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期   2016 年 4 月出刊   
 
banner
 


編按:
 2016年1月6日,伊沛霞教授(Patricia Buckley Ebrey),應邀至本系發表題為“Gender and the Chinese Emperor”(性別與中國皇帝)的英文演講,由本系衣若蘭老師主持。本文即為該場演講紀要。

 

 

伊沛霞教授 “Gender and the Chinese Emperor”演講紀要

張容兒(臺大歷史系B01級學生)

前言

伊沛霞教授(或譯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以下省略敬稱)目前任教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系(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為威廉氏名譽教授(Williams Family Endowed Professor in History),並在2013年榮獲美國歷史學會終身成就獎。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來臺擔任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伊沛霞多年來致力於以宋代為主的中國史研究,著作豐富,涵蓋家庭史、婦女史乃至政治史等領域,包括知名的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1]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等書。[2]另外,她將《朱子家禮》與《袁氏世範》兩本重要古籍翻譯成英文,幫助英語世界讀者了解中國,亦裨益於海外中國史研究。她也參與編輯東亞史、世界史、中國史等領域的教科書,對於歷史教育貢獻卓著。[3]

在這場演講中,她的核心問題是:這數十年中累積的許多中國性別史研究,是否真的引導我們重新思考其他的歷史議題,如對於中國皇帝的理解?進一步言之,將性別帶入歷史研究,是否真的如1980、1990年代眾多學者所主張的那樣,促成對其他歷史主題的再思索?圍繞這些問題,在兩小時的演講過程中,伊沛霞與在場聽眾展開精彩有趣的討論。

▲伊沛霞老師(2016年1月6日攝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演講內容

演講伊始,伊沛霞援引Joan Wallach Scott、高彥頤(Dorothy Ko)等性別研究代表學者在1980、1990年代提出的相關說法。Scott認為,婦女研究是對現有學術成果的重新檢視;高彥頤則指出,透過理解性別關係,可以讓我們對中國文化的價值、社會運作以及歷史變遷的本質,有更真實和完整的了解。但回顧過往二、三十年的研究發展,她想提出的反思是:這樣的期待真的發生了嗎?現在的性別研究是否已經符合這樣的預言?將性別納入考量,真的讓研究變得不一樣了嗎?

伊沛霞並沒有開門見山地直接回答這一問題,而是運用具體的例子,展示她如何將性別元素納入對中國皇帝的研究之中,並延伸到其他課題。首先,她透過性別的視角,觀察中國皇帝統治權(rulership)的運作,這與帝王的性別氣質密切相關。在男性氣質的部分,馬克夢(Keith McMahon)的Polygamy and Sublime Passion: Sexuality in China on the Verge of Modernity、雷金慶(Kam Louie)的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以及黃衛總(Martin Huang)的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等書,都有深入探討。[4]伊沛霞想強調中國皇帝的性別氣質塑造與養成過程中,是否也有女性化(feminize)的元素,或是僅顯示出有力量的、有支配力(masterful)的成分,這其中存在著緊張卻又調和的複雜關係。性別氣質之間的拉扯,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思考互相呼應,「陽」對應於活潑、積極、主動,「陰」則對應被動、消極、順從。但只有陰陽平衡溝通,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因此,理想的中國皇帝,作為政治系統的核心與頂點,也被期待應融會陽剛與陰柔的性別氣質,是「文」與「武」的複合體,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這一點與西方系統中的皇帝強調強健(strong)的一面,大相徑庭。伊沛霞認為,中國皇帝的這一特質,也受到儒家強調「謹慎」作為皇帝美德之一的影響。

除了王權可以作為一個性別概念來理解,伊沛霞也提出更多與性別相關涉的面向。譬如君臣關係,作為五倫之一,常常被用來與夫妻關係相比擬。臣子對於君主的忠貞,如同妻子之於丈夫。君臣之間的從屬與位階,亦可與性別關係互相呼應。

此外,年輕皇帝的教育中,也可看到對上述文武、陰陽、性別氣質的不同期待。伊沛霞提到,儘管現存的傳統中國史料中,少有對於皇帝在繼位之前以皇子、太子身分活動的詳細紀錄,仍有一些對未來皇帝的規訓、建言留存,如范祖禹的《帝學》等。在眾多對皇帝的建議中,也可以看出他們普遍不主張皇帝過分有力、有野心,而期待皇帝具有好學、勤儉、少田獵等美德。由是並不難理解,為何在宋代歷朝帝王教育中,宋仁宗會被視為最佳典範。臣子期待皇帝堅決地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而非成為一個主宰者、決策者。甚至有人認為皇帝應當將所有事情交給臣子,真正「無為而治」。伊沛霞舉出許多與帝王教育、德行相關的例子。但她也提到,遺憾的是,今日無法讀到皇帝對於這些建言的回應,以及他們是否真的如此踐行。

演講後半部分,伊沛霞延伸出另一個新穎的課題,指出中國皇帝的王權如何透過物質的方式展現,以及其中體現的性別內涵。無論在建築空間安排或儀式設計,都以視覺的方式呈現出皇權的莊嚴(grandeur)。印璽、帝王的象徵「龍」等,具象地傳達出帝王的權威。伊沛霞引據《營造法式》中的記載,以及宋代墓碑上的拓印,鏡子等器物上的龍圖騰等,生動展示皇權如何多元又緊密地和物質文化相連結。而這一權威,也往往與其男性身分相疊合。

最後,伊沛霞進一步認為,關於性別和中國皇帝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有對比性地思考;同時,亦讓我們清楚認識到藝術、詩文等元素在中國皇帝生命中的位置,以及生育子女對他們的影響。此外,壯麗莊嚴(magnificence)作為一個性別的課題,亦蘊涵豐富的討論空間。皇帝在掌控其周遭的女性,包括皇后、嬪妃、公主、皇女時,所呈現出的性別面向,也非常值得探討。她希望未來的研究能更清晰地進入過去的時空,深入其運作的系統,貼近當時的感知。

▲主持人衣若蘭老師(左),主講人伊沛霞老師

討論

伊沛霞精彩又富啟發性的演講,引起師生熱烈討論。針對演講內容所提出的問題面向相當多元,包含「陰∕陽」概念在不同情境中的指涉、給年輕皇帝的建言是否有諷喻成分及其區分方法、「莊嚴」與性別之間的具體關聯、唐宋之間可能存在的性別差異、女皇帝的特殊性等,激起更多豐富有趣的延伸討論。

除此之外,也有關於研究方法的提問,譬如對生命史研究取徑的看法、性別視角是否存在後設詮釋,乃至性別史研究是否真的改變我們對歷史的理解等。伊沛霞認為,要區分過去與今日對於性別的思考方式,頗為困難,其內涵也往往因人而異;任何歷史研究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個人的理解與詮釋,但「性別」是一個可以運用的視角。不過,對於「性別」是否真的完全改變歷史研究,即演講一開始提出的核心問題,她並沒有給予明確答案。改變尚在進行中,可能仍未完成。

主持人衣老師則進一步總結補充,若要談論性別史對歷史研究的貢獻與突破,或許在於它不只是討論婦女問題,而是以「性別」作為一個分析的角度、工具和取徑。因此,「性別」可以被納入到政治史、帝王史、教育史等傳統的研究領域中,形成新的詮釋空間,就如同伊沛霞在宋徽宗研究中所做。這一新穎的視角,足以幫助我們反思中國帝王的性別氣質如何養成與呈現,從而提供在分析中國政治文化時,一個不一樣、特殊的觀點。這正是「性別」研究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演講現場(2016年1月6日攝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最後,在聽眾熱切期待下,伊沛霞亦分享其研究歷程。她笑著承認自己是熱愛寫作的人,在研究與書寫中,感受到許多樂趣。這也是讓她持續不斷寫作,完成讓大家都為之驚歎的豐沛研究成果的主因。此外,她的研究歷程經過多次轉變,從最初1960-1970年代的社會史研究,到後來負有盛名的家庭史、婦女史研究,再到1990年代的文化史研究,以及近年來的政治史研究等等。其中,受到研究趨勢、史料出版、社會議題等多方面的影響。她喜歡轉變,不安於固守單一的研究領域,因此能夠不斷延伸拓展,在各個研究領域都有所建樹。從她的分享中,我們亦可看到一個學識淵博的知名學人,在漫長的研究旅途上,始終煥發出的生命力和風采。

 *       *      *      *      *      *    

[1]Patricia Buckley Ebrey,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中文譯本為伊沛霞著,胡志宏譯,《內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中文繁體譯本為伊佩霞著,趙世瑜、趙世玲、張宏艷譯,《劍橋插圖中國史》(臺北:果實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2005)。

[3]伊沛霞參與編輯之教科書,包括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Society: A Sourcebook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1); A History of World Societies (Bedford-St. Martins, 1999, 2003, 2006, 2009, 2012); East Asia: A Cultu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2006, 2009, 2014)等。伊沛霞的完整介紹及著作目錄,參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網站:http://depts.washington.edu/history/people/14,及其個人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a/uw.edu/patricia-ebrey/.

[4] Keith McMahon, Polygamy and Sublime Passion: Sexuality in China on the Verge of Moderni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Kam Louie,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中譯本為雷金慶著,劉婷譯,《男性特質論:中國的社會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Martin W. Huang, 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