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李承達與駱明慶*
|
|
本文以2004年台灣立法委員選舉為例,探討美貌對候選人得票率的影響。首先,使用選舉公報刊載之候選人相片,我們邀請16位評審為386名候選人評定相貌類別,發現男性候選人相貌類別的分佈較女性候選人偏向較差的類別。接著,我們嘗試由相貌分數中,分離出不受評審特性影響的相貌水準。相貌水準的分析顯示,相對於男性候選人,女性候選人相貌水準較高的現象隨年齡的增加而消失;在同一性別內,平均相貌水準隨年齡遞減,相貌的差異也逐漸縮小;隨著教育程度的增加,相貌水準則有遞增的現象;4個主要政黨的候選人,其相貌水準較無黨籍及其他政黨的候選人高。以所有候選人為對象的分析顯示,相貌水準提高1個標準差,將使得票率增加約20.5%。在政黨差異方面,相貌水準的係數在4個主要政黨的候選人之間並不顯著,政黨的配票策略使得候選人作為政黨代理人的角色更為突顯,也因而削弱了美貌的影響力。對無黨籍及其他政黨候選人而言,相貌水準提高1個標準差,將使得票率增加50%。此外,選區的都市化程度越高,美貌對無黨籍和其他政黨候選人得票率的影響越大。 |
|
關鍵詞:
美貌、得票率、政治。
|
JEL
分類代號:
J44, J71。.
|
|
|
*作者分別為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與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email:
luohm@ntu.edu.tw。作者感謝
二位匿名評審的意見與建議。 |
|
經濟論文叢刊
(Taiwan Economic Review), forthcoming
|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出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