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期   2016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清末的恐慌、卑辱與狂暴──庚子年前後的激烈心態

林穎鈺 

在1900年前夕的瓜分風潮中,種族滅絕與輕蔑貶損中國人的論述,帶給晚清士紳深層的焦慮——滅種恐慌與卑辱感。為了尋求這兩種情緒的出口,他們亟欲找尋生存與尊嚴的道路;幾乎所有在晚清出現的激烈心態、言論與行動都與恐慌、卑辱的情緒相關。受到譚嗣同心力說與義和團事件的啟發,晚清士紳相信人的精神與意志,尤其是群眾的情感與情緒足以產生救國的力量。他們開始重視情感因素,甚至積極地創造激起群眾情緒的契機。在這種社會氛圍底下,晚清出現許多自殺烈士,烈士們成為能夠激發情緒、號召群眾,並且回應社會期待的角色。自殺烈士的出現同時也說明了,晚清士紳追求的人格典範,從推己及人的「儒者」,轉向捨己為人、犧牲奉獻的「俠士」。除此之外,他們發現「暴力」能夠達到他們所期望的事:軍事暴力同時捍衛國家安全與尊嚴,對自己或他人身體的暴力可以渲染群眾情緒,對現行制度與文化的暴力破壞與革命則預示著進化的美好未來。「暴力」原本是為了尋求生存與尊嚴的目標而存在,卻在過程中不斷自我極端化,使得晚清士紳的激烈心態帶有極端與瘋狂的特質。

論文中各章節對於晚清世界觀轉變的觀察,可以看出晚清士紳走向激烈心態的內在理路:在恐慌與卑辱的情緒中尋求生存與尊嚴的道路,晚清士紳從自我否定的感覺出發,他們相信要擺脫滅種恐慌與卑辱,就要尋求國家的強盛與種族的進化。在這個過程中,人不能消極等待天命,必須有積極的作為——主動犧牲以激發民氣,製造暴力革命與破壞——來達成強盛與進化的目標。在激烈心態的內在脈絡中,人要靠自己的力量主動扭轉歷史,而個人在群體中要懂得犧牲奉獻,那麼最終便能夠透過暴力革命與破壞達到強盛與進化,而個人才能獲得最終的生存與尊嚴。

(指導教授:吳展良;2016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