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期   2016 年 4 月出刊   
 
banner
 

比利時高等漢學研究院
圖書館藏之《中國圖說》
內頁插圖

 

比利時漢籍收藏概況

衣若蘭(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比利時為歐盟文化交流的中心,該國以荷、法、德三語為通用語言,以多元文化著稱。比利時與中國的交流,有長久的歷史,最有名的是17世紀來華耶穌會士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他曾在山西傳教,後任職欽天監副監。

本文簡介比利時收藏漢籍的主要圖書館,有以下四所:

 

(一)比利時皇家圖書館

該館特藏室藏有45,000件左右的手稿、善本古籍,其漢文古籍善本目錄可見於林金水編,《比利時皇家圖書館善本部所藏中文書籍》(1989年手抄),與Ad C. M. Dudink,Chinese Books and Documents (pre-1900) in the Royal Library of Belgium at Brussels (Brussel: Archief- en Bibliotheekwezen in België, 2006),後者登錄並題解該館收藏1900年以前的手抄本、地圖、刊本等。可惜台灣未見這兩份目錄,只能在館中查閱。比利時皇家圖書館所藏漢籍數量雖不多,然其中明清繡像小說、戲曲、日用類書,頗值得注意。

   1Chinese Books and Documents (pre-1900)    in the Royal Library of Belgium at Brussels

 

歐洲早期漢籍多為歐洲人由東亞帶回,其中自然有漢文傳教文獻,例如《遵主聖範》(Imitatio Christi),以及許多民間文學與日用手冊,如《新鍥閑居精選士民便用群書博紀》一書,即可能是曾為耶穌會傳教士的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 1577-1628)所有。又館藏《新編列女傳》為阮元之子阮福道光五年(1825)摹刊於揚州,刻工精美;清代佚名《金石緣全傳》(嘉慶甲戌[1814],福建文德堂),為才子佳人小說。上述書籍的西洋藏書章與在線裝書外裝幀之法,頗值得對中西書籍史有興趣者玩味。此外,皇家圖書館藏有南懷仁相關之天文曆算史料(被稱作 “Verbiestiana”),亦是研究中西科技史的重要材料,由於非漢語著作,在此不贅。

     

▲比利時皇家圖書館所藏《金石緣》西洋裝幀(左)、《新編列女傳》道光五年(1825)刊本


(二)比利時高等漢學研究院

高等漢學研究院設立於1929年,初期經費來自庚子賠款,創辦主旨在促進中比教育文化交流。高等漢學研究院圖書室位於「建國五十年紀念公園」內的藝術史博物館(Royal Museums of Art and History)樓上,是比利時成立較早的漢學專門圖書館。主要館藏為中國藝術與考古,包括西方語言與中文書籍。圖書室規模雖然不大,但藏有17、18世紀珍貴的中國地圖與歷史文化介紹史籍,例如法國格魯賢(Jean-Baptiste Grosier)的《中國志》(Description générale de la Chine [Paris, Moutard, 1787]);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的《中國圖說》(La Chine d’Athanase Kirchere: illustrée de plusieurs monuments tant sacrés que profanes, et de quantité de recherchés de la nature & de l'art [Amsterdam, 1670]),二書中的銅版畫與地圖特別顯目。而馮恕致贈比利時大使施拉爾參事自著之《庚子辛亥忠烈像贊》、《大清光緒十八年時憲書》,與1869年金陵天主堂藏板之《教要六端全圖》、慈母堂藏板《玫瑰經圖像十五端》,皆為19-20世紀中歐交流史的重要資料,也顯現了高等漢學研究院收藏漢籍的多樣性。

  
 
▲比利時高等漢學研究院圖書室館藏之珍貴典籍書影:《中國志》、《中國圖說》(右)

 

  
 
▲比利時高等漢學研究院圖書室館藏《教要六端全圖》(1869年刊本)的扉頁及內頁

 


(三)荷語魯汶大學東方圖書館

荷語魯汶大學東方圖書館成立於1980年,位於大學中央圖書館2樓。館藏有中、日、韓、蒙、滿與藏文資料,中文書籍約10萬冊,另有1萬冊的中文電子書,且提供柏林德國國家圖書館日韓文書刊免費之館際合作。東方圖書館之藏書一大部分來自閔宣化神父(Jozef Mullie, 1886-1976),他是一位漢語語言學家,因此館藏不少宗教、方志和語言書籍,特別是語言學習方面。該館又陸續收藏清末民初的教科書與宗教譯述,相當值得利用。例如:曾被列為禁書的湯亞立山(Alexandre de Gouveia, 1751-1808)之《婚配訓言》(1795);李杕(1840-1911)譯《福女瑪加利大傳》,光緒21年(1895)上海慈母堂活字板本;黃伯祿(1830-1909)譯《聖女斐樂默納傳》,光緒己卯(1879)上海慈母堂藏板。林紓重編,(清)谷應泰輯,《明史紀事本末詳節》,光緒壬寅(1902)五城學堂排印;以及完顏麟慶孫完顏嵩申的《會試硃卷》。

    
▲魯汶大學東方圖書館典藏漢籍《聖女斐樂默納傳》(左)、《婚配訓言》

 

 
▲魯汶大學東方圖書館典藏漢籍完顏嵩申的《會試硃卷》、《福女瑪加利大傳》(右)

 

(四)荷語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

南懷仁研究中心設立於1982年,該中心的司各特紀念圖書館(Scheut Memorial Library)藏書約26,000冊,主要來自荷語區聖母聖心會士所贈,他們多為蒙古與中國專家,館藏為蒙古研究、中國宗教文獻與民俗三方面;又1949年以前的中國天主教相關之期刊,亦值得注意。另外,魯汶中國研究叢書(Leuven Chinese Studies)目前已出版31本,是耶穌會與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成果,詳細書目可參閱http://www.kuleuven.be/verbiest/publications/lcs/lcs-list

由以上四所圖書館藏書大要,可知比利時漢籍典藏的特色,以中西交流的宗教文獻、科學史料與民間文學為主。從中可以窺見其漢學研究的可能潛力,期盼讀者有機會充分利用,以略補比利時在歐洲漢學研究之闕。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