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   2014年 04月出刊   
 
 
 
「臺大東亞文化研究論壇」部落格

▲「臺大東亞文化研究論壇」部落格

第四屆中國言語文化學會
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盧怡如(臺灣大學文學院專任助理)
一、緣起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集結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日本語文學系三系19位老師,該計畫承襲臺灣多年來在東亞文化交流研究上的耕耘成果,跨越人為的地域界限,打破學科的範圍,著重與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期許個人與整體學術研究上的提昇。

為實踐與國際學術上的實質交流,本計畫規劃每年移地研究。2012年3月22日,本計畫與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文學部合作,舉辦「第二屆日中文化交流廣領域國際學術會」,不僅激盪雙方的學術觀點,也加強兩校學者後續的互訪交流。在第一年成功的經驗下,2012年11月10日與韓國首爾漢陽大學中文系合作,假漢陽大學校生活科學大學舉辦〈第四屆中國言語文化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為「東亞文化的表象與文化交涉」。本計畫中文系、歷史系、日文系共計13位學者,以及3位博、碩士生參與,發表16篇論文。漢陽大學方面,安排5位韓國學者發表,並邀請1名中國學者與會,進行一天豐富且具多元議題的學術討論活動,會議實況簡介如下。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計畫成員出席2012年11月10日於韓國漢陽大學校生活科學大學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言語文化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和與會學者合影。
▲臺大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計畫成員出席2012年11月10日於韓國漢陽大學校生活科學大學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言語文化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和與會學者合影。

二、會議內容

會議由漢陽大學校中國語文學系學科長吳秀卿教授、漢陽大學校人文大學學長李光哲教授,及本計畫總主持人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致辭中揭開序幕。由於多位漢陽大學中文系學者乃畢業於本校中文系,且兩系長期保持密切往來,近年臺灣與韓國學生的交換學習亦急速增長,正是基於此份深厚友誼,本次會議順利舉行。並藉由本計畫的執行,交流擴展至歷史系與日文系領域,因此雙方特別珍惜此次機會,也期許彼此未來加深合作與交流,包括學生交換學習的可能性。會議原則上以中文為發表語言,由基調演講開始,共分為5個場次進行,每場為20分鐘,包含發表、評論及答覆時間。以下就本次會議發表的文章做簡短記錄。

本會基調演講由甘懷真先生主講,題目為「東亞前近代國際關係研究的若干省思」。本文從東亞王權的主要理論,即儒教中的「天下—國—家」理論,重新審視前近代東亞國際關係的諸項制度,介紹目前學界的天下理論學說,提出以朝貢與冊封體制的原理思考中國王權的性質,探討東亞自古以來就是「列國並立」的現象;期以更多元、客觀的角度建構東亞前近代的國際關係。

左起:漢陽大學校中國語文學系學科長吳秀卿教授、漢陽大學校人文大學學長李光哲教授與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分別致詞,甘老師並以「東亞前近代國際關係研究的若干省思」為題,發表基調演講。
左起:漢陽大學校中國語文學系學科長吳秀卿教授、漢陽大學校人文大學學長李光哲教授與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分別致詞,甘老師並以「東亞前近代國際關係研究的若干省思」為題,發表基調演講。
左起:漢陽大學校中國語文學系學科長吳秀卿教授、漢陽大學校人文大學學長李光哲教授與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分別致詞,甘老師並以「東亞前近代國際關係研究的若干省思」為題,發表基調演講。
▲左起:漢陽大學校中國語文學系學科長吳秀卿教授、漢陽大學校人文大學學長李光哲教授與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分別致詞,甘老師並以「東亞前近代國際關係研究的若干省思」為題,發表基調演講。

第一場論文發表由蕭麗華先生(臺大中文系教授)開場,題目為〈髑髏文學:空海和尚的九相詩〉。本文從髑髏文學的角度觀察空海和尚的〈九相觀〉詩,釐清這組詩的文學傳統,乃髑髏文學系統下的佛教文學,隱然有受到李白影響的痕跡;其思想內涵屬於禪觀與密法之融合,呈現佛教苦、空、無我的基本思維。

曹淑娟先生(臺大中文系教授)發表〈退溪陶山園居詩詠與學道體驗〉。朝鮮李朝儒學代表退溪先生一生發揚中國孔孟程朱之學,中年以後決志退休,在園居生活中講學體道。本文以其詩文為主要觀察對象,旨在分析其中呈現的心物關係,訪尋退溪對陶山空間的詮釋層次,以呼應退溪強調的踐履工夫和追尋境界。

陳翠英先生(臺大中文系副教授)宣讀〈韓國漢文短篇小說的仙道書寫初探〉。本文以韓國短篇漢文小說為主,探究其中的仙道書寫。透過論析其觀照人生的多維向度;提挈其敘事特色、美學表現;並嘗試比較相關作品所受中國古典小說如志怪、傳奇的影響等方式,期能詮解跨越時空的文化傳播所衍生的多重意義。

第二場由高嘉謙先生(臺大中文系助理教授)發表〈憂患與閒適:楊雲史與馬華漢詩史〉。本文以1907年南來新加坡領事館任職書記兼翻譯官的楊雲史(1875-1941)為個案,試圖解析南來、離散和地方感作為理解馬華漢詩史的重要框架,再從楊雲史兼集憂患與閒適的漢詩寫作,探究故鄉/異地、中國/南洋、大清子民/離散華人交織辯證形成的世界觀與地方感。同時在崇尚唐音和回應殖民地自然景觀的風格裡,掌握南洋漢詩的地域特色與文學意義。

古偉瀛老師發表〈日據時期的韓國天主教及其社福事業(1910-1945)〉。

▲古偉瀛老師發表〈日據時期的韓國天主教及其社福事業(1910-1945)〉。

古偉瀛先生(臺大歷史系教授)發表〈日據時期的韓國天主教及其社福事業(1910- 1945)〉,探究在日本佔領之下韓國天主教如何維持生存及發展,特別是「本土化」的情形;以及韓國天主教的社福機構在此期間的運作。希望有助於進一步瞭解日據時期的韓國天主教及其開辦的社福事業,與動盪變遷的大環境下韓國天主教會的困境。

許暉林先生(臺大中文系助理教授)發表題目為〈「柔術」的旅行:一個傳統日本漢字語彙在中國的傳播與想像,兼論《老殘遊記》中的一條評語〉。本文要討論的是,「柔術」這個在19世紀末葉從日本傳入中國的詞彙,如何在中國的語脈下與在地的概念產生連結、轉義與互動,並且轉化為國家現代化工程策略的一部分。

范淑文先生(臺大日文系教授)接續發表〈夏目漱石《明暗》後期漢詩中人與自然之關係──中國詩人之影響〉。本文檢視與長篇小說《明暗》同時期創作的夏目漱石晚年的漢詩,探討人與自然之關係,並考證這些漢詩中受到中國文人影響之處,進而對「則天去私」能有更深入之理解。

朱秋而先生(臺大日文系副教授)發表〈江戶詩人市河寬齋的詩風:試從南宋詩的關連談起〉。文中比較分析與市河寬齋同時代的關西詩人菅茶山(1748-1827)的作品風格,探討兩者在接受南宋詩的過程有何異同,藉此釐清詩人寬齋所形塑的作品風格與特色,省思寬齋在漢詩史上的定位。

林立萍先生(臺大日文系副教授)發表〈日本昔話集之日韓詞彙〉。《日本昔話集》收錄了108篇日本民間故事,以及「アイヌ篇」、「朝鮮篇」、「琉球篇」、「台湾篇」等四大部分。本次報告試將這部作品視為一跨域之文化交流成果,預定聚焦於日本與「朝鮮」兩地民間故事之詞彙,試從比較的角度切入,觀察其使用傾向之異同,期望成果能應用於異文化交流研究、日語詞彙研究和日語教育之參考資料。

第三場由林慧君先生(臺大日文系副教授)發表〈日語外來語前綴詞素「アンチ」(「anti-」)之語意分析〉,主要探討日語外來語前綴詞素(prefix)(「接頭辞」)「アンチ」(「anti-」),其語意用法相關之問題,並兼對比分析其與類義詞漢語前綴詞素「反」以及中文前綴詞素「反」之間的異同。最後亦附帶說明有關韓語外來語「anti-」的種種。

洪瑟君先生(臺大日文系助理教授)接續發表〈中島敦《中國系列作品》中的西洋文學受容〉。本文針對昭和時代漢學底蘊深厚的作家中島敦,其以中國文學為藍本創作的作品加以分析;探討中島敦的作品受到中國文學思想的影響及對西洋文學思潮,如「自我探索」的重視等的受容。

曹景惠先生(臺大日文系副教授)發表〈無住的「三聖派遣說」再考〉。「三聖派遣說」對無住三教一致思想的形塑有何影響?無住所接納、理解的「三聖派遣說」來源為何?本文透過考證「三聖派遣說」在中日兩國的流傳狀況,試檢視無住的學養和思想傾向,進而探究無住的「三聖派遣說」知識體系如何形塑而成。

王安紅先生(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講師)發表〈語音同化與韓國學生漢語普通話聲母偏誤分析〉,針對韓國學生因韓語語音同化普遍的現象影響漢語學習中的語音偏誤,透過實際調查、研究找出偏誤之處。

守屋美佐子先生(慶州大學觀光外國語大學部教授)的論文〈한국인 일본어학습 자의 외래어 표기의 문제점 〉(〈學習日本語的韓國學習者標記外來語時的問題〉),探討韓國人學習日語標記外來語的方式。

白知永先生(漢陽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發表的 “Scalar Properties of Chinese Incremental Theme VPs”(〈漢語動詞組漸生題旨的等級特性〉),探討普通話(Mandarin Chinese)的語言結構。

 第四場由本計畫三位研究生發表論文。黃文青先生(臺大中文系博士生)宣讀〈陶淵明筆下的抒情自我──從《五柳先生傳》談起〉。本文嘗試對陶淵明筆下的「抒情自我」提出另一種傾向客觀面之理解的可能。首先將自我的客觀面拉攏進來,即回歸到當時「體之所安」兼具心神形體的觀人之道,同時援引「身體──空間」的理論視域,以探討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朝向「生活世界」的「自我表演」所可能發生的意義。李菊華先生(臺大中文系博士生)發表〈重讀東亞記憶──「抒情自我」的再發現〉。自1644年滿人征服中國,正式宣示清朝的成立以來,東亞諸國即面臨國際關係上定位的困境,伴隨而來的則是對於清朝的文化認同的難題。本文首先試從近代關於「東亞」與「共同體」的論述,找尋凝聚東亞的可能答案。其次,希望藉著17世紀東亞文本的閱讀,分析可能成為17世紀「文學共同體」的文化根源。李孟衡先生(臺大歷史系碩士生)宣讀〈朝貢冊封體制與東亞政治文化──以十七世紀前期之中韓關係為中心〉。本文擬以17世紀中韓關係史上的若干事件為線索,分析其在東亞史上之意義,釐清所謂東亞政治文化──即美國學者費正清提出的「朝貢-冊封」、「中國的世界秩序」之表象、實際與可能之交涉關係。

李孟衡先生發表〈朝貢冊封體制與東亞政治文化──以十七世紀前期之中韓關係為中心〉。

▲李孟衡先生發表〈朝貢冊封體制與東亞政治文化──以十七世紀前期之中韓關係為中心〉。

第五場由三位漢陽大學中文系研究員發表。李勝喜先生的〈신중국 영웅산업과 대중 주체성의 위상학──「대중전영」(1950-1966) 에 나타난 마오의 이미지 전력을 중심으로〉(〈新中國的英雄產業與大眾主體性的位相學──以「大眾電影」(1950-1966)中的毛澤東形象(塑造)策略為中心〉),是透過大眾電影海報中的毛澤東形象,探討新中國如何塑造英雄。金明信先生〈《蘭花夢》의 영성영웅 연구〉(〈《蘭花夢》的女性英雄研究〉)一文,研究《蘭花夢》女主角松寶珠的女性英雄形象。梁仲賜先生的〈個人의 역사에서 다시 王朝의 역사로── 漢書의 史記 變容 樣相을 通해 본 史官의 글쓰기〉(〈從個人的歷史轉向王朝的歷史──從漢書接受史記的樣相觀察史官的書寫方式〉),比較《漢書》與《史記》分別為官方、個人的史官書寫的相異策略。最後,由漢陽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徐元南副教授致謝辭。


三、回顧與展望

國與國的人為界限,並不能阻礙文化、思想上的傳遞。且隨著時間的進展,國、族的界限分合交雜,文化、思想的傳布更顯其層次與厚度。〈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計畫不僅透過系所的合作,加強學者研究上的相互學習;並且以「東亞」為基礎,嘗試打破國族的邊界,跟隨文化的流動,觀察東亞共同分享的思想、文化、信仰及政治制度等內涵的異同;特別是接受者如何重新理解、詮釋與應用這些內涵的面向。而在每次的移地研究中,與不同地域的學術機構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與討論。

本次與韓國漢陽大學的交流,以中文為交流基礎,突破語言限制,增進與韓國學界的實際了解,也將本計畫的研究成果展示於國際學術活動中,難能可貴。我們也將繼續以紮實的研究與不同的國際學術機構分享與切磋,深化臺灣對「東亞」的研究探索。

▲臺大學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計畫成員於「第四屆中國言語文化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合影
▲臺大學文學院「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計畫成員於「第四屆中國言語文化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合影。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