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期   2016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境外研究生暑期研習營——復旦大學營期紀實

黃怡君、歐陽宣、蔡佩玲(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前言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為了培養具有跨學科研究能力的複合型人才,聯合舉辦「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境外研究生暑期研習營」。研習營以中國境外研究中國文史之學的博士生為主,敦請以古文字及古代文獻研究領域為主的講者講課,內容包括金文、簡帛、璽印等先秦兩漢重要出土典籍文書的最新研究成果,期間參觀安陽的殷墟博物院、安陽博物館與中國文字博物館,以期不同領域的博士生在此次研習營中能獲得文字學與古文獻研究的核心知識。

我們有幸入選研習營,並向臺大文學院申請補助經費,於今年8月13-19日在上海復旦大學、8月20-21日赴河南安陽、8月22-28日於北京清華大學參與研習營,進行學習與交流,以下逐日簡介行程與學習內容。

此次研習營,復旦大學營期帶隊教師是該校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張傳官老師,清華大學營期則是該校人文學院助理教授賈連翔老師。賈老師全程參與,一路帶領學員由上海、安陽至北京。二位老師悉心照顧,謹此致謝。

復旦大學的課程

研習營前半部分在上海的7天行程,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安排。

8月13日上午,中心主任劉釗先生簡短致詞,作為本次研習營的開幕儀式。接著享譽學界的裘錫圭先生發表專題演講「取法乎上:外國的出土文獻研究」。裘先生認為外國學者擅長從宏觀的視角思考問題,他舉貝塚茂樹、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白川靜、魯惟一(Michael Loewe)等人為例,說明這些學者的研究對甲骨文分期、金文研究、居延簡冊復原的貢獻。有些外國學者則將小問題考釋清楚。例如:林巳奈夫考釋出楚國金幣印文上的「爯」字,關野雄釋出燕明刀背文的「中」字(戰國時期的燕文字),高田忠周的《古籀篇》釋出一些中國學者未釋出的字,司禮義(Paul Serruys)分析甲骨文的「 」字,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考釋出一些甲骨文字。裘先生勉勵在座學員向這些著名的漢學家看齊,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好好下功夫,成為卓有貢獻的學者。

接著由上海博物館青銅研究部研究員葛亮老師講授「古文字數字化資源的使用與建設」。課程分為「一般檢索」與「古文字字形檢索」兩方面,先介紹一般檢索常用的網站及檢索功能,例如「國學大師」、「瀚典」網站、「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引得市」古文字索引、「讀秀中文學術搜索」、「中國知網」(CNKI);接著介紹「古文字字形檢索」的網站或資料庫,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製作的「小學堂」、「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辭例檢索」資料庫、成功大學製作的「甲骨文全文影像資料庫」、「中國古代簡帛字形、辭例數據庫」、「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詞彙資料庫」、「漢珍資訊:甲骨文金文影像資料庫」,與收費使用的「漢達文庫」、「金文通鑑」等資料庫。最後,葛先生建議研究者進行「數據構建」,即平日就要慣於將書籍、論文化為電腦上的文字資料,並且自行使用輸入法造字,以便直接使用電腦檢索資料。

8月13日下午,由中心助理研究員謝明文老師講授「金文錯誤考釋舉例」。他指出金文是研究商周史的第一手資料,要正確解讀這批資料,必先正確釋讀文字,將考釋金文的錯誤分成四類:(1)不明文字字形而導致的錯誤、(2)不明音韻而導致的錯誤、(3)不明訓詁而導致的錯誤、(4)不明辭例而導致的錯誤,並分別舉例說明。從事文字考釋必須先紮實地練就文字、聲韻、訓詁的基本功,否則容易犯前三種錯誤,這也是接下來復旦大學的課程一再強調的。最後一種考釋錯誤,則出於不熟悉金文辭例。例如,冊命金文書寫賞賜物品有「同類相從」的原則,即服飾類、車馬器、戎器會寫在一起,掌握這種原則有助於考釋金文中出現的名物。最後,謝老師特別說明,「用字習慣」雖然是研究古文字的常用依據,但不可拘泥,應隨著新材料的發現更新對用字的認識。

8月14日上午,由中心副教授周波老師講授「春秋戰國金文研究」。課程先概述東周金文研究的基礎知識,如「東周金文」的定義與漢代以來的研究史,以及介紹近人研究與重要的工具書。現在東周金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承襲郭沫若開創的先分國別再斷代,以及尋找「標準器」。戰國時代的文字有地域差異,而文字異形的區域未必與各國領土完全重合,學界對於戰國文字如何分系持不同看法。陳夢家根本反對「七國文字異形」之說,王國維提出秦與六國的「兩系說」;李學勤提出秦、三晉、楚、齊魯、燕構成的「五系說」,後來他又將吳越文字從五系中分出,自成一系,成為「六系說」。周老師授課以「五系說」為基礎,說明各系文字字形的相異,以及書體風格、用字習慣的差異;並介紹五系金文的資料,舉例講解學習和研究方法。戰國時代還有簡體、俗體、裝飾性字體盛行的現象,課程也略有涉及。周老師提醒有志學習東周文字者,必須注意文字的前後發展以及不同區系文字的比較。

8月14日下午,由中心施謝捷教授講授「古代璽印漫談」,課程包含璽印的起源、價值、名稱、著錄等內容。古代璽印主要指先秦東方六國璽印,是竹簡之外,最大宗的戰國文字資料,大致分為「官印」與「私印」兩類。目前傳世的璽印多屬戰國時期,加上出土璽印,總量超過10萬件。璽印提供的訊息可用於文字考釋、歷史地理、思想價值、古代藝術、戰國秦漢職官等研究。施教授舉出數例戰國秦漢間常見於璽印的人名,說明當時人們命名的傾向及反映的心態。例如取名「地餘」,表示希望財富有餘;取名「辟死」,則是期望長壽。接著,施教授簡介古璽(指戰國東方六國的璽印)、秦印、漢晉南北朝印的文字特徵與形制。最後,推薦《中國璽印年表》作為研究璽印的入門書。施老師為璽印整理與研究的知名人物,從授課的風采亦能充分感受到他對璽印研究的熱情。

8月15日上午,由中心郭永秉教授講授「戰國秦漢簡帛文字」。以往我們對於戰國文字的演進過程並不清楚,而出土簡帛的年代跨越西元前5世紀到西元2世紀,這段時間剛好是文字「隸書化」的關鍵時期,這批材料讓學界了解文字隸書化的過程。關於戰國文字的分系,郭老師指出目前學界流行的「五系說」之局限性,並認為不宜誇大各國文字異形的程度。文字異形的現象不僅存在於不同區系之間,也存在於一個區系內部。目前戰國文字的歷時演變乃至分期,尚未有很好的研究成果,未來應著力於文字的歷時演變,但應當避免機械性的對比,以及個別例子的比較,而應該注意全面的趨勢。部分文字異形的現象,未必是由地域差異所造成,也有可能是不同時間點的字形差異。秦漢以後,隨著書寫用途的差異,古隸同時分化成八分隸書、通俗隸書、章草,後兩者又演變成行書。郭老師最後說明,簡帛文字研究者必須具備較高的古漢語水準和語感,對古書基本內容要十分熟悉,具有貫通的古文字字形、秦漢文字字形和《說文解字》的知識,以及基本的古音學和漢字上古聲韻的常識。郭老師的授課條理分明、思路清晰,還不時提出對於學界通說的省思,令人印象深刻。

8月15日下午,中心副研究員鄔可晶老師講授「戰國簡帛文字資料研究」,內容包括資料簡介與「研究簡帛文字應該注意的問題」。鄔老師將簡帛分成典籍類與非典籍類,並提供一份詳實的參考書目。研究簡帛文字的基礎是正確釋讀文本,為此應注意竹簡的拼綴與編聯、文字的辨識、詞彙的通讀與解釋,最後才能對文句與篇章大義有正確理解。研究簡帛文字必先有文字、訓詁、音韻的基礎,否則釋讀容易出錯。鄔老師以廖名春等人的研究中一處文字與詞義的釋讀錯誤為例,說明若不能正確釋讀字義、詞義,則將誤解篇章大義。此外,還要全面、綜合地考慮問題。舉例而言,顧頡剛曾提出「禪讓說」起於墨家的假說。郭店簡《唐虞之道》、上博簡《子羔》與《容成氏》顯示,戰國中前期的儒家也講禪讓。可見當時各家都會論及禪讓說,此說並非由墨家最早提出。

8月16日上午,由中心助理研究員程少軒老師講授「簡帛數術文獻簡介」。所謂「數術」猶如古代的理科,包含方術、方技、數術、術數四個領域。課程按照《漢書.藝文志》的分類,一一介紹天文、曆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各類的內容與相關出土文獻,以及相關參考書。例如:「天文」一類是天文學與星占學的混合,與之密切相關的出土文獻有馬王堆帛書的《天文氣象雜占》與《日月風雨雲氣占》。程老師並簡介陳遵媯與黃一農的相關研究。再如「五行」一類,目前已出土不少《日書》與之相關,另有將時間與空間結合起來的「式圖」。又如「形法」一類與風水、相術相關,馬王堆出土的《宅形宅位吉凶》可能即屬此類。《漢書.藝文志》兵陰陽一類的文獻亦與數術有關。

8月16日下午,由中心副研究員劉嬌老師講授「考古資料與先秦秦漢傳世典籍整理」。課程先簡介民國以來整理古籍的學術史,並介紹文獻學的基本書目。接著劉老師以《晏子》為例,解說古書的成書與流傳。她將與書有關的材料分成三個層次:(1)集結成書,(2)編書的素材,(3)可能的取材來源。集結成書的《晏子》見於銀雀山漢簡。八角廊漢簡、北大漢簡中有今傳本《晏子春秋》的一至二章,屬於第二層次的材料。而上博簡的《魯邦大旱》與《昭王毀室》兩篇的故事格套,也見於今本《晏子春秋》的部分篇章,為第三層次的材料。這種研究方法很具啟發性。劉老師又以《六韜》為例,說明古書的內容變化。她比對各種傳世本與出土文獻(如八角廊漢簡、銀雀山漢簡、敦煌本)所見《六韜》,指出在各個時代,此書的篇目與編排、分章時有變化。今傳本《六韜》至少有部分內容應來自《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太公》一書。最後,劉老師以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為例,說明如何利用考古資料校勘、解讀古書。如《雜占》中提到的「綘衣」、「瞿星」,在傳世文獻中常被誤寫為「絳衣」、「天翟星」。

8月17日,中心安排參觀上海博物館,由葛亮先生為學員導覽青銅器展區,依序觀看二里頭、商代、西周、春秋、戰國、漢代的青銅器。上博的著名藏品極多,如時代相當於二里頭時期的十字紋青銅鉞、西周中期的大克鼎、西周晚期的晉侯穌鐘、春秋早期的子仲姜盤、春秋晚期的吳王夫差盉等,還有漢代雲南的青銅器與銅鼓。葛亮提到:商代晚期青銅器上的紋飾繁複程度發展到極致,西周早期往樸素演變;到春秋戰國時期,紋飾又愈變愈繁複,於戰國時期達到頂峰;一進入漢代,又是一番倒捲,青銅器上幾乎沒有紋飾。他認為青銅器的紋飾由簡樸發展到繁複、又從繁複回歸簡樸,再開始新一輪的循環,這是固定的發展規律。另外,葛亮先生還介紹學界對於爵、斝用途的討論。

▲研習營學員於上海博物館前合影(8月17日攝)

8月18日上午,由中心汪少華教授講授「考古發現與中國古代名物制度」。汪老師舉了三個例子說明考古出土的器物能與文獻中記載的名物互證。第一個例子為《史記.項羽本紀》「鴻門宴」提到項羽賜樊噲的「斗卮酒」。過去學者認為飲「斗卮酒」、食「生彘肩」不是人能做到的,因此強解「生彘肩」為剩下的豬肩,而「斗卮酒」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於是,如李笠《史記訂補》中就以《史記》其他地方都只稱「卮酒」,《史記.樊滕灌絳列傳》及《漢書》描述同一段故事時沒有「斗」,認為此處的「斗卮酒」的「斗」是衍文。汪先生認為「生彘肩」應解為「生豬肩」,「斗卮酒」依據馬王堆遣冊「髹斗卮二」,墓中所出漆卮容量是2100c.c.,相較於七升卮(底部有朱書七升),正是一斗容量,可知「斗卮酒」應當理解為「可容一斗的卮所盛裝的酒」。裘錫圭先生說司馬遷以吃生豬肩、飲斗卮酒描寫樊噲置生死於度外的豪爽氣概,此說是合理的。第二個例子是《左傳.僖公五年》的「輔車相依」,「輔」是車輪上夾住車軸的兩條木板,作用是加強輪輻的支力,現在已能見到考古出土的實物。第三個例子是《左傳.成公二年》記載齊晉鞌之戰的經過,齊侯先是「不介馬而馳」,最後「驂絓於木而止」。關於「介馬」之義有兩說,一是為馬披甲,一是將馬尾打結以免纏掛異物。有學者認為齊侯沒有將馬尾打結就出戰,導致後來驂馬尾巴卡在樹上,車輛無法前進。汪老師採用內證法來探討這個問題,他指出《左傳》中的「介」字都作「披甲」用,沒有一例用作「幫馬尾打結」;因此齊侯「不介馬」是不披甲,「驂絓於木而止」純粹是因馬車遇上不利於車戰的樹林地形,與「不介馬」沒有因果關係。

8月18日下午,由中心張小艷教授講授「敦煌變文整理漫談」。課程簡介敦煌文獻的發現與內容,以及敦煌「變文」的發現對於中國文學史研究的影響;另概述20世紀敦煌變文整理的回顧,並介紹在整理過程中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學術著作。變文使用的是接近當時口語的文字,大致可分為佛教講經文、佛教故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社會現實故事幾類。如今閱讀變文可能會有以下幾種障礙:字多俗別、詞多口語、習用借字、多涉佛教典故、符號殊異。張老師認為,未來整理敦煌文獻勢必大量利用刊載在國際敦煌項目網站的彩色圖片。她並以S.3050V3-5〈善惠買花獻佛因緣〉的整理工作為例,示範如何校讀變文,並說明閱讀變文常遇到的問題。最後,張老師列出幾點整理研究敦煌變文必備的素養與應注意的問題,尤其強調應學會如何從目錄查找敦煌文獻。由於變文文獻多散落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過去出版的書籍沒有收全者。現在由於網路與交通的便利,張老師與一些學者正在進行全面整理變文的工作,借助當今的科技,未來研究者能更便利閱讀更清晰的變文。

8月19日上午,由中心陳劍教授講授「古文字考釋漫談」。考釋戰國古文字的目標常是辨識小篆以外的六國文字,可分成考釋字形與字義兩部分。課程舉幾個字的考釋作為例證,漫談考釋古文字如何論證,也提到應遵守的原則。陳老師以裘錫圭先生考釋甲骨中的「戠」前所加的否定詞「勿」或「弜」為例,裘先生檢視所有相關的對舉甲骨卜辭,發現當「戠」與其他動詞處於相對地位時,應讀為「待」。[1] 此例說明全面排比「對舉呼應」甲骨卜辭的重要性,亦說明古文字考釋存在客觀標準。

在考釋字形的部分,從古文字字形與後世(篆隸)字形的關係而論,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直接認出A形就是B字,B字後世仍然沿用。這種狀況下考釋出的字通常是常用字,在語言中大量出現,是構成語言的基本成分。必須特別留意的是常用字形有時有特殊寫法,參氏著,〈試論一種特殊寫法的亢字〉。第二種狀況是該字已經死亡,後世不再使用。這種狀況很複雜,平常必須有意識地收集整理後代文字中來源不明的部件,力圖在早期文字中找到其源頭,即使是金文簡帛資料,也要分析字的部件。分析字的部件時要留意戰國文字的偏旁因形近而大量混用,傳統的偏旁分析法在研究戰國文字時有很高的侷限性。

從古文字字形考釋的程序來談考釋文字,必須根據字形的共時變化與歷史演變的規律性現象將待考字形與已識字聯繫起來,並從文字學上合理說明。陳先生說明,考釋古文字的程序中有幾點是很重要的:(1)韻文的押韻:可以由此得知該字可能的韻部。(2)若將漢字分為文字系統與書寫兩方面,書寫存在各種可能性,如訛寫,基本上仍是同一字;若要對文字系統作較大的改動,例如增加新的字或是改換偏旁等,就需要非常堅實的證據。(3)必須考慮一個字形可能有多種字義或用法。如「木」、「林」是早已認識的字,裘錫圭釋「木月」、「林月」為「生月」後,才知道「木」、「林」在這種地方要讀作「生」。(4)漢字有同義換讀的現象。如「申固大命」的固字,孟蓬生已指出是同義換讀。(5)同一字形代表不同字。如「逐」字形,在楚簡中有時是「邇」的異體。(6)古文字時常訛混,如从首ㄓ聲的戴與古文截字的省形訛混。除了對文字的考釋外,古文字考釋還涉及字義考釋。考釋字義時,若考釋字的所有意義都不能讀通,就要考慮「讀為」其他字。也即是說,探求「甲」字所記錄的漢語功能,在傳世古書或者其他出土文獻資料中是用什麼別的字來代替。同時,特別要重視古書證據,今日對書面語與對古代某特定詞語的細節的認識,主要來自古代典籍,在考釋字詞時要盡可能找出古籍已經有的例證。結合字形與字義的研究往往是由已知推未知,因此必須要有一個比較確定的出發點,在形音義方面,要有一或兩個面是比較確定而不迂迴的。這個定點往往是讀音,例如文獻異文或是押韻而確知該字必然是哪個韻部或是讀音,進而可以連結與之相關的「文字」或者「語言」。

8月19日下午,由劉釗主任主持研習營上海站的結業儀式,並由裘錫圭先生頒發結業證書給每位學員。總結這幾天在復旦大學講習的課程,都是以古文字的研究為主體。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治學根柢紮實,較年輕的講師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都頗有心得,很有積極進取的銳氣。而在裘錫圭先生與劉釗先生的帶領下,中心的學風呈現嚴謹而樸實的風貌。

▲裘錫圭先生(左)親自頒發結業證書並與學員合影,左起黃怡君、歐陽宣、蔡佩玲。

*       *      *      *      *      * 

[1]裘錫圭,〈說甲骨卜辭中「戠」字的一種用法〉,收入氏著,《裘錫圭學術文集.甲骨文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頁160-166。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