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中文系所    |    外文系所    |    歷史系所    |    哲學系所    |    人類系所    |    圖資系所    |    日文系所    |    戲劇系所  
  藝史所    |    語言所    |    音樂學所    |    臺文所    |    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    翻譯碩士學位學程    |    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    |    語文中心  
本院簡介 教研單位 行政單位 學術活動 人文教育 研究成果 出版資訊 師生訊息 校友聯繫 法規表單 關於本站

   
   
   
院長室露台音樂會花絮  96.03.16


    古琴音樂表演:臺灣大學古琴社

    曲目
    簡介
    表演者
    擣衣,梅庵琴譜
    此曲曲調輕快流暢,雖有人引「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之詩句作婦女思征夫之解,但以其音樂未有幽怨之情,因此部份演奏家認為其曲調來源應為山東地方小調,而不應依題作解之。知音者當可各得其解也。 王海燕 (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漁樵問答,琴學入門
    該曲初見於明代《杏莊太音續譜》,題解云:「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之漁樵一話而已。」此曲可視為傳統士人對人世興衰冷暖之無奈,及對與世無爭理想之寄託。 羅愛湄 (台大音樂學研究所)
    憶故人,彭祉卿傳譜
    1930年代,彭祉卿到江浙彈奏此曲,滿座皆為之傾倒。1937年〈今虞琴刊〉將其譜刊出,遂盛傳於琴壇。曲情恬淡,多次以「放合」指法再現動機,表達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陳致同 (台大地質學研究所)
    流水,衛仲樂、顧梅羹合參本
    此曲為古琴最富代表性之曲目。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會知音之傳說,為世人傳頌至今。〈流水〉一曲自唐代始與〈高山〉分為二曲,自此不斷被擴充改造,至清代青城山道士張孔山加入「七十二滾拂」指法以狀水聲,則更能具像刻劃「洋洋乎流水」之氣勢。 葉鴻霈 (台大音樂學研究所)


     

主持人--甘懷真副院長
王海燕老師
王海燕老師
羅愛湄同學
陳致同同學
葉鴻霈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