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期   2016 年 4 月出刊   
 
banner
 


編按:
  本系自87學年度開始實施教師講論會制度,於學期間由本系教師輪流發表專題報告,每學期約舉辦三次,藉以推動本系教學、研究及討論之風氣。104學年度由陳慧宏副教授擔任主持人,各場演講摘要節錄如後。

 陳慧宏副教授本文發表於104年11月26日。

 

從兩幅聖母像談明末耶穌會的儒家及宗教

陳慧宏(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在晚明耶穌會中國傳教區,有兩類主要的基督宗教聖像——聖母抱子像及耶穌像。其中,又以聖母抱子像所留存的相關紀錄,最能作為中國對歐洲圖像的深刻反應及自我解讀的例證,最早記錄明末中國人對基督宗教聖像反應的亦是聖母抱子像。基督教聖母在世界的傳播史中,在地、非歐洲觀者對歐洲聖像的回應,有一最明顯的特徵是將聖母像物質化——因此,跨文化互動下的聖像常被視為來自歐洲的「物品」,觀者傾向對聖像的物質條件產生反應。當神聖性被轉移或稀釋,非基督宗教觀者對圖像的解讀,就更遠離歐洲的意義脈絡。明末耶穌會脈絡中,有兩個聖母抱子像的icons遺存——擁有歷史性並因此能行神蹟或執行神聖保護力的特定圖像。一個是發現於西安的羅馬大聖母主教座堂的聖母像仿品,貌似一座抱中國孩童的白衣觀音,年代不明,但該羅馬聖像確於明末進入中國;一個是《程氏墨苑》(1610年版)所收仿西班牙塞維爾大主教座堂之木刻版畫,雖有日本版畫母本並附原題記,卻多了「天主」的標題,顯然是將聖母視為耶穌。在圖像表達上,這兩個icons對於聖母像的解讀,都遠離歐洲意義,也因此在文化互動的對話層次上,具有物質性的特徵:亦即觀者受物質層次吸引並轉化意涵,讓其產生中國化的意義。本研究對這兩個圖像所指涉的反應對話及圖像新銓做檢視,由所留下的相關線索,發現不論是西安聖母的貌似白衣觀音,或《程氏墨苑》將聖母女像視為天之「主」,都隱約暗示這兩個圖像所帶出的文化面向互動,可能超出傳統學界認知——耶穌會士傾儒抑佛,或駁斥民間宗教的立場。

本研究有以下三點小結,或可作為進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一、明末耶穌會士或許親近儒家,或以文人為傳教士定位,可是耶穌會士及天主教屢屢被視為類似佛家或民間信仰的宗教。第二、傳教士文獻的反對偶像崇拜信奉者,或許只是表面說法。中國之於圖像及義理的調適,傳教士是否在不同程度上默許?從這兩個聖母像來看,似乎是有。第三、有研究指出晚明士人的兩種宗教信仰,一是佛教,一是天主教。傳教士接觸的儒家士人,有相當多比例具有佛教信仰,明末耶穌會的儒佛關係,或許比傳統認知複雜得多。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