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2012年 10月出刊   
 
 
 
「檔案考掘與清史研究」分場與會學者合影,前排由左至右為鄧海倫教授、莊吉發教授、王業鍵院士、白彬菊教授、魏丕信教授。後排由左至右為謝美娥教授、杜家驥教授、陸康先生、華立教授、岸本美緒教授、馮明珠副院長、陳熙遠教授、劉錚雲教授、何漢威教授、吳啟訥教授、古偉瀛教授、林士鉉教授、張莉女士、賴惠敏教授。(2012年6月22日攝於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劉錚雲老師提供)

中央研究院主辦之國際漢學會議,旨在宏揚中華文化、促進漢學研究與加強學術交流。第一至第三屆會議分別於1980、1986、2000年召開。為賡續此一傳統,檢視最近十年左右的漢學動向,中央研究院集結七個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單位(歷史語言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2012年6月20-22日共同舉辦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各研究單位討論議題臚列如下。詳細分場議程、論文摘要及講者簡介請參見該會議官網。本文為歷史語言研究所其中一個分場之會議紀要。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
──檔案考掘與清史研究:新材料與新視野」分場會議紀要
王一樵(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前言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於2012年6月20-22日於中央研究院召開,其中一個分場「檔案考掘與清史研究:新材料與新視野」(Exploring the Archives and Rethinking Qing Studies)假歐美研究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舉行。本屆漢學會議籌備逾二年,此分場由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陳熙遠先生主持籌畫,廣邀世界各國清史研究者齊聚大會,交流研究成果;主要討論近年來清史研究與清朝檔案研究的諸多議題,聚焦於新材料與新視野兩方面的重要發現。

三天議程共分成八個子題,包括:「I檔案研究之回顧」(Studies I: Reflections on Archival Research)、「II話語與政治」(Studies II: Rhetoric and Politics)、「III時代與人物」(Studies III: Historical Personages)、「IV基層社會與地方行政」(Studies IV: Local Society and Administration)、「V官方祀典與民間信仰」(Studies V: Imperial Cult and Popular Belief)、「VI經濟危機與因應對策」(Studies VI: Economic Crisis and Policy Re- sponses)、「VII邊界貿易與族群關係」(Studies VII: Border Trade and Ethnic Relations),以及「VIII稅務與財政管理」(Studies VIII: Taxation and Fiscal Management),共計發表17篇論文。除臺灣學者外,亦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日本以及中國大陸、香港等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共襄盛舉,在會中提供極為會豐富多元的新研究成果、新議題,以及新的研究取徑。

I檔案研究之回顧議紀議

會議第一天上午登場的首場議程「I檔案研究之回顧」中,首先是美國耶魯大學白彬菊(Beatrice Bartlett)教授以 “Some of the Old New Approaches to Writing about the Qing Archives” 為題,回顧多年來研究清朝檔案的過程,與會青年學者和聽眾透過她風趣的言談,對清史研究前輩們的研究歷程得到相當程度的了解。

第二位報告人國立故宮博物院莊吉發教授則以〈《滿文原檔》.《內閣藏本滿文老檔》與清朝前期史研究〉為題進行報告,莊教授強調滿文檔案文獻的重要性,介紹其運用《滿文原檔》進行的清朝前期史研究,例如:盛京宮殿名稱相關記載、三仙女傳說的考證,以及崇德年間五宮后妃姓名的考訂等。莊教授並在演講中回顧研究《滿文原檔》與進行實地田野考察的各種歷程,提供年輕學子參考。

第三位報告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張莉女士以〈滿文檔案與清代筆帖式〉為題發表報告,張莉女士主要運用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滿、漢文奏摺錄副等第一手史料,深入研究與考察清代筆帖式一職的設置、選補、考試、管理、業務職掌、獎懲制度等各項制度。

II話語與政治

會議第一天下午開始「II話語與政治」議程,第一位報告人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岸本美緒教授以〈「中國」和「外國」──明清兩代歷史文獻中有關國家關係的用語〉為題發表論文,岸本教授主要採用關鍵詞量化分析的研究方式,分析「中國」、「夷狄」、「外夷」等關鍵字詞在明清相關歷史文獻中的出現頻率;並且利用量化的數據繪製成線狀圖、條狀圖以及百分比表格等圖像化的訊息,進一步考察明清以來中國的對外關係。

第二位報告人為法國法蘭西學院(College de France)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教授宣讀 “From Archive to Hand- book: Anthologies of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in the Qing”。此項研究的主要史料是多種清代「官箴書」、公牘文書與各類清代法律文獻,例如目前存世的各種「成案」類、「說帖」類、「省例」類法律文獻,以及《刑案匯覽》、《駁案滙編》等書。魏教授將這些法律文獻視為地方官員執行政務時的重要參考手冊(handbook),並且由此類文獻入手,討論各種已刊行出版的法律文獻彙編書籍與未出版手抄本公牘文書之間的關係。

III時代與人物

經短暫茶敘後,緊接著登場的是「III時代與人物」議程,第一位報告人國立故宮博物院馮明珠副院長,宣讀〈關鍵時期的關鍵人物──論「欽定善後章程」形成與落實〉。馮副院長的論文結合明清檔案學與藏學研究,重新考掘《欽定藏內善後章程》的形成與落實,進而討論漢、藏文版「欽定藏內二十九條章程」(《水牛文書》本)的版本問題。對此困擾藏學界多年的難題,馮副院長認為該文書是處理西藏事務官員陳奏辦理藏務事項,以及上諭等文獻的匯集。「藏內善後章程」主要由清高宗頒諭指示,再經多位大臣酌擬訂定,最後由清高宗頒布施行。因此,《欽定藏內善後章程》是隨著清朝處理涉藏事務而逐漸形成的章程,並非專指特定的單一文獻。

議程第二位報告人,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劉小萌教授發表〈滿人家中的漢人──以完顏麟慶為例〉。劉教授主要透過清代重要滿族家族的年譜、家譜等歷史文獻,以及完顏麟慶(1791-1846)《鴻雪因緣圖記》等資料,觀察清代滿族人士的日常生活中融合漢族士大夫文化的生活情趣,進而說明清代社會中的身分認同問題可以有不同於以往的研究視野。此外,劉教授更選擇麟慶家中的三類漢人(妻妾、塾師、幕客),分別就其身分、與滿人的關係等問題,進行相關討論。

IV基層社會與地方行政

第二天上午首場議程「IV基層社會與地方行政」,首先由天津南開大學杜家驥教授以〈清代檔案刑科題本的史料價值──以「清嘉慶朝刑科題本」所反映的清代基層社會關係為例〉為題進行報告。該文聚焦於如何使用清代刑科題本作為社會史研究的材料,透過詳細分析各種案件,對清代社會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第二位報告人,中研院史語所劉錚雲教授宣讀〈皇權為中心的權力競逐:以清雍正十二年官缺更定為例〉。劉教授主要利用近年出版的《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相關檔案文獻,對於舊作〈「衝、繁、疲、難」──清代道、府、廳、州、縣等級初探〉進行更進一步的討論。劉教授指出自雍正十二年(1734)各省官缺更定的事件,可以觀察到地方督撫與吏部間的權力競逐現象。事實上一旦中央決策定調,地方督撫所採取的策略不會在制度面上再多下功夫,也不再與吏部就此事做更進一步的互動,多半是訴諸皇帝的直接認可。

V官方祀典與民間信仰

第二天第二場議程「V官方祀典與民間信仰」,首位報告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學系黎志添教授,以〈「神道設教」:從廣州府地方廟宇碑刻文獻探討明清士大夫對民間神祠廟宇的立場〉為題進行報告。黎教授利用多年來收集的明清時期廣州府屬,以及鄰近十一個縣內地方道觀與民間廟宇的一百二十多座碑刻文獻資料,並配合實地調查發掘原碑(詳細抄錄碑刻捐助者姓名、人數、捐金數目)的考察方式,以此探討明清時期廣東華南地區一帶,儒教禮儀、宗廟制度,及以祠廟為中心的神明信仰之間,各種競爭與衝突的相關問題。黎教授指出,透過碑刻文獻可以看到儒教官紳利用地方廟宇發揮聖人「神道設教」的積極作用,有益於鄉里教化。另外,對於許多撰碑者而言,地方正統秩序的建立與民間眾多的神祠崇拜,並非全然對立,事實上,兩者存在著許多相濟互補的緊密關係。

第二位報告人中研院史語所陳熙遠教授則以〈從中央到地方:先農信仰的佈建與壇廟體系的崩解〉為題,進行報告。陳教授的研究嘗試利用清朝官方檔案、地方志書等文獻史料,並配合清代「耕耤禮圖」、「祭先農壇圖」等圖像史料,梳理傳統先農壇祭祠活動的發展。陳教授在演講中說明自雍正四年開始,清世宗即以「耕耤禮」向天下臣民宣示勸農,下令直省州通祀先農,在全國各地佈建「先農壇」祭祀,並且賦予地方官代理天子在地方施行春耕之禮。最後,陳教授以位於臺灣宜蘭五穀廟旁的先農、社稷、風雲雷雨合壇壇位為例,指出先農壇祭祀在地方民眾的祭祀活動中,如何呈現出各種壇位合併混同的特殊形式。

第二天議程的下午,大會安排與會學者與青年學子一同參訪中研院史語所明清檔案工作室,就近考察清朝檔案。工作室王健美女士並詳細介紹史語所典藏的明清內閣大庫檔案中的珍貴藏品。

VI經濟危機與因應對策

第三天上午首場「VI經濟危機與因應對策」議程中,首位報告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謝美娥教授以〈天氣多雨:十八世紀湖北糧價與氣候變遷(自然災害)、糧食收成的關聯(1738-1797)〉為題,發表研究成果。謝教授主要運用王業鍵「清代糧價資料庫」中湖北省各府在1738-1797年間的米價、麥價資料,以及《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的資料表中武漢、江陵、宜昌、鄖縣四個站點的旱澇等級數據與官方檔案中記載的收成分數等定量史料,並配合《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中清代湖北氣象記錄等定性史料進行研究。謝教授的研究主旨在於考察十八世紀的自然災害及天候條件影響下的糧食生產收成,如何造成湖北糧價的波動。此項湖北的個案研究指出氣候變遷(自然災害)和糧食收成,與糧價變動的短期、長期關聯皆很顯著。其次,湖北個案中糧食收成與糧價變動的短期、長期關聯也是顯著的,具有相當程度的關連。

另一位報告人中研院史語所陳國棟教授發表〈康熙五十六年禁止南洋貿易的決策〉一文,主要利用史語所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所藏的〈康熙五十六年兵部禁止南洋原案〉、《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以及《傳教士與法國早期漢學》書中收錄的陳昴原奏等文獻,討論這段時間清廷對於是否禁止中國商船前往南洋貿易一事的決策過程。陳教授認為在這起事件中,福建巡撫陳璸(1665- 1718)並沒有建議禁止南洋貿易成為全國性政策,他只是皇帝導引兵部、九卿,以及其他大臣意見的引子,真正的決策者仍然還是皇帝。

VII邊界貿易與族群關係

第三天上午第二場「VII邊界貿易與族群關係」議程中,第一位報告人大阪經濟法科大學華立教授發表〈從檔案記載看清代伊犁社會中的內地商民〉一文,主要利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宮中檔、軍機處滿文奏摺錄副檔案與伊犁當地文獻(例如格奉額《伊江滙覽》等書),並配合在新疆伊犁地區的田野調查,研究清代伊犁社會中內地商民的經濟活動。華立教授修正前人的研究,並且指出在伊犁經商的內地商民,不是只有漢族,還包括大量回民,其中以陝甘兩省所佔的比重最大,也因此帶來了內地穆斯林社會特有的群體意識和社會活動方式。

第二位報告人,中研院近史所賴惠敏教授則是利用臺北蒙藏委員會所藏蒙古國家檔案館相關清朝商業檔案,以及相關歷史文獻,並結合清代山西晉商文物、票號相關歷史文獻,呈現十九世紀以來中俄雙方在恰克圖一帶的茶葉貿易活動。

VIII稅務與財政管理

第三天下午最後一場「VIII稅務與財政管理」議程,首位報告人澳洲雪梨大學鄧海倫(Helen Dunstan)教授以“About as Interesting as the Telephone Directory: Encounters with Routine Fiscal Memorials of the High Qing Period” 為題進行報告。該項研究以清代題本的紀錄為主,配合中研院史語所藏明清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突破性地繪製出多項清代地方財政的數據表格,進而重新考察與分析盛清時期各省級地方政府的財政情況。

第二位發表人法國遠東學院研究員陸康(Luca Gabbiani)教授宣讀 “The Title Deed Tax(shuiqi 稅契) in Qing China: a Reappraisal”。陸康主要使用清代各種契約文書(包括稅契、紅契、白契、契尾等),並配合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等相關文獻,研究清代民間社會經濟行為。

結語

綜合而論,會議中多位學者不約而同地在清史研究的不同領域中,提出如何運用不同方式來研究與詮釋檔案,或是利用檔案以外的史料來豐富檔案研究中的議題,進而深化其研究成果。最後的圓桌討論上,白彬菊、岸本美緒、馮明珠、陳國棟、劉錚雲、陳熙遠、杜家驥、謝美娥等諸位教授都就自身的研究經驗以及研究領域,做出重要的發言。

清史研究的前輩白彬菊教授在發言時,回憶1970年代初次到臺北進行研究的經歷,當時研究環境與物質條件上相當不足,在臺北天母進行第一次國際性的清史會議時,不僅沒有電腦,也沒有投影機等設備,遑論資料庫等現代工具;語言交流也不比現在,會議上必須將英文稿譯為中文,或是將中文稿譯成英文;也不像現在有嚴謹的議事規則,一切都屬於草創的階段。經過二、三十年的時間,她認為現在中文世界學者的研究成果,早已遠遠超出歐美學者,值得敬佩。

魏丕信教授也回顧了年輕時在法國巴黎閱讀與研究《清史稿》的經過,以及1970年代清朝檔案逐漸開放的過程,並且進一步討論現代數位化成果所帶來的改變、將來可能面臨的問題,以及典藏單位未來應該努力的方向等等。

劉錚雲教授詳細說明史語所明清檔案工作室多年來進行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的整理、數位化,以及建構資料庫與明清人名權威庫的相關過程,並且強調數位化與資料庫的成果已廣為國內外學人查詢利用。

馮明珠副院長則回顧了國立故宮博物院進行數位化工作的歷程,並指出政府多年來支持數位典藏所形成的技術與知識的重要性。隨著技術的建立,近年來更向蒙古國家檔案局輸出數位典藏技術的具體成果。

岸本美緒教授由三方面討論此次會議議程的發表內容。首先,她指出清代檔案研究的研究史議題上,史學界對於清史的評價在這數十年內有著明顯由低到高的改變。但若由「新清史」的討論、東亞史等議題等來看,研究者對於清朝的許多面貌仍不夠清楚。因此,其中一個可能的交流途徑,便是回顧清代檔案的相關研究史。她接著便回顧1930年代湯象龍(1909- 1998)對於清朝財政檔案所進行的大規模抄寫工作,其成果是首度將檔案與財政史研究加以綜合研究。其次,批評檔案的可靠性也是一項重要的議題。岸本教授引述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的研究,指出清朝官方登記的人口增加的數字,若以人口統計學的方法進行考訂,則可發現這不是人口自然增加產生的真實數字。因此在使用檔案文獻的方法論上必須加以討論。最後,岸本教授指出使用原始檔案的好處,正在於就算其中有掩飾、扭曲之處,對於了解清朝官方決策的形成過程仍有相當重要的幫助。

謝美娥教授也指出湯象龍等人完成的清代財政經濟史檔案抄件檔案(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即便在今日依然有相當重要的史料價值,可以補足檔案因戰亂散失的不足之處。謝教授更就其經驗指出檔案數位化的成果與資料庫,對於今日研究者而言相當重要,使學者們得以不受限制地由遠距離查閱檢索相關史料。

華立教授則由研究清代邊疆的具體經驗出發,指出田野調查上必須注意各種歷史文物的考察,即便是一個位於邊境小城的清代銅鐘也可能提供重要的歷史訊息。

杜家驥教授以《嘉慶朝刑科題本》研究為例,指出在各種細緻化的閱讀與不同研究方法下,能呈現出清朝檔案的不同面貌;而各種案件中呈現的社會情況亦是十分多樣。

陳國棟教授則以丹麥、泰國等地的收藏為例,指出國外典藏清朝檔案的單位甚多,有待學界進一步的開發與利用。

最後,會議在諸位學界先進的治史經驗交流與分享中圓滿落幕。

 

「檔案考掘與清史研究」分場與會學者合影,前排由左至右為鄧海倫教授、莊吉發教授、王業鍵院士、白彬菊教授、魏丕信教授。後排由左至右為謝美娥教授、杜家驥教授、陸康先生、華立教授、岸本美緒教授、馮明珠副院長、陳熙遠教授、劉錚雲教授、何漢威教授、吳啟訥教授、古偉瀛教授、林士鉉教授、張莉女士、賴惠敏教授。(2012年6月22日攝於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劉錚雲老師提供)

▲「檔案考掘與清史研究」分場與會學者合影,前排由左至右為鄧海倫教授、莊吉發教授、王業鍵院士、白彬菊教授、魏丕信教授。後排由左至右為謝美娥教授、杜家驥教授、陸康先生、華立教授、岸本美緒教授、馮明珠副院長、陳熙遠教授、劉錚雲教授、何漢威教授、吳啟訥教授、古偉瀛教授、林士鉉教授、張莉女士、賴惠敏教授。(2012年6月22日攝於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劉錚雲老師提供)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