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2013年 4月出刊   
 
 
 

於新疆阿勒泰山區與哈薩克友人合影

▲於新疆阿勒泰山區與哈薩克友人合影

編按:

 臺大文學院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推動國際化」為重點工作之一,具體措施包括增加出國交換生獎學金名額、鼓勵大學部學生至外國大學學習。2011-2012年間,本系即有多名學生申請補助,赴海外學習。從學生回國後撰寫的報告書可知,收穫頗豐。以下節錄三份報告,以饗讀者。

 

菁英薈萃,滿載而歸──
記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進修一年
孔令偉(臺灣大學歷史系大學部B97畢業)

大學三年級時修畢系上學分,已申請提前畢業的我,一心只想盡快準備研究所考試。然而,2011-2012年到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域所)交換進修,改變我原本急躁的計畫。今天回想起來,能夠擁有這段寶貴的經歷,實在幸運地令人不敢置信。

2011年1月份,我參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十屆歷史研習營,巧遇當時正在該所訪學的中國藏學家沈衛榮教授。大學本科時期,我曾拜讀沈教授在臺灣史學期刊發表的〈再論《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與〈西藏文文獻中的和尚摩訶衍及其教法:一個創造出來的傳統〉,以及蒙藏委員會出版的《一世達賴喇嘛傳》, (註釋1)久仰其學養之深邃廣博。研習營課程的空檔,我向沈教授當面請益,得知近年中國藏學研究快速發展,以及中國人民大學設置國學院,其下並成立西域所與漢藏佛學研究中心,以期倡導「大國學」的概念;蒙古學家烏雲畢力格(Oyunbilig Borjigidai)教授亦受沈教授之邀,在西域所任教。聽聞西域所的師資陣容堅強,我因此萌生前往中國人民大學交換學習的念想。而就在這時,我得知文學院提供「優秀學生獎學金」的訊息,經過導師陳弱水教授推薦,我有幸獲得獎助。若是沒有這筆獎學金,依靠家教打工支付大學學費的我,可能無法如此順利的完成這趟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習。

2011年8月「首屆兩岸漢藏佛學研討會」會場,前排右二起:人民大學國學院沈衛榮教授、哈佛大學南亞系范德康(Leonard van der Kuijp)教授、周伯戡教授;筆者於范德康教授後方。
▲2011年8月「首屆兩岸漢藏佛學研討會」會場,前排右二起:人民大學國學院沈衛榮教授、哈佛大學南亞系范德康(Leonard van der Kuijp)教授、周伯戡教授;筆者於范德康教授後方。

而就在正式前往人民大學前的暑假,本系兼任教授周伯戡老師受沈教授之邀,將前往中國無錫出席「首屆兩岸漢藏佛學研討會」。周老師在知道我即將前往人民大學後,積極鼓勵我撰寫論文,以便參與這次研討會。我另外申請到歷史學系的補助,於2011年8月27號前往無錫靈山,發表〈金剛經滿文譯本初探──論滿洲本位政策與清代譯經事業〉。這篇論文,獲得與會學者及沈教授的肯定,被收入2012年9月出版的《文本中的歷史:藏傳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傳播》(註釋2)一書中。在此必須感謝周老師的支持與鞭策,若是沒有他的背書,作為一個大學本科生的我,絕沒有機會參與這場深具意義的研討會。也正是因為這場會議,讓我在正式開學前,便能夠結識西域所的師生。

會議結束後,人民大學即將開學,我直接前往北京。在2011-2012學年的第一個學期,我選修沈衛榮教授主講的「西藏文明導論」與「漢藏佛學比較專題研究」、張麗香教授的「梵文研究」,以及荻原裕敏教授的「西域胡語與歷史語言學」。除了正式的選修課程外,西域所的教授在課後時間開設讀書班,帶讀蒙、藏、梵文等原始文獻,學生可自由參加。如沈衛榮教授帶讀漢譯藏傳經典《大乘要道密集》,烏雲畢力格教授帶讀蒙文《內齊托音傳》。參與這兩個讀書會,讓我對文獻的掌握能力增進不少。第二學期,我則在梵文和歷史語言學的進階課程之外,繼續選修「古藏文文獻」、「蒙古文獻與蒙古史」,並隨烏雲畢力格教授閱讀蒙文史書《白史》。經過這一年的課程,在諸位老師的教導與同學們平日的切磋下,我對蒙、藏、梵文及歷史語言學,有了較為完整的認識。

此外,我的交換學習生活,並不完全是埋首於歷史文獻當中。出於個人對於西域、蒙古與西藏史地的熱愛,我利用課餘時間,前往新疆、青海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炙熱的吐魯番沙漠、寒冷的帕米爾高原、天光一色的青海湖,過去只在教科書中出現,而我此行不僅親身履及,也實際體會了蒙、藏、維等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在青海,我受僧人的款待,借住在活佛的宅邸中;在北疆,我和哈薩克青年一同登山釣魚;在帕米爾,我受邀至柯爾克孜人家中一同用餐。這些獨特的生活經驗,非筆墨所能形容。

▲筆者於新疆吐魯番庫木塔格沙漠(右)、帕米爾高原喀拉庫勒冰湖畔(左)
▲筆者於新疆吐魯番庫木塔格沙漠(右)、帕米爾高原喀拉庫勒冰湖畔(左)
▲筆者於新疆吐魯番庫木塔格沙漠(右)、帕米爾高原喀拉庫勒冰湖畔(左)

一年的交換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然而我的學習,並未隨著交換生身分的消失而告終。2012年暑假,我和國學院的同學,一同前往寧夏銀川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第二屆西夏文研修班」。課程結束後,我繼續前往甘肅蘭州,與臺灣朋友會合,一同西行敦煌。這趟旅程從敦煌南下,經青海格爾木、西寧、果洛,艱辛抵達玉樹,最後途經奇險的川藏線,抵達成都。一路上物質環境的艱苦,讓我們體會生活在中國西北、西南的人們,是多麼的堅毅;而他們對佛教堅定的信仰,以及對自身傳統文化的執著,也令人印象深刻。

完成這趟數千里的壯遊之後,我並沒有閒下來,因為沈教授鼓勵,我和西域所師生一同前往內蒙東部與東三省進行考察。此次為期半月的考察行程,先後造訪赫圖阿拉與盛京三陵等滿洲故地及北魏嘎仙洞,又飽覽了長白山天池、呼倫貝爾湖等自然景觀,讓我對中國東北有所認識,也和同學們奠定了深厚的情誼。

其後,我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二屆漢藏佛學研討會」,發表〈〈楞嚴咒〉與《大白傘蓋陀羅尼經》在乾隆《大藏全咒》中的交會──兼論乾嘉漢學之風的「虜學」背景〉一文。

在這一年的交換學習中,沈衛榮教授與烏雲畢力格教授對我的指導與幫助,張麗香教授與荻原裕敏教授對我的教導與鼓勵,以及西域所同學們的指教,著實讓我受益良多。西域所的師資優良,師長們很關愛學生,同學間又樂於相互論學,正是他們大方的關懷與給予,讓我在北京的一年,擁有了理想的學術家園。總結來說,這一年真正是滿載而歸。在此我要向這段期間,教導我、鼓勵我的諸位師友們,致上最深切的感謝。

於新疆阿勒泰山區與哈薩克友人合影

於帕米爾高原與柯爾克孜青年合影

▲於新疆阿勒泰山區與哈薩克友人合影
▲於帕米爾高原與柯爾克孜青年合影

註釋1:沈衛榮,〈再論《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卷第1分(2006,臺北),頁697-727;沈衛榮,〈西藏文文獻中的和尚摩訶衍及其教法:一個創造出來的傳統〉,《新史學》16卷1號(2005,臺北),頁1-50;沈衛榮,《一世達賴喇嘛傳》(臺北:唐山書局,1996)。

註釋2:孔令偉,〈金剛經滿文譯本初探──論滿洲本位政策與清代譯經事業〉,收入沈衛榮編,《文本中的歷史:藏傳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傳播》(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2),頁455-496。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