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期   2018 年 4 月出刊   
 
banner
 
3
廣東佛山靈應祠匾額

 

2017年兩岸研究生歷史人類學田野工作坊紀要(下)

孫瑩、陳瑢真、曾獻緯、鄭螢億、李朝凱合撰

11月11日上午:南越王宮博物館和廣州都城隍廟(孫瑩/臺大歷史系碩士生)

11日上午,吳滔和鄭振滿老師帶著大家前往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忠佑大街的南越王宮博物館和廣州都城隍廟參訪。由於到達時博物館尚未開館,大家便先行參訪博物館旁的都城隍廟。廣州都城隍廟始建於洪武年間,但在民國時期建築大多被拆除,改為他用,僅剩大殿和拜亭,1993年公告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後,經過數年的整修,於2010年重新開放。

繼廣州都城隍廟後,一行人前往南越王宮博物館。廣州政府於1995年發現南越王宮遺址,隨即在隔年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13年博物館完工後開放參觀。博物館目前分為曲流石渠、秦造船廠遺址、南越國二號王宮遺址、陳列展示樓四大部分。第一個展館「曲流石渠」,是南越王宮園林遺址的一部分。沿著參觀路線,不僅有元代、清代等不同時代的磚井,還可在「考古地層關鍵柱」看到南越國至清代長達兩千年的堆積層剖面。此外,秦造船廠遺址、南越國一號遺址已經回填保護,目前展出的僅有五代十國時期的二號王宮遺址,除南漢時期的宮殿基址,還有北宋官衙、南宋建築等遺址。陳列展示樓共分為三層樓:第一層、第二層主要陳列南越王宮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複製品與相關圖文資料,如南越國木簡、各式瓦當與復原模型等;第三層則為廣州歷史文化展廳。

接著大家前往位於越秀山南麓應元路的三元宮。明清以來,三元宮作為地方道教信仰的核心,主奉三官大帝,在嶺南地區和中國道教文化皆有其重要性。但因宮內正在整修,無法順利參觀,甚是遺憾。

 

11月11日下午:五仙觀、光孝寺、懷聖寺、陳家祠(陳瑢真/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廣州位於珠江三角洲的頂端,自古以來扮演大陸與外洋的重要接點,透過多元文化、經濟及政治圈的交流與刺激,展現獨特而豐富的樣貌。藉由廣州舊城區的古蹟巡禮,我們實際走訪、見證了羊城起源傳說、外來宗教的生根及廣州最大家祠的獨特發展。

五仙觀相傳是廣州建城之初,曾有五位仙人手持穀穗騎羊而至,將穀穗及羊留下後離去,從此這裡就風調雨順,羊化為石。後人為感念五仙的恩澤,在他們降臨處建五仙觀,成為祭祀五仙的穀神廟。這也是廣州又稱羊城、穗城傳說的來源。不過,自宋至今,五仙觀歷經數度遷移,明洪武十年(1377)遷移至現址,內有照壁、牌坊、山門、中殿、後殿等,後殿之後聳立一座大中樓,號稱嶺南第一樓,也是廣州現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儘管五仙降臨處早已無存,然而五仙觀的存在代表了羊城最佳的身分認證。

1
▲五仙觀

除了本土的道教之外,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在廣州發展歷史源遠流長,顯現當地對於外來宗教的接觸頻繁及包容度高,歷經長時間發展,形成廣州獨特文化交融的景觀。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只參訪了光孝寺及懷聖寺。光孝寺是嶺南佛寺中歷史最久(約2000年)及規模最大的寺院,同時也是歷代中外高僧傳教譯經、進行交流的中心。光孝寺內還有「洗缽泉」(俗稱「達摩井」),曾為禪宗祖師達摩來歇腳之處;「瘞髮塔」藏有六祖惠能的頭髮,六祖曾在旁的古菩提樹下受戒。恰巧的是,本次參訪期間,正值一名印度高僧來訪,也讓我們親眼見證光孝寺跨國交流的歷史。

3
3
▲光孝寺
▲瘞髮塔

懷聖寺創建於唐朝,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寺名「懷聖」,係取懷念聖人穆罕默德之意。現存的建築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修建,外觀屬中國式建築,但室內仍保留傳統清真寺風格,周圍商街又瀰漫著異國氣息。寺院內另矗立一座光塔,過去曾扮演珠江航行的導航標誌。根據寺內教友的描述,目前廣州的伊斯蘭教徒約20餘萬,其中約1/3是本地人,外國人中大部分是來自非洲的商人。

陳家祠為廣東全省陳氏的合族祠堂,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因同時提供陳姓子弟應考時讀書的地方,又稱陳家書院。其建築及裝飾乃集廣東工藝之大成,本身就像一座工藝博物館,令人目不暇給。此書院也展出廣東傳統及當代民間工藝作品,可見其自古累積的工藝實力。儘管過度裝飾與書院的氣質讓人稍感違和,但也突顯出陳氏家族經濟與文風實力的獨特結合。

5
6
▲中西合璧的懷聖寺
▲陳家祠(陳氏書院)

 

11月12日:霍氏大宗祠、佛山祖廟等寺廟

    (曾獻緯/臺大歷史系博士生;鄭螢億/中研院臺史所博士後)

11月12日,我們離開廣州市區,搭車前往瀾石鎮石頭村,由劉志偉老師帶領踏查霍氏大宗祠。這一宗祠是4座並列的三進建築群,分別為霍勉齋公家廟、椿林霍公祠、霍氏家廟、石頭書院。劉老師先講解創建該宗祠的霍韜,與明嘉靖年間的「大禮議」事件有關,嘉靖皇帝極力為生父母爭取禮制上的正統地位,霍韜極力支持嘉靖皇帝,並在家鄉建立家廟,作為支持皇帝的符號。原本明初法律限制平民祭祖的代數和祭祖用的建築物,因為霍韜建立家廟,地方上其他家族知道修法了,紛紛群起仿效,之後珠江三角洲的家廟就越來越多了。

我們一行人走入祠堂,在「蔭苗紀德堂記」前,討論珠江三角洲的宗祠作為控產機制,在祖譜和家訓中都記錄宗族的財產、田地及管理辦法,依照辦法集資、合股,以宗族作為商業公司。尤其霍氏家訓中「報功最」制度,類似論功行賞,家族成員每人每年要向祖先報告當年經營的成績,並依成績分出等級,成績不好者稱作「無庸」,要向祖先叩謝請求處罰,以此鼓勵家族成員努力經營商業。在該堂記中,記載了家族成員的跨國經商網絡,清末民初霍氏家族成員進入商界,經營紙張、海產及南北雜貨等,不久就將業務從廣州發展至香港、澳門、天津、上海等地。霍氏並爭取到日本味之素的華南代理,也依循與日本的商貿模式,將經營範圍延伸至國外,如泰國、美國、日本,展現珠江三角洲的流動性。這一田野現象,讓我有一發想,在不同時代作為控產機構的宗族,如何回應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結構,以及宗族組織在國際商貿活動上有何助益。

1
2
▲霍氏家廟
▲師生一行人於霍氏家廟內討論宗族組織

離開霍氏家廟後,我們前往佛山市祖廟,以及供奉北帝、觀音等諸神之寺廟。劉老師仔細解釋廟中左側豎立〈靈應碑〉,此碑為景泰二年(1452)所立,內容記載正統十四年(1449)海賊黃蕭養率領數萬舟檝圍攻廣州,南海、番禺等地村落,自跟從危亂者聽聞海賊不久將攻打佛山;佛山父老祈求北帝感示,神意為賊寇必來,應提早準備以抗叛軍。父老後來挑選鄉壯,共同抵禦,因而順利保全佛山免於賊禍。

劉老師提醒我們,應將這塊碑文置於地方脈絡思考,碑文所傳達的歷史圖像是地方父老如何藉由北帝正統符號,成為對抗黃蕭養之亂、忠於明朝的「義民」。也因如此,原先祀奉觀音廟宇,在此後加入北帝信仰,廟宇也被賜封「靈應祠」。佛山因而有「忠義鄉」稱號。

在〈靈應碑〉背面,有景泰元年翰林院五經博士陳贄所書「佛山鄉人抵禦鄉人事蹟」;碑文下方寫有立石耆民姓名,包含梁廣、霍伯倉、洗勝祿、何壽凱等22人。我們可從另塊〈世濟忠義記〉碑文確定這22人就是黃蕭養之亂時起身抗賊之佛山父老。據科大衛的研究指出,這22位父老的牌位,在16世紀時被置於新建的「流芳祠」中定期祭祀,該祠後來被視為北帝廟的一部分,可惜今日已不存。

祖廟的例子,讓我們聯想到清代臺灣笨港地區,也曾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林爽文事件時,被賊匪破城而入。事件平定後,官府進行清鄉,地方泉州人利用御賜「旌義」牌匾等正統符號,為死難者設立義民塚,以此建構屬於地方「義民」的事蹟,傳達在叛亂時忠於王朝的正面形象。

在祖廟右側廊道中有一碑林,從明崇禎至清光緒時期,一共有23通。當中包含繁露社碑記、佛山清湧碑記、長明燈會碑文、撿葬流屍碑刻、禪鎮江西義莊官示抄刻碑刻、江右義莊碑記等,儼然足以勾勒出一部佛山地方社會史。碑文的內容反映明代以來佛山地區商業化後,日漸繁雜的地方公共事務、商業型態與地方廟宇、村落發展的歷史變遷。明清時期,佛山已形成商業市鎮,吸引眾多外來移民,並在此建立會館,如福建會館、江西會館。其中關於在佛山從事貿易的江西商人的碑刻,記載江西商人,為不幸客死佛山的同鄉建立暫存屍體的義莊及義山,反映江西商人在佛山經營商貿之興盛。值得思考的是,不同方言群的江西商人如何在佛山經營商貿,與不同的群體(籍貫、職業)互動及競合,這樣高度流動且不同眾多群體匯集的地方,社會是如何運作。

另於祖廟園區內,還設立近代佛山武術名人黃飛鴻、葉問的博物館,館內除說明個人事蹟、生命史外,亦展示以兩位武術大師為主題,延伸製作的相關劇本、電影等。

1
2
▲靈應碑
▲禪鎮江西義莊官示抄刻碑

 

11月13日: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淇澳島(李朝凱/暨大歷史系博士)

11月13日陰雨綿綿的清早,中山大學歷史系吳滔老師帶領工作坊成員參觀珠海校區,校區的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景色秀麗怡人。沿途由歷史系博士生張葉介紹珠海校區有亞洲最大的教學大樓,以及外觀如書本的圖書館等校舍的建築特色。

接著,大家搭乘巴士從唐家灣的珠海校區前往淇澳島考察。淇澳島距離唐家灣約1.2公里,由一座跨海大橋聯繫往來交通,島上的居民操中山閩語,屬於閩語系的分支。一行人首先參訪淇澳祖廟,據說是島上最古老、源起於宋代的廟宇。李仁淵、李大海與羅士傑等老師在廟內帶領團隊成員共同解讀乾隆五十五年(1790)七月十八日的「奉合大憲恩給三墩沙坦永禁私相典賣碑記」,以及道光十九年(1839)三月二十二日「奉合大憲恩給三墩新漲沙坦永禁侵承碑記」等碑文。

兩塊碑文的內容皆由香山縣知縣勒石永禁,禁止地方豪強私買或強佔兼併淇澳貧民墾種之三墩沙坦田畝。乾隆年間的碑文也確定了新漲沙坦的土地權利,皆是由淇澳貧民共同持有、繳納稅課的原則,道光年間訟案即是據此將新漲沙坦的土地權利,裁斷仍由淇澳九姓貧民承墾納課。參觀祖廟之後,沿途亦參訪仲亮鍾公祠、鍾氏大宗祠等祠廟。

漫步在島上的村廟間,不難觀察到村子巷道間時有零星的社神祭壇,社神祭壇較常見到牌位式社神,神位石牌上書寫「永寧村」等字,具有辨別聚落邊界的空間功能;另外亦有少數的塑像式神位,以及與其他神像合祀的情形。

沿途又走訪一公里左右由花崗岩條石鋪成的白石街,街上的牌坊述說著道光年間村民和英軍發生武力衝突的故事。最後,師生一行人來到淇澳天后宮,在此又解讀道光癸巳年(1833)仲夏吉日由廩生鍾光祥所撰寫的「重建天后聖母碑記」,該碑記透露廟宇的重建仍是仰賴閤鄉老幼為核心,計題捐1,291餘兩,另有約兩成資金來自信官胡聯泰、信紳王顯蘭、值事、船戶、信士以及信商等捐獻。

3
▲ 淇澳島牌位式社神
▲淇澳島塑像式社神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