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期   2016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編按:
  本系自87學年度開始實施教師講論會制度,於學期間由本系教師輪流發表專題報告,每學期約舉辦三次,藉以推動本系教學、研究及討論之風氣。105學年度由王遠義副教授擔任主持人,各場演講摘要節錄如後。

 秦曼儀助理教授本文發表於105年10月27日。

 

十八世紀法國沙龍女性出版史的困境與突破:
作者與人際關係網絡研究

秦曼儀(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法國舊制度時期,巴黎貴族婦女以自家府邸女主人身分舉辦私人性質的聯誼聚會,是上流社會日常交際應酬的場合。時人並未賦予這類貴族社交文化聚會固定名稱,18世紀末、19世紀初之際,「沙龍」(salon)一詞才被用來指稱之,並沿襲至今。對於仰賴權貴人士贊助和庇護的文人及作家而言,參加上流社交圈的沙龍聚會並獲得女主人的提攜和照顧,是連結有助發展事業和提升社會地位所需的人脈關係的終南捷徑。

另一方面,路易十三王和路易十四王時期設置的一系列以「學術院」(académies)為名的官方學術和文化機構中,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負責編纂正統法語詞典,並擁有評斷當時寫作品質引發優劣爭議的法語文學著述的裁奪權,因此,文人和作家視當選院士為最具學術地位和社會名望的成就。18世紀初期主持沙龍聚會的貴族女性中,隆貝爾侯爵夫人(Anne-Thérèse de Marguenat de Courcelles, marquise de Lambert, 1647-1733)曾以她在法蘭西學術院的人脈,協助孟德斯鳩男爵(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 1689-1755)等多位文友當選院士。隆貝爾夫人主持的沙龍和她個人的行徑舉止,因其在社交界和文人圈的影響力而倍受關注,其中最引人非議之事,是她一篇為女性求知和寫作權辯護的文章以印刷形式公諸於世。

沙龍女主人執筆著文者及其作品向為文學研究關注分析的重要對象,然而這些女性擁有的人際網絡和相關的權力關係,對其著述出版和流通過程中產生何種作用力,尚無深究之作。再加以目前學界概略以18世紀沙龍婦女受到貴族身分、性別規範以及男性主導文學市場等社會暨結構性管控和限制因素,解釋她們不再與17世紀的前輩們一樣可以兼當女作家。但這種沙龍女性出版衰退說法和解釋,不僅排除17世紀不涉足出版的、和18世紀涉足出版的案例,也未能清楚說明沙龍女性作家和出版領域實際的連結情形。本文以隆貝爾侯爵夫人為案例,由其人際關係網絡切入,剖析她在巴黎社交界的出版處境,包含她與諸位法蘭西學術院院士文友聯手合作,嘗試取得貴族團體輿論支持的過程。同時考量18世紀上半葉宮廷政治環境,指出貴族團體在沙龍聚會活動上文風趨弱的現象,以及識別隆貝爾夫人和文友對於此現象的認知差異等問題。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