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2013年 4月出刊   
 
 
 
趙綺娜老師與幾位大學同學到高齡92歲的同學孫劍鋒先生家聚會時留影。(2013年1月18日攝,梁庚堯老師提供)
 
▲趙綺娜老師與幾位大學同學到高齡92歲的同學孫劍鋒先生家聚會時留影。(2013年1月18日攝,梁庚堯老師提供)

編按:
 趙綺娜老師因病於 2013年 3月中旬突然辭世,聞者皆難過又不捨。趙老師的告別式於 4月 7日舉行,百餘位師友、學生同來悼念,場面哀榮。本系另訂於 5月 10日舉辦「趙綺娜教授追思會」。
 本刊謹製作紀念專文,彙輯趙老師行述與學術研究簡介,以緬懷其一生奉獻心力於歷史教學和學術研究。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趙綺娜教授研究成果簡介
張淑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78年12月中,美國宣布次年元旦將跟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這個歷史事件影響了趙綺娜老師的研究生涯。綺娜當時剛開始研究美臺關係(當年稱為中美關係,目前則稱臺美關係),可能跟所有的研究生一樣,用美國國務院剛剛出版的《美國外交文件選集》(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來決定研究的內容,因此她碩士論文研究的焦點是中國內戰到韓戰爆發前,美國對臺灣戰略價值的評估與政策。1論文尚未完成時就碰到「中美斷交」,綺娜說當時一位美國友人要她不用擔心,因為「國會」一定會出來處理這個狀況,這說法讓她好奇:國會如何能影響既定的外交政策。她的碩士論文雖然聚焦在行政部門(尤其是國務院與軍方)對臺灣戰略價值的評估,以及是否該保臺或棄臺的爭論,但在論文討論的時間( 1945-1950)內,美國國內已經為中國赤化責任歸屬掀起了大辯論,當時國會議員們的指控與建議,往往佔了媒體相當大的版面。參議員麥卡錫( Joseph McCarthy)藉著蘇聯試爆原子彈與中國赤化等局勢的變化,掀起了新一波的「紅色恐怖」,因此綺娜決定博士論文要研究國會如何挑戰杜魯門政府的中國政策,2沒想到這個切入點影響了她此後三十年的研究。

趙綺娜老師與張淑雅老師參觀國家圖書館及美國在台協會等單位合辦之「美國人在臺灣的足跡, 1950-1980」特展時留影。(2010年12月24日攝於國家圖書館,張淑雅老師提供)

▲趙綺娜老師與張淑雅老師參觀國家圖書館及美國在台協會等單位合辦之「美國人在臺灣的足跡, 1950-1980」特展時留影。(2010年12月24日攝於國家圖書館,張淑雅老師提供)

 綺娜三十年來的研究涵蓋三個焦點,跨越了政治外交與文化交流(宣傳)兩個領域。第一個焦點是博士論文,以及從論文改寫的「親國民政府國會議員」(這是綺娜對 the China Bloc的翻譯,以下為行文方便,簡稱「中國幫」,希望綺娜不會介意)相關文章。博士論文完成後,綺娜從中國幫研究衍伸出兩個與冷戰時期美國爭取人心的心戰層面相關的探討:一是美國對臺灣本身的文化交流與其成果,另一則是美國在臺灣之外的東南亞地區的宣傳活動,以及再延伸的東南亞華人政策研究。每一個焦點都是植根於一手檔案的開創性研究,遺憾的是:後兩個焦點研究雖然已經有相當的成果,卻都尚未完成。

第一個焦點是對國會「中國幫」的研究,基本上屬於傳統政治外交史領域。之前各界對此議題的焦點關懷是:從二戰到冷戰期間,美國國內政治運作或政黨之爭,是否讓美國延遲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相關研究多半將 1950年代之前為中華民國政府(以下簡稱國府)爭取援助的美國人士泛稱為「中國遊說團 the China Lobby」(大陸學者則通稱為「院外援華集團」,籠統包括媒體人士、各種民間團體與政府各部門人員),並集中討論這個集團是否影響了美國對兩岸的政策。綺娜卻特別聚焦於較可能對外交政策(對華政策)有實質影響力的中國幫議員,仔細檢視他們的背景、在國會的相關作為,以及他們在實質對華政策方面的影響。綺娜耐心的耙梳從馬歇爾調停之後、冷戰情勢升高時期,一直到韓戰期間(1947-1952),美國參眾兩院議員與援華有關係的議案立法過程,辨識「親國府」議員的姓名與發言內容,以及法案的結果是否有助於爭取援華經費。她指出這些議員們透過「巧妙之議事策略運用、美國國內政治、國際局勢變化,使得在國會中身為少數分子之親國府議員,好像對美國之中國政黨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實際上,中國幫的作為只是增加了杜魯門政府對華決策時的困擾,以及必須花時間與他們溝通的壓力,對美國之於國府或臺灣的政策,都沒有「實質」的影響。美國之所以與國府藕斷絲連,不是因為中國幫的壓力,而是行政、立法部門對冷戰、中國與國府的看法,和美國應該採取的行動基本上相當類似所致。中共介入韓戰之後,美國對中共採取圍堵、不承認、不允許其入聯的政策,當然更不是中國幫的功勞。3

除了對政策影響力外,很多批判性的媒體報導或研究指稱:這些 1950-1960年代為國府遊說或在國會支持其立場者,都是受國府收買。綺娜的研究卻顯示,中國幫成員都是因為個人的信念,尤其是反共意識與輸出美國制度與文化的關懷,而呼籲美國應該支持國府與臺灣。例如參議員史密斯( H. Alexander Smith)與中國並無特殊淵源,但為了美國全球地緣政治考量,與「向全世界推動民主政治與基督教思想的使命感」,加上「門戶開放」以來對中國的特殊責任感,認為「受過西方訓練的國民黨領袖是使中國基督教化、建立民主政治昀後希望」,才會積極支持國府。國府遷臺後,他主張美國應該佔領臺灣,以建立亞洲民主的典範,並希望國務院可以思考「讓臺灣成為中立獨立共和國」,因為臺灣七百萬人不想被國、共統治,美國對此有點責任。中共介入韓戰後,國府受過西方教育的自由人士,如吳國楨、胡適、顧維鈞等人,告訴史密斯議員:臺獨在臺不受歡迎、八成中國人都反共,之後他才不再認真考慮臺獨問題。 4換句話說,這些中國幫的成員並未受國府收買,他們的想法跟美國行政單位很類似,都是以爭取昀高的國家利益為主,甚至與國府或蔣介石的立場相悖。

1991年蘇聯垮臺、冷戰落幕後,受到文化研究盛行的影響,冷戰史研究有個文化轉向,亦即除了軍事、政治、外交關係與策略的探討之外,研究者們注意到所謂的「文化冷戰」層面,即透過政治、經濟、軍事以外的「軟實力 soft power」(或公共外交、文化外交等),來爭取人心、鞏固反共陣營的策略,綺娜很快加入此新潮流。 5由於感嘆二戰以後美國對主要盟國,如奧地利、西德、巴西、日本等盟邦,推銷美國文化的政策的研究紛紛呈現,卻幾乎沒有美國對臺灣或華文世界輸出文化的研究,綺娜乃在中國幫研究的基礎上,探索國會議員在文化冷戰中的作為,開展了其他兩個研究焦點:美國在臺灣內部,以及鄰近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文化冷戰相關作為。

趙綺娜老師赴美國國家檔案局( The National Archives at College Park, Maryland)蒐集資料。(攝於2001年12月17日)

▲趙綺娜老師赴美國國家檔案局( The National Archives at College Park, Maryland)蒐集資料。(攝於2001年12月17日)

首先切入的是在臺灣外部的文化冷戰。接續關於中國幫另一主要成員周以德(Walter H. Judd)的研究,綺娜先探討由周以德所主導、在香港協助中國難民組織「援助流亡中國知識份子協會( Aid Refu-gee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c. 簡稱為「援知會 ARCI」)」的活動與成果。由援知會在香港的活動,衍伸到探索香港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Hong Kong,簡稱美新處)在針對華人的反共宣傳活動中的作用,並循線發展出美國與國府雙方對東南亞華人政策的研究。綺娜指出:美國官方在歐洲本來就有協助逃出鐵幕國家難民的計畫,對逃到香港的中國難民卻較不重視。周以德認為中共之所以能夠奪權,是因知識份子接受共黨宣傳;他們出走香港則顯示開始背離中共,可以用來警示海外華人不要支持中共政權。何況這些知識份子有不少受過西方教育,屬於「自由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協助他們可鼓勵鐵幕內的反叛活動。援知會一開始是民間組織,周以德出面向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政府求助,獲得官方補助,陸續將約一萬四千名的流亡知識分子及其家屬移民到臺灣、美國、東南亞等地,可說是「藉援助難民之慈善活動,以達成美國反共外交之目的」的官民合作。美國政府尤其希望將受西方教育的知識難民移置到臺灣,影響國府的政治運作,但效果尚待檢視。6

與香港難民問題相關的是美國對亞洲,尤其是東南亞,華人政治立場的重視,以及針對華人的宣傳工作。在中共介入韓戰、幾乎將以美國為主的聯軍打敗之後,美國擔心中共會利用東南亞華人顛覆當地政府、擴張共黨勢力,因此開始重視對東南亞華人的政策。美國的基本目標是削弱華人傾向中共的可能,鼓勵華人效忠居住國政府,並以國府取代大陸祖國,即以國府做為自由中國的象徵及反共華人的集結點。此外,美國也鼓勵國府爭取華人支持,並協助吸引華人子弟到臺灣就學等計畫。到 1950年代中期,中共對華人政策改為呼籲和平共存,避免刺激各國,美國政策亦跟著轉向,易之為推動各國華人同化、認同並效忠居住國而非國府。不過綺娜指出,由於美國對華人與對國府的政策常常混淆不清,推動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效果不彰,例如協助僑生回臺就學,就與推動同化的目標相牴觸。7

研究美國對東南亞華人的政策,讓綺娜發現華府與國府雙方對東南亞華人的政策不見得完全合拍。剛巧當時外交部選擇性開放三十年以上的檔案,她因此開始利用亞太司的檔案,探索國府的相關政策。翻閱檔案後,綺娜發現東南亞華人實為國府「提昇國際地位、求取國家利益的重要籌碼」;她也在檔案中看到許多僑務與外交政策扞格,以及僑務為外交利益服務或犧牲的事例。 8例如 1956-1957年間,越南的吳廷琰政府強迫華僑加入越南國籍,華僑求助於國府。國府擔心華僑因我方護僑不力,轉而投靠北京政權,故與越南積極交涉,希望為華人爭取到自由選擇國籍之權利。但是吳廷琰政府態度強硬,讓兩國關係緊張,瀕臨破裂。綺娜指出國府不願華僑取得外國籍,遑論鼓勵他們同化僑居國;但國府自知在 1950年代的外交籌碼有限,外交部官員在思索對策時,時時得面對護僑與爭取反共盟國的兩難,且似乎有以反共利益為優先的傾向。昀後,越南政府以打擊華商逼迫入籍,幾乎癱瘓全國的商業活動與金融市場,導致經濟面臨崩潰,只好放鬆強制華僑越南化的步調,國府也不再積極交涉。事實上,兩年後,絕大部分越南華人都取得越南籍。綺娜的研究指出:中越邦交從化解敵意到合作,是僑商願投資越南工業,才締造了國府、越方與華僑之間經濟技術合作契機。 9換句話說,反共意識與民族主義有衝突之處,國府在對海外華人的政策上,常常得面對護僑與反共需求的矛盾。這樣的觀察,豐富了對國府外交政策,以及整體冷戰國際互動的理解。

另外,綺娜在研究援知會的過程中,也看到香港美國新聞處在針對華人世界的宣傳活動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費心探索其活動的細節與成果。香港美新處主控美國在東南亞的華文宣傳系統,主要工作是製作中文宣傳資料(包括出版《今日世界》、《四海畫報》等雜誌,張愛玲的《秧歌》之類的反共文藝作品、各種宣傳小冊,與翻譯有助於宣揚美國價值與體制的文學作品等),製作廣播節目與有關中共實況的英文資料,以提供全球反共運用,舉辦針對港澳居民的宣傳文化活動(包括電影放映、音樂會)等等。美新處宣傳目標在藉由傳播中共現狀的資料、削弱支持中共與中共對海外華人的影響,並激起亞洲人民的反共意識;此外還要鼓勵當時存 在於香港的各種反共團體間的合作,希望他們團結支持在臺灣的自由中國;再進一步,則要讓華人了解美國文化與制度、接受美國反共外交政策。綺娜認為:美新處所提供的服務與活動,「對香港讀書人的生活內容與視野,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10

綺娜第二個延伸的研究焦點,為美國針對臺灣內部的文化冷戰。前面提到中國幫之一的參議員史密斯非常重視文化輸出,即針對友邦所做的宣傳工作。綺娜先從臺灣學術界熟悉的傅爾布萊特訪問計畫(由傅爾布萊特 James William Fulbright參議員發起)開始,探討美國國會發起,並與行政單位配合,試圖透過文化、學術交流的方式,加強盟邦人民對美國制度與文化價值的認同,以鞏固反共盟邦。 11接著討論美國在臺灣實行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的三種法案的緣起、整合與昀終結合執行的情況。除了細緻描繪各法案內容、目標與立法過程外,綺娜指出:美國對歐洲文化冷戰是爭取認同,對臺灣則打算「以美國文化來改造中國、臺灣,其態度上是截然不同的」。此外,她還提出在臺執行的幾個重要問題:首先,號稱「交流」,實質上是美國向臺灣單向文化輸出,「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七○年,美國幾乎壟斷了海外文化輸入臺灣的管道」。其次,為了培養本省籍政治菁英,以改變國府統治的內涵,美方嚴格規定交換人員的本、外省籍比例,無視於臺籍人士符合交換資格者比例本來就偏低,幾乎讓交換難以推行。而美國意圖讓臺灣領導人與臺籍菁英都能「美國化」,以造成親美的「自由民主」中國,與法案昀初構想的「增進彼此瞭解」實有很大的差距。12

至於美國對臺灣「單向」文化輸出,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綺娜費心找出了十四位參與交換計畫訪問美國、在臺灣算是家喻戶曉,且有關於訪美經驗著作的代表性菁英,檢視他們的作品中對美國的描述,並與美國對外宣傳中的自我描述相對照,以粗略評估政策的成果。綺娜指出,美國希望透過教育交換計畫,改造國府成為「民主親美」政府,讓臺灣成為東亞民主政治的「櫥窗」,以展示自由世界的優越性。 1950-1960年間,臺灣各個層面逐漸美國化──美國是臺灣許多方面發展的參考點、衡量標準與對比的對象,美國文化也是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化,「這是臺灣學習美國、也是美國努力推銷美國文化的結果」。雖然訪美菁英們因各自的背景與偏向,對觀察到的美國現象有不同的解讀,對少數層面也有負面解釋,但整體而言,訪美之後都留下美好印象。他們對美國文化、生活、民主制度等方面的描述,也與美國宣傳品中描繪的自我形象類似,顯示計 畫相當程度的成功。雖然無法確定與臺灣民主化有直接關聯,但綺娜認為他們所建構的美國形象可能對大多數臺灣人民多少有影響。13

除了菁英們對美國的描繪外,綺娜還試圖在 1952到 2000年間臺灣初中(國中)的歷史教科書中,找尋臺灣人民所接收的「美國形象」,也就是臺灣「學習美國」、主動趨向「美國化」的層面。她認為許多人從初中開始認識外國,且臺灣自 1968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教,有些人初中畢業後未再繼續升學,因此對多數居住在臺灣的人而言,初中課本應該提供了相當有影響的美國史訊息。綺娜描述了課本中有關美國革命與建國、西部拓荒、南北戰爭與其影響、 19世紀下半葉美國在全球的擴張、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總統與國際聯盟、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與二次大戰的國際政治等主題,以及從 19世紀的鴉片戰爭,到 20世紀的門戶開放、二次大戰、雅爾達會議與馬歇爾調停與遷臺後等各階段的中美關係。她指出:半個世紀的臺灣中學教科書內,呈現了正、反兩個美國形象。一方面美國是友善與正面的,尤其是其門戶開放政策,保護中國不被列強瓜分、遷臺之後派第七艦隊保護臺灣──亦即,美國一直是中國與臺灣的保護者。這樣的描繪在 1980年代之前尤其明顯,無論美國本身的歷史或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教科書基本上予以稱頌。但 1983年之後,教科書中所呈現的美國形象變成較實際,對華政策一開始是歐洲帝國主義國家的小夥伴,在中國也一樣爭取自己的利益;中美雙方在二次大戰中關係緊張,美國在 1950-1970年之間的角色則被簡化到幾乎不存在。綺娜認為這是因為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總統在 1972年訪問中國、美國終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故其後教科書版本的描述是國府挫折感的顯示。14換言之,美國與國府的關係,影響了臺灣中學教科書中所呈現的美國形象。

仔細觀察上述綺娜的研究成果,無論是外交史或文化交流,無論是學位、期刊或會議論文,她的作品都呈現臺大故校長傅斯年先生所提「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特色。 15雖然研究範圍包括不同領域與國度,綺娜對檔案與二手研究資料的搜尋一貫地不遺餘力。論文中幾乎所有敘述,都附有非常長的附註,仔細交代相關的資料來源,通常包含原始檔案與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對於文章主題的相關研究,也是鉅細靡遺的蒐集、參考,短短幾句的研究回顧,卻經常出現非常長的註釋,如有關「越南國籍法」的論文,一句「有關遷臺後東南亞華僑政策之著作」的註釋長達 780字,包含中英文相關著作目錄;〈觀察美國〉一文,附註 8-11網羅了美國冷戰宣傳相關的著作(1250字)。16另外,長註中也包含一些沒放在本文中的判斷或者旁支論述,因此附註的字數可能多過本文。這些在在顯示出綺娜的認真與功力;閱讀她的作品,如果不看這些長註,就錯過了精彩的學術資訊與研究引導。

因為綺娜字斟句酌的寫作習慣,以及歷史資料的浩瀚,加上 2003年之後轉入教學領域,認真投入,17讓她的研究與寫作的進展更趨緩慢,很多已經完成初胚的會議論文,尚待雕琢成較完整的學術文章,而開始探勘的領域,也還有許多值得進一步追索的主題。 18儘管如此,她生前所呈現的作品已經為將來的研究者提供了相當多的資訊與方向。尤其是臺美文化關係的重要性:國府因情勢需要而刻意的接受甚至引導臺灣的美國化,配合了美國文化冷戰中的文化輸入,讓臺灣目前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學術、文化各個層面都深深受到美國影響。雖然目前看起來似乎有文化「多元化」的現象,但美國化已經相當根深蒂固地紮根在臺灣各界領導者的心中,這種紮根的過程與利弊得失,還有待學者深入的探究──而綺娜早已開始。

歷史系進修部 E95學生拍畢業團照當天,預先準備數頂五顏六色的假髮,出席導師亦皆配合演出,全體師生歡樂留影。趙綺娜老師在前排右二,依序為閻鴻中、古偉瀛、甘懷真、衣若蘭、呂世浩、楊典錕老師。(2010年 11月攝)

▲歷史系進修部 E95學生拍畢業團照當天,預先準備數頂五顏六色的假髮,出席導師亦皆配合演出,全體師生歡樂留影。趙綺娜老師在前排右二,依序為閻鴻中、古偉瀛、甘懷真、衣若蘭、呂世浩、楊典錕老師。(2010年 11月攝)

註釋1:Ena Chao, “America's Commitment to Taiwan: A Study in Cold War Policy-making”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79). 論文的核心後來改寫出版為:趙綺娜,〈 1940年代美國外交政策中的臺灣戰略地位〉,《美國研究》12:1(1982年 3月),頁 29-57。

註釋2:Ena Chao, “The China Bloc: Congress and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1947-1952”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1990), Preface, pp. v-vi. 美國的恐共風潮始於蘇聯革命之後,因為共產黨以「紅色」為號召,故因為恐共而導致不顧人權、迫害有共黨嫌疑者的現象,美國人稱為「紅色恐怖」。第一次發生在 1919至 1920年間,第二次則為冷戰開始後到 1950年代末期(最有名的為麥卡錫主義 McCarthyism),後者的相關研究較多。有關第一次紅色恐怖的研究,可參見 Robert K. Murray, Red Scare: a Study in National Hysteria, 1919-1920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80, c1955);麥卡錫主義的簡介,可參考 U.S. History網站: “53a. McCarthyism,” http://www. ushistory.org/ us/53a.asp(2013/4/26下載)。

註釋3:趙綺娜,〈美國親國民政府國會議員對杜魯門政府中國政策影響之評估〉,《歐美研究》 21:3(1991年 9月),頁 83-129。

註釋4:趙綺娜,〈美國參議員史密斯(H. Alexander Smith)與杜魯門政府的對華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8(1994年 12月),頁 179-207。

註釋5:美國冷戰策略是以「圍堵」為主,亦即穩住自由世界的防線,不讓共黨集團擴張,讓共產主義的內部邏輯導致自身的崩解,文化外交則可鞏固自由陣營。有關文化外交的概念,可以參考Institute for Cultural Diplomacy網站所提供的資訊,http://www.culturaldiplomacy.org/index.php? encul-turaldiplomacy(2013/4/26下載)。

註釋6:趙綺娜,〈冷戰與難民援助:美國「援助中國知識人士協會」,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九年〉,《歐美研究》27:2(1997年6月),頁65-108。

註釋7:趙綺娜,〈美國對東南亞華人的政策,1953-1957〉,發表於1995年3月11日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主辦之「第二屆冷戰期之美國學術研討會」。

註釋8:趙綺娜,〈外交部亞太司檔案的內容與利用:從1950年代臺灣對東南亞華僑(華人)政策談起〉,《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7期(1999年3月),頁128-136。

註釋9:趙綺娜,〈從越南國籍法案之交涉看我國對越南華僑政策(1956-1957)〉,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東南亞研究論文系列》第五十二冊(2001年9月)。

註釋10:趙綺娜,〈冷戰與難民援助:美國「援助中國知識人士協會」,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九年〉,《歐美研究》27:2(1997年6月),頁65-108。

註釋11:趙綺娜,〈傅爾布萊特計畫在臺灣(1950-1970),發表於2001年10月26日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主辦之「二十世紀之美國學術研討會」。

註釋12:趙綺娜,〈美國政府在臺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31:1(2001年3月),頁79-127。

註釋13:趙綺娜,〈觀察美國──臺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與教育交換計畫,1950-1970〉,《臺大歷史學報》48(2011年12月),頁97-163。相較之下,美國學者如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 1948-2012)等人,都認定臺灣民主化是美國「努力」的成果,甚至到目前,臺灣的立法與政府機構有關民主的運作,都還有待美國進一步教育。見唐耐心於2011年6月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口頭與書面證詞,U.S.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Why Taiwan Matters,” Hearings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112th Congress, first session, June 16, 2011.=1310-(2012/ 9/1下載)。

註釋14:Ena Chao, “The United States as Presen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in Taiwan, 1952- 2000,”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Interaction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8.12.11-12).

註釋15:綺娜搜尋材料的習慣數十年如一日,如歐美所兩位前所長李有成、單德興先生在追思文中所描繪的,見李有成,〈傷悼:我的朋友趙綺娜〉、單德興,〈三十年同事情誼與學術因緣〉,兩文皆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趙綺娜教授追思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13),分見頁111- 114、130-134。

註釋16:這些不只是蒐集來的書目,從綺娜與筆者私下的討論中,可以看出綺娜對多半作品都仔細研讀比對,還屢屢引述某些學者的「重要論點」,就可惜沒寫書評。

註釋17:追思網站上同事與學生對她教學認真有充分的描繪(編按:追思網站各界追思文均已收入《趙綺娜教授追思集》中)。

註釋18:綺娜在與筆者私下討論中,有許多問題與研究構想,只可惜來不及執行。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