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2013年 4月出刊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擷取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網站」)

 

2013年史語所歷史研習營活動心得
鄭庭鈞(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從1992年起,在每年初春舉辦歷史研習營(以下簡稱史研營),今年(2013)已是第二十二屆。

史語所匯聚許多優秀的學者,各個有著深厚的學養。然而,史語所非教育機構,研究人員較少有管道把他們先進的研究成果與經驗傳給年輕學子。於是創辦了歷史研習營,招收有志於研究的學生,引領同學進入無涯的學問之中。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啟發了無數的年輕學人。

這次史研營的召集人是王鴻泰老師(史語所),舉行的地點在史語所,共有六十餘名來自臺灣、大陸、英國、美國的學員參與。營隊採取工作坊的形式,以「帝國.邊疆.異域」為主題,延請十位講師,各以一個半小時簡單介紹他們的研究主題。十位講師及其主題,依照上課先後依序為:石守謙老師(史語所)主講「從中國到東亞──從個人的藝術史研究經驗談起」,用中、日、韓整個東亞的視角來討論視覺的文化意象;邢義田老師(史語所)主講「封建VS城邦:對古代中西政治傳統的一點省思」,以漢朝、羅馬東西兩個大帝國進行比較,討論東西政治傳統的特質;柯志明老師(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講「從界外到帝國邊陲: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岸裡地域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劉序楓老師(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講「漂流異域:清代東亞海域的海難與海難記錄」,廣蒐各國漂流記,還原清代東亞海難救助系統;張隆志老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講「台灣史上的帝國與邊疆關係:從1874年牡丹社事件談起」,用帝國夾縫的觀點剖析牡丹社事件;陳國棟老師(史語所)主講「淡水的歷史圖景──河、海與人群的交會」,概覽淡水的歷史;胡曉真老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講「明清文學的西南敘事」,用與西南有關的文學作品重現明清時人對於西南的觀點與想像;卓鴻澤老師(史語所)主講「蒙元末帝與祕密瑜伽」,運用多種語言考據元朝的秘術;黃應貴老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講「來自邊緣的聲音」,以他長年在布農族部落進行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部落的變遷的角度省視臺灣社會受「新自由主義」的影響;連瑞枝老師(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主講「動亂、夷民與山鄉社會:歷史的重構與反思」。另外還請范毅軍老師(史語所)跟我們解說GIS系統的應用。

史語所不是侷限於單一學科的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常來自不同的學科。與各種不同學術訓練的研究人才共事、對話的過程中,每每能激發出新的想像。此次史研營的課程也承襲了多種學問取徑的特色,講題從牡丹社事件到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學科從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到文學,研究方式從宏觀比較、田野調查,到在地歷史記憶。各種不同的角度,展現出宏闊的視野與超乎單一學科框架的獨特魅力。原本對於學術的想像也在這些不同知識的激盪下被重塑,慢慢領略到學問的各種可能。

在演講之外,主辦單位還安排了一天到淡水的參觀行程,由陳國棟老師率隊講解。陳老師是淡水人,對於淡水有著濃濃的感情,他帶著我們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信手一指,都是滿滿的故事。歷史在這一刻從紙上躍出,時光砌成的樓房是真正的過去。

或許是因為臺灣歷史較短,我們對保存過去並不措意。臺灣的古蹟遺留固不若歐洲的完整,也不如中國的豐富,但在尋常巷弄之間,仍暗藏著深厚的記憶。淡水正是最好的例子,除了紅毛城、滬尾砲台這些地處軍事要衝而立的建築外,如同臺灣各地,淡水亦有許多廟宇。福佑宮、清水祖師廟埋於淡水的喧市鬧里,這些古廟不只作為人民信仰的中心,更承載了漢人墾拓淡水的過去。若能重新發現、挖掘這些古蹟,探索背後所蘊含的過往以及悠遠的記憶,歷史不會只是留在紙上的斷簡殘篇,更是可以親身實踐的過去。

營隊除了講課,每天都有一段綜合討論時間。有別於過去大班討論,今年事先將同學編組,每組安排一位導師協助討論的進行。演講的重要觀點在討論時加以釐清與延伸,與講課相輔相成,對學習有很大幫助,學員們亦可藉此機會互相交流切磋。

來參加史研營的同學從大三到博七,幾乎囊括了學術專業訓練的各個階段。每人對知識多有初步的方向,其中不乏已有小成,甚至獨領一方的高手。跟這些不同學術訓練下的朋友們分享各自的觀點,作用不下於課程演講,這些分享與對話正是研究學問的開始。學術從來不是一個人閉門苦讀,單打獨鬥即可精博。一個互相分享對話的學術社群是成熟學術的重要條件。短短幾天之中,我們一起討論課程、想法、識見以及志業,不知不覺之中,也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學術社群。希望未來還能繼續聯繫,互相扶持。

這幾天在知識上獲益良多,但令我更為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們為學的風範。每位老師在自己的領域都可稱通達,卻總不失對學問的謙卑。如有同學問石守謙老師問題,卻誤解老師文章中的論點。老師聽完後只是笑了笑,反向大家致歉,謙稱是他文章寫得不夠清楚。而老師們對於學問的熱情更是令人佩服,如黃應貴老師投入田野計有四十餘年,至今仍深居山林,孜孜問學於部落。在他們的身上,學問不只是知識,也是對於世間的態度。

在史研營緊湊的課程安排下,每天心靈都收穫滿滿。滿載的不只是心靈,連肚腹亦然。每日除三餐外,尚在下課期間備有多樣茶點、水果,選擇極精,味道甘美。安排的住宿也潔淨舒適。食宿起臥與課程似乎無關,從中卻最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各樣條件的配合成就了一個豐富的營隊。很幸運有機會能參與此次歷史研習營。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