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開卷周報>>1999年325日)

 

  和古巴的卡本迪爾(Alejo Carpentier),瓜地馬拉的阿斯圖里亞斯(Miguel Angel Asturias)及同胞波赫士等人同屬於拉丁美洲魔幻寫實技巧的先驅與領航人,爾今已是高齡耆宿的阿根廷小說家薩巴多(Ernesto Sábato, 1911-),他這真實人生的變化恰似魔幻般難以解釋個透徹。

 

三年前透露歇息多年的「文筆」已開封,要完成回憶錄<<結束之前>>(Antes del fin)與讀者分享心路歷程。延宕了三年迄今始成真。<<結束之前>>向新年報到,薩巴多希望在生命結束之前,向年輕人,也向跟他一樣的銀髮族娓娓細訴人生為什麼活著?為什麼築夢?為什麼寫作?為什麼繪畫?等等許多他八十七年來的生命之旅。<<結束之前>>也成了更深入瞭解薩巴多其人其作的歷史紀錄。

 

畢生僅寫三本小說,三本雜文集,薩巴多在文壇地位屹立不搖,而最後一部半自傳性質的小說<<毀滅者阿巴棟>(Abbadón el exterminador)倏忽已是二十五年前出版的作品了。薩巴多旅居巴黎,從一個頂尖的科學研究領域,在接觸超現實主義後,一頭栽入文學創作的園地,繼而又將文筆轉為畫筆潛心藝術。多變化的科學與人文的交錯在<<結束之前>>都藉紙筆留下痕跡。

 

<早期的生活和重大的抉擇>中,薩巴多用全書一半的篇幅解析個人從宇宙科學的研究轉而筆耕的志趣轉變,卡繆該是這個轉捩點的靈魂人物。他也引用卡繆之語「作家要站在為歷史受苦的一方為其抗辯」作為創作的職志;另外也為拉美「爆炸時期」方興未艾之際,自己被譴責是共產主義的叛徒有一番說明;在所有的政治意識型態中,他更熱中的恐怕是無政府主義。三本小說中,他唯一鍾情出版的是<<隧道>>(El túnel, 1948,中譯允晨出版),這部探討孤寂、存在主義,兼敘情愛悲劇的中篇小說實是拉美超現實主義的尖兵作。

 

其餘三章節<也許是結束><苦痛阻隔時間><挫敗者的協定>則敘述後半段人生的歷練。<也許是結束>透過世紀的結束和個人生命可能的結束探索人文主義的價值與本位,略帶悲觀的口吻指出人類面對「目標的不可遇」與「際會中的挫敗」所產生的恐懼感。<苦痛>提及因親人的去逝而頓悟生者的苦痛,彷彿更能領略西班牙中世紀詩人曼里奎(Jorge Manrique)<祭父詞>中「怎得生命這般流逝/死亡這般到來/總是那樣靜悄悄」的傷痛;<挫敗者>則打開一扇窗,指出前人留下的可貴經驗與人生箴言值得生者記取學習,唯有將烏托邦化為實際,始能追尋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