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期刊論文   專書及專書論文   研討會論文 學術類其他文章 非學術類文章 翻譯

English CV

聯絡方式  
 

 

現職

台灣大學社會系 教授

學歷

  • 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20056月。

  •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20006月。

  •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言暨文學系學士,19956月。

主要經歷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20082-20097)

  •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暨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20048-20082)

  •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暨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20018-20047)

  •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兼任副教授(20071-20077)

  • 東吳大學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20009-20016)

學術榮譽與獎勵

  • 第八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19年)

  • 廖述宗教授紀念獎(2019)

  •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獎助(2018-2019年)

  •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5年)

  • 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08)

  • 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博士後研究獎助(2004-2005)

  • 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2004-2005)

  • 台灣社會學會雙年度(2000-2001)最佳博士論文獎(200111)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訓計劃(19997月至20006)

  •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人(19983)

  • 龍冠海教授社會學獎助學金(1998)

研究領域與興趣

政治社會學、社會運動、勞動社會學、社會學理論

 

專業參與與服務

  • 《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編輯委員(Editorial Board)(2019-)

  • 卡內基基金會公民研究網(Carnegie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Civic Research Network)成員(2018-)

  • 國際台灣研究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iwan Studies)編輯委員(Associate Editorial Board)(2018-)

  • 英國諾丁罕大學中國政策中心兼任資深研究員(2016-)

  • 國立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2013-2018)

  • 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兼任研究員/執行委員(2012-2017)

  • 《台灣社會學》編輯委員(2012-2015, 2019-)

  • 台北縣永和社區大學講師(2010-2011)

  • 《台灣社會學刊》編輯委員(2008-2010)

  • 教育部顧問室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南區主持人(2008-2009)

  • 國立編譯館社會學名詞審議委員會委員(2007-2009)

  • 台灣社會學會理事(2007-2009, 2014-2016)

研究計劃

  • 科技部,《前進凱道:解嚴後三十年的抗爭劇碼與空間性(1987-2016)》,計畫主持人,20198月至20217月,105-2410-H-002-204-MY2)
  • 科技部,《挑戰北京霸權:比較台灣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運動》,計畫主持人,20168月至20197月,105-2420-H-002-051-MY3)
  • 科技部,《台灣地區民眾對再生能源現存與潛在抗爭問題與其處理機制之研究(II)》,共同主持人,(20151月至201512月,104-3113-F-002-001)
  • 科技部,《台灣半總統制的制度韌性:治理、衝擊與回應--(子計畫六)半總統制的公民運動與民主深化:紅衫軍運動與太陽花運動的比較》,計畫計主持人,(20151月至201612月,104-2420-H-002 -010 -MY2)
  • 國科會,《全球風險與在地回應:世界風險社會中的台灣--(總計畫及子計畫一)從三哩島到福島:全球核能災變與台灣反核運動》,總主持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NSC103-2420-H002-005-MY2。
  • 國科會,《台灣晚近新興社會運動:二次政黨輪替下的公民社會-總計畫含子計畫》,總主持人,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NSC-101-2420-H-002-008-MY2
  • 國科會,《建構後發展主義的社會: 晚近台灣環境運動的挑戰》,主持人,2013年8月至2014年7NSC102-2420-H002-003-2R
  • 國科會,《工廠裏的革命與反革命:列寧主義的問題與共產黨、國民黨如何組織台灣勞工階級》,主持人,(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100-2410-H-002-129-MY2)。
  • 國科會,《製造忠誠:比較台日中的勞工政治動員》,主持人,(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NSC-97-2410-H-110-052-MY3)。
  •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本土社會運動研究二十年的回顧與展望》,主持人,(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
  •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工業污染、回饋金與地方待從主義》,主持人,(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
  • 國立中山大學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從人本主義到新自由主義:台灣教育改革運動的政策回應》,主持人,(2009年4月至2009年7月)。
  • 國立中山大學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社區回饋政策與地方侍從主義:比較大高雄地區的石化產業》,主持人,(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
  • 國科會,《都市環境主義的階級分析》,主持人,(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NSC 95-2412-H-343-010-MY2)。
  • 國科會,《教育改革與社會正義: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反思之子計畫四:被強迫的文憑主義:分析台灣幼教師資的學歷提升》,共同主持人,(2006年8月至2007年11月,95-2745-H-343-005-HPU)。
  • 國科會,《工人與黨國體制:台灣新傳統主義的形成與轉型》,主持人,(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NSC 94-2412-H-343-003-)。
  • 國史館,《台灣全志社會志社會運動篇》,與蕭新煌共同主持,(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
  • 國科會,《台灣教育改革的結構、政策與行動-解除學費管制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主持人,(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NSC 93-2745-H-343-004-URD)。
  • 國科會,《教育改革的社會學分析:論述、實踐與反省——從社會運動到國家政策:台灣教育改革的政治過程分析(II)》,主持人,(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NSC93-2413-H-343-007-FG)。
  • 國科會,《教育改革的社會學分析:論述、實踐與反省——從社會運動到國家政策:台灣教育改革的政治過程分析(I)》,主持人,(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NSC92-2413-H-343-002-FG)。
  • 國科會,蕭新煌教授主持《地方社會的永續發展之路:永續台灣2011研究》之地區研究顧問,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
  • 國科會,陳伯璋教授主持《教育改革的社會學分析》之子計畫「從社會運動到國家政策:台灣教育改革的政治過程分析」,整合型計畫規劃案,(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
  • 國科會,《工人團結的文化起源:勞動體制與消費模式的分析》,主持人,(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NSC 91-2412-H-343-005)。
  • 國科會,《社會運動與政黨的政治聯盟:比較反核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的政治策略》,主持人,(2001年10月至2002年7月,NSC90-2420-H-343-001)。

教學計劃

  • 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公共社會學(二):重訪社區,新世代參與》(20131-20141)
  • 教育部,《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公共社會學》(20121-20131)
  • 國立台灣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以經典讀書小組改進社會學理論教學》,(20119-20121)
  • 教育部,《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材培育計畫:南區子計畫》(20088月至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