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政府為了鼓勵民間投資開發森林遊樂區,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召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及阿里山森林鐵路與沿線場站發展計畫」會議,同意將現行土地使用分區為林班地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變更為風景區,以提高民間開發意願。
以服務品質為導向的遊憩經營,民營遠勝於公營是不爭的事實,在政府改造及人事精簡的壓力下,公共工程的開放民營,也是時事所趨。唯獨牽涉到公共安全及國土保安,政府實應慎重考量不應草率決定。多年來林班地開發為遊樂區後,保安林所遭受的破壞,水質水量的飽受衝擊,已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台灣的地理環境遠較大陸國家惡劣,上游林班地或風景區,與下游都市或社區之間缺乏緩衝帶的保護,因此上游不保下游樂以安居,梨山中橫公路的災變不斷,新中橫神木村的土石流,曾文水庫集水區阿里山遊樂區,甚至溪頭風景區的嚴重缺水現象,到處積滿垃圾的慘狀,已使昔日的青水綠山蕩然無存。
因此保安林的解除,林地的放領,政府實應秉持國土保安的原則,不能任由區域計畫委員會以一時之念,輕易的同意將林班地變更為風景區。更應深深體認毀之於一旦的林班地,將成永劫不復之地。
在此不得不敬告執司管理全國森林的林務單位,以及從事林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們,在爭辯棲蘭山紅檜林枯立木去留之餘,何不放下身段到林班地走透透,看一看癩痢的山頭,想一想如何向子孫交代?
(1999.07.09. 自立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