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期   2017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3
玉虛宮一景

 

第七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回顧

童永昌(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候選人)

第七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於2017年8月12-23日舉行。本諸歷屆強調地方視角的取徑,以地方社會的流動與停頓為主軸,選擇江漢平原一帶為研習對象。江漢為南北東西交通的匯流處,自古便有豐富的文化遺跡。先秦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此交流,中古以迄近代,亦為南北政權爭奪的要衝。明末的王陽明思想,在此地孕育出有別於主流思潮的風氣;1911年的革命,更呈現兩湖錯綜複雜的思想與社會地貌。此次為期12天的營隊,囊括先秦至明清之考古、文學、思想及田野等層面,邀請導師與學員一同探索地方歷史的多元面貌。本屆研究營活動網頁請參見http://www.ihp.sinica.edu.tw/~CScamp/2017/index.htm

主導著科舉、國家機器與文化詮釋力量的士大夫,在地方社會的角色,素來受到重視。營隊首日即由王汎森教授演講「明清兩湖一帶的思想活動」。湖北的王陽明心學,在晚明以後發展出與帝國全域較為不同的思想風潮。王教授以李贄為中心,指出激烈的心學傳統在湖北不絕如縷,使該地發展出有別考據學的風氣,也使湖北在乾嘉時期脫離學界主流,直至帝國晚期才又銜接起經世思想。不過,支撐這種地方學術風氣的社會機制為何,王教授不願太快下定論。李贄與耿定向的論爭、李本人在晚期帝國受到的歡迎,以及商人群體在湖廣地區的活動,對此有無貢獻,值得進一步討論。

知識菁英創造文本,並自成書寫與交流的系統,這是李贄與湖北在地社會士大夫反映的地方思想史。不同於知識菁英的視角,王明珂教授在第二日的演講中,提供另一種地方書寫與記憶歷史的方式。「盤瓠子孫記憶:文本中隱藏的景」比較《漢書.西南夷列傳》及〈評皇券牒〉對西南夷族源的記載。王教授指出,雖然《漢書》記載的盤瓠祖先,似乎是由漢人國家視角產生的經典文本,但逐漸為西南民族接受,而接受的契機,似乎源於對抗中原政權的賦稅制度,藉由接受經典的神話,強調盤瓠子孫不納賦稅的自治權利。王教授長年關注歷史文本表相與人類生態系本相的互動,盤瓠神話演示文本如何被不同的行為者挪用、增加與遺忘,背後反映出西南民族與中原政權的緊張與協商。

同樣涉及文本與文化表相的挪用與互動,胡曉真教授的演講「明清文人紀遊與南方土司的文藝之旅」則提供文本如何成為少數民族與中原士人交流的資本。湖北容美的田氏政權,在清初刻意將自身打造為知書達禮的知識菁英,並且積極邀請漢人文士造訪容美,以取得與朝廷官司協商的資本。田氏也在北京設立據點,引介帝國中心流行的文化,孔尚任的《桃花扇》即以此機緣,在偏僻的鄂西南戲臺上演。這皆非漢化理論所能解釋,而須更實際觀察個別人物在歷史脈絡中的行為與決策。

傳世文本的探索之外,本屆研習營也側重考古材料的討論,講師由不同的考古器物檢證東亞大陸文明多核心起源的理論。鄧淑蘋教授「從湖北出土兩周玉器探周、楚文化的差異與消長」一講,以史前時代以迄兩周玉器的「華東—華西」型制差異立論,指出華東的物精崇拜傳統,與華西的同類感通傳統在湖北一帶彼此互動、消長,表現為曾國文化中周與楚型制玉器的融合。以東西而非南北討論古代文明發展,是基於玉器的型制,但是否能適用於其他層面,值得未來討論。此外,何以會產生華東、華西的文化差異,鄧老師似乎暗示自然環境與地理的潛在作用,但具體原因尚須釐清。

余西雲教授「江漢地區的文化變遷」則以陶器為研究對象,指出僅僅依靠文化序列討論單一地區文明陶器的發展,頗有不足。以石家河文化的三期陶器為例,第三期的型制與前二期頗有不同,如僅以文化序列排比先後,則無法看出其間的動態歷史變化。余教授指出,第三期文化即可能已有中原地區文明向南發展的跡象,使本地的陶器製作發生重大變化,須由文化譜系方能較準確討論前後樣式的差異。鄧、余兩位教授的演講,都說明器物如何反映中原與兩湖地區文化的交流與消長,強調地方文化變動的一面。

宗教信仰是本次研習的另一項重點。陳偉教授「楚人的宗教世界──從楚簡資料切入」以包山楚簡討論楚地的各種祭祀行為。包山簡以歲貞與疾病貞為大宗,依據卜算事例的不同,以一到五次不等。此外,為了驗證卜算的應驗與否或者實施犧牲以驅免災禍,也需要保留卜算的結果。陳教授還討論楚簡所見的神祇體系,包括天神的泰一、地祇的社,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司命,此外還有各種人鬼、山川、祖先神。此外,針對不同的神祇,祭品的種類不同;同樣神祇的祭品也會因為合祭對象的不同而變化。

楚國的卜筮簡反映菁英與天地的交流,劉苑如、李豐楙兩位教授的演講「期待太平:劉宋、李唐創業、征戰與護國敘述」則展示國家政權如何以神祕信仰完成政治宣傳。劉教授指出,劉裕北伐的一系列記載,皆有營造一種神聖地景,以強化劉裕統治正當性的目的,但是劉宋並未以此發展出強而有力的護國神話。與之相反,李唐政權以老子為基礎,將國家政權與宗教信仰合而為一,使中古以來的李弘圖讖更趨完整。李教授更進一步呼籲學員,應以國家神話為研究對象,探究宗教如何嵌合地方社會與國家政權。

相較於國家對宗教的運用,數位講師則側重宗教在地方社會的意義。楊國安教授「『江西填湖廣』:明清湖北移民、生計與宗族發展」以多年的田野調查為基礎,討論湖北東南地區的聚居移民社會。楊教授認為此地因屬早期移民的目的地,較少受到戰爭與政府勢力的介入,家族聚居、一村一姓的情況較多,修建祠堂、纂輯族譜的現象亦較普遍,並以清代前期為重要發展階段。除了以宗法體系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宗族組織,本地也保留了「供太公」的信仰。以迎送祖先神「太公」至各地的支祠,串聯起地方的大小支派。不過楊教授也提醒,田野中所見未必真實,如宗祠的匾額可能遭到竄改,以符現實所需,迎太公的禮儀也往往是由今人所創造。總之,如以民間信仰為文本,仍將面臨表相與本相衝突。

鄭振滿教授主講「民間信仰與社會文化史研究」,回顧多年的田野經驗,並指出目前仍值得探究的課題。要言之,以祭祀圈為核心,學者如今多注意到祭祀行為反映的社會現實,即底層社會的衝突與協商;祭祀圈的運作,也並非與國家相對立的存在,而是行政儀式化與國家地方化的一種表徵。此外,鄭教授也提醒學員,宗教研究的標準化與多元化之爭仍值得後續關注。鄭教授對民間信仰的取徑,正與李豐楙教授互補。歷史人類學關注宗教行為表現的社會現實,但較少觸及信仰的神祕體驗;宗教學者則關注信仰行為者的體悟。這兩種取徑都有助於更進一步理解宗教在地方社會的意義。

田野調查是本次研習營的重點,諸位講師的題目也多立基長期田野的調查結果。徐斌教授規劃的田野考察,安排了鍾祥、襄陽、武當山、隨州四個地點,除了隨州以參觀博物館為主,其餘考察點皆秉持進村找廟的精神,實地拓碑、讀碑,對習慣田野調查的學員而言固然只屬小技,但對主要研究傳世文獻的青年學者而言,則是寶貴體驗。首站鍾祥為明王朝的顯陵,墓主即是世宗的生父興獻王。世宗欲尊生父為皇考,不惜發動大禮議,引起政潮。過去研究多關注政治中心的北京以及牽連其中的士人,對大禮議在地方的影響仍缺乏通盤了解。學員透過實地考察顯陵的布局、殘留的碑銘與傳世文獻的記載,意外發現皇莊的指定牽動著地方官府、守備太監、在地仕紳的競合,既揭示大禮議在地方社會的餘波盪漾,也為田野與文獻互證提供很好的示範。在顯陵的附屬道觀元佑宮,學員則由廟中現存的一方鐵鐘,觀察政權更迭對舊皇陵宮觀的影響。元佑宮在清初由一位出身軍旅的道士募化重建,鐵鐘記錄了捐獻者的籍貫與姓名,據學員與老師分析,可能是陝西一帶的流民軍轉型而來。朝廷的政爭、明末的流軍、清初的道士及意欲竊占土地的仕紳,多重力量交匯於元佑宮,在地方社會看見了國家,也窺見傳世文獻較難觸及的歷史現場。此外,元佑宮也有部分地方徵集而來的殘碑、墓志,筆者即見到一方狀態完好的北宋晚期墓志,墓主為荊門的地方菁英。類似的文物也是田野調查的意外驚喜。

▲左:學員解讀明顯陵碑文;右為鄭振滿教授解讀元佑宮鐵鐘銘文

考察次站為襄陽的米公祠與山陝會館。襄樊為商業重鎮,四方往來的商人流動頻繁,人口組成也複雜。這些不同背景的移民與在地社會如何互動,是本次考察的重點。米公祠據傳為宋代米芾的祠堂,後來則做為地方社會協商的空間。祠中保有明至清的多方碑刻,其中多有涉及襄陽一帶水利建設的史料。在地商幫一方面合資基金,定期維修堤防;另一方面則需與政府時時協商,避免基金遭到挪用。也有碑刻提及湖南商幫合資,建立同鄉死者的葬地。凡此皆呈現商業移民到達湖北後,與在地社會的互動。其中最具體而微的表現,或者即是山陝會館的建立。襄陽山陝會館建於康熙晚期,本是該地的關帝廟,可以想見山西、陝西商人以共同的關帝信仰為基礎,開創常設的商業組織。會館如今納於襄陽市第二中學,大部分建物已經拆毀,但仍保留多方碑銘,記錄此地由關帝廟演變為會館的過程。此外,會館也保留各地徵集而來的殘碑。學員即拼湊出一方同治年間的屠宰業規約,其中記載外地屠戶商售的限制,兼及違約者應支付酬神賽會的費用,凡此皆呈現商業活動與信仰的密切關係,以及移民與在地社會的關係。

考察第三站為湖北西部的道教重鎮武當山。武當山主祀真武大帝,真武為明朝之護國神,成祖永樂皇帝更視真武為切身的守護神,朝廷屢頒敕典,修建宮觀。山腳的玉虛宮,佔地廣闊,如考慮明代時占有的莊田,不啻一小型地方政府。玉虛宮如今保留多方御敕碑銘,詳載明皇室屢次封贈、頒降金身,國家的宗教活動需徵集地方的人力物力,從而牽動地方社會的經濟活動。大型碑銘反映的是國家的資助,武當山金頂的文物則反映信眾的狂熱。金頂金殿的148根銅柱,刻有獻納人的名氏與籍貫,其中多來自雲南,這既反映真武信仰在國家支持下廣及帝國各地,也反映臣民對信仰極其熱衷,願意負擔大筆運費將銅柱奉獻於此。國家力量與個人信仰在此地交織,揭示武當山宗教活動的活力。清代以後,此地已難見皇室主導的祭祀與頒贈,但仍不乏在地官員的奉獻與祈願,亦可見國家力量退位之後,民間信仰力量的長久不衰,與元佑宮形成對照。

2
4
▲左圖:敷上麵粉以利解讀山陝會館襄樊三義廟章程碑;右圖為武當山金頂銅柱

考察的終點是隨州。本地是曾侯乙墓的出土地,雖然大部分文物已轉藏於湖北省博物館,但學員仍得以親見發掘現場,觀察墓葬的布局。更可貴者,是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黃鳳春教授帶隊,進入隨州博物館的庫房,近距離觀察青銅器與文物修復的過程。藉此身歷其境,在最後一天造訪湖北省博物館時,也更能領略文物的發掘與展覽脈絡。

總結而論,本屆研習營以地方為視角,從國家權力、經濟活動、文化表徵等層面,帶領學員一窺江漢地區地方社會的面貌,尤其側重流動的人事與在地社會的合作、衝突與協商,不僅調整由上而下的視角,同時也藉由比較數個不同考察地點,看出地方社會內部的多元。經由田野考察,受帝國大敘事遮掩的歷史現場也於焉展開。而田野現場的實作經驗,上至時間與資源的配置,下至如何以麵粉有效凸顯碑刻文字,對於習慣操作傳世文獻的青年學者而言,不啻為一新鮮的研究取徑。但田野或器物也並非文獻的敵人。本次研習營的諸位講師擅長結合傳世文獻與田野材料,推引出帝國境內的種種故事。本組學員也使用傳世方志,結合田野所得顯陵正面已風化的碑銘,勾勒出地方侵占皇莊、太監與地方官角力的故事。田野材料與傳世文獻相呼應,擴大研究的視野,也強化論證的依據,是研究方法上的刺激與收穫。

以筆者個人而言,本屆研習營的所得,既探究歷史上江漢一帶人口流動與地方社會的關係,體驗歷史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也深獲益於營隊本身的第二重流動,此即來自四方、各有專精的年輕學者,齊聚於武漢,密集交流與辯論。青年博士生往往因研究壓力,學業益進而見識益專,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提供學者走出舒適圈的機會,與不同領域的菁英交流,是極其寶貴的經驗,對於未來研究的課題,亦有多方助益。 

5
7
▲左圖:隨州博物館,文物修復一景;右圖為隨州曾侯乙墓發掘現址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