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開卷周報>>1996年926日)

 

 

「成名要碰運氣」﹑「成就的饋贈是時間﹐讓你再接再厲﹐繼續創作」。經過一番寒徹骨﹐爾今撲鼻香的愉悅讓甫結束威尼斯影展評審工作的智利小說家斯卡米達(Antonio Skármeta1940-)抒發這番感言。原因是電影對小說推波助瀾的影響力在他的作品迅速發酵。今年奧斯卡最佳外片五項提名﹐最後榮獲最佳配樂的電影<<郵差>> [El carteroy Pablo Neruda]讓史卡梅達這部於一九八五年出版﹐原名為<<焦灼的耐性>>Ardiente paciencia)的小說﹐應熱潮順水推舟改以<<聶魯達的信差>>El cartero de Neruda)為書名上市。

 

<<郵差>>早在一九八三年史卡梅達流亡德國期間便拍成電視劇﹐在諸多國家播出﹐且贏得劇情片獎項﹐一九八四年則以舞台劇演出﹐但是一直到導演麥克瑞福(Michael Redford)重新搬上大螢幕才打開國際知名度。雖然如此﹐片中/小說中的要角﹐一九七一年諾獎得主﹐智利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a1904-1973)的聲名遮掩了史卡梅達的光彩﹐主演郵差一角的馬西莫‧托依希(Massimo Troisi)為完拍此片延宕心臟手術而喪生﹐這些「大事紀」加上好萊塢響亮名號與奧斯卡票房保證的佳績﹐讓讀者/觀眾忘卻原著塑造這等情節與角色的貢獻。

  

所幸成名在一時﹐更要持久﹐在書市聲銷匿跡多年的<<焦灼的耐性>>終於再次引燃﹐新名<<聶魯達的信差>>熊熊火勢燃燒﹐炙手可熱﹐一年內十版的銷售讓史卡梅達嘗到遲來的喜悅﹐骨牌效應的附加價值扶搖直上﹕一九八O年出版的<<啥事也沒發生>>No pasó nada)﹐藉由一位青少年刻劃流亡逆旅的漂泊也由出版社重新付梓面世﹔暫定<<彬彬有禮>>Buenos modales)的短篇小說集也跟著起舞﹐大有洛陽紙貴之勢﹔此刻史卡梅達腦中已在醞釀拉丁民族置身紐約大都會花花世界的小說情節。

 

一九七三年因皮諾契將軍(Augusto Pinochet)政變而流亡異鄉十五載﹐爾今史卡梅達帶著<<郵差>>的榮耀返鄉﹐今昔種種﹐霎時彷彿「啥事也沒發生」﹐流亡之旅反成就他的文化資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