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評
(刊登<<開卷周報>>1997年10月9日好書榜書評)
一部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名為<<煉金術士>>﹐一九八八)讓巴西作家保羅•科爾賀躍升為拉丁美洲僅次於馬奎斯被廣為閱讀的作家(<<經濟學人>>指稱)﹐似讓國際文壇的焦距轉向地處邊陲的葡語文學。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描述安達魯西亞的牧童聖狄雅各為著一個重複出現的夢而決定橫渡廣袤的撒哈拉沙漠到埃及的金字塔中挖掘夢中的寶藏。一年多的尋寶歷險﹐他遇到解夢的吉普賽人﹔指點預兆迷津的撒冷國王﹔騙取錢財的嚮導﹔收容他工作攢錢的水晶玻璃商人﹔遠來研究煉金術的英國學者﹔教他體會天命﹐試鍊他的智慧與毅力的煉金術士﹐還有令他滋生愛苗的沙漠女人法諦瑪。就在預兆似乎應驗之際﹐在他拼命往沙丘挖寶當兒﹐沙漠部落戰爭的首領奪走他隨身的金子﹐譏笑他執著夢境的愚蠢﹐然牧童卻從頭子口中透露的夢頓悟寶藏就在故鄉教堂廢墟的無花果樹下﹐他回到來時路﹐在原來熟悉的牧羊處挖出寶藏﹐實現犒賞吉普賽人的諾言﹐帶著風中之吻奔向廣漠中癡情等待的法諦瑪。像是一部「成人童話」﹐一則寓言故事﹐不帶教條的福音佈道和心靈的勵志哲學。天命﹐信仰﹐夢想﹐愛心﹐實踐是牧童聖狄雅各尋寶探險終而如願以償的憑藉。傾聽心所想﹐以愛為動力﹐力行夢所指﹐保羅•科爾賀在宗教宿命論中賦予築夢踏實的實踐論﹐主角「聖狄雅各」之名似引喻虔誠教徒不畏艱辛﹐秉持「信﹐望﹐愛」的理念踏上「聖地牙哥
/聖狄雅各」大教堂朝聖之路的拔涉旅途﹔也像是耶穌使徒聖狄雅各堅持信仰傳播福音而殉教的執著。因而金字塔尋寶之旅中的一切偶然都是生命中的必然﹐生命之旅猶如煉金術﹐唯劍及履及始知箇中滋味﹐最後驀然回首方知不虛此行。作者並未刻意設定聖狄雅各的奇幻之旅才是探索生命之旅的「最好」﹐你也可以選擇水晶商人心懷夢想卻踟躕卻步﹐也可以像英國學者先擇捷徑的方式…然智識心靈的真與實只有牧童真實體會。本書雖從英文重譯﹐原文作品非晦澀艱深﹐落差不大﹔譯註工夫用心﹐唯更應小心求證﹐以發揮註解功能。第一部註三﹐註七等處訛誤或不足處匡正則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