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期   2017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早稻田大學創辦人
大隈重信銅像

 

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交流心得

周馥儀(臺大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2017年暑假,終於有機會參加系上與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交流,尤其這次是到輕井澤合宿,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安排,跟早稻田大學同學共同生活更能體驗日本文化,以及深入的交流討論。交流行程雖不到一週,卻能從與早稻田大學同學的討論會中,了解臺灣與日本的民主運動異同、體驗臺日的文化差異,更有機會尋訪1920年代臺灣留學生在東京進行政治文化運動的珍貴足跡。

出發前,在周婉窈教授、顏杏如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從5月開始有三次行前研習會。第二次研習會周婉窈教授演講「白色恐怖、轉型正義,以及我們的責任」,從臺灣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體制、白色恐怖案件到轉型正義的分析,讓我們對臺灣民主化如何落實轉型正義有清晰的概念。因這次討論的主題有關臺日民主運動,周教授也特地講述日本左派與右派對「靖國神社」的看法差異,及在思想脈絡下,日本左右派與臺灣統獨人士的互動情形。日本左派因社會主義思想而較親近臺灣統派人士,臺獨團體人士則與日本右派互動密切,讓我們理解日本左右派人士的對臺看法。此次交流,指定行前閱讀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200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我們分組討論德川幕府覆亡、明治維新後日本現代國家形成,以及日本帝國經歷一戰與二戰的興衰,作者從武士、婦女、農民、商人、地主、工人等不同身份者應對變局的不同態度,梳理日本經歷自由民權運動、產業革命,不同階層如何面對西化衝擊,思辯日本傳統文化,建構出「日本性」,這是奠定日本現代國家的重要基礎,然而,我們也討論到,為何日本這樣的現代國家仍存在封建的「天皇制」,維繫日本人認同、強化命運感?又當代日本為何較少強調「公民」的概念?這對日本民主政治發展造成什麼影響?這幾個部分有待交流時與早稻田大學同學進一步討論解明。

一、生活體驗日本的款待文化

8月4日一早,我們在松山機場大廳集合出發,日航班機稍延遲抵達羽田機場,出關後,見到紀旭峰教授、浅野豊美教授與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同學們已在出境大廳等候多時,看到我們熱絡問候,並分給我們名牌、依照名牌上不同顏色的吊繩分組。每組都有一位早稻田大學同學擔任翻譯,總共有5位翻譯者鍾宜庭、潘寧、吉川雄太、高橋豪、段皓文,在交流期間,他們必須不斷切換中文與日文搭起兩校同學的溝通橋樑,我承蒙兩位優秀臺灣留學生鍾宜庭、潘寧在生活細節協助、講解日本日常生活與臺灣不同處、需注意的地方,她們也不時分享在日本讀書的甘苦見聞,讓我瞭解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的學術訓練。

早稻田大學同學的熱情款待,從初見面的細節安排到生活協助,是這5天4夜的溫馨感受。從羽田機場前往輕井澤的專車上,每位同學拿到早稻田大學同學精心準備的提袋資料,裡面裝有交流期間所需的豐富講義、早稻田大學的紀念品、便於參訪東京的地鐵地圖,幫助我們很快進入狀況。而負責召集早稻田大學同學籌備這次交流行程的星野天河同學,幽默風趣,主持自我介紹、設計問題讓自我介紹者進一步回答,以及賓果遊戲、臺灣日本知識問答,以知性有趣的方式讓臺灣與日本同學破冰認識,而紀旭峰教授特地準備一箱小禮物:岩波文庫書、早稻田大學紀念品,送給賓果及答對問題者。這樣的款待熱情也展現在許多細節,從第一天在輕井澤早稻田研修之家的晚餐以BBQ方式,日本同學們準備的澎湃肉食與海鮮蔬菜食材、各式啤酒;早稻田同學一路從輕井澤到高田馬場,扛了許多大罐飲料給大家解渴;合宿時協助解決問題;及回到東京在高田馬場進行紀錄片討論會的豐盛定食便當;最後惜別會上的無限暢飲與歌唱表演;這一個個細節讓人感受到日本細緻的款待文化——彼此對等互惠、不求回報的待客精神,這份深植在日本生活中的款待文化,據說也是東京能爭取到2020奧運的關鍵之一。

而每餐都會有杯「冰水」,也是日本的款待文化。在臺灣習慣喝溫水,我跟學弟妹不解為何日本每餐都有杯「冰水」?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在這樣的文化衝擊背後是日本人對客人的誠摯接待心意。因為以前日本製冰不易,即使冰製成後也因為運輸不便、不是人人可享用,因此早期「冰」只拿來招待貴賓。雖然現在冰塊取得變得很簡單,不過「冰塊很珍貴」已經深植於日本文化,在餐廳送上「冰水」成為日本人重要的待客之道。

▲左起:淺野豐美老師、周婉窈老師、紀旭峰老師與顏杏如老師(8月5日攝)

二、「面」的環境營造與文化資產保存

早稻田大學同學的熱情款待,很快讓兩校同學彼此熱絡熟悉,進入深度的知性學習與交流。這次安排的參訪行程,第二天(8月5日)下午的輕井澤單車遊、第三天(8月6日)上午到群馬縣參觀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富岡製絲廠,讓我學習到日本在生活環境營造、文化資產保存的用心,以及積極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也讓我反思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似乎缺乏結合都市規劃的「面」,仍陷在單點式的救火。

在日本的這幾天,總會意識到一些場景與臺灣很相似,前往輕井澤的高速公路上,沿途山景蒼翠,不時出現的高壓電塔,彷彿臺灣的南投,如果不是車道的行車方向不同,還以為置身臺灣,但這些相似裡,還是會感覺到明顯不同,巷弄街景相似,但行人穿越斑馬線,是車子停下來等行人通過。我跟學弟妹討論到底差別在哪邊?後來歸結出,一個是視覺簡潔,沿路沒有大小不一、五顏六色的紛亂招牌;一個是車子不會停在街道兩旁、店家也不會將東西擺放到人行道上,市街給與行人充分的空間,這些「整齊劃一」背後,還有居民「不造成別人麻煩」的心意,一種「維護公共性」優先於「個人自由」的生活文化。

輕井澤因著加拿大傳教士亞歷山大.克羅夫多.蕭(Alexander Croft Shaw)1886年到訪,認為此處很像家鄉多倫多,在此開始興建別墅,並向友人宣傳,開啟輕井澤作為避暑勝地。百餘年來輕井澤以避暑勝地吸引許多觀光客到訪,日本政府的公共建設也以這樣的特色營造輕井澤。我們騎著單車行過輕井澤街道,前往錯視覺美術館,尋找手工蠟燭體驗工坊,沿途看見許多歐式木屋、老店依然矗立在街道,天際線沒有突兀的高聳建物,即使輕井澤車站是後期新建物,但與周邊的老屋、老店仍和諧共存,這樣的街景反映了都市整體規劃決定人們的生活環境面貌。生活文化的底蘊、都市規劃的整體考量,讓我在輕井澤體會到日本是從整個街區文化歷史思考都市發展的方向以及都市更新的做法。

▲本系師生於早大輕井澤Seminar House園區合影(8月6日攝)

而第三天(8月6日)上午到富岡製絲廠參觀,這座製絲廠建於1872年,以法國人的計畫書為基礎建成,是第一個由日本政府出資建造的現代化製絲廠,經歷幾年爭取,在2014年獲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整個廠區完整保留,不僅展示富岡製絲廠的歷史、製絲的過程、周邊的養絲業文化資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富岡製絲廠以「女性勞動者」為主題,呈現女工勞動生活。例如,展示兩位重要的女工尾高勇、和田英(舊姓橫田)在富岡製絲廠的生活回憶「富岡日記」;廠區內的製絲體驗區,由女性志工帶領民眾操作機器製絲,以及以富岡製絲廠為主題的戲劇特展。而富岡製絲廠周邊街區,也以「富岡製絲廠女工」結合該地的名產,營造獨特的地方特色,吸引觀光客。像富岡製絲廠以「女性、勞動」為主題的文化資產在臺灣仍屬少見。

三、 臺灣與日本的民主化比較

而這次交流活動有許多深刻的分組討論,8月5日上午的小組報告與討論、以及8月6日晚上的自主學習會,觀賞日本311反核運動紀錄片《首相官邸前》及映後討論。8月5日上午的小組報告與討論,是由梅森演習班、淺野演習班的早稻田大學同學們分組上臺報告,再由臺下同學們提問,進行各小組討論,主要針對三個主題:「日本和臺灣的民主化比較——戰前和戰後」、「日本統治期的臺灣文化」、「日本國家的形成:從天皇制度的角度」。
s
▲主題報告後的小組討論時間

在「日本和臺灣的民主化比較——戰前和戰後」部分,小組報告以「民主化」概念比較戰前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日本自由民權運動,以及從戰後日本1960年代安保鬥爭、臺灣民主運動探討民主化與經濟成長的關聯性,有同學提問是否能用「民主化」的概念比較戰前的這兩個運動?而小組報告同學分析,日本曾參與安保鬥爭的學生們,在1970年代因經濟成長被大量吸納進入社會體制,1990年代泡沫經濟造成許多打工者,因此2011年311福島核災後的日本反核運動參與者是混和型,多是非正規雇傭的打工者和憂慮健康與環境的家庭主婦,但90年代臺灣的民主運動可以看到持續有著體制外發聲。臺灣同學則在討論中進一步提出,臺灣面對的是從黨外運動起家的民主進步黨吸納社會運動者進入政治體制進行改革,尤其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後,這是社會運動者面臨的挑戰。

而「日本統治期的臺灣文化」的小組報告,探討臺灣意識何時出現?他們從日治時期臺灣的文化藝術分析其展現的臺灣意識內涵,在文學方面,日本官方的教育政策影響不同世代的文學語言創作,傳統漢詩文、日語、中國白話文的消長;在藝術方面,臺灣畫家考慮「自己作為臺灣人的特色」、「臺灣作為故鄉」繪製畫作,與日本官方推動的「地方色」有很大不同。日本同學也提出幾個有趣的問題,戰後國民黨留下日本總督府,臺灣人怎麼想?以及戰後國民黨統治下,臺灣人的臺灣意識變化?又繁體字是中國正統漢字,為何現在使用繁體字是臺灣意識者所能認同的?在回饋報告小組時,臺灣同學也推薦幾篇日文世代作家的小說作品,讓日本同學能了解臺灣意識: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王昶雄〈奔流〉與周金波〈志願兵〉。

▲本系同學於分組報告時分享討論心得(8月5日攝)

「日本國家的形成:從天皇制度的角度」小組報告,以安東尼.史密斯(Anthony D. Smith)「從Ethine到 Nation」的概念,分析日本的Nation形成以天皇制為核心,經歷1867年「王政復古」,確立天皇是主權者、「皇紀」元年的神話力、以制度化的「憲法」確立天皇具神聖地位。我在小組回饋時間裡,提到日本以天皇制形塑日本國族認同,戰後臺灣則是透過形塑蔣介石神話,凝聚中華民國認同。

浅野豊美教授講評三組小組報告,提到幾點可再進一步注意,一、臺灣與日本的比較:臺灣的武裝抗日、非武裝抗日的行為者並不連貫;日本從自由民權運動到日本政府建立,行為者是連貫的。二、蔣介石與天皇比較:臺灣民間已經不把蔣介石當作臺灣的象徵,但現在日本民間仍把天皇當作日本的象徵,而這過程經歷日本在戰後初期,民間有追究天皇戰爭責任的聲音。三、民主化與國族化的臺日比較:「民主化」,日本是從上往下,臺灣是從下往上;國族化:日本與中華民國在臺灣皆是從上往下。而在研究方法上,政治與歷史應該融合思考,使用政治學的工具思考,加上歷史學的材料進行研究。

▲淺野豐美老師(左)講評三組小組報告,平井新先生中譯

8月5日上午的三組小組報告,激發臺灣與日本同學熱烈討論兩國民主化差異,而8月6日傍晚觀賞小熊英二監製的紀錄片《首相官邸前》,看到日本要組織一個社會運動的艱困,與臺灣有類似處境,不僅要面對政府掩蓋政策資訊與干擾、媒體不報導以及民眾的無感,但關心環境的藝術家、憂心食安的媽媽們、醫院工作人員、商店員以各種方式影響民眾了解核災真相,每週五傍晚在首相官邸前的人行道「自然溢出」,形成一條「反對核電」長流,而影片中這些熱血的反核運動經驗,也刺激每個人提出對社會運動的看法與各自的社會運動經驗。平井新學長主持紀錄片映後討論,他先分析臺灣太陽花運動與日本反核運動的異同:在相同點上,一、臺日韓反對社運者的論調相同,「是領錢的黨工」、「被動員」、「不讀書才會上街頭」;二、貧富差距的主張;三、參加社會運動者是違法。而臺灣與日本的差異,一、媒體方面,日本的新聞都不報導運動,多靠推特傳播,而臺灣新聞則有報導,運動者也會用臉書傳播;¬二、運動參與者組成,日本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元,且不附屬於組織;三、標籤化問題,在日本,社會運動參與者被視為左派;在臺灣則是被貼上藍綠標籤。

而在小組討論時,臺灣同學或多或少有參與遊行、社會運動的經驗、甚至都有去立法院參與太陽花運動,而日本同學則幾乎沒有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不過,有日本同學提到,改革社會不是只有體制外的社會運動,他準備進入政府部門工作,也能進行改革。此外,有日本同學提到,有人參與反核運動都會戴口罩,避免被認出,影響工作;而在臺灣會透過網路論戰、討論釐清公共議題爭議,但日本的網路討論則多數發言者因為怕身分曝光,採取匿名,或者無法講出真實的意見。

▲本系學生合影於早稻田大學校園(8月7日攝)

四、踏尋台灣文化協會前輩腳步

交流行程的第四天(8月7日)是與日治時期臺灣文化協會前輩相遇的一天。當天上午,紀旭峰教授導覽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與校園,下午則由日本同學帶我們參訪日本國會、靖國神社與遊就館。紀旭峰教授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留學生在東京活動情形有豐碩成果,他帶我們跟隨日治時期臺灣留學生的足跡,漫步早稻田。早稻田大學是社會運動者搖籃,當時早稻田大學的中國、朝鮮、臺灣留學生接觸馬克斯思想,學成後投入政治運動、媒體工作,對中國、朝鮮、臺灣的社會文化改革有一定影響。我們也經過臺灣文化協會要角王敏川、黃呈聰等人就讀的早稻田大學政經學部,日治時期的舊建築融合新空間和諧並存,而他們的老師安部磯雄是社會主義學者、日本野球之父,創設早稻田大學野球隊,致力普及野球運動,早稻田大學圖書館大門前有安部磯雄的紀念銅像,安部磯雄在1917年率領早稻田大學野球隊到臺灣比賽,今年剛好是早稻田大學野球部與臺灣交流一百年!

早稻田大學在日治時期提供臺留學生接觸世界思潮與新思想養分的場地,東京也是臺灣知識分子進行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重要場域,早稻田大學校門口旁有間「高田牧舍」,日治時期臺灣留學生常在此喝咖啡開會、討論臺灣議會請願運動。而當我們參訪國會,坐在日本國會眾議院的旁聽席,內心漾起微微激動,想起林獻堂、蔡惠如、林呈祿與臺灣留學生在東京奔走進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奔走,為了讓臺灣人有議員代表能走進日本帝國議會、擁有席位,臺灣人為了達成這一步付出好多努力。昔日臺灣文化協會前輩為爭取殖民地平等努力,今日的臺灣仍在為爭取國際地位平等努力著!

▲新舊建築和諧並存的早大政治經濟學部
▲「高田牧舍」咖啡館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