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利貝斯以童心感測成人世界

 

受歡迎度僅次於塞拉、馬奎斯的西班牙作家戴利貝斯,其小說創作別樹一格,普遍藉著稚年童心,感測成人世界,探尋世人出路。

 

    一九九三年賽凡提斯文學獎得主 ─ 西班牙小說家戴利貝斯(Miguel Delibes, 1920-) 去年年底貝讀者票選為僅次於塞拉(Camilo José Cela)及馬奎斯最受歡迎的西語作家。戴利貝斯寫作風格與塞拉迥異,同為西班牙戰後文學的翹楚。戴氏作品著重鄉村景色的描寫,以西班牙卡斯提亞地區(Castilla)為背景,顆話聞名都會中殘存的樸實鄉下人的真實與悲情;死亡議題環繞其間,發人深省。除了獲獎率微乎其微的諾貝爾獎桂冠,戴氏已囊括西班牙各種文學獎。去年四月領賽凡提斯文學獎時表示創作歷程至此劃下句點,然年底綜合小說精華選粹,以眾多作品中共同的主角人物 ─《兒童》(Los niños)為題出書,今年四月又推出小說《退休者的日記》(Diario de un jubilado),顯見他創作執著並未消長。

 

    《兒童》擷取以兒童為主題的十一部小說,分為兩部分;鄉村的兒童和都市的兒童。戴氏對兒童的關懷源自最天真無邪的人類特質,然隨周遭環境變遷,純真的兒童也因之成長蛻變:頑皮的、世故的、留里留氣的、自私自利的 ...,每個人在受制的環境下自我定位,找尋出路:有的選擇寂寞,有的步向自縊絕境,有的奔向光明大道 ...。幾部代表作如《長長柏樹影》(La sombra del ciprés es alargada)、《路》(El camino)、《溺愛吾兒》(Mi idolatrado hijo Sisí)均詮釋這類問題,並藉此透視詭譎多變的成人世界。

 

    《退休者的日記》是日記三部曲完結篇,接續一九五五年獲國家文學獎的《獵人的日記》(Diario de un cazador),及一九五八年的《移民者的日記》(Diario de un emigrante)。年輕的羅倫佐任職學校校工,週末閒暇狩獵自娛,寄情大自然。面對人情世故有自己一套小人物人生哲學,對社會現象抒發良知的判斷與諍言。娶妻生子後移民智利尋找理想中的夢土,夢碎後重返故國斯土。戴氏曾想帶著羅倫佐與自己創作一起成長,一起因應社會變遷審視小人物的思維與蛻變。睽違近四十年後,羅倫佐告老還鄉,狩獵與大自然怡情養性的嗜好隨歲月磨蝕,變成一個拜金主義的老人,領老人年金玩大家樂,鎮日沉迷五光十色 ...,戴利貝斯藉羅倫佐反應消費社會、物質主義甚囂塵上下頹廢心靈的寫照。

 

一九九五年七月六日    / 張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