菌學研究群
林長平 教授 (美國羅格斯大學博士)
植物細菌性病害分子檢測與致病機制之探討
陳昭瑩 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
幾丁質分解性拮抗細菌之生物防治機制與應用、植物誘導抗病機制探討
賴爾珉 兼任助理教授 (中研院植物所、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
農桿菌 (Agrobacterium ) 與植物交互作用之探討、利用功能基因體及蛋白質體的方法探討水稻之防禦抗病機制
 
◆ 真菌學研究群
曾顯雄 教授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博士)
真菌多樣性、生物學及其永續利用、植物病原真菌之分子檢測
劉瑞芬 教授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博士)
病原菌與植物交互作用、真菌生物技術
沈偉強 教授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博士)
真菌光反應、生殖生理及致病分子機制之探討
鍾嘉綾 助理教授 (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
真菌病害、植物病原菌之族群遺傳、作物抗病遺傳及育種
陳穎練 助理教授 (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
抗真菌藥物研發、微生物遺傳、生物防治
吳文希 兼任教授 (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
種子病害與生物防治
張東柱 兼任教授 (林業試驗所、美國夏威夷大學博士)
森林真菌性病害與森林大型真菌
 
◆ 環境病害學研究
孫岩章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植物環境病害、植物健康管理
 
◆ 應用微生物學研究
沈湯龍 副教授 (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
微生物次級代謝物之功能性篩選、細胞生物學、植物抗病分子機制
陳穎練 助理教授 (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
抗真菌藥物研發、微生物遺傳、生物防治
曾聰徹 兼任教授 (中研院植物所、美國麻州大學博士)
植物軟腐病菌致病機制之研究、真菌毒素之系列研究
許元勳 兼任副教授 (日本大阪府立大學博士)
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質、抗生素
 
◆ 生物技術
趙裕展 兼任教授 (中研院分生所、美國亞坎薩斯大學博士)
蛋白基因工程以及分子模擬病毒之研究與應用
葉瑩 兼任副教授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博士)
植物檢疫
 
  聯絡地址: 106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 4 段 1 號 / TEL: 886-2-3366-4604 / FAX: 886-2-2363-6490 / EMAIL: ppm@ntu.edu.tw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 © 2008 NTU PP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