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語教學現況
(張淑英撰﹐王秀琦﹐羅雪﹐毛蓓雯提供資料)
1.
前言當今全球若以人口論﹐西班牙語是僅次於中文和英文的世界第三大語言﹔若以國家而言﹐則是僅次於英文為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 ﹐是歐洲的西班牙﹑英屬直布羅陀(英﹑西文並用)和拉丁美洲19個國家(美屬波多黎各﹑古巴﹑多明尼加﹑墨西哥﹑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祕魯﹑波利維亞﹑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總計近四億人口的共同語言﹐同時也是聯合國五大官方語言。多年來西班牙語在北美洲發展迅速蓬勃﹐是美國第一大外語﹐洛衫磯已然成為僅次於墨西哥市第二大西語人口城市﹐而整個北美洲約莫有兩千五百萬西班牙語人口。在亞洲﹐韓國與日本是對西語人才栽培最積極的國家﹐韓國政府每年固定提供獎學金送大批青年學生及公務人員出國留學或進修﹐日本則已有大量人才及能力在國內成立外語獨立院校及博士班培養西語人力資源﹐而西語第二外語教學在其國內已行之有年。在台灣﹐大專院校西語專業教學的科系僅有輔仁大學﹐淡江大學﹐靜宜大學和文藻語專﹐其他大專院校或專科學校均為選修課程。長久以來西語界人士雖戮力同心﹐汲汲致力西語教學﹐但因大環境的種種限制﹐西語應用一直未能有效發揮功能。本文則將國內現有的這四所學校的西語教學現況與發展西語的重要性作一分析與介紹﹐希盼增廣大家對西語認知的介面﹐並期待其應用層面的普及﹐讓西語教學與應用更加落實﹐進而累積社會國家的西語專業人力資源。
二﹑各校的教學現況*
1﹑輔仁大學
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於民國五十三年成立﹐迄今已有三十餘年歷史。草創初期隸屬外文系(西語組)﹐民國五十六年正式改組為系﹐且於民國七十一年獲教育部核准成立西班牙語文學研究所﹐迄今共歷經六位系主任及兩位所長﹐致力教學法的革新及充實視聽教學設備﹐提昇學術研究風氣﹐尤其在培養本國籍師資與高級西語研究人才方面成績卓然有成。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在國內素享盛譽﹐外籍師資陣容堅強﹐且大部分均長居台灣多年﹐嫻熟國內的教學環境及語言。西班牙文系﹑所現有專任教師十一名﹐副教授以上者六名﹐具博士學位者五名及一名博士候選人﹔兼任教師則有十三名﹐另專任助教兩名。其中外籍教師有十三名﹐並且不定期自國外聘請客座教授來台教學一至兩年。此外﹐西班牙語文學研究所積極培育本土師資﹐並提供有志繼續深造的學生學術研究的殿堂。輔仁大學﹑靜宜大學﹑文藻語專等校不少教師均自西班牙語文學研究所畢業。兼任教師中亦聘請學有專精的外交人員或旅居西語國家多年的本國籍教師授專題研究課程。
學生來源為大學聯招分發﹐目前輔仁大學西班牙文系僅招收一班學生﹐人數六十人。近幾年來由西語僑居地返國就學的情形顯著﹐人數屢有增加趨勢﹐西語僑生仍需從一年級開始研讀。另外則有來自文藻﹑淡江大學﹑靜宜大學或同等學歷的轉系生或插班生。此類學生則予以相關學科抵免學分及其插班志願考試分發就讀二﹑三年級。
(2) 教學設備
西班牙語文學系為輔仁大學外語學院六個外語學系之一(英﹑德﹑法﹑西﹑日﹑義)﹐本身即具備完善之外語學習環境。圖書設備方面﹐現有西班牙文專業書籍9,377冊以上﹐且每年固定增購新書﹔定期雜誌及西文相關期刊則有43種以上。輔助教材中﹐外語實習所視聽教學中心提供實習教室﹑視聽工作室﹑錄放影機﹐輔助教學攝影機﹔軟體教材方面包括西文錄音帶1.400餘捲﹐錄影帶800多捲﹔圖片教材室則有歷史﹑地理﹑文物﹑宗教等各方面之圖片﹐並有幻燈機﹑投影機﹑放影機等器材﹐期以多媒體教學方式靈活應用傳播與教學方法﹐增進學生學習之興趣與能力。另設有可容納165人以上﹐具有多功能燈光﹑音響﹑佈景之之實習劇場﹐讓學生以戲劇表演方式呈現學習成果﹐提高學習效能。此外﹐文書處理室設有一般電腦50台﹐麥金塔20台﹐配合網際網路的指導課程提供快速﹑多元的資訊交流。
此外﹐民國七十六年至七十七年輔仁大學西文系與空中大學及華視合作錄製『空大西班牙文電視教學節目』的課程錄影帶迄今仍是廣泛使用的教材。系上教師且受邀於教育廣播電台開播西語教學課程﹐為課餘學生自修及有志西語學習人士接觸西語的優良園地。
本系發展著重整體規劃﹐舉凡語言﹑文學﹑藝術﹑文化﹑歷史﹑地理﹑商業﹑社會民俗等皆囊括其中﹐旨在培養具備優良西語溝通能力與健全人文素養之專業人才。課程規劃可分三方面﹕(1)基礎語言訓練﹕著重生活化之課程設計﹐以會話﹑作文﹑文法﹑聽力﹑實習等基礎語言教材﹐培養學生俱備基本之語言運用能力﹔(2)文學與文化﹕包括西班牙﹑拉丁美洲等西語國家文學及文化內涵﹐內容涵蓋小說﹑戲劇﹑詩﹑分析評論﹑思想研究﹑專題探討﹔(3)生活應用﹕配合學生畢業及多元社會的需求﹐輔以應用課程﹐如法律西文﹑中西﹑英西翻譯﹑商用西文﹑應用文寫作﹑新聞選讀﹑藝術賞析…等跨學科的領域。外語學院共同英文及中國文學課程則讓學生雙外語能力的訓練及比較文學與文化的素養更扎實。
教材方面大致兩種類型:一為引進國外專為外籍學生設計的原文書籍﹔一為系上教授依教學經驗及研究心得編寫教材出書﹐頗符合學生程度與實際需要。為達到語言學習的最大效益﹐大部份課程均分組授課﹐期以小班制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組別人數二十至三十人不等﹐其中以『西語會話課』最收分組上課的效果。本系亦設計小老師制度﹐由三年級學生推選學習能力較佳同學輔導一年級新生的課業。
為鼓勵學術研究﹐民國七十六年起﹐西班牙文系﹑所每年共同出刊Encuentros en Catay(<<相逢在國泰>>:按十六世紀時西班牙稱中國為『國泰』Catay)學術專輯﹐鼓勵系﹑所師生從事中西文化比較研究﹐並且接受(或向)西語界學者﹑教授投稿(邀稿)。
學生方面則有暑期短期進修計畫﹐輔仁大學從民國六十九年起由系上組團﹐利用暑假由老師帶領學生赴西班牙﹐在其大學開設的外籍學生暑期班作短期進修﹐並利用課餘及課程結束後假期至各地觀光﹐提昇學生學習興趣與文化層面認知。近年來國外(西班牙)短期課程琳瑯滿目﹐學生選擇面增加﹐因此大多由學生自行選擇學校自由前往。暑期進修對學生學習興趣及語言能力提昇裨益良多。
(1) 師資與學生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於民國五十一年成立﹐民國六十一年開始﹐招生由單班增為雙班﹐每班各六十名學生﹐現有學生人數共計四百八十九人。除聯考招生外﹐其他來源為文藻語專轉學生二十一人﹐其他學校轉學生七十三人及九名僑生。西班牙語文學系現共有專任教師九人﹐兼任教師十九人。專任教師中包括三位教授﹑四位副教授﹑兩位講師﹐其中有七位具有博士學位。外籍教師中專任兩名﹐兼任九名。八十五學年度將有一名外籍專任教師申請留職停薪赴西班牙攻讀博士學位。
2.學術交流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與西班牙納瓦拉大學(UNIVERSIDAD DE NAVARRA)締結姐妹校多年﹐自八十三學年度起﹐每年派送大三學生赴該校修讀一年的大三必修學分﹐去年共有十四名學生自西班牙返國﹐目前有二十名學生在該校就讀。由去年返校學生觀察﹐在學習成果上確有較佳表現﹐不過這些學生須在大四時補修出國時期缺修之學分﹐例如校共同必修及其他選修課程。此外﹐不定期亦有同學獲得獎學金赴西班牙﹑中南美洲進修﹐自行組團前往西班牙遊學者亦不在少數﹐對於強化教學效果均大有助益。
為提昇教學成果與鼓勵學術研究﹐本系籌劃『西語教學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西語界人士發表教學研究論文﹐藉以交換教學心得﹐共同為國內的西語教學獻策﹐迄今已舉辦三屆。
(3) 教學成果
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系友多進入公務機關服務﹐舉凡外交部﹑新聞局﹑經濟部各所屬單位﹑僑務委員會﹑文建會﹑新聞媒體等。另有從商或其他行業。其中系友會會長郭美文女士經營對中南美投資顧問業務﹐對我國與中南美洲經貿投資之促進有卓著貢獻。
4.課程設計
本系一﹑二年級以文法﹑會話及語音練習為主軸﹐輔以文化藝術方面方面的輔助課程﹐三﹑四年級除繼續加強會話﹑翻譯﹑文學史及西語國家歷史地理等課程外﹐亦針對同學畢業後升學或工作的需要開設商用西文﹑公務書信﹑西聞新聞﹑西語國家社會與價值觀等輔助課程﹐另在本校必修之核心課程方面也開設與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政治經濟相關的科目﹐使同學對西語通行地區的概況有進一步的瞭解﹐在教材方面原本沿用多年的溝通教學法教材(PARA EMPEZAR及ESTO FUNCIONA)也從本學年度(八十四)起改用較新出版之CUMBRE一書﹐目前仍在評估階段中﹐至於其他科目之教材則參見附錄。
本系目前安排聽講實習﹑語音練習等課程於專業之多媒體視聽教室上課﹐除有基本之錄音設備外﹐尚有全新之教材提示機﹑歐美規適用之錄影機及雷射CD影碟配合個人小電視使用﹐另老師亦可搭配電腦軟體或投影片等輔助教學﹔此外﹐本系所屬之外語學院擁有兩間多媒體教室可供師生機動使用﹔本系系辦亦有兩台錄放影機及電視供學生自由觀看。軟體設備方面﹐館藏之專業西文圖書共有6,144冊﹐相關之中文圖書有1085冊﹐期刊共28種以上﹐卡帶約有562捲以上。
3.靜宜大學
1.師資與學生
民國七十二年靜宜大學外文系增設西文科﹐彼時只有一班二十人。民國七十三年招收轉學生﹐人數增至五十人一班。民國七十四年師資增加﹐並有外籍教師加入。民國七十九年正式成立西班牙語文學系。在歷屆師生共同辛苦耕耘下﹐無論課程內容﹑師資或各種軟硬體設備以規模宏然。目前學生總計十一班﹐人數多達六百人﹐其中二年級有一班轉學生﹐約四十五人左右﹐大都來自各專科學校﹔三年級也約有八名左右的轉學生﹐則來自文藻語專。師資方面的成長與提昇尤其可觀﹐現有專任教師十六名﹐其中擁有博士學位者四名﹐國外進修攻讀博士學位者三名﹐刻正撰寫博士論文者兩名。教師專長除文學﹑語言外﹐亦有擅長西語教學法的。
2.教學設備
第二外國語或外語教學在國外一直備受重視﹐尤其多媒體教學和溝通教學法已蔚然成風。基於提昇教學品質﹐本系先後成立三間可供投影及視聽設備的專業教室﹐其中有一間是適用於多媒體教學的專業教室。圖書方面收藏了專業書籍6,000多冊﹐定期雜誌40種以上﹐教學錄影帶600多捲﹐以及CD約170片﹔此外還有許多供文化﹑地理﹑藝術欣賞等課程使用的幻燈片。本校文學院設有語言中心提供學生上語言實習課﹔視聽中心則提供各種教學錄影帶﹑幻燈機﹑投影機﹑放影機等器材以方便教學。文學院亦設有能容納150人以上﹑具多功能燈光﹑音效﹑佈景的小劇場﹐讓學生以戲劇方式呈現學習效果﹐寓教於樂。另外﹐文學院有一間設置30台PC電腦的電腦教室﹐供學生上課和實習使用。為了讓學生有一個瞭解﹑認識與欣賞西語系各國文化的地方﹐本系於八十三年成立了一間西語國家文物展覽室。諸此軟硬體設備及資源皆提供教學輔助功能。
(3) 課程設計
為了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本系在一﹑二年級分別成立教學小組﹐定期開會討論與分析各班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各課進度及交換教學心得。『溝通教學法』不止是運用在語言教學上﹐教師之間亦需要溝通﹑了解和切磋﹐如此始能真正發揮其特點與長處。
由於學生人數眾多﹐只有會話課分成三十人左右的小班上課﹔作文課和中西翻譯課大約四十人一班﹐如此學生皆有參與的機會﹐也有助於老師對學生的瞭解﹐達到更理想的學習效果。
課程大體上分兩個階段﹐前兩年除西語密集訓練﹐培養學生對西班牙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外﹐亦培養學生對西語文學(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歷史﹑文化的認識與素養。後兩年則針對學生日後升學或就業的需要﹐除繼續語言﹑文學等課程外﹐並設計各種實用課程﹐如商用西文﹑西語國家經濟概論﹑新聞西文﹑美學思潮﹑觀光西文等等﹐訓練有興趣且有志西語應用的學生在畢業後能順利發展第二專長。
4.學術研究與文化交流
本系教師十分積極從事學術研究﹐經常向國科會提出研究計畫﹐目前就有三位老師合作在做電腦輔助西文教學的計畫﹔一位老師從事『非人化的藝術﹕奧帝加‧嘉塞(José Ortega y Gasset)的美學觀與當代文藝思潮』的研究﹐以及另一位老師做有關女性主義方面的研究議題。此外﹐配合學校與教育部進修辦法﹐教師積極申請出國深造機會(如前面師資簡介中提及國外進修攻讀博士學位者三名)﹐這也是近年來本系師資提昇迅速主因。學生方面則鼓勵學生作暑期短期進修﹐歷年來本系學生亦多利用暑期自助出國﹐前往西班牙各地暑期語言班研習﹐主要城市為巴塞隆納(Barcelona)和薩拉曼加(Salamanca)。今年本校將第一次舉辦暑假薩拉曼加城(Salamanca)的遊學活動﹐可見學校對此種學習活動之重視。
4.文藻語專
1.師資與學生
文藻語專西文科成立於民國五十五年﹐成立之初僅招收一班國中畢業女生﹐科內老師幾乎都是西籍神職人員﹐後來陸續加入本國籍教師及非神職外籍教師。民國六十九年起開始招收男生﹔而自民國八十二年起由一班增為兩班﹐教師人數亦隨之增加。現有專任教師六名﹐兼任教師三名﹐留職停薪一名(借調市政府)﹐其中副教授一名﹐餘均為講師。學生人數主修班(主修西文﹐副修英文者)有397人﹐副修班(主修英文﹐副修西文者)250人。
2.培育目標
本科培育目標在培養具有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及健全人格之中級西班牙語文實用人才﹐進而服務社會。在專業能力上﹐希望達成四項目標: (1)培養正確流利的西班牙語文表達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四方面﹔(2)增進對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國家的認識﹔(3)具備中文﹑西班牙文互譯之基本能力﹔(4)加強專業西語知識﹐以配合國內與西語系國家政經﹑文化等各方面交流之需求。此外﹐以下四點為本科發展之特色: (1)以西班牙文為主﹑英文為輔的語言訓練﹐培養兼具此兩種語文的表達能力﹔(2)以中文及外文並重的語言訓練﹐培養以中﹑外文正確表達思想的能力﹐進而具備中﹑外文互譯之能力﹔(3)藉文化文明的介紹﹐培養學生對文學藝術的愛好﹐開拓其心胸與視野﹔(4)積極吸收資訊﹐培養靈活﹑創新的學習態度﹐以適應急速發展之社會。
3.教學特色
本科採五年一貫之課程設計﹐強調合作教學﹐直接以外語授課﹐並以各種媒體輔助教學﹐期能達成本科培育目標。五年一貫之課程又可分為兩階段:一至三年級為基礎階段﹐採溝通式教學法﹐以活潑且生活化的教材訓練學生﹐奠定聽說讀寫四方面並重的基本溝通能力。另外並修習相同學分的英語課程﹐以培育兩種外語能力。第二階段四至五年級為專業訓練階段﹐藉由『西班牙文化與文明』及『拉丁美洲文化與文明』課程加強學生對西語系國家之瞭解﹔『西文翻譯』及『西文寫作』則整合聽說讀寫與中西互譯之能力。此外﹐並有多門專業選修課程﹐如『文學作品賞析』﹐『文法與句型分析』﹐『商用西文』﹐『觀光西文』等﹐由學生依其深造或就業需要充實知能。
除了英文﹑西班牙文﹐學生尚需修習相關之共同科目﹐如國文﹑國父思想﹑中英文打字﹑計算機概論等學科。在國文﹑人文﹑商務方面都設有一般專業選修課程﹐如中文演說與辯論﹑小說賞析﹑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商事法﹑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秘書實務﹑資訊管理等﹐藉以培養專業技能及政經常識。而為了配合外語實用人才之目標﹐特設五年一貫之『人格修養』以加強學生應具備之條件﹐如禮貌﹑談吐﹑儀態及應對﹐同時亦訓練學生之職業道德與責任感﹐培養守時﹑守法﹑守分之辦事能力。
教學的中長程計畫中﹐本科成立各種教學小組﹐如教育理論與實務研究小組﹑專業課程教學法研究小組﹑教學媒體研究小組﹑學習評估研究小組﹑翻譯教材研究小組﹑與國外大學交流合作小組及歐盟資料收集小組﹐藉此使教學方針與教學成果更臻完善。
(4) 教學設備
硬體設備方面有視聽語言教室共八間﹔軟體設備中圖書方面有外文書籍12,724冊﹐中文32,275冊﹔期刊共36種﹐其中西文期刊有26種。相關輔助教學設備則有卡帶647捲﹐錄影帶305捲﹐幻燈片6,252片﹐投影片3套﹐電腦輔助教學軟體4套及與英文科共用之living book光碟片。
(5) 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靜態方面有文物展﹑書展﹑學術演講等活動﹔動態方面有文化研習﹑學術競賽和話劇比賽。建教合作提供學生從事口譯﹐校外實習和接待工作等機會。暑期則由本科策劃﹐由老師帶團赴西班牙短期進修﹐本科主要研習地點為西班牙薩拉曼加城(Salamanca)。今年暑假亦將開始與西班牙亞卡拉‧艾那雷斯大學(Alcalá de Henares)合作交流﹐試辦三個月之研習活動﹐使學生在提昇語文能力的環境中﹐更能深入其生活與文化。
(上述各校西語教學現況大同小異﹐雖分別介紹﹐枚舉各項要點均為各校教學內容與方針。有些或有欠缺詳細資料而未納入本文﹐但並不表示該系沒有這些資源或設備)。
三﹑西班牙語實際應用與需求
因應教學師資需求﹐教育部曾於民國六十八年公費留學考試提供一個西班牙語學門名額﹐爾後自民國七十六年起連續五年﹐每年一個名額供有志深造的西班牙語學生出國攻讀博士學位﹐目前大多學成歸國在國內西班牙語文學系任教。近幾年則取消西班牙語學門﹐而以跨學科的政經科系為主﹐西語為輔的學門。西語學生畢業後深造國別以西班牙最多﹐中南美洲則有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和阿根廷等國﹐也有部份學生前往美國各大學攻讀西班牙語相關科系。目前國內有限的西語系師資需求漸形飽和狀態﹐開闢第二外語教學﹐除了使國內外語發展邁向國際化外﹐更是免於浪費人力資源的有效管道﹐尤其是在政府機關限量錄取女性人才的情況下更是平衡人力發展應有的前瞻政策。
西班牙語在國內應用的範疇多為經貿與外交。我國現今擁有邦交關係的國家當中﹐以講西班牙語的拉丁美洲國家最多。經貿外交方面有外交部﹑經濟部與外貿協會在邦交國與無邦交關係西語國家設立的大使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及『遠貿中心』大量的西語人才需求。此外﹐教育部﹑新聞局﹑中央通訊社﹑國家安全局﹑調查局…等單位亦需為數不少的西語駐外人員。本文中未納入介紹的另兩個培植西語人才的特殊單位:政戰學校西文組及大直國防語文中心﹐也由軍方或國防部運用派遣擔任駐外工作職務。目前國內每年定期招考西語人才的單位以外交部﹑經濟部和新聞局為主(中央通訊社視需要招考)﹔另外﹐外貿協會多年來在新竹貿易培育中心栽培的西語人才也成績斐然。國內政府機構中其他西語人才分佈情形則有擔任導遊工作的觀光地區﹐如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等較知名地點﹔部會中則如教育部﹑立法院﹑文建會﹑僑委會…等機關以及中廣公司需求的西語迻譯人才與記者。質言之﹐絕大多數單位均有西語人才需求﹐但長久以來﹐因大環境的限制和英語的訴求而局限西語人才發展長才的空間與機會。一般而言﹐多數西語人力仍以投入民間貿易為主。我國近年來積極開拓西班牙與中南美洲貿易市場﹐以歐洲西班牙為例﹐去年較前年貿易成長18.49%﹐順差1億8400萬美元﹔而中南美洲方面又以ABC(阿根廷﹐巴西(葡語)﹐智利)三國為主要大宗貿易國﹐目前且更積極在巴拿馬開拓第二個加工出口區﹐引介國內廠商前往投資開闢市場。* 民間廠商知名者如宏基電腦已積極在中南美洲開發電腦市場。未來西語人力的需求勢必相對增加。
從文化層面而言﹐二十世紀的西班牙語文學(西班牙和拉美文學)在世界文壇中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由於長久以來第二外語一直淪為邊陲地位﹐也因未有培養人才之長程計畫而使西語人才產生斷層現象或無力感﹐國內出版業引介西語文化相關資訊﹐目前大多仍以英文迻譯取代西班牙語原文翻譯﹐致使原文作品的文化精髓及語言的涵意迭有失真的缺憾﹐間接也局限西語人才發揮的空間。而西語人才(其他特殊外語亦然)此方面專業素養量少價高也影響出版業者的選擇。第二外語教學正是從根做起﹐從量來培養與提昇品質﹐造就更多人才的機會與場所。
盱衡今日國際廣泛使用西班牙語的情況與我國與西語國家政經﹑文化及其他方面的發展及密切關係﹐普遍推廣與應用西班牙語是一個必然且需用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