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期   2018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延世大學的
Main Building

 

2018年臺灣大學.延世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
學術交流會紀要

孫欲容(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2018年5月25、26日,臺灣大學歷史系與韓國延世大學史學科共同舉辦「臺灣大學.延世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這項活動緣起是本系呂紹理教授與延世大學史學科白永瑞教授2017年為推動東亞史領域的學術合作,尤其是研究生的交流,促成兩系簽定學術交流協議,交流項目之一為在雙方的大學輪流舉辦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本次會議在延世大學舉行,這也是兩系首度進行學術交流,別具意義。

本系在2018年初即依該協議徵選以東亞史為研究領域的研究生赴會,5月由甘懷真教授率團前往韓國。會中有9位研究生發表論文,包括4位延世大學與5位臺灣大學歷史系的碩博士生。

會議概述

本次會議開幕式由白永瑞教授及甘懷真教授致詞。會期2天,分3個場次進行,每場有2到3位研究生發表論文,並由發表人互相評論;除了發表人與評論文,延世大學相關領域的研究生亦有多人到場聆聽。

5月25日,第一場由車惠媛教授主持,討論主題是十五、十六世紀東亞各國的外交活動。首先由南玫玖(延世大學史學科博士生)發表〈探討萬曆年間呂宋要求入貢之始末〉,該文在先前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中國地方官員如何影響此次呂宋入貢。作者分析中國與呂宋兩方不同的觀點,尤其著重福建官方的反應,指出福建巡撫劉堯誨受到福建地方官的影響,考慮到軍餉的需求,以及福建當地對佛朗機人殘暴的負面印象,最後拒絕呂宋入貢,僅同意雙方維持貿易關係。

丁晨楠(延世大學史學科博士生)宣讀〈見於通報則明──朝鮮的明朝通報搜集活動與外交運作〉,討論朝鮮使節文集收錄的明朝通報內容及其史料價值。明代明令禁止通報外流,但是朝鮮使臣仍有管道獲取相關訊息,並於回國後上報承政院。在朝鮮使臣的個人文集、使行紀錄或朝鮮正史中,都可見到明朝通報內容,彌補了中國方面記載的不足,顯示其史料價值。同時,透過分析朝鮮使節如何蒐集明朝通報的資訊及流通模式,也有助於了解朝鮮官員的外交決策過程。

午餐時間,我們去延世大學學生食堂體驗與該校學生用餐的氣氛,接著由該校同學導覽校園,首先是延世大學發展起點、也是韓國最早的西式醫院──廣惠院。校方復原廣惠院的建築,作為延世大學校史館,頗具永續經營之傳承意義。

延世大學入口右側附近的「綬慶園」,為英祖的後宮暎嬪李氏的墓園,校內特別展示了「御製暎嬪李氏墓誌」的相關史料。此外,1987年韓國「六月民主運動」志士李韓烈(1966-1987),為該校校友,校方為其樹立了紀念碑。透過此次導覽,讓我們對延世大學與韓國歷史發展的脈絡有更進一步認識。

1
▲韓國最早的西式醫院──廣惠院,現為延世大學校史館(孫欲容2018.5.25攝)

▲兩校師生在會議期間於延世大學校園內閒談交流(孫欲容提供)

當天下午,第二場次由朴敬石教授主持,討論主題圍繞東亞多元交流的議題,包括文化、政治與醫療與思想等面向。孫欲容(臺大歷史系博士生)首先發表〈《唐土行程記》與十八世紀東亞知識交流〉,探討18世紀清田君錦《唐土行程記》在日本江戶時期兩次出版的意義。《唐土行程記》節譯自崔溥於1488年撰寫的《漂海錄》,26年後以《通俗漂海錄》為名重新出版。作者指出,先行研究忽略《唐土行程記》與《通俗漂海錄》兩次出版的差異,前者是在清田君錦後輩門生推動下出版,後者才是一般認為的主要由書肆主導刊行。此外,該文以清田君錦對中國知識的校訂與考證為例,分析18世紀東亞知識交流的內涵。

金奉俊(臺大歷史系博士生)發表〈奉天邊民交易章程的歷史意義──以章程的協商與條款為中心〉,該文利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與韓國奎章閣的相關資料,討論1883-1884年間清國與朝鮮訂定〈奉天與朝鮮邊民交易章程〉的協商過程,與1882年之前頒布的〈中朝商民水路貿易章程〉的差異。作者除關注兩國的觀點與目的,亦透過分析貿易型態的變化,探討兩國關係轉變的本質。

張純芳(臺大歷史系博士生)發表〈東亞疾病、醫療與衛生──《海關醫報》中的疾病書寫〉,討論1871-1910年間在上海出版的《海關醫報》對中國開港地區各類疾病與風土氣候的書寫,及其史料價值。《海關醫報》是清末中國《海關公報》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最早的西醫期刊。其中的疾病書寫,顯現西方人眼中中國各開港口岸及日本橫濱、朝鮮首爾與仁川地區的疾病特色,也反映當地常見的流行疾病與醫官重視的問題,是觀察晚清醫療與衛生的重要材料。

陳偉智(臺大歷史系博士生)宣讀 “Is There Capitalism in Taiwan? Historical Present, Global Imagination, and Taiwan-in-the-World in the 1920s”,文中透過分析1920年代臺灣反殖民運動中較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文本,討論時人對於歷史變遷的意識,以及作為歷史行動者的自覺,兼及不同立場的知識分子對現狀的理解,與由此形成的政治主張。此時期發展的全球意識、歷史意識,以及臺灣人作為世界弱小民族的集體認同概念,成為隨後殖民地臺灣政治社會運動不同派別思想的共通要素。

5月26日上午的會議由任城模教授主持,本場次發表論文圍繞在近代東亞各國的政治、社會發展等議題。首先由丁平(臺大歷史系碩士生)以〈帝國連動下的殖民地政治文化──1930年代前半臺灣的地方制度改正與臺灣人的政治活動〉為題,討論1935年公布的臺灣州制、市制、街庄制改正律令背後的意圖,以及1930年代前半臺灣人在臺灣總督府政策縫隙中從事政治活動的經驗。1935年的地方制度改正,是多方勢力折衝下的結果,其內涵具有日本的地方制度從明治時期以來作為國家統治政策之一環的特性,並顯現出國民運動特徵,出現「公共侍奉精神」與「國民意識」等用語。1930年代臺灣人的政治討論中,立憲政治、民本、平等等近代政治觀念則已融入到對於現實政治關懷的討論之中。

1
▲交流會進行實況,本系碩士生丁平宣讀論文中(孫欲容提供)

張粹芝(延世大學史學科博士生)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非正式托兒所──民辦公助的優點和缺點〉,聚焦於1950-1960初年中國大量增加的非正規式托兒所,討論其出現原因、管理方式,及其後變化的時代背景與施行利弊。當時申請官方托兒所的要求相當嚴格,加上社會主義背景及婦女職業變動,以致非正規托兒所的需求增加。非正規托兒所為「民辦公助」,可節省地方經費,也適合散居女工的需求。「民辦公助」動員當地居民的自發性,是當時社會主義實踐的特徵,目的在於使居民與托兒所關係更加密切,提高地方對兒童的關心與責任感,使兒童有較好的成長環境。

其次由南宮哲(延世大學史學科博士生)宣讀 “Okinawa Reversion and Anti-reversionism: A Critique for Actualizing Politics of Postwar Okinawa”,該文討論戰後沖繩「反復歸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新川明之思想。二次大戰結束後,沖繩交由美國託管,1972年美國將沖繩返還日本,引發沖繩知識分子對回歸日本等議題的討論。新川明的「反復歸論」,批判當時日本國內的官方民族主義,以及沖繩島民對回歸日本過於理想化,遮蔽了復歸論中日本與琉球之間不平等關係的歷史與現狀。作者並指出在新川明的批判中對於沖繩主體性的思考。

會後,延世大學安排參訪行程,我們首先來到石坡亭別堂,此地原為興宣大院君李昰應(1820-1898)建於19世紀中葉的別墅,為朝鮮後期流行的中國式建築樣式,富含文人庭院風格。接著前往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光化門與重要古蹟景福宮,以及鄰近的大韓民國歷史博物館。由於時間有限,此行以參觀大韓民國歷史博物館為主。該館主要展示1876年韓日《江華條約》簽訂至今的大韓民國近現代史為主題的相關史料,呈現韓國在近代以來不同時期發展的具體面貌。

2

▲本系與會師生在石坡亭合影(孫欲容提供)

1
▲位於首爾的大韓民國歷史博物館
參訪當日有「紀念濟州4•3七十周年特別展:濟州4•3如今已成為我們的歷史」,
博物館前草地有裝置藝術紀念濟州事件(陳偉智提供)

*   *   *   *   *   *   *   *   *   *

本次交流會討論的議題,涵蓋了東亞歷史極為豐富的元素,論文發表人的研究領域,空間跨越東亞的臺灣、韓國、中國、日本、琉球、菲律賓等區域,時間軸從15世紀到20世紀晚期;分析取向則分別從政治史、文化史、社會史、思想史等多重脈絡與角度,討論海洋活動、訊息交流、朝貢體制、國際體制轉型與民族思想史等東亞交流史重要的議題。報告人、評論人、與會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與建議,促進彼此學術上的交流與刺激,以及未來文章精進的具體方向。

除了在學術上的切磋,延世大學史學科的同學善盡地主之誼,導覽校園之外,也帶領臺大師生參訪石坡亭、首爾歷史博物館等韓國歷史重要地點。

此次臺大歷史系與延世大學史學科的交流,不僅在學術上有良好的互動,透過此次在韓的交流,也讓我們對於韓國的歷史有更多的接觸與瞭解。此外雙方建立情誼,也為將來的交流奠定基礎。

1
▲兩系師生合影(陳偉智提供)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