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期   2015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編按:
 「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等單位主辦,2015年為第五屆,主題為「南京: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

2015年南京歷史文化研習營小記

黃庭碩(臺大歷史系博士生)

今(2015)年年中,很幸運地錄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在南京舉辦的第五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8月6-20日)。由於過去從未去過大陸,因此便和同樣報上的石昇烜同學結伴提前四天至上海參訪,8月6日再轉乘高鐵前往南京。當天南京受到蘇迪勒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下起滂沱大雨,我們兩人幾經輾轉問路,終於在下午4點左右抵達下榻的中央飯店。稍事休息後,轉往附近的漢府飯店參加研習營開幕晚宴。席間,任教於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的胡阿祥老師介紹在場老師與工作人員,接著由學員輪流自我介紹。第一天便在這樣的初步交流下結束。

  
       ▲身為文史系的學生,來到上海,絕對不能錯過上海博物館。館內藏品極其豐富,
       單是青銅器展區便足以駐足觀賞整日。不過因為不用門票,假日總是人山人海,
       即便我們在非假日去,仍然排隊好一陣子才得以進場。不過必須說,這樣的等
       待絕對值得!(2015年8月3日石昇烜攝)

本次研習營的主題為「南京: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除去第一天報到與最後一天賦歸,共有9天的課程。其中5天是講授課,另外4天則是田野考察,第6、第7天為連續講授,其餘幾天為交錯進行。講授課當天,會在上、下午各舉行一場講座。晚上則讓導師們按照預先分好的六個組別帶開,並依據當天講授內容及相關的指定閱讀材料,進行約莫一小時的分組討論;其後大家再全部集合至大會場,依組別報告,並回應其他學員或老師的提問。這樣的綜合討論大抵會持續一個多小時,結束時常已屆晚上9點半。

10場專題講座的主講老師各有專擅,講授課題涵括文學史、醫療史、經濟史、宗教史、文化史、藝術史、歷史地理等面向,每位老師都很用心地兼顧南京的「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兩大主軸。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王德威先生的「文學南京:從現代回看歷史」,以南京作為基點,選擇自1910年代以降的10幾個關鍵時刻,呈顯其與複雜歷史脈絡的各種聯結,以及蘊含的豐厚文化底蘊,最後以韓東、朱文作結,說明南京文壇迄今仍保有一股強烈的先鋒意識,持續與時代角力。胡阿祥先生的「品味南京:集體記憶與文化符號」,則從地理形勢、歷史人事、文學意象三條主軸入手,言簡意賅地為我們勾勒出南京的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特色,並賦予南京「華夏正統之都」此一響亮的頭銜。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陳剛先生的「六朝建康歷史地理」,先由學術史的角度,綜理了前輩學人基於傳世文獻對於六朝建康的研究成果,接著介紹晚近結合考古發掘成果後,對於既有認識的修正與推近,並展示南京大學目前針對六朝墓葬資料與歷史地名所致力建構的資料庫成果。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范金民先生的「清代前期南京的社會經濟」,分別從兩個階段(一為清初,二自康熙廿一年至咸豐三年〔1682-1853〕)論述南京在清代前期的社會經濟發展。大體說來,南京在前一階段的經濟較為蕭條,而這與南京在政治上作為統治南方的大本營,施行一定程度的經濟控管有關;至統一後的第二階段,南京的經濟才開始穩定發展,這反映在人口增多、手工業高度發展及商業興盛種種現象上。再者,南京因缺乏生產原料,而將經濟命脈繫於手工業與販運貿易,以及相對於蘇杭呈現城鄉脫節等城市經濟的特色。

 中研院史語所劉淑芬先生的「煙雨樓臺:南朝建康的佛教文化生態」,以傳世文獻為基礎,對六朝建康佛教的地景、人文特色進行了極為全面的勾勒。相較於義邑組織發達、造像、建高塔風氣興盛、官方寺院比重頗高的北朝,南朝則囿於符伍制、禁碑令等影響,而發展出不同的佛教景觀。簡單地說,南朝的寺院多私人捨宅,形制上則呈現剎高塔低,建康城中亦可見到此種特色。而在人文方面,建康作為南朝首都,乃四方輻輳之地,集結了各地僧人,包括北來僧人與外國僧人,他們帶來多元的教法、經典與實踐。中研院史語所李貞德先生的「建康當歸不堪用──六朝醫學中的南方」,別開生面地從醫學史入手,爬梳六朝醫學中涉及的南方討論,例如南方常見的諸種疾病、南方在醫書中經常與女人、水、溼等意象聯結、南方特有的醫學世家與在地知識,以及南方在醫療實作上的種種難題與解決之道。在此講題裡,建康(當歸)毋寧說是一個引子,其作用在引出諸多南朝醫學史中饒富興味且有待深究的課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位在
      南京的舊址,現為中國科學院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田曉菲先生的「宮廷詩歌裡的皇權再現與帝國想像」,揭示南朝君臣如何在具體的物質建設──都城建造──外,透過細膩的文字經營(宮廷詩),展示王權意識形態與帝國想像,藉以消弭其統治合法性的焦慮。田先生也特別提醒我們,在文學研究中,語言不是透明的載體,除了「說什麼」之外,還得特別注意「怎麼說」,亦即重要的不僅是魚,筌也同樣值得關注。南京大學文學院程章燦先生的「建樹與銘記:南京碑銘文中的歷史記憶」,特別綜理六朝碑銘文的紀念、記憶與傳播功能,並分別就棲霞寺諸碑承載的歷史記憶、梁武帝親自修改〈石闕銘〉背後隱含的政治焦慮,以及南北朝所作的刻漏銘文所反映的南北正統競爭意識等課題,進行精彩說明。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大木康先生的「風月秦淮:明清城市的青樓與才子佳人文化」,首先分享自己如何對秦淮河岸的遊里空間產生興趣,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其後再依據《板橋雜記》中的材料,對明代南京青樓的歷史沿革與地理建置、文人與名妓的往來模式與代表人物,作了扼要清晰的介紹。中研院史語所石守謙先生的「金陵懷古與繪畫史」,追索明清之際金陵畫風的演變。石先生認為,明代後期的金陵畫派,懷有對視覺開發高度的興趣,因此畫風奇趣橫生;然明亡以後,此傳統逐漸失落,金陵形象的重建,轉入由財務官員所支持的文人之手,畫風也漸趨復古。至18世紀,揚州遂代金陵而起,成為奇趣傳統的繼承者。

講授課之外,短短4天的田野考察,我們走訪了10幾個具有豐厚歷史意涵的景點:第三天的明孝陵、中山陵、靈谷寺、譚延闓墓、秦淮河;第五天的史語所舊址、明城牆、南京博物館、總統府、雲錦博物館;第八天的古京口大運河西津渡、焦山、蕭梁帝陵、季子廟,以及第十天的棲霞山千佛岩、寶華山隆昌寺,和陽山採石場。而在講授課的那幾天,我也夥同幾位學友乘著中午休憩時間,參觀上課會場──六朝博物館,以及鄰近的江寧織造博物館、毗廬寺與金陵刻經處。

  
        ▲由鍾山最高處俯瞰南京中山陵,顯然比臺北的中正紀念堂更加宏偉氣派
        (對於遊客的體力要求也越高)。只是這種準帝王的待遇,與中山先生
        的三民主義精神似乎頗有扞格之處,莫非這便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
        仍須努力」一語的真諦?

個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天的鍾山行。這個位在南京東郊的小丘陵,從六朝以來,就成為帝國政治權力延伸、競逐的場域。它與南京城咫尺之遙的間隔,一方面享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神聖感,成為各宗教派薈萃之地;另方面卻又始終擺脫不了政治力的不斷介入,以至於我們總是可以很輕易地在許多本屬於宗教的神聖空間中,撞見各式各樣、當代或後世所層層疊加的政治符碼。

例如原建於洪武年間、後被改建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祭堂的靈谷寺無樑殿,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原本供奉的佛像被全數移除,換上紀念「先烈」的標語,以及看來有些陰森的人型蠟像。這樣的歷史錯置感,在鍾山屢見不鮮。至於那些為舊時帝王政要所建的規模宏大的陵墓,就更是赤裸裸的權力再現了。

     ▲靈谷寺無樑殿一隅。原為放置佛像
     的神龕,後來佛像全數移除,改放
     「國民革命烈士」 的靈位。

鍾山與南京城的關係,可說是考索本次研習營主題──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的一個最好切入點。猶記得第二天晚上的綜合討論,各組同學們多扣緊王德威、胡阿祥兩位老師講演時較為著重的歷史記憶課題,而在記憶的可塑性上大加發揮。聽了幾組報告後,主持討論的李孝悌老師忍不住提醒大家,南京是一座真真實實存在的城市,在貿然進入華麗繽紛的記憶迷宮前,似乎應該先對南京具體的空間配置有一定的把握,才不會讓討論流於天馬行空。孝悌老師的一番話宛如拉響了危機警報,讓大家馳騁的思緒紛紛迫降,並開始認真地思索如何將「都市空間」這個課題嵌入討論之中。可以發現,越到營期後半,各組同學的析論也越能扣緊文獻或田野,進行精采的統整與推論。能有這樣的成果,除了學員們自行摸索與調整外,各組導師也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以我個人來說,便在分組討論時從本組的羅曉翔老師(任教於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習得許多關於明代江南的社會經濟史知識,獲益良多。

本次研習營的另一重要收穫,則是得以和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學術傳統的學員進行深入且密集的交流。以領域來說,分受文、史訓練的學員們,時常在方法論、研究視角或關注議題上產生交鋒,諸如文史的分界、歷史中的文學、文學中的歷史等等,雙方各有專擅,在相互激盪的同時,也從彼此身上學到許多。以學術傳統言,這次研習營成員以來自臺灣與中國二地者為主,就個人觀察,中國學員在談論歷史時,較常站在一個講述自家過往的立場,有意無意間流露些許民族情感;相較之下,臺灣學員則多從建構論的角度,挑戰中國本位式的論述,這也使我們的討論不時迸現火花。撇開個人的價值取向,我覺得雙方如果都能秉持理性、包容、多元的心態交流,絕對有助於培養同情的理解。衷心期盼這一天的到來。

最後,感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蔣經國基金會如此用心舉辦這場研習活動。也希在這趟營隊裡結識的各方師友,未來能有機會來臺灣走走看看,讓我們可一盡地主之誼!

     
▲南京的總統府舊址。近來大陸興起民國熱,總統府似乎也成為觀光勝地,
每次經過都有不少遊客擠在大門拍照。總統府裡除了辦公廳外,還有占地
頗廣的庭園,感覺是個很不錯的工作場所,連孫文銅像看來也一派閒適。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