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期   2017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原漢分治」下的人群隔離與跨界(1930-1960s

陳慧先 

番∕蕃界是臺灣歷史上特別的存在,自18世紀以來陸續成型、固定的番界,標誌了清帝國的統治範圍,與非屬帝國版圖的界外之地。到了日治時期,官方透過五年理蕃計畫,將絕大部分的蕃地納入國家統治,並於1930年代左右確立蕃界與蕃地的範圍,有效掌控整個臺灣山地,而戰後的山地行政區基本上承繼自日治時期的蕃地空間。從清治、日治到戰後,畫界分治下的番∕蕃地與山地行政政策,其制度與實施內涵雖有延續但又各有異同,其間的差異反映了不同政權背後政治思維的轉變,也影響島內人群的往來與互動。

本論文想要釐清的問題是:在近代國家完全掌控臺灣山地後,臺灣的高山原住民族與漢人經歷了一段同中有異、性質相近的「文明化」歷程,然而長期以來政治上「原漢分治」的傳統,是如何影響日後的原、漢族群互動?戰後的臺灣史研究,多半傾向將原、漢隔離討論,是否有其他的研究取徑?

本文首先說明原、漢畫界分治的歷史背景與制度發展,並呈現制度運作下界線內、外人群接觸的實際限制。日治時期嚴密的山地管制在戰後一度鬆弛,至二二八事件、實施戒嚴後又趨嚴,主要是防範平地人民進入山地,其目的包括國家對山地土地利益的奪取,以及山地國防安全的需求。

臺灣的原住民與漢人經歷的「文明化」歷程,其中的「同」,包括透過教育,使原、漢可以使用共同語言,具備一定的文明智識,以及國家認同等。文中以初等教育為例,透過比較日治時期的《蕃人讀本》、《教育所用國語讀本》、《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二種》與戰後的山地用《國語課本》等專屬「蕃人」或高山原住民的教科書,與一般平地用教科書之內容,比對同中有異的部分。文中發現過去原住民族使用的教科書,有關「臺灣」的部分偏少,且幾乎看不到臺灣「漢人」的身影。大體而言統治者對蕃地∕山地文明化的手段更為直接、粗暴,這與官方對原、漢的定位不同有關。

原、漢「文明化」歷程中相同的部分,是蕃界內、外的非邊區人群得以跨越的基礎。本文亦透過《理蕃の友》的報導與其他報章、日記等史料,探討臺灣漢人與高山原住民彼此的接觸與想像。1930-60年代,臺灣的漢人與原住民族雖然有著類似的文明體驗,但由於統治者長期採取分隔治理,加上諸多措施在有意與無意間強化族群刻板印象等因素,使得原、漢雙方在某程度上仍將對方視為異質的他者。

(指導教授:周婉窈;2017年1月獲得博士學位)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