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   2012年 4月出刊   
  
▲會場一景▲發表會一景
 
第二屆《史原》座談會暨復刊發表會紀要
陳慧先(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傅 揚(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第一場:編委會交接

為慶祝《史原》復刊第二期順利出刊,《史原》編輯委員會於2011年10月29日假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文二十教室,舉辦第二屆《史原》座談會暨復刊發表會。當天出席狀況踴躍,到場的師長有本系的甘懷真主任、周婉窈老師,以及客座教授武漢大學歷史系徐少華教授等。

《史原》復刊第二期主編陳建守(左)、第三期主編黃麗君(右)交接,由甘懷真主任(中)主持。
▲《史原》復刊第二期主編陳建守(左)、第三期主編黃麗君(右)交接,由甘懷真主任(中)主持。
在發表會正式開始前,首先舉行主編交接典禮,並由監交人甘懷真主任致詞。甘主任以「創業惟艱,守成其實更不容易」作為開場白,期勉《史原》這份研究生刊物,可以提供更大的學術空間發揮創意,並建立臺大歷史系研究生的學術社群。也期待更多非本校的歷史系研究生加入,讓《史原》成為臺灣多元的歷史學術社群之一。

 其次由卸任的《史原》復刊第二屆主編陳建守(臺大歷史系博士生)致詞。他特別感謝兩位編輯蘇婉婷、劉昱妤(均為臺大歷史系碩士生)的辛勞,並期許《史原》能持續不斷發行,也相信第二屆《史原》發表會,將如正在開打的美國職棒世界大賽第七場一樣,精彩可期!

最後由新任的《史原》復刊第三屆主編黃麗君(臺大歷史系博士生)致詞。黃主編先是感謝前任主編與編委們,以及歷史系在經費與行政資源上的大力支持。她表示目前的編務已逐漸上軌道,接下來則期待《史原》能夠朝學會組織化的目標邁進,透過「史原論壇」加強會員之間的連繫。從2011年10月開始,主編請每位編委在「史原論壇」上發表該領域最新的研究動態,包括書評、研討會側記等,如西洋史學群的編委陳建元(臺大歷史系碩士生)即在10月10日發表一篇有關啟蒙運動文人圈書信來往的學術通訊,引起不錯的迴響;11月,中國近現代史學群的編委韓承樺(臺大歷史系博士生)因應時事提供有關辛亥革命的研究回顧。此外,《史原》編委會也希望能夠透過舉辦小型討論會,增加學術社群間的互動。

《史原》復刊第二、三期編輯委員與甘懷真主任(前排左三)合影。(2011年10月29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文二十教室)
▲《史原》復刊第二、三期編輯委員與甘懷真主任(前排左三)合影。(2011年10月29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文二十教室)

 《史原》復刊第二期發表會,上午場次除去第一場編委會交接,共有兩場,分別由五位發表人宣讀兩篇專題論文、一篇研究討論以及一篇史料譯註。

第二場

第二場的主持人為陳建守,發表人為蔡明純(臺大歷史系博士生)、吳俊瑩(臺大歷史系博士生),討論人則由韓承樺與黃唯玲(臺大法律系博士生)擔任。

蔡明純〈「外國文學門」課程在近代中國大學院校的建置與標準化──以北大、清華為討論中心〉一文,以民國時期大學院校「外國文學門」課程的發展歷程為討論主軸,透過相關教育文獻、檔案彙編、校史資料,以及關係人士的年譜、著作、回憶錄,探討該學門從萌芽到茁壯,以及課程建置如何走向標準化的過程。內容包括不同視角下的外語文教育、清末對於外語知識定位的討論、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兩校外文學門建置模式的差異、形構外國文學門課程的力量,最後並討論外文學門在近代中國語境下等問題。

討論人韓承樺肯定該文以學科與知識內容、制度與課程架構、歷史事實與社會文化背景等面向,有如三稜鏡般地交織出當時的歷史圖景,探討外國文學門在近代中國發展的歷程。另外,也提出三個問題就教於作者和與會來賓:第一、日文教育為何在此波外國文學門的建置中缺席?第二、北大、清大兩校參與學科建置的知識分子對新文學的看法立場有別,即沈松僑先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提出的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的對抗,這樣的對抗是否反映在課程內容當中?第三、能否透過教科書,進一步去了解當時外國文學門的實質內涵,以及文學的典律如何形成?

吳俊瑩的〈政府資訊公開法制的誕生與臺灣史研究脈動(2000-2008)〉,則希望藉此挑戰歷史學界「太近的歷史不能研究的潛規則」。文中分析《檔案法》與《政府資訊公開法》的通過,對戰後臺灣政治史研究的影響。過去戰後臺灣史研究的「射程」最多到二二八事件,在檔案開放後,近幾年來有關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的研究,在質與量上均有大幅提升。吳俊瑩也提醒研究者,應小心避免受到特定國家檔案開放的牽引,過分專注於某一類型的研究議題,認為研究應該從個人關懷出發,創造更多元的戰後臺灣史書寫空間。

討論人黃唯玲首先對歷史系有《史原》這樣一份供年輕研究者發表的刊物,表達羨慕之意;接著肯定吳文的完整度、相關資料的大量運用,以及對於檔案公開與轉型正義的討論,此外並對文中表格的呈現提出建議。最後也分享了若干法院等資料保存的實際情況,顯示相關單位無論對戰前或戰後的檔案,似乎均不夠重視;國內有關檔案資料的保存,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第二場發表人蔡明純(左)與吳俊瑩(右)
▲第二場發表人蔡明純(左)與吳俊瑩(右)

在自由討論時間中,黃麗君詢問有關《檔案法》的規範對象,是否包括故宮、博物館等典藏機構?本校法律系四年級的張晏綺,則針對文章中提到某政府機關因檔案保存疏失造成民眾權益受損,建議作者可否就此部分,從法律面作進一步的勾勒。最後,兩位發表人一一回應了討論人和與會來賓的提問。蔡明純表示,日文學門的成立以及教科書等相關問題,還需要藉由新史料的發掘才能解決;吳俊瑩則對國內目前檔案典藏機構,如國史館、近史所檔案館與檔案管理局等的職權關係加以說明,也提到有些資料並非找不到,而是沒有積極去找,部分檔案主管機關的心態若不改變,即便通過檔案相關法案也是枉然。

第三場:古代史

第三場「古代史」由韓承樺主持,發表人為雷晉豪(臺大歷史系博士生)、李冠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生)與游逸飛(臺大歷史系博士生),討論人則邀請林宏佳(臺大中文系助理教授)及林益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兩位先生與談。

雷晉豪的〈《尚書.商書》「其如台」新探〉一文,討論《尚書》中的特殊用語「其如台」,透過金文、銘文的研究,認為「其如台」就是「其如以」,亦即「其如何」。並經由上述的推論,延伸出幾個議題,包括對《商書.湯誓》的新解,以及今本《商書》的部分內容可能在春秋晚期到戰國時期,曾被當代的語言加以改寫。討論人林宏佳十分肯定雷文中頗具創意的推論,以及運用金文加以佐證。在討論的過程中,林教授除了補充自己對「其如台」的見解外,也建議作者文中對於屈萬里的評論可再斟酌。

李冠廷與游逸飛的〈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均輸律》譯注〉,為一篇集體合作的作品,是「四分溪簡牘讀書會」研讀成果第二種。討論人林益德首先介紹此份譯注對秦漢史研究的貢獻,表示本篇譯注是《二年律令.均輸律》第一份以現代中文翻譯的中譯本,在其日、英譯本即將出版的同時,更凸顯其特殊意義。此外,評論人並就內容呈現提出建議,如文字敘述可改以較口語化的方式、調整註腳擺放位置,方便讀者查找比對,以及提供字詞釋義的出處等。 

第三場發表人,左起:雷晉豪、李冠廷、 游逸飛。
▲第三場發表人,左起:雷晉豪、李冠廷、 游逸飛。

在自由討論時間中,周婉窈老師對於〈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均輸律》譯注〉一文,「將嗇夫、將有盜」的「將」字是否不能作二字解,提出疑問;也就〈《尚書.商書》「其如台」新探〉一文,敘及文字經典化的問題。此外,本系三年級的葉峰銘詢問目前有關戰國時代均輸律,可以參考哪些研究?徐少華教授則建議雷晉豪可再蒐羅其他學者的相關見解,梳理出更完整的學術研究脈絡。

第四場:海外連線

第四場「海外連線」由陳建元主持,發表人為李海默(紐約大學政治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和馮卓健(猶他州立大學歷史系碩士生),討論人分別為曾冠傑(政大歷史系碩士)和王煜芬(輔仁大學歷史所碩士生)。李海默撰〈1947年中山大學法學院學潮──薩孟武與廣東政局〉一文,考察薩孟武(1897-1984)在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任內,對1947年法學院學潮的處置與作為,爬梳薩孟武在成功處理學潮問題後,毅然離開中大而應聘於臺大的始末,指出此事其實反映了當時的權力角力。作者雖自承蒐羅材料不盡完善,結論也較片面,討論人曾冠傑仍稱許李文小題大作,眼光獨到,給予充分肯定。

在提出寫作行文上的修正建議後,曾冠傑復根據該文的四個關鍵詞「1947年」、「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和「薩孟武」進行申說,肯定作者的選題和見識。雙方亦就薩孟武的派系和學運背後的權力問題交換了意見。

馮卓健〈不同的啟蒙──評Gertrude Himmelfarb, The Roads to Modernity: the British, French and American Enlighten-ments〉,引介The Roads to Modernity(2004)一書,並評述其優缺點。該書以比較的角度,述論英格蘭、法國和美洲地區啟蒙運動的不同形態,認為法國啟蒙受英國影響甚深,美洲則受英、法的啟蒙傳統影響,有集大成的性質。發表人在肯定該書作者Himmelfarb企圖心的同時,也指出其因比較視野的限制,全書討論深度略為不足,既誇大了美洲啟蒙的角色,也遜於Roy Porter(1946-2002)關於英格蘭啟蒙的論述與解釋。

討論人王煜芬指出,本文在內容介紹上不盡平允,文中未對原作者關於英格蘭啟蒙的討論進行撮述,尤其值得商榷。在書評的評析部分,討論人亦提出幾個問題與作者討論,包括Roy Porter優於Gertrude Himmelfarb之處究竟為何?應如何理解原作者誇大美洲啟蒙這一論點?以及文章標題「不同的啟蒙」是否能確實呈現原作的思路?

第四場海外連線,馮卓健視訊發表中。
▲第四場海外連線,馮卓健視訊發表中。

本場透過網路技術,採取海外連線方式,讓身在美國的兩位發表人宣讀自己的作品並和與會者進行交流,令人耳目一新。雖然仍有許多技術問題待克服及加強,但此舉實呼應了《史原》追求多元形式及鼓勵嘗試、實踐的精神,足為後來者汲取經驗並推而廣之。

第五場

第五場由高震寰(臺大歷史系博士生)主持,發表人為游逸飛和黃庭碩(臺大歷史系碩士生),討論人為楊曉宜(臺大歷史系博士生)和李長遠(臺大歷史系博士生)。游逸飛發表〈漢代法制研究新取徑──以《二年律令》與《名公書判清明集》的禁賭為例〉一文,從禁賭的具體問題著手,就漢、宋兩代司法文書及其內涵的歷史延續性和異同進行討論,極富企圖心地提出一「跨斷代史料學」,為史學方法──特別是法制史研究,提供不同的研究取徑。

討論人楊曉宜讚許此文視角新穎,有開拓新研究領域的潛力,並認為在沿革層面,此文為理解法條變遷的過程做出了貢獻。她也指出文中可進一步思考之處,並就史料的問題提供許多實質建議。與會者亦對此文「跨斷代史料學」的構想有所回應,肯定、商榷的意見兼而有之。

黃庭碩的〈中國中古的「二元世界觀」──引介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一文,旨在述論陳弱水老師《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2009)中提出的「二元世界觀」概念。要言之,二元世界觀是中國中古思想的基本架構,當時多元的思想觀念要素皆可整合於此結構下,其內涵在於將世界區分為個人生活與精神追求,以及政治社會集體秩序兩個範疇,兩個範疇有各自的指導原則。

第五場發表人游逸飛(左)與黃庭碩(右)
▲第五場發表人游逸飛(左)與黃庭碩(右)

討論人李長遠肯定這篇書評的細膩、清晰,並就與「二元世界觀」相關的思想史現象進行補充申說,包括「二元世界觀」可能的學術理路、與中古思想有關的研究著述、中古不同思想傳統的互滲問題,以及不同時代的思想架構等。

第六場

第六場發表會由黃麗君主持,韓承樺、黃旨彥(臺大歷史系碩士)為發表人,陳建守、涂育誠(輔仁大學歷史所碩士生)為討論人。韓承樺〈評介兩岸學界近十年有關《經世文編》的研究概況〉回顧近十年對於「經世文編」性質的研究概況,指出此領域的兩個主要方向──《經世文編》的編纂問題及與《經世文編》有關的文化現象,並由閱讀史、知識社會史等角度,提供進一步探索《經世文編》課題的可能。

討論人陳建守肯定此文為少見的富問題意識之研究回顧,既有細微的分析,也在宏觀上提出研究擴展的方向。他期許作者能較全面地對《經世文編》進行既深且廣、又富歷史感的研究。他也特別指出,從文化史角度思考《經世文編》時,也許可以注意清末知識界、文化界和「叢書」間的關係。

黃旨彥〈亞馬遜女戰士群像──古希臘人身體與性別觀的探討〉從性別的文化建構為出發點,結合古希臘亞馬遜女戰士的傳奇文本,哲學、醫學理論,和當時的史地著作,透過作為「第三性」的亞馬遜女戰士,考察古希臘人對性別與身體的認知之變化。作者認為,對古代期及古典期的希臘人而言,亞馬遜女戰士可以依其精神氣概被認可為男性的典範;然而之後亞馬遜女戰士必須兼具陽剛的精神氣質,同時避免顯現出成熟女體的生理限制,希臘化及羅馬統治時期的希臘人方能理解其性別越界現象。

討論人涂育誠首先肯定發表人選擇古希臘作為研究對象,有知難而進的精神,也稱許文中關於性別建構的重視。在評述的部分,討論人認為文中疑義處主要出於文獻解讀的問題,相關討論也擴及到如何解讀神話,以及傳世的菁英著作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多數希臘人的觀點。此外,涂育誠也根據對古希臘觀念的理解,認為將「內/外」、「精神/身體」對舉的做法尚有商榷的空間。

第六場發表人韓承樺(左)與黃旨彥(右)
▲第六場發表人韓承樺(左)與黃旨彥(右)

發表會一景
▲發表會一景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