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期   2015 年 10 月出刊   
 
banner
 

編按:
  許雅惠老師以「從考古美術看早期中國」課程,榮獲本校102學年度教學傑出獎。本刊特邀許老師及其TA團隊分享課程設計理念與教案規劃實務。  

我的教學實驗,2011-2015

許雅惠(臺大歷史系副教授)  

教學,充滿一連串的嘗試,幸運地,我有臺大學生共同進行這場實驗。

去年(2014)教學發展中心送給每位教學傑出教師一枚戒指,上面刻著「傳道、授業、解惑」。自教書以來,韓愈〈師說〉的這句名言,不知在耳邊迴盪多少遍,咀嚼再三的結果,這枚戒指大概只能放在抽屜裡收藏著了。

先說「授業」與「解惑」,近十多年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教學現場產生巨大變化。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馬上google;碰到問題,問老師會不好意思,但向網路大神請教,一切只在彈指之間,永遠不用難為情。加上近幾年線上課程如火如荼展開,有些還搭配全套的課程綱要與作業,有一陣子我也常上iTunes University,觀摩各大學教授的教學技巧。有了網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上網學習。這些線上資源大幅削減了大學教師在「授業」、「解惑」方面的職能。

至於「傳道」,作為傳統師道典範的孔子、朱熹,莫不在吸收信徒,以發揚一己思想,說來比較像是宗教家,有違現代學術精神。我自己作為文化史的研究者,對於接受者(recipient)的能動性(agency)還是比較有興趣,也相信實踐(practice)的力量。在我看來,課堂的教學毋寧是一種觸媒而非傳道,藉由教師引介前緣研究、有爭議的學術見解,喚起同學的好奇與興趣,進一步培養年輕朋友探索知識的基本能力,激發他們的潛力。最後,年輕一代必須走出自己的路。

談教學不能不「闡發」教學理念,只是前述文字頗有「天花亂墜」之嫌。接下來就以這幾年通識課程的設計,特別是「從考古美術看早期中國」一課,談談自己如何將空泛的理念落實到教學當中。

首先,在教學現場,我特別強調兩件事:一是傳遞研究與學問的樂趣,二是表現專業的精神,這兩者經常是相輔相成。即使是通識課程,我也希望同學能領略學科的專業性,只有帶著他們跨過專業的門檻,激發年輕朋友的智識潛能,才可能在將來透過自我學習,讓通識所學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許雅惠老師(2015年3月11日攝於博雅201教室)

我希望修課同學能夠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所以課程的設計相當繁複,每週除了聆聽講授、參與討論課,還包括部落格協作作業、考試、校外教學、期末策展練習(各項課程設計詳後)等。除了講授是被動聽講,其他都要求同學主動學習與參與:討論課要事先讀好指定閱讀;作業要自己出題、評分;校外教學也不是被動地聆聽導覽,而是按主題尋找、組織博物館中的展品。這些設計,需要事先縝密演練、即時處理突發狀況,並隨時修正。當然,也有效果不若預期的時候。我很堅持每個活動過後都要檢討,會議中助教們會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並討論可行方式,這些建議都會落實在下一次的課程中。

這些教學設計稍微平衡課堂講授的重要性,我很希望將作研究的樂趣傳達給同學,但我無法評判自己是否口若懸河,有學生說口條清晰,也有人覺得催眠,我想是因為自己口頭講授的穩定度還不夠。無論如何,不管上課聽到、聽懂多少,經由各種主動參與的學習設計,保證讓同學有點小收穫。每週小小的收穫,累積十幾週,便相當可觀。

上述課程設計每一個環節是否能有效推動,助教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既然課程要傳達學科的專業度,助教當然也必須要有足夠專業的表現。什麼是專業?首先,學術語詞的定義與使用必須精確;其次,我特別要求助教注意圖片、圖說的正確性,有時甚至有些嚴厲。這看起來很細微,後果卻可能很嚴重:現在網路發達,充斥大量劣質的複製品圖像,稍不留意便可能落入陷阱。

強調專業並不代表助教必須有深厚的基礎,事實上,歷來的助教主修上古史的並不多,專業的態度才是關鍵,專業地面對自己每週的教案準備、回答同學提問、幫助同學學習。態度要專業,但方式可以是輕鬆的,許多助教自動自發設計各種「動手做」的小遊戲,幫助同學理解文章內容。在每週一個多鐘頭的助教會議中,助教們仔細地討論每週的教案、每次的作業,有時提出討論班的各種問題。這兩年,有些助教已是有經驗的老手,我讓助教們輪流主持每週的教案討論。在合作中,他們看到彼此的優點、缺點,也相互激盪出教學的潛能與主動積極的做事態度。這幾年,「從考古美術看早期中國」課程的成功,我要特別感謝助教們的用心與付出。

每個學期,當期中評鑑結果出爐時,我都要鼓起勇氣、屏息以對。因為此時同學多半還無法跨越學習的門檻,往往有許多挫折;所幸到了期末,多數都能登堂入室,領略學科內涵。在我的電子郵件信箱中,保存幾封修過課的同學來信,就讓我趁這個機會分享其中一封:

四年前修了教授的「遺物、遺蹟與歷史」,雖與如今電機系畢業後的生活並不直接相關,但教授傳授的觀念,仍然對我的思考有所啟發,感謝教授!

沒想到多年之後,會收到已畢業同學的來信,還有什麼比這更加鼓舞一位教師?

 

後記:
  感謝通訊主編邀稿,讓我有機會反思這幾年的教學方式。但這篇短文要如何定位,實在令我傷透腦筋,因為每一位在教學現場的教師,都有著自身深刻的反省,以及獨到的理念與作法。就把這篇文章──或許淺薄、也可能有深刻之處──當作是個人進入教學領域的一個階段性紀錄。五年、十年、二十年後,再讀到這篇文章時,想必會有不同感想。

▲「從考古美術看早期中國」上課實況(2015年3月11日攝於博雅201教室)

 

back to to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