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期   2016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司母戊方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蔡佩玲2016年8月30日攝)。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境外研究生暑期研習營——清華大學營期紀實

黃怡君、歐陽宣、蔡佩玲(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8月19日結束在復旦大學課程,翌日全員前往河南安陽市的殷墟博物院。從安陽至北京,以及在清華大學的課程,由賈連翔老師帶隊,期間蒙賈老師悉心照顧,謹此致謝。

安陽參觀博物館

8月20日當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陽考古隊隊長唐際根先生帶領我們參觀殷墟遺址與其內的殷墟博物院。唐先生首先簡介殷墟發掘現況,接著快速瀏覽館內青銅器與甲骨文藏品,包括知名的「司母戊方鼎」。其後參觀戶外的遺址區,觀看殷墟宮殿的基址與商王遊覽的苑囿池塘遺跡。池塘遺跡有好幾處殉葬坑,現在用玻璃罩著展示。最後,以參觀知名的婦好墓作結。
▲唐際根先生

8月21日上午,學員參觀安陽博物館的「南水北調河南段考古文物展」。這個展覽展示南水北調工程經過河南的8個城市所發掘的考古文物,由於考古遺址的年代跨度很大,展品的時代也涵蓋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到歷史時期的商代至北朝,另有少量唐宋時代的陪葬品。出土的遺物雖然未必是珍品,但能展現一地的長期發展樣貌。展品以陶器為主,間有少量青銅器。其中有很多常見於圖錄的漢代陶製明器,如陶樓閣、陶水榭、陶倉、陶豬圈、陶灶。還有僅分布於河南與四川的漢代畫像磚。北朝的墓葬則出土大量陶俑與鎮墓獸。其中一件安陽固岸墓地出土的東魏武定六年圍屏石榻,外側有精緻畫像,令人印象深刻。最後,導覽員帶領學員快速瀏覽其他展廳的瓷器展與版畫展,我們見識到安陽博物館的藏品之豐富多元。

8月21日下午,學員參觀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該館由中國著名的建築考古學者楊鴻勳設計,據說建築格局是模仿商代的皇宮「墉」。我們大致瀏覽了所有展廳。第一個展場是展示中國文字學研究歷史的區域,其次是放置各個時代文字載體的區域,包括畫有符號的陶片、甲骨文、商周青銅器、簡牘、石刻、線裝書。其他展場則展示中國字體的演變、印刷技術的發展,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字。

 
▲安陽博物館的講解員講解
「南水北調河南段考古文物展」
▲中國文字博物館的講解員正在
解說大廳文字牆的設計概念

清華大學課程

8月21日傍晚,我們離開安陽前往北京。8月22日上午,學員抵達風景優美、歷史悠久的近春園,未來一週的課程將在此進行。

研習營在清華大學的開幕式由「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趙平安先生主持,李學勤先生蒞臨致詞。清華大學的課程安排與復旦大學有一些差異。復旦大學的課程主軸是古文字,多由中心的研究員授課;清華大學的講師除了中心的研究員,還包括數名不在中心工作的學者,課程涵蓋的領域也較廣泛。因此,以下的報導將清華大學的課程分成「與清華簡相關」和「其他課程」兩類。

(一)與清華簡相關

8月22日上午開幕式之後,由李學勤先生講授「清華簡導論」,簡介清華簡的發現與入藏、鑒定與保護,及其內涵與性質。2006年,清華簡的標本即在古董市場流傳。2008年,李先生見到標本,鑒定為真品,後由校友出資購買捐給母校。清華簡的出土地點不明,由其形制、尺寸、書寫、文字特點與郭店簡、上博簡接近,可推測屬於楚簡。清華大學剛接收這批簡時,費了不少工夫設法保護,最後決定飽水保存(此前發現的簡牘多做脫水處理)。這批簡有二千多餘枚,其內容以經、史類文獻為主,時代屬於戰國中期偏晚,碳十四測年數據是305±30B.C.,包含《尚書》、《逸周書》一類的文獻,如《保訓》;也有《詩經》的某些篇章,類似〈大雅〉與〈周頌〉;還有周易,如《筮法》;另有禮書一類文獻,目前尚待整理。史類文獻則有已公布的《繫年》與《楚居》。李學勤先生稱整理清華簡為「一次經史的重大發現」。

8月24日上午,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程薇老師講授「清華簡《傅說之命》研究」,介紹《傅說之命》的整理工作,並帶讀簡文內容。整理小組將《傅說之命》分成上、中、下三篇,三篇都有簡背篇題。目前上篇、中篇大致可通讀,下篇用字遣詞古奧難解,尚待進一步研究。關於傅說的記載,最早見於《國語.楚語》,〈楚語〉的部分內容亦見於清華簡《傅說之命》中篇。古文《尚書》的篇目有〈說命〉,在漢代已經亡佚。鄭玄認為〈說命〉為傅說所作,是臣對君的勸諫之語,但是鄭玄本人並未得見此篇。清華簡《傅說之命》上篇明確是武丁受天命得到傅說,中篇則是武丁命傅說,與鄭玄描述的〈說命〉篇內容有異。《傅說之命》應即是鄭玄未能看到的、東漢已失傳的《尚書.說命》篇。在李學勤先生的安排之下,課程結束後,我們有幸在庫房中親眼見到正在整理中的清華簡。為了保護簡牘,庫房長期維持相當低的溫度,我們一行人有20多人,會讓庫房溫度上升,因此僅有十分鐘的參觀時間。但能親眼見到簡牘,仍讓人激動不已。程老師並以清華簡算表的複製品現場示範如何使用。

8月25日上午,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李守奎老師講授「出土文獻與楚史研究」,介紹與楚史有關的出土文獻。第一類出土文獻是可與傳世文獻互證的史料,如上博簡《成王為城濮之行》與清華簡《繫年》。再如:周原甲骨H11:4可與《國語.晉語八》的記載相對照。清華簡《楚居》提到楚世系與歷代楚王居處,前者可與《史記》相印證,後者則可補充傳世文獻的缺略。第二類出土文獻是全新的發現。例如:鄂君啟節記錄的戰國中期水陸交通路線與商業情況,史書幾乎未見記載;包山簡的司法文書、遣冊、卜筮紀錄,也都不見於傳世文獻。清華簡、上博簡、安大簡都有楚地的古籍,尤其是安大簡有60篇《詩經》與一部完整的楚國史書,能提供傳世文獻找不到的訊息。清華簡與楚史相關的文獻還有《良臣》與《越公其事》,後者可與《國語》對讀。李老師強調,若要整理出土的楚地文獻,必須先熟悉文字、聲韻、訓詁與歷史文獻。近年來戰國楚簡的陸續發現與收藏,從數量上來說,已經超過傳世文獻所提供的資訊,可說,重寫楚史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最後,課程舉「雞父之戰」為例,說明《繫年》與《越公其事》的內容有助於釐清傳世文獻描述這場戰爭的不可解之處。

8月26日上午,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賈連翔老師講授「戰國竹書形制及相關問題研究」。課程先回顧簡冊制度的研究史,將其分成萌芽、開拓、反思、細化四個階段。從今天的發現來看,簡的長度並沒有如王國維所說的整齊、規律。但賈老師仍認為,簡的長度還是以整尺為標準單位,長度不一是由於使用商尺、周尺、戰國尺的差別。接著課程介紹竹簡的修治工具,根據考古發現的實物來看,有鋸、尺、錛(用來修治平面)、刻刀(修治簡的邊緣)、夾刻刀(畫簡背劃痕)、錐、磨石。簡上的修治痕跡有契口與簡背劃痕,後者可能是製作竹簡之前劃在竹筒上的。接著又講解繕寫的研究,包括戰國文字的基本筆畫與特殊之處、按照筆跡區分出不同的書手、簡上文字的削改等。戰國楚竹書多有校改的痕跡,應是墓主生前使用過的,不是為了陪葬而製作的明器。最後是關於竹書整理的研究。竹書上有反印墨跡,應是簡牘放入墓葬後互相疊壓所造成,整理者可從中推敲出竹簡原本的擺放位置。竹書的收卷方式有捲軸狀及折頁狀,清華簡的《算表》即是折頁收卷。除此之外,還介紹清華簡的整理小組如何採集竹書的圖像與後製。

8月27日上午,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劉國忠教授講授「清華簡與《逸周書》研究」。課程首先舉出數例,說明出土書籍如何改變我們對傳世古籍的認識。例如:銀雀山同時出土《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證實《孫子兵法》的作者不是孫臏。定縣八角廊漢簡《文子》內文提到楚平王,而《漢書.藝文志》誤作「周平王」。清華簡的部分內容也可能改變我們對《逸周書》的了解。《逸周書》在《漢書.藝文志》中稱為《周書》,據說是孔子編《尚書》之外剩下的篇章;唐代卻認為《周書》是西晉汲冢出土的書籍。明代學者甚至認為《逸周書》是漢或是魏晉人的偽作。《逸周書》長期不受重視,清代盧文弨、王念孫、朱右曾等人整理校訂《逸周書》,才有較多人關注此書。1980年代以來,簡帛金文陸續發現,李學勤先生等學者利用這些材料和《逸周書》對比研究,此書的重要性才逐漸為學者承認。清華簡有《逸周書》的〈程寤〉、〈皇門〉、〈祭公〉、〈命訓〉篇,不見於傳世篇目的〈保訓〉可能也是這類文獻。〈程寤〉提到文王受命的事件,反映商周的緊張關係;〈保訓〉顯示文王在生前就稱王;〈祭公〉記載祭公勸諫周穆王的事蹟;〈命訓〉對於「命」的說法有重要的思想史意義。除此之外,清華簡尚有約20篇與今文、古文《尚書》有關。

(二)其他課程

8月22日下午,中心邀請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朱鳳瀚教授介紹北大賽克勒博物館入藏的秦漢簡,講題為「北京大學藏秦漢簡牘研究的新收穫」。2009年,北京大學購入一批西漢竹書,整簡有1600多枚,殘簡1700多枚,翌年又收藏一批秦簡牘,西漢竹書的保存情況優於秦簡。西漢竹書的內容以書籍為主,包括迄今發現文字最多、結構最清楚的字書《蒼頡篇》,還有《老子》、可能屬小說體裁的《趙政書》、西漢早期道家作品《周馴》、漢賦《反淫》與俗賦《妄稽》、數篇數術書、寫有醫方的醫書,年代應不晚於漢武帝時期。這些書籍有助於理解西漢中期的學術史與思想史。北大秦簡的抄寫年代則是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後(214 BC),其內容有類似於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的《從政之經》、可能是女誡的《教女》、文學作品《公子從軍》與《酒令》、類似於放馬灘秦簡「丹」的《泰原有死者》。除了文字內容有助於研究秦代社會史、思想史,這批秦簡還維持原來的收卷狀態,有助於簡牘制度的研究。

8月23日上午,中心邀請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陳致教授講授「從金文與詩經看四言詩體的形成」。以往學界普遍認為《詩經》起源於民歌,陳先生對此提出異見,他認為雅、頌的部分一定不是民歌;即便是國風,也至少有70%是文人作品,其餘30%則無法判斷。金文與《詩經》都會引用四字的套語(formulaic expression),這種套語是當時的成語,例如史惠鼎與《詩經.周頌.敬之》的「日就月將」。有的四字套語是祭祀用的詞語,如「眉壽無疆」。金文與周頌都顯示,祭祀詞語在西周中期開始由雜言向四言固定化,有著四字一句並且押韻的規律。音樂的規範化也發生在西周恭王時期,與四言詩體的規範化同步進行。我們可以看到詩歌、音樂、祭祀在西周中期有同步發展的現象,但目前還不清楚造成這些變化的原因。[1]

8月23日下午,中心邀請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劉樂賢教授主講「簡帛『日書』研究」。課程先釐清「日書」的定義。劉先生認為,睡虎地秦簡的《日書》甲、乙種是最典型的自名為《日書》的標本,應以其內容為定義日書之標準。日書內容可分三類,最常見的時間系統是構成日書的基礎,例如建除、叢辰。第二類為占測日常活動的系統,以事情分項目。這兩大系統可互相配合、交叉使用。第三類是一些背景知識,如晝夜長短、五行相勝等;也有與時間系統無關的內容,如教人袪除作惡夢的不良影響。總之,日書主要關心日常活動的行事宜忌,時間單位是「日」或「時」,與關心軍國大事的星占學形成對比。目前可見的出土文獻與日書有關的,可分成「標準型日書」與「日書類文獻」,前者只有寥寥數種。出土文獻中的「曆日」(或質日)常配合日書使用;唐代以後,曆日逐漸吞併日書,形成「通書」,即今日常見的農民曆。《漢書.藝文志》是皇家圖書館的目錄,並沒有著錄日書這種流行於中下層社會的文獻。但漢志術數略中的五行、雜占、形法類的部分文獻,可能與日書有關連。相較於漢志著錄的書籍,日書的雜鈔與實用性質強,容易被淘汰、不易保存。

8月24日下午,由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均明先生講授「簡牘文書講座」。李老師現於中心協助整理清華簡,他強調「文書」有行政功能及法律效力,與典籍不同,整理方法也不同。出土簡牘文書數量十分龐大,課程先簡單介紹簡牘文書的出土情況與特徵、文書的定義、文書制度的發展,並重點介紹幾批重要的出土文書,如走馬樓西漢簡、五一廣場東漢簡、懸泉簡、張家山漢簡(247號墓以外未公布的另外兩座墓)、走馬樓吳簡。接著講述研究出土簡牘文書須注意之處,包括文字、符號、形制與版面現象、編繩或繫繩、留空、分欄、書寫面、抬頭與提行、稿本(草稿、定稿、正本、副本、錄本等)、習慣用語。最後,課程說明簡牘文書的研究史及其分類。李先生將簡牘文書分成書檄、律令、簿籍、錄課、符券、檢楬(信封與標籤)六大類,其下再細分成各小類。

8月25日下午,由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廖名春教授講授「新出簡帛與思想史研究」,說明新出簡帛如何影響思想的研究,內容主要以《周易》經傳和《老子》為例。新出簡帛有助於釐清《周易》本經的釋讀。例如:從馬王堆帛書來看,乾卦的「乾」是「健」的假借字,「健」為剛健之義。「坤」字在帛書、漢碑中寫作「川」或「巛」,即是「順」。《周易》中沒有講陰、陽,只有講乾、坤,也就是健與順。瞭解「乾坤」的本義,有助探究《易經》的內在邏輯。又如,乾卦九三的爻辭為「夕惕若」,舊說以為是晚上要提高警惕之義。帛書《易傳》則作「夕沂若」,為晚上要休息之義;可見「惕」可訓為「息」,這樣的理解比較合理。接著,以「六經」出現的年代說明新出簡帛對經學史的影響。亦提及《老子》的次序問題。廖老師指出出土簡帛也證明,後世稱為「六經」的六部經典,在戰國時期的文獻中已常被並提,如郭店簡《六德》、《語叢一》都把這六部經典並稱,雖無六經之名,其重要性已逐漸浮現。關於《老子》,則有傳世本與出土簡帛的道經、德經篇序不一致的問題。廖老師認為道德兩篇是不同時間作成的,一開始沒有特定順序,單篇各自流傳。有人先得道篇,有人先得德篇,後來才又得到另一篇,隨己意編定次序。此說最大的反證是《史記.老子列傳》說老子迫於關令尹喜,同時寫成上下篇五千餘字。廖老師指出,《史記.老子列傳》近於小說,因為相關史料缺乏,求諸傳說,因此說法不可信。《莊子》、《呂氏春秋》中,「老聃」、「關尹」是同時的思想家,而不如《史記》所載的有思想傳承的關係,因此他認為《史記.老子列傳》所載應非事實。《老子》的首章是講「無」高於「有」,而不是「道」為最高範疇。從思想的內在邏輯來看,帛書本《老子》出現幾處錯誤,我們不能過度迷信出土文獻。廖老師也批評學界主張《老子》「尚仁」的說法,他指出《老子》本文就排斥仁義。

8月26日下午,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陳穎飛老師講授「青銅器與金文研究」,課程重心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的學術史回顧。漢代是青銅器研究的萌芽期。西漢時代,有漢武帝時的李少君與宣帝時的張敞能辨識青銅器上的文字。近日考古發掘也顯示,海昏侯劉賀便收藏了商周青銅器。宋代是青銅器研究的興盛期。歐陽修《集古錄》創立金石學書籍中「跋尾」的體例。呂大臨《考古圖》著錄青銅器的器形、銘文、釋文、收藏地、出土地、尺寸、重量等資訊,十分完備。宋徽宗下令修撰的《宣和博古圖錄》,所收器物圖片水準很高。趙明誠的《金石錄》則不再重視器形、拓片,而只著錄銘文釋文,其後薛尚功的《歷代鐘鼎彝器款識》也專注於銘文的考釋。然而整體而言,宋人考釋文字的方法並不成熟,對青銅器本身的研究比較有成就。清代是青銅器研究的復盛期。乾隆時期官修的《西清四鑒》(《西清古鑒》、《西清續鑒甲編》、《西清續鑒乙編》、《寧壽鑒古》四部書的總稱)收錄青銅器的數量最多,據學者考證,卻有近三分之一為偽器,相比而言,同為官修的《宣和博古圖錄》的偽器比例低得多,約為二十分之一。阮元、曹載奎、吳式芬、吳大澂都有著錄青銅器的書。整體而言,清人考釋文字的功力遠勝宋人,較不重視對器物的研究。近代,羅王之學是一個轉折,王國維更啟新風,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其後唐蘭、容庚、吳其昌、徐中舒、于省吾、楊樹達、郭沫若、陳夢家、馬承源、李學勤、朱鳳瀚等學者皆推進了青銅器的研究。

8月27日下午,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馬楠先生講授「漢書藝文志與出土古書」。課程首先介紹《漢書.藝文志》(以下簡稱漢志)的參考書目。《漢書.藝文志》的敘反映了漢人對典籍的觀念:孔子是經籍的開始,這與《隋書.經籍志》所認為的經籍是史官記錄的結果、孔子是經籍最重要的傳承者決然不同。漢志六略的分類在劉向校書時已存在,並不自劉歆始;官府長期積累的藏書經驗與劉向、歆父子的理念,都影響了漢志對書籍的分類。《戰國策》、《太史公書》等附於六藝略春秋類;但詩賦略卻並不附於六藝略詩類、數術書也不附於諸子略陰陽家類,這說明實際藏書的卷帙多寡同樣是影響圖書分類的重要因素。劉向校書的成果,主要是校讎差謬、編纂定本,其在《別錄》中說明不同書本的用字差異,將原本單篇流傳的先秦書籍合併去重、編定成書、排定篇次,並重新謄寫。同時劉向所校勘之異本訛寫與通假並存,說明先秦典籍流傳爲口傳與抄寫交錯進行。劉歆《七略》是漢志的底本,漢志六略之外,〈輯略〉被打散,變成漢志各類的小序。漢志也承襲了劉歆的學術看法,例如:只有尚書、禮、春秋類才存在今古文對立,而不以費氏《易》、毛詩與《周官》為古文經。除了承襲《七略》,班固還加入新的書籍,刪掉重複書目、調整某些書籍的分類。《七略》、漢志存在重複的篇目。例如:禮記百三十一篇就和其他經書、子書有數十篇重複。這反映了書籍由單篇流傳到編纂成書的過渡。

8月28日上午,中心邀請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黃天樹教授講授「甲骨文專題」。他以兩則卜辭說明商代以一個字的部分變化表達一件事情:

這兩則卜辭都涉及到車子發生意外。甲骨文「車」字(圖1)十分形象地反映了當時車輛的樣貌。有意思的是,「 車馬」與「小臣由車」的「車」字,前者的車轅斷開(圖2),後者的車軸斷裂(圖3)。小臣座車又因車軸斷裂,傾斜撞到王車,亦導致王車翻覆(圖4)。這三處「車」字都是表達車子本身的部件損毀而導致某些意外發生,並不只是表達「車」的概念。這種特殊造字,後世似乎未見,在商代的甲骨文也只有零星幾例得到確認。

▲圖1
▲圖2
▲圖3
▲圖4

8月28日下午,中心副主任趙平安先生主持研習營北京站的結業儀式,李學勤先生並頒發結業證書予每位學員。清華的課程涵蓋文字學、楚史、學術史、思想史、文獻學、簡牘文書學、簡牘形制研究等。講師皆根柢紮實,研究做得很細緻,令人印象深刻。李學勤先生與中心邀來授課的學者都親切謙和、學養兼備,令人心生敬佩。

學術交流的感想

這次研習營增進了我們對中國學術界與西方漢學界的了解。從授課內容來看,中國研究出土文獻的學者普遍根柢紮實,精通文字、聲韻、訓詁,並且熟習傳世文獻。他們接受的學術訓練與臺灣的中文系比較接近,而臺灣的歷史系則較缺乏這方面的訓練。他們關注的問題也多聚焦於如何整理出土文獻,與歷史系將出土文獻視為史料的態度不太相同。

在復旦大學期間,張傳官老師於8月16日晚上舉辦了一場課後交流會,在場同學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與博士論文選題。在歐美研讀中國上古史的同學,其選題多受西方史學理論或方法論的影響。歐美漢學界互動頻繁,同學之間彼此都知悉哪個領域有哪些專家,並且大多聽聞過那些專家的研究成果。

▲8月16日晚間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課後交流會

學員除了一同上課,私下也相處得很愉快。從上海到安陽期間,全班同學產生了一起旅行的情感。同學之間組織了幾次課堂以外的交流活動,復旦大學與清華大學的部分年輕講師也一起參與,如復旦大學的張傳官老師與劉嬌老師、清華大學的賈連翔老師與馬楠老師。

最後,借用閉幕儀式中一位學生代表的致詞,作為我們對這次研習營的感想總結。一位來自芝加哥大學、師從夏含夷教授的同學說:在美國研究中國上古史的博士生很少,夏含夷先生目前只有3位學生,都來參加這次的研習營;這次能認識這麼多來自各國、研究中國上古史的青年學者,對於自己未來的學術生涯具有關鍵意義。我們也希望未來持續與研習營的同學及講師維繫良好的學術互動。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諸位師長與學員合照

*       *      *      *      *      * 

[1]參夏含夷,〈從西周禮制改革看《詩經周頌》的演變〉,收入氏著,《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頁327-342。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