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期   2016 年 4 月出刊   
 
banner
 

 

104年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紀要(下)

林榮盛(臺大歷史系碩士生)

下午場為兩場主題報告:「從期刊資料庫數據探討歷史學期刊的經營策略」、「當前大學歷史學研究所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展望」,以及綜合討論。

從期刊資料庫數據探討歷史學期刊的經營策略

第一場主題為「從期刊資料庫數據探討歷史學期刊的經營策略」,由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主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李貞德老師、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巫仁恕老師為引言人(以下發言學者敬稱省略)。

甘懷真指出期刊發表關係到學者的著作發表、職位升等,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他與臺大圖書資訊學系教授黃慕萱接受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委託,執行「華文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建置策略計畫,構思如何將兩岸的TCI(臺灣引用文獻資料庫,Taiwan Citation Index)、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資料庫整合;目前參與此資料庫建置的主要學門有經濟學、歷史學與管理學。考量期刊資料庫涉及排名問題,計畫結果僅供參考,但基於對臺灣期刊學術品質的評價與自信,這項工作仍然值得進行,同時希望能建立起以臺灣為基地的中文期刊資料庫,進而在國際學界發揮影響力。至於兩岸期刊資料庫整合以後,期刊的排比、量化則成為必然面臨的課題,如何選取合理、客觀的量化指標仍待討論,近年來頗具爭議性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也值得反思。

由於參與此項研究計畫,同時基於對臺灣歷史學期刊發展的觀察,甘懷真提出幾點可供思考之處。第一,相較於其他學門的論文數量,歷史學論文明顯偏少。其中原因有待探討,或與學界的同儕審查制度(peer review)過於嚴格、投稿作業時間太長有關。第二,期刊論文是否過度,像一本具體而微的專書,有論文專書化的趨勢;如果學者具有創見,是否應該花費長時間寫一篇相對完整的論文刊載於期刊。第三,期刊論文的形式是否太少?或許受到國科會改革結果的影響,目前常見的期刊論文形式,主要為專題論文(article)、研究討論(review article)與書評(book review)三種。相較於日本學術期刊,專題論文通常僅有一、二篇,但其中更多的是research note,可以使學者較新的觀察快速提出。如果期刊無法反映最新的意見、增進學者之間的討論,將使期刊功能大為降低。第四,期刊論文與學術評鑑掛勾。這幾乎是現行期刊運作遭遇的最大困難,不僅影響學者升等,更左右期刊稿源。最後,如何建立起一個合理的同儕審查規範,或許可以參考其他學門的運作情況,再進一步討論。

李貞德以其參與期刊工作之經驗,說明史語所三種期刊以及《新史學》雜誌加入期刊資料庫前後的經營影響。根據數據資料的統計,期刊加入資料庫並未影響來稿率、退稿率及銷售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期刊專號多有助於提升當期的銷售量。她認為這應該與各個學術課題都有一定數量的愛好者有關,因此,專號的推出,往往刺激某個領域的讀者購買。

1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李貞德老師

《明代研究》現任主編巫仁恕說明該期刊經營現狀。相較於國內歷史學期刊多為公家支持運作,《明代研究》是由私人性質的明代研究學會主辦。最初以一年一期的研究通訊發行,後來改制成一年二期的期刊。由於期刊性質的關係,稿源方面並不充裕,退稿率相對較低,其時常透過出席學術會議場合向學者約稿,來稿者主要為臺灣與中國學者。《明代研究》在收錄THCI Core(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以後,確實鼓舞臺灣學者投稿,但也因此必須符合期刊評比要求,如每期論文篇數須有4篇;這造成有時受限於來稿品質參差,或需割捨研究討論文類,或造成其他稿類缺乏等實際運作上的難題。最後,巫仁恕提出是否可能進行期刊整合,或許有助於解決期刊稿源、品質,以及整體經營上的困境。

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張素玢表示,臺師大教育學科近年來在世界排名成績表現亮眼,應該有可以借鑑之處。此外,她認同期刊進行整合的提議,應有助於解決小眾期刊被邊緣化的問題。

關於期刊文類形式,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蔣竹山提到,日本《史學評論》在每年5月針對各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回顧;美國的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每隔若干年則有一“conversation”的欄位設計,邀請3-4位不同領域的學者,針對某重要研究課題進行對話。這些形式的文稿在臺灣並不常見,也許值得嘗試。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巫仁恕老師

 

當前大學歷史學研究所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展望

第二場主題為「當前大學歷史學研究所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展望」,由臺大歷史系楊肅献主任主持,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蔣竹山報告,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丘為君、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林桶法擔任引言人。

楊肅献說明,規劃此課題的目的在於希望利用此機會討論研究所未來的發展,如何朝向多元、永續的方向經營。接著,由蔣竹山近期執行科技部「歷史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2010-2014)」做成果報告。楊主任憶及1990年代臺灣歷史學界曾經出現一波重新探討「新社會史」的熱潮,帶動許多新議題的討論,至今已逾25年,研究成果雖然愈趨細緻,但似乎也出現流於瑣碎的現象,較少關注大議題,可能會成為未來臺灣歷史學界的某種危機。蔣竹山的報告,或許可作為之後研究發展方向的參考。林桶法則以輔大歷史系近年發展狀況為例,說明目前歷史系所正面臨的共同經營難題,期待能夠集思廣益尋求應對之道。最後,由丘為君談論其對未來研究所新發展的看法。

蔣竹山說明此計畫是由中研院史語所黃寬重主持,中研院近史所所長呂妙芬與他共同執行,主要是延續國科會於94年進行的「歷史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計畫」。此計畫自104年5月至10月間執行,供科技部與國內學界參考。主要資料來源為國內外舉辦的歷史學研討會、亞洲研究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年會、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美國歷史學會的主席演講、國內外重要歷史學期刊、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等,並將之分為國內外會議、期刊、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三部分,結合計畫期間舉辦的學界對談活動,分析當前熱門議題趨勢。透過大量資料分析,規劃10項較熱門且具前瞻性議題:全球視野、帝國、跨文化交流、環境、技術與醫療、歷史記憶、情感史、出版文化、大眾史、新史料與歷史書寫。

▲東華大學歷史系蔣竹山副教授

接著由林桶法報告歷史系所面臨的招生問題與肆應。此課題可從二方面觀察,一是大環境的整體變化。根據統計數據,因為全國少子化的現象,歷年來各系所招生都面臨嚴重窘境,未來10年內全國歷史系大學部減招幅度將逼近40%,碩士班與博士班則分別為14%與37%,對於私立學校的衝擊尤大。此外,還有學生對於就讀研究所投資報酬率的考量。他曾詢問學生為何不繼續攻讀研究所,學生回應花費3-5年的時間取得碩士學位,對於求職競爭及薪資均無明顯優勢,因此報考意願不高。再者,近年來教育部不斷強調大學應該多加強產學合作、注重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透過不同層面將大學塑造成技術製造所,而非培養專業知識分子,提出許多不合理的要求。例如為提升學校競爭力、標榜國際化,甚至要求中文系以全英文授課。他認為應該順應各科系的特色發展,而非以單一指標作為評價系所的標準。

其次,是各大學歷史系所的個別性問題,以輔大歷史系近年欲新聘專任教師為例說明。由於學校受到招生壓力,校董事會對於系所聘任新進教師提出所謂的「987」門檻,即系所新生註冊率需達90%、畢業率需達80%、研究所註冊率需達70%,符合三項條件始得聘專任,否則只得聘為專案教師或不予聘任。輔大歷史系最終克服了這些挑戰,但面臨這樣的衝擊,林桶法積極提出較為完整的系統性規劃,以因應未來長期的趨勢發展。第一,調整招生名額。自103學年度起,碩士班招生名額由15名減為12名。第二,設立獎學金。由系友辜懷箴女士協助設立的「辜嚴倬雲女士獎學金」,提供每名新生新臺幣3萬元獎學金,預計實施5年。第三,實施五年一貫學、碩士學位修讀辦法。大學部學生可以先修研究所課程,就讀研究所則可減少修課量,縮短完成碩士學位時程,藉此鼓勵大學生報考。第四,調整課程結構。輔大歷史系向來以發展西洋史課程為特色聞名全國,研究所課程亦以西洋史為主,未來將新增中國史等其他課程,以顧及學生研究領域之需求。

對於未來歷史系所該如何發展,丘為君以其近年來的觀察,從三個面向思考:一、危機的本質,到底是人才過剩還是人才不足。二、未來在等待什麼樣的人才?三、尋求改變的時刻是不是來到了,該怎麼做?教育部近來公布一份資料,顯示未來十年將有15,000名教師沒有工作。而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在2012年出版的Global Talent 2021調查報告指出,在2021年全球人才不足的浪潮中,臺灣是情勢最嚴峻的國家之一,甚於日本。這兩項調查,說明我們培養的人才不符合未來需要。其次,2005年出版的A Whole New Mind(《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指出世界原先屬於一群高喊知識就是力量、重視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如工程師、律師。但現在的世界將屬於較具有高感性(High Concept)的族群,即具有創造力、觀察力、同理心、對事物賦予意義等能力的人群,且這群人正在興起。第三,何時才是改變的時機?近來經濟環境低迷,時常引起社會普遍的焦慮,但最壞的時代便是尋求改變的最大動力,更值得積極努力。

至於歷史系學生如何成為未來需要的人才,丘為君舉《灣生回家》紀錄片為例。由於現在科技發達,手機就可以拍出紀錄片且成本較低,關鍵應該在於是否有好的想法,構思劇本,創造出感動人心的作品。另以年譜製作及口述歷史為例,建議對象可以臺灣中小企業的創業者,與地方社會上的政治菁英為傳主。

楊肅献回應,未來臺灣的研究所是否應該分流,尤其是碩士班階段應考慮走向招生與畢業方式多元化的發展,而非僅撰寫傳統式的專題論文。政大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劉祥光贊成碩士班發展應朝向多元化,但首要改變者或許為筆試招生的途徑;加上現在碩士班學生報考多無明確目標與生涯規劃,使得老師在訓練上頗費心力。

碩士班發展如何另闢蹊徑,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王鴻泰以其經驗提供一反思例子。他曾到某大學的研究所進行評鑑,該所碩士班學生來源多為當地居民,因此在經營數年後便面臨招生問題。有評鑑委員建議該所成立博士班,便可重新招收舊生。王鴻泰相當質疑這樣的設立動機。如果現在希望碩士班朝向多元發展而另闢新路,是否會出現類似問題?其中應該還有許多部分值得再思考。

黃寬重表示,當下的歷史學以及人文學都走向一個十字路口。傳統的教學方法、目標將如何改變,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同時我們又是否具備評估轉變途徑的能力?這些問題都有待討論。他鼓勵同仁應該積極尋求改變。黃寬重也提到長庚醫學系正面臨從七年學制縮短為六年的改制過程,再加上以往的分科學習都將改為綜合課程。此有如歷史系以往的斷代史課程,改為專題史的跨領域課程。對於實用性明顯的醫學系而言,其挑戰不下於歷史學門。有鑑於此,歷史學的同仁應該更有信心面臨未來的難題。

▲左起:東海大學歷史系丘為君教授、輔仁大學歷史系主任林桶法教授

 

綜合討論

黃寬重與臺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主持綜合討論。黃寬重首先說明幾項關於研究計畫申請的訊息。其一,歷史學門在科技部各學門中,向來評價頗佳,但近來申請的計畫數量呈現遞減趨勢,希望在座各位代表轉達系所同仁踴躍申請。其次,最近科技部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即鼓勵新進教師申請研究計畫補助。新進教師在第一個五年內的適當時間,可隨時提出申請,並且不受學門一般性計畫通過率50%的限制。第三,今天蔣竹山關於前瞻性議題的報告,明(105)年科技部將會討論出具體實施方案,希望各位同仁就可行性高的課題申請研究計畫,不限於報告中列舉之範圍,只要預擬標題與方向能夠切合即可。希望同仁努力嘗試爭取學門內、外相關的研究計畫申請。最後,轉達中研院史語所林富士提供的訊息。林富士現在負責中研院數位文創相關業務,同時也是科技部數位人文計畫的審查召集人,建議各系所單位如有人文數位方面的方案,可以提請資源及技術協助,或者邀請中研院參與合作,惟其先決條件是最後的資料成果必須公開。此項計畫一方面在於擴大公共資產,亦可培養學生數位應用能力。

陳弱水因年末行政事務繁忙,未能參與前面議程,在此提供幾項近期定案的相關資訊。首先是科技部人社中心發展人文學科期刊評比,現行的TSSCI(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與THCI Core將於105年1月合併,未來相關的15個學門將採取同樣的標準。評鑑辦法主要採取期刊評比,除了專家審查,還有同行問卷調查及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等多項指標。同時兩年重新進行評比,將有助於去除以往「易進難出」的質疑,以及連帶造成的負面影響。此外,由於原本的TSSCI與THCI長久經營已經有不錯的品牌水準,故名稱予以保留。維持品牌的方式在於,未來的期刊評比分成A、B、C三級,如果是社會科學期刊的A、B級,便賦予TSSCI,全名為TCI-TSSCI,人文學科期刊則類推為TCI-THCI;兩者簡稱為TSSCI與THCI。簡言之,A、B級即為TCI的核心期刊;但A級期刊的數量將相應變得較少。至於以後各校系或研究單位如何選定期刊等級標準作為參考,可自行採納。

其次,則是科技部人文司擬定推動人文社會科學旗艦計畫。該計畫要點一,必須以學校或機構為單位申請,最多得申請二個;單一計畫最高金額為2000萬元。要點二,申請計畫之內容為整合型計畫,並非形式上的整合,且申請人只有一個。因此,該計畫僅有通過或不通過,不像以往大型的研究計畫申請案會出現部分通過、部分否決的結果。由於此方案是由科技部提出,其主軸設定為與臺灣未來的社會發展相關;而在部方擬定的六個議題中,跟人文相關的課題則有二個。陳弱水提醒,如果申請計畫能夠與臺灣未來的走向、發展作連結,傳統史、世界史未必沒有發揮的空間,同時還要與其他學科進行跨領域的合作,才能使研究主題更具創造性、時代性或應用性。

以下摘錄與會老師對今天的會議表達之相關意見。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唐啟華表示,對今天的幾個報告議題皆感興趣。蔣竹山的報告中似乎較少反映中國大陸的研究課題,若能多做補充,或許便能與甘懷真提到的兩岸期刊評比做結合,從中比較哪些研究議題是臺灣更具優勢者,特別是能夠發揮臺灣學術成果的影響力。另外,是各系所主管都相當關心的課程實用化問題。他建議全國各系所可以以其自身條件進行分流,譬如部分頂尖學校仍然維持學術導向,為臺灣下一代培養學術人才為主,應用課程為輔;部分學校則可走向應用,或者雙途並進。如果能夠根據學生的條件而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對整體臺灣歷史學而言,應該是比較健康的發展之道。

▲東海大學歷史系唐啟華教授

蔣竹山針對今天討論的課題,提出綜合看法。對於大學歷史課程的規劃,與會者的討論似乎顯得憂心忡忡,其認為問題的根本或許在於歷史學家社會角色的抽離。過去歷史學家的社會聲望很高,而今卻似乎與社會脫節,缺乏社會關懷,故一般民眾不清楚歷史學家的所作所為。這樣的現象反映在研究與教學的落差、歷史普及的工作不足,因此史學家的專業與研究成果無法與學院外的社會連結與傳承。這些問題或許可以與今天的討論一併考慮。

甘懷真以其自身的教學經驗,說明課程調整可能產生的疑慮。其提及85年以來,臺大的課程改革即開始嘗試將教師研究與教學結合,其自身亦受惠許多。他擔任系主任期間,曾經碰到大學部學生反應沒有斷代史課程選修;簡言之,當代的專題史課程趨勢未必能夠呼應學生的所有需求。因此,老師們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所設計的課程,學生是否願意接受;以及未來如何調整、規劃新課程,仍有許多值得再討論的地方。

黃寬重認為各學校系所宜根據自身師資陣容以及整體結構、特色等因素,規劃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其相信教育部在隨後的後頂大或教學卓越計畫等方面,應該會以更多元的標準來突顯特色,而非以單一標準衡量。

對於歷史學的應用問題,陳弱水從兩個方面表達其看法。其一,所謂的學用差距其實是老問題,但在經濟不景氣或臺灣薪資停滯的情形下,焦慮益形加深。但是,將責任完全歸咎在教學,顯然不合理。以日本為例,日本學界多不為此犯難,因為他們以為責任是在產業端;而這或許與日本過去產業界的終身僱用制度有關。至於臺灣產業界多是中小企業,可能難以負擔培訓員工的成本。總之,學用差距是個複雜的問題,不應該將責任置於教育場內。第二,對於人文學所能學到的實務能力,應該積極發展。在此應先將實務技能,以及能夠運用所學或與所學相關的實作能力區分。實務技能是真正在職場上所應用的,對於基礎學科的歷史學而言,顯然難以相提並論。但歷史學可以發展跟實務技能有關的能力,並讓學生有所警悟,知道如何將所學轉為實用能力。例如數位能力的培養,身處於科技化的時代,對於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理應有所要求。至於如何培養,建議可以多一點實作性的課程。假使對學生的訓練達到基礎厚、理解深,再結合對於現實生活所需能力的覺察,應該有助於改善此問題。

▲左起:臺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科技部歷史學門召集人黃寬重教授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