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好讀月刊,2003年11月 )      

 

   出生於吉訶德的故鄉西班牙曼查丘地,旅居日內瓦的西班牙女作家安赫拉•渥維(Angela Vallvey1964-)二 OO二年以《欠缺的心靈》(Los estados carenciales)贏得西班牙「納達文學獎」後,對接續作品的書寫與題材益顯戰戰兢兢。此番推出《別把它叫做愛》(No lo llames amor)以二十餘篇短篇小說環繞「愛」的主題鋪陳。一方面試圖與《欠缺的心靈》中樂觀的筆觸區隔風格,一方面則仍難割棄女性恆常關切的問題愛情與婚姻,在這個相同的軸心問題上又刻意編織不同的情節張力,知名學者如波瑞洛•伊凡戈斯(José María Pozuelo Yvancos)認為得獎的框架造成作家的「絆腳石」,但是其創作的雄心與書中某些情節創意可圈可點。不過,女作家對男女婚姻關係不同觀點的書寫,在男評論家(指波瑞洛•伊凡戈斯)視野下自然有其無法苟同之處。

二十餘篇短篇的架構相仿,煞像一部「愛的行為症狀分析目錄」,以第一人稱口吻敘述(依作者所言,反應現代社會的自我、直接、只有「我」的真實,不容「他者」的真實的偏執),均從雙雙對對的婚姻伴侶著墨故事的耙梳:從如膠似漆、你儂我儂的境地墜入一成不變的日常作息,時間將甜言蜜語埋進灰燼中,厭煩、抱怨、孤寂、挫折於焉浮現,都會婚姻如是,鄉下傳統夫妻亦無法跳脫此框架。安赫拉•渥維以悲觀、冷漠的筆調處理現代婚姻觀/關,在西班牙和瑞士生活氛圍中找不出拯救平凡夫妻就是幸福的火種,彷彿皇后的魔鏡,所見盡是醜陋毀滅的世界。在這些對對佳偶變怨偶中安赫拉•渥維釐出一個每個婚姻主角的「怪異」觀念總認為只有自己最正常,而這「正常」卻是社會的「稀有特異」現象。然在〈誘惑的日記〉一篇中,安赫拉•渥維則有向古人致意之意,將古老世代「相敬如賓、行禮如儀」的夫妻關係挪移到現代社會,描繪書寫鮮活趣味,對整部作品頗有畫龍點睛之效。

        《別把它叫做愛》與西班牙知名女作家蘿莎•孟德蘿(Rosa Montero1951-)幾年前出版的<<情人與敵人>>(Amantes y enemigos)﹐在架構與情節上有幾分神似,只是安赫拉•渥維對「愛情」的態度似更為冰冷,在這些故事中透露「不需為愛受苦」、「愛事恆常礙事」、「愛是經過教育訓練的產物」,許多人將「愛」視為宗教或愛國主義一樣宣揚,所以「別把它叫做愛」。

        居家距離波赫士墓地不遠的安赫拉•渥維以這第一部的「短篇」創作視為是大師的啟示,但對西國文壇而言,他鄉有西語銳筆,是伸展西語文化觸角的可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