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期   2019 10 月出刊   
 
banner
 

研習營學員聆聽講解

2019年閩粵紀行

張哲僥(京都大學人間.環境學研究科博士生)

飛機即將抵達澳門機場的迴旋之際,窗外已可俯望珠海彎曲且漫長的海岸線,及散落其上的數百個大小島嶼,這些天然的良灣港口千年來孕育著中國東南沿海的海上交通與貿易。從澳門南下海南島、北達福建、浙江的海岸線,連結著中國與東南亞,乃至中亞、歐美等地域之間的交流。2019年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等主辦,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等承辦規劃的第九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亦於此舉行(8月4-15日),並以「閩粵.海洋」為名,期待能別於中國帝國中央的視野,看到地方社會人群的生活如何以海為家、與海共生,以及他們與帝國之間、帝國之外的互動樣態。

此次研習營的主軸有二:其一以地方社會史為基礎,透過實際走訪村落、進入廟宇,閱讀佇立其間的碑刻;或是藉由參觀考古遺跡,佐以歷史文獻,認識閩粵海洋上人群的歷史。田野考察的地域包含澳門、珠海、中山、石岐、廣州、漳州、泉州以及最後的廈門。以時間跨度來說,自南越、南漢王朝的古城遺跡,乃至南宋時期的南海一號沉船,以及藏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的宋元時期遺物皆囊括其中。此皆顯示出華南位處陸地與海洋之間,得以藉由海上交通面向世界,呈現出多元的文化互動面貌。時至近代,華南更在興盛的國際貿易網絡中脫穎而出,孕誕出廣州十三行的世界首富,同時成為推動近代中國改革浪潮的根據地。

第二個主軸為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九十週年。營隊正好回到其最初根據地廣州,並於811日的早晨走訪座落於東山的創所舊址,以及史語所第一組首位主任陳寅恪在廣州中山大學的故居。陳寅恪故居在中山大學妥善維護與修繕下,保存完善,亦能略顯當時風貌。然而,史語所舊址在數度轉手後,如今已改作中國國家單位的員工宿舍,僅殘存裝飾精美的門柱,與洋房的玻璃窗,得以與斑駁的舊照略作比對。至於紀錄中,傅斯年曾對胡適描述的「前臨大江,有三角洲,背是白雲山,四圍皆園林田野」的景象,亦在河道縮減、霧霾籠罩,以及經濟開發間消逝。吾等只得憑藉地圖位置,站在舊址的頂樓眺望,遙想當年風光。

如同東山地貌變遷,珠江河道的縮減也讓19世紀興盛的黃埔港口轉而成為廣州人假日踏青的村莊。在劉志偉老師的帶領與解說下,學員得以踏在寧靜的河岸,想像當年的河道,以及數以千計停泊其上的各國船隻。外國商人的大船於此停泊,並將貨品由大船換至小船,接駁進入廣州西關。翌日清晨,為了進一步體驗過往商人商貿的氛圍,一行人棄車改船,從中山大學北側的北門碼頭,乘船至北京路南端的天字碼頭。此處為昔日官員赴任下船之處,向西行便至西關,即十三行商聚集之處。這段不到半小時的船程,若再向前延伸至前日的黃埔古港,便是各國換乘小船後進入廣州的路線。

▲ 黃埔古港,19世紀外國商船停泊於此,
將貨物移至小船,再沿內江進入廣州

 ▲ 劉志偉老師於黃埔古港講解當年行商貿易景況

正如劉老師所說,廣州城是少數兩千多年來並未遷移的古城。這塊土地可以看到南越古城的遺跡,其上則有漢唐的建築層、南漢古城,乃至元明清的井、城門基樁與步道,層層疊加。這些遺址展現出不同時期之間建築風格的差異,而佇立於南越王宮博物館的地層關鍵柱前,更能使人感受到歷史不斷推進、堆疊的過程。

▲ 南越王宮博物館的地層關鍵柱

在這些已然被埋沒於塵土的古代遺存上,仍可見許多清末以來的遺跡。我們小組在自由考察的行程中,首先探訪了「許地」。此處為曾經興盛一時的鹽商、直至清末民初在政治上仍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廣州許家之聚居地。「許地」位於高第街一帶,地圖上雖清楚標示,卻因新舊建築相互疊加,一行人只得在複雜的小徑中尋找一幢幢許氏故居的痕跡。如同史語所舊址般,許地的多數建築已然荒廢,或已物換星移,入住新的居民。儘管新舊交雜,過往的圍牆可能被新築覆蓋,然而精美的屋頂或是窗框裝飾,仍些許透露著曾經繁榮的光景。

▲ 廣州許地一角

時間堆疊之外,廣州城亦為各種文化的交雜之地。劉志偉老師講座中便提到:廣州位處海洋要道上、帝國之中、世界的一環,三個政治、文化圈相互交錯、融合,促成廣州的多樣風貌。其地表富含各種政治遺跡、宗教建築,除此次考察的參訪地點之外,尚有南越王墓、清真先賢古墓、聖心教堂、唐清真寺、鎮海樓等。此次雖未能於廣州探訪這些不同的宗教遺跡,我們卻得以在泉州的靈山聖墓、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感受到華南沿海大城市裡各種文化並存的氛圍。泉州靈山聖墓具有數量龐大的伊斯蘭式石棺,博物館內藏有各種紋飾的碑刻、墓碑,上有印度文、阿拉伯文、敘利亞文、八思巴文等。同樣作為臨海國際貿易的大都市,泉州和廣州在在顯示不同文化如何在同一片土地共存,並相互影響。

劉老師亦提到廣州作為帝國的一部分,是帝國向域外貿易的據點。許多學員相當關注的廣州海幢寺,便可能為中外政治、商業交流的場域。海幢寺位處中國的邊緣,清初時為南明士人的聚集場所,而後在尚可喜(1604-1676)致力興建與資助下,規模逐漸擴大。寺內現存康熙年間至乾隆年間的鐘與碑,便隱含官府與當地士人互動、收編的歷史過程。其後,大量的石刻史料卻在乾隆中期後幾乎不復見,其原因為資料的散失、清中央的政策轉向,抑或當地社會或寺院住持的態度轉變,仍待進一步考察。然而,18-19世紀開始,大量的西方文獻記錄著這座位處廣州城西南角、十三行商聚居地間的佛寺,甚至有現存的西方瓷盤上,也記錄了類似「1810年、海幢寺」的字樣。有學員指出在漢夷互動規範嚴格的18世紀中葉,海幢寺因位處城外,可能同時作為漢夷雙方交易的場所,以及廣州地方官員與外國使節互動的主要政治場域。而在此空間意義中,緊鄰海幢寺的十三行扮演怎樣的角色,值得深入思索。

地貌變遷儘管讓今日的我們需要透過閱讀文獻,才能略為想像歷史場景,卻也展現歷史發展的痕跡。道路的交錯分布模式與廟宇的興衰景象,都訴說著幽微的過去。例如汕頭的街區呈現扇形分布,此便是由於過去填海造陸時,為了拓展自我利益,居民都從沿海朝外側延伸居處,期將土地面積最大化。今日所見扇形交界處的道路,即為比鄰雙方爭奪後定下的土地區界。

此外,彰林村的例子中,陳春聲老師提醒大家注意村內的社廟分布及城池位置。由這些留存建築可以觀察到,明代後期建置城寨後,國家的里甲制度如何影響村落的地理位置分布,以及國家信仰與地方信仰如何結合。從祠廟的興頹更可以看出不同信仰在當地具有的意義,例如天后宮的衰退、朱子祠與關帝廟的消逝,都可以放在國家、航海人進出彰林村的脈絡中理解。

在我們這次考察之外的地區,現今世界許多地方也留有華人的居住圈或是媽祖信仰。鄭振滿老師便指出,華南商人群體的海外擴張模式與西方世界相異,乃是以地方社會群體的方式向海外移民。這些移民透過同仙、同祖、同緣的認同關係建立網絡,紮根於世界各地,成為今日常見分布於世界的華人離散社群。他們並未隨著商貿環境的改易或是國家的退出而消逝。

此次研習營交通時間非常長,但正如多位老師所言,既以「閩粵海洋」為名,理應搭船遊走這些位處河道、海岸的重要據點,但其所耗費的時間必然倍增。而漫長遊覽車中的苦悶時間,實不及過去海上人家、商貿團隊移動的艱辛的十之一二。對於臺灣出身的學員而言,從粵到閩,更經歷了語言逐漸親近的過程:從聾啞人士轉而可以擔當溝通的角色。歷史上在這些地區移動的人們,除了交通上的辛勞外,尚需面對不同文化與語言。於各地商貿過程中,語言溝通想來也是一大挑戰。

▲ 此次研習營的大致移動路線(未全依時間順序排列)

研習營亦安排大家聆賞雞山村的牛歌、中山的鹹水歌以及汕頭的潮劇等非物質遺產。牛歌、鹹水歌固然皆為粵語體系,但其單詞的音韻皆大為不同,兩者又都與今日的粵語流行歌相異。程美寶老師便指出無論是牛歌或鹹水歌,皆非以今日的廣東話作協聲調韻。今日的粵語流行歌使用的是多數人使用的粵語,其來源為廣州(省)的西關音。西關音源於廣州十三行商的興起,而後經由貿易通行於省港澳,成為粵語中的優勢語言。20世紀以後,廣州人、香港人大量旅居上海(滬),並藉由上海的娛樂事業,擴展粵語流行音樂的出版與市場。港澳滬的音樂事業,順利將以西關音為標準音調的粵語流行歌進一步推上主流地位。

此次研習營學員來自各界,專業領域各異,也讓營隊迸出不同的火花。例如參觀梅溪陳芳故居時,建築史專業背景的組員講解其中建築的特色,甚至是當代如何進行建築考證與修復。他亦於討論中提及翠亨村中三合院的半成品式建築,如何展現出當地人致富的過程以及家屋擴建的特質。

▲ 同濟大學建築系蔡宣皓講解陳芳故居的建築風格

 

研習營的目的自非讓學員成為華南社會、海洋史研究之專家,而是希望透過課程與實地考察的結合,讓學員能有更為開闊的視野,思考不一樣的問題,擁有不一樣的歷史想像。小組內部的討論,讓不同專業的成員對話,提供更加多元的學習空間。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