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臺大歷史系學術活動
臺灣宗教史料的保存與運用──臺灣佛教史料與數據庫論壇紀要
林盈君 撰文(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在臺灣史研究中,宗教史料長期未得到足夠重視。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許多寺廟藏有日治時期,甚至清代以來的文獻與文物,亟待學者收集、整理。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李玉珍教授在協助圓光佛學研究所臺灣特藏研究中心數位化時,意識到臺灣其他寺廟、宗教組織可能有同樣的需求,希望藉由提倡建置數據庫,幫助宗教界典藏珍貴史料,並擴充臺灣宗教研究之數據庫內容。有鑒於此,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辦「臺灣佛教史料與數據庫論壇」,由李玉珍教授擔任主持人,嘗試刺激學者集思廣益,探討如何運用臺灣宗教史料。論壇於20201024日假臺灣大學應用力學所舉行,五位臺灣佛教史資深學者分享宗料史料的蒐集及研究成果,並安排兩場數位人文成果展示,與會學者和來賓亦就宗教史料數位化與資料庫建置等問題,展開綜合對談。

第一場的發表人是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李世偉副教授,他以〈臺灣佛教的跨界與先行──曾景來與花蓮佛教(1930-1970)〉為題,透過豐富的宗教圖片,分析臺灣第一代佛教學者曾景來(1902-1977),如何透過學術研究和宗教活動,成為一個時代(講經轉向現代學術)、國族(日本佛教到中國佛教)、僧俗(出家與在家之間)、宗教(正信佛教與民間信仰)等不同面相的跨界者。從照片可見,日治時代仍有許多中國、日本佛教法師來臺交流,而曾景來是戰後早期就到花蓮推廣佛教者,其曾辦理佛教婚禮、創立佛教幼兒園與主持慈善活動等。李教授認為,曾景來的佛教活動,可能使人間佛教理念很早就生根於花蓮,亦埋下慈濟能在花蓮創建(1966)的歷史淵源。曾景來還推動宗教環島巡禮,讓僧侶到全台的地方宮廟參觀、學習,試圖透過學習宮廟儀式,讓佛教融入民間,進而走向地方,這正反映當時佛教界面臨重新定位的問題。

第二場由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蘇全正助理教授以〈臺灣佛教史料學建立與展望〉為題,指出史料是決定臺灣佛教史未來研究方向的關鍵。目前臺灣宗教機構或組織並不重視史料保存(或是無能力維護),致使佛教史史料四散。因此當務之急是建立佛教史料數據庫,以蒐羅、保存宗教史料。其次,佛教史研究人才的培養不易。現有的臺灣佛教史著作,主要為教界人士所撰,不過佛教內部亦有人認為教史無益了脫生死,故致意於此者較少,再加上學界無專責機構有意識地協助宗教界管理資料,使臺灣豐富的宗教生活與歷史湮沒不彰。蘇教授進一步提出,臺灣佛教史料學未來應從「日記檔案」、「經典文本」與「圖像器物」三個方向建立數據庫,並從中提出新問題。例如清代臺灣雖沒有著名的學問僧,但考察流散在臺灣的清代佛教文本,應可了解清代僧人的閱讀,以及關注哪些宗教課題。當前臺灣所見的清代佛教文本,仍缺乏系統性地蒐集與整理。蘇教授期望透過論壇,喚起臺灣學界重視在地宗教史料,也鼓勵所有寺廟都能撰寫自己的沿革志,建立自身保存、管理資料的方法。

第三場的發表人圓光佛學研究所釋仁宥法師,利用其特藏照片,以〈佛教在臺灣的發展型態──以民國30-50年代為例〉為題,說明日治到戰後臺灣佛教在佛學院、法會、傳戒三種推廣形式上的轉變。從照片的時間點,可以看到兩批不同脈絡的佛教人士相互交流,有助於理解民國三十八年前後,經過日治時期洗禮的臺灣佛教法師,如何面對大陸來臺的佛教僧侶,繼續在臺灣傳教。此外,照片史料也反映了中國佛教會如何逐漸介入臺灣佛教界,扮演起引導、規範僧眾的角色。李玉珍教授認為,仁宥法師的報告,可以說是臺灣佛教界第一次嘗試用自己的資料撰寫自己的歷史,而他們(包含其他講者)運用圖片來訴說臺灣佛教的歷史,是非常重要且值得學習的方法。

第四場講者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闞正宗副教授兼系主任。在〈清代宮廟中的僧侶法燈及其史料〉這場報告中,闞教授使用了較少被注意到的「僧侶牌位」,配合寺廟碑刻、鐘銘與其他手稿等資料,考察明清時期臺灣佛教僧侶的來源與法脈傳承。闞教授認為必須透過寺廟踏查,突破清代以前臺灣佛教史因文獻資料不足而導致的研究侷限。學界一般認為,臺灣的佛教法脈主要來自福建鼓山;然闞教授透過調查臺灣清代僧人牌位上的「演字」,比對寺廟其他文物資料,發現鼓山一系應是清代晚期才進入臺灣,江西曹洞宗、浙江普陀山、福建仙遊等地僧人其實更早便來到臺灣。闞教授指出,清代臺灣方志等文獻雖缺乏對佛教僧人的紀錄,但如親身至寺廟調查,則可發現有助於解答明清時期臺灣佛教史與臺灣整體歷史問題的大量資料。

第五場,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侯坤宏兼任教授報告〈對「臺灣佛教史」研究的一些思考〉,總結個人對臺灣佛教史研究的觀察與想法。侯教授認為,近年來學界對臺灣佛教研究已有一定重視,亦累積不少成果,大學端也已開設臺灣佛教相關課程。因此,臺灣佛教史可謂一獨立學科,並面臨學科發展的下一階段,即需要進一步發展其「知識論」。侯教授認為,臺灣佛教史研究課題繁多,但對於到底什麼是臺灣佛教史?其核心關懷為何?邊界在哪?應具備哪些內容、資料,以及其知識與人物的內部架構該怎麼分類等問題,卻尚未有明確答案。未來若要繼續發展這個學科,必須建立其基本觀念,終極目標則是建立臺灣佛教史研究的主體性。具體作法可從跨學科、跨地域、跨宗教、國際交流、跨時段的角度,來思考臺灣佛教史的定位與內涵,並透過歷史分期、臺灣佛教史料的收集與整理,逐步建構臺灣佛教研究的知識體系。此外,也應摒除學者與教團(寺院或法師)的對立,共同以客觀的角度,創造具批判意識的臺灣佛教史研究。

學術報告後,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兼任圖書資訊館館長洪振洲副教授以〈聖嚴法師文物史料數位典藏建置分享〉為題發表。洪教授指出,在典藏、數位化聖嚴法師生前之各種史料的過程中,他們面對一系列文物處理的問題與危機,包含文物的管理、修復與分類,以及向外徵集史料,與如何透過多元史料來典藏、呈現一個人的生平與思想等。其次,史料數位化後,另有標註資料、建立後設資料與ERD實體關聯圖等技術性工作。此外,他們以Google MapIIIF架構來處理視覺資料,提供滿足大眾需求的非商用圖檔,又同時防止原始圖檔被盜取的資安問題。洪教授表示,保存、運用宗教史料並非易事,該數據庫目前雖初具規模,未來目標是建立擁有多元化資料的年譜網站,以時間軸呈現聖嚴法師之生命故事,另一方面希望能同時打造可讓使用者進行標註、再利用資源的數據庫。

下午由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林敬智助理教授以〈華人宗教空間分析:從GIS3D〉為題分享研究經驗,再進行「資料整理數據化與資料庫建置對談」回應與會學者。林教授根據長期的社會觀察,指出臺灣各領域的活動常涉及宗教,其儀式展演或移動足跡的空間保存,可仰賴GIS3D掃描技術。他比較巴黎聖母院與日本沖繩首里城大火事件,前者因曾做過3D掃描,在重建上有相對精確的資料;後者則因沒有做過3D掃描,災難後必須向全世界旅客徵集照片,才能拼湊歷史遺跡。林教授還介紹360度全景相機、VR/AR虛擬實境等設備,在記錄宗教建築空間、儀式場景與地景上的效果,並倡導建立臺灣/華人宗教資料庫規範的重要性。簡言之,林教授認為從平面文獻到空間地景上,宗教史料還有許多亟待發掘、典藏與研究的資源。

在對談活動中,林敬智教授回應了來賓對數位人文工作之各種疑問。例如,現階段數位工具對史料之保存與典藏的意義較研究運用來得大,但數位人文工具能幫助學者快速地從大量的歷史資料中,看出整體趨勢,並提供不同的考察視野。在這些工作中,實際上最困難的是如何與資料所有者溝通,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讓他們願意持開放態度,一起參與史料的保存與運用。針對此點,李玉珍教授頗有感觸地表示,在「量」的方面,數位化之資料要成為研究素材,必須經過長期累積,而這種基礎工作,需要專門的人才持續耕耘。

政大圖書館館長陳志銘先生補充道,目前臺灣學界的數位資料庫已有一定成果,但好的數位人文學研究卻不多。歸根究底,應是資料的含金量尚不足夠,即底層數據庫還不夠大,物件元素的標記、情境分析、實體鏈結等都還不夠成熟,故無法產出理想的成果。不過陳館長也認為,數位人文學研究是比較高的層次,應該從數位人文教育開始做起,培養年輕世代熟悉使用數位工具,再慢慢提升到運用數位工具進行人文學研究。過去長期參與佛典數位化工作的香光尼眾佛學院自衍法師亦回應,不僅史料數位化需要人力,數位化後資料庫的正確性、整合與連結,以至後續的推廣工作,都需要專業人才參與其中,史料版權問題亦急待解決。數位化史料的開放與群眾參與,是對談中的另一個重點。學者們大多贊同資料的打包跟開放資料的重要性,Open Data不應該只是網站間的鏈結,未來應該朝向開放自然語言技術。在史料數位化與後續管理、開發等重要議題上,「產(宗教界)、官(政府)、學(學界)」若能夠整合,建立一個讓各界集中上傳、管理自己資料的開放性平台,長遠來看對史料的保存與運用將有極大貢獻與意義。

最後,李玉珍教授於綜合座談中,討論宗教史料之保存、為何需建立數據庫等問題。自衍法師就佛教文獻數位化的經驗,指出史料數位化除能縮短傳統文本校勘的時間、為史料間建立關聯性以快速搜尋外,物質資料數位化亦會改變做學問的方向。不過,數位化後的新文本,需要重新解讀、過濾,牽涉到新文本權威的建立,是研究者未來將面臨的挑戰。政大中國文學系鄭文惠教授則表示,透過數位技術與研究方法保存、分類史料,可能發掘潛藏在數據下的特定論述,然而任何數據都可能存在誤差,需要人力與經費維護、管理,以加強其精確度。鄭教授認為,數位人文教育與研究是一種集體行動,從史料保存到建立數據庫,需要時間長期累積。侯坤宏教授肯定數位人文用於保存史料、建立研究數據的功能,指出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應從事數位人文,但確實需要有人投身推動。他指出許多現存佛教資料尚需補全,如聖嚴法師2020年第三版的《法鼓全集》,實際上缺少了英文資料。其他佛教人物、文集的持續出版,甚至是佛教相關人物的訃聞收集,也都相當重要。陳志銘館長總結認為,數位人文只是提供保存史料與其他可能的研究方式,無法快速產生研究成果,具體運用還是要回到研究者本身。他呼籲未來數位人文應該更加重視使用者,透過與研究者對話、人機合作,從而改進使用歷程,降低數據錯誤率,以優化研究成果與品質。

綜合而論,此次論壇以政大宗教研究所及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人員為主,透過前五場臺灣佛教史相關資深研究者的報告,可知臺灣宗教史料的保存與運用,除具有急迫性,也是未來臺灣史研究發展極富潛力的天地。法鼓山、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的數位人文成果示範,頗有說服力地說明,宗教史料保存及其衍伸的數位資料運用,可能為臺灣佛教史主體性的建立,帶來決定性轉變。若借鏡華南學派「進村找廟,入廟找碑」的研究方法,應可發現臺灣史有許多資源仍湮沒在寺廟中。由宗教史料出發,當可探尋到臺灣信仰與社會生活的若干重要軌跡,豐富甚而顛覆我們對臺灣宗教史、臺灣與東亞交流史(特別與中國和日本的佛教交流)的理解與詮釋。


本次會議海報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製作  
  • 本系地址:106319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文學院2樓‧電話:886-2-3366-4700
  •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2012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