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期   2019 10 月出刊   
 
banner
 

本系呂紹理教授致贈禮物給延世大學白永瑞教授。

2019臺灣大學.延世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學術交流會

林于煖(臺大歷史系碩士生)

2019年10月4、5日,本系與韓國延世大學史學科(以下簡稱延大)在學術交流協議下,舉辦第二屆「臺灣大學.延世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學術交流會」。該協議由本系呂紹理教授與延世大學史學科白永瑞教授促成,以推動臺、韓之間東亞史的學術對話為目標。本次會議由本系主辦,邀請延大師生首度來臺交流;會議主題為「東亞城市的社會與文化」,雙方各推派5名研究生發表研究成果,並相互評論。

10月3日下午,延大師生抵臺後,由本系上一屆會議發表人陳偉智、丁平陪同參訪臺大圖書館5樓特藏室和校史館,介紹臺大的文史資源。

10月4日的開幕式,本系楊肅献主任、呂紹理教授,以及延大的白永瑞教授、朴敬石教授依序致詞,給予本次活動祝福和期許。當日會議分成兩場,第一場由陳偉智主持,發表人為臺大歷史系博士生李志鴻、陳瑢真,以及延大史學科博士生南玟玖。第二場由孫欲容主持,發表人為延大史學科碩士生咸昇延和韓萬暉、臺大歷史系博士生蕭琪和蔡松穎。

首先,由李志鴻發表〈東亞佛教王權與禮儀空間:以北魏與新羅都城為例〉。其文指出佛教是六世紀東亞政權建構的重要政治力量,北魏利用佛教獲得統治的合理性與神聖性,成為足以統合多民族的帝國;而比鄰的新羅國獲其啟發,透過佛教進行政治改革。李志鴻強調,新羅國並非被動接受佛教信仰,而是主動創造一套自身的政治論述。在這套結合佛教思想的論述下,新羅成為佛緣國土,新羅王將自己包裝成轉輪王,並以彌勒佛在新羅的化身「花郎」為名,創建效忠帝國的貴族團體。過去的研究多關注儒教對於東亞政權的影響,以及中國對於周邊國家的強勢文化輸入,而李志鴻的研究凸顯出佛教的影響力,以及古代東亞各國的主動性,建構了一個層次更豐富的古代東亞世界。

陳瑢真接續發表〈荷蘭東印度公司大員倉庫之初期形成(1623-1635)〉,說明荷蘭人在臺灣建立倉庫的過程。這個過程並未依循著一套既定的藍圖,且不斷受到當地環境及以公司整體為考量的巴達維亞長官影響。在大員的臨時要塞剛建立不久時,荷蘭人將武裝船隻充當移動式倉庫,並先後在北線尾沙洲和赤崁建倉庫。1626年赤崁爆發瘟疫,荷蘭人轉至大員島建置新倉庫,將其與軍事建築結合,構築出一個包含軍事、政治及商業的空間。而這些建構不只是源自荷蘭人的西式設計,還立基於來自臺灣和周邊國家的建材、人力和資金,這反映出當時的國際貿易和族群互動情形。陳瑢真以倉庫是「商館主要建築空間」和「『商務』運作的核心」,點出其重要性,為現階段較少單獨討論倉庫的臺灣荷治時期研究做了補充。

南玟玖發表〈探析十六、十七世紀朝鮮送回漂流唐人〉,介紹明朝時期朝鮮送回唐人的背景、過程意涵。南玟玖說明,當時意外入境朝鮮的唐人分成兩種:被擄唐人和漂流唐人。前者大多是被擄至朝鮮的遼東人,後者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商人遭遇船難而漂流到朝鮮。朝鮮政府送回唐人的方法也有兩種:送至遼東都司或北京。通常,朝鮮將被擄唐人送至遼東都司,萬曆初年改送至北京。至於將漂流唐人送至北京一事,要到萬曆十年(1582)才開始進行。當時中國沿海有許多非法出海、勾結日本倭寇的海商,因此南玟玖認為,朝鮮之舉是一種政治行動,送回漂流唐人,藉由協助明朝維護海上秩序,以表示「忠順」,並獲得賞賜。由於目前韓國的近代史研究多關注漂流朝鮮人,南玟玖針對朝鮮如何處理漂流唐人的研究,為該研究領域增添另一面向。

▲發表人:左起李志鴻、陳瑢真、南玟玖

第二場會議主題以明清時期的臺灣與中國為背景。首先由咸昇延發表〈清代婚姻法的變化以及作為契約的婚姻〉。她由1770年一起發生在臺灣的刺殺未婚妻的案件,來談清代婚姻法的變化。根據中國傳統律法,婚姻的成立跟是否有婚書、私約和聘財有關。在清朝之前,雖然政府希望民間立婚書,聘財也可作為訂婚的憑據,但清政府僅承認婚書的法律效力,使得婚姻如同土地買賣,逐漸「契約化」。咸昇延指出,造成此一轉變是因當時人口大幅增長、社會流動性提高,使得訂婚後的變動性以及婚姻相關的爭議增加。面對大量訴訟案件,官府以婚書作為婚姻的憑據,降低處理案件的複雜度。

延續著有關家庭的議題,蕭琪發表〈明代士人家庭中的乳母〉,探究明代士人對於乳母的看法及其原因。過去乳母研究多針對宮廷乳母,蕭琪將目光轉向士人家庭中的乳母,並從士人對母乳的看法,連結到當時社會對女性的觀點。蕭琪解釋,乳母雖貴為「八母」之一,但在明代士人眼中卻是一個應當限制的職業,甚至呼籲若非萬不得已,絕不要聘乳母。有些士人擔心乳母因哺育他人孩子,而無法照顧自己的孩子;有些士人則認為母親應負起母職,維繫母子關係;還有一些士人以更嚴厲的眼光看待乳母,不僅懷疑其品行,亦恐其影響幼童。對於乳母的負面觀感,主要源自明代士人有著強烈的「婦女正於內」及「男女之防」的想法。乳母「外出工作」,違背其性別觀點,故遭致批評。但蕭琪也表示,有別於提出批評的士人,仍有許多乳子感念乳母,給予乳母正面的形象與評價。

韓萬暉發表〈論隆慶年間廣東的倭寇問題及治安對策摸索:以兩廣總督的改編制度為中心〉,討論明代隆慶年間兩廣總督在處理倭寇問題時,改變了什麼制度。當時的倭寇問題始自嘉靖年間,直至萬曆年間均橫行於廣東,甚至從沿海深入內陸。對此,朝廷賦予兩廣總督軍事、財務與民政大權,令其消滅倭寇。兩廣總督除了招募重兵鎮壓、增設軍事設施(如水寨),還試圖改變海防體制,調整作戰地區和戰略,並提議暫停貿易、減免稅收,減輕沿海居民的負擔,避免他們加入倭寇之列。不過由於兩廣地區幅員遼闊,當廣西一有叛變,總督便無法專注處理倭寇問題,影響海防的執行。

蔡松穎發表〈清代歸化城中的山西商人群體及其社會網絡分析〉,以清代歸化城的碑刻為材料,使用社會網絡分析軟體Gephi,分析當地商人的社會網絡,試圖跳脫過往研究依賴方志和口述材料侷限,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商人群體之間的關係。他提出「互動點數」與「祭祀群」的概念,來解釋行社的互動網絡,縱覽當地經濟發展趨勢。歸化城的商人原以地緣結社,後來為了應付繁重的賦役以及蒙古和喇嘛地主的昂貴地租,因而組織各式行社。這些行社藉由協助官府以及參與宗教事業連結各祭祀群,以此維護地位、獲取利益。

▲發表人:左起咸昇延、蕭琪、韓萬暉、蔡松穎

10月5日上午第三場由陳瑢真主持,發表人為延大史學科博士生池寬順和碩士生河瑛乾,以及臺大歷史系碩士生林于煖。研究民國初年儒教運動的池寬順率先發表〈中華民國初期保守派的再儒化試圖及挫折——以1911年以後「孔教派」和清末遺老的活動為中心〉,討論民初保守文人孔教運動的特性及侷限。康有為在戊戌變法時,為了「救亡圖存」,將孔子與儒學思想宗教化,形成「孔教」。民初康有為和陳煥章、沈曾植等清末遺老組織孔教會,推行以復興儒學為目的的孔教運動。孔教運動不只是思想運動,也是政治運動,成員積極討論中國未來的政體,企圖影響政治。不過,由於此運動中多數成員想利用孔教解決當時中國面臨的問題,再加上他們是以士大夫的意識企圖「教化」被視為下階層的人民,因此大幅地限制了孔教的傳播。

河瑛乾發表〈1950年代日本的共同體想像——以《Circle村》為中心〉,從1950年代的日本左派團體Circle思考一種超越國家共同體的可能性。Circle一詞原為俄國的左翼政治用語,在日本成為一種左翼政治藝文團體的名稱。此種團體雖然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早期遭受政府打壓,但至1950年代中期依舊為數眾多。其成員包括諸多被政府開除的左翼公務人員,他們投身音樂、文學、藝術、繪畫、舞蹈及戲劇,藉此實踐其政治理念。當時一份在九州發行的刊物《Circle村》,整合了Circle團體,形成一種共同體。人們在其中得以跨越階級,知識分子和勞工共同合作,並且挑戰了以東京為政治、文化中心的概念。

最後,由林于煖發表〈高雄港的空間爭奪戰:高雄港區土地權利變遷初探〉,探討港口周緣土地的權利變遷。高雄港周圍的腹地本為人人均可使用的土地,臺灣被納入清朝版圖後,海陸之交形成的海埔地成為官有地,一般民眾須向官府申請方能墾殖,不過由於官府無法確實掌握土地情況,居民在土地上依舊享有極大的自由。至日治時期,政府透過築港計畫與資本家合作,逐漸掌握土地,港邊的地貌改變,部分居民也被迫搬遷。戰後,國民政府持續擴建港口,發展工業,卻出現港務局和市政府對於港口空間管理之爭,並引起許多迫遷問題。林于煖指出,國家掌控港口土地雖然有利於經濟政策的執行與產業發展,但同時也對居民和環境帶來衝擊。

▲發表人:左起池寬順、河瑛乾、林于煖

閉幕式時,呂紹理教授串連了各個發表人的主題,進行回顧,並表示本次會議的發表人均將城市置於「帝國」或「國家」的架構下去討論,極富野心,表現已超越預期。朴敬石教授針對本次會議的規劃給予極大的肯定,本系師生和工作人員均備感榮幸。

會後,本系安排與會成員參訪大稻埕。第一站先來到位於大稻埕北端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參觀。「阿嬤家」是臺灣第一個慰安婦博物館,館內從展示內容到空間設計都是團隊和被稱為「阿嬤」的慰安婦們的共同結晶。小巧但精緻的展區展示了阿嬤們各自的人生故事、看法,以及團隊幫阿嬤圓夢和諮商後的成果。第二站到迪化207博物館參觀以冰品為主題的特展,並到一旁的特色茶飲店品嚐臺灣道地冷飲。晚餐則安排到寧夏夜市品嚐由各式臺灣小吃組成的「千歲宴」,藉以感謝延大師生的來訪。至此,整個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本次活動的發表文章,在「東亞城市的社會與文化」的主題下,展現多元面貌。時間上橫跨古代、近世與當代,空間上涵蓋臺灣、韓國、日本及中國。從城市向上連結到帝國∕國家,向下延伸至社會和家庭,甚至跳脫出可視的空間,走向組織、團體所構成的思想空間。透過口譯金妍希、宋智惠的協助,會中討論熱烈。發表人、評論人、老師與現場參與者的多方互動,讓本活動順利達成促進交流、增進情誼的目標。

▲ 延世大學歷史系師生與本系師生於會後合影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