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   2011年 10月出刊   
  
梁庚堯老師(左)於「《南宋鹽榷》新書發表會」後,與本文整理者吳挺誌合影。(2010年11月5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梁庚堯老師(左)於「《南宋鹽榷》新書發表會」後,與本文整理者吳挺誌合影。(2010年11月5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編按:

《史原》復刊第2期已於2011年9月出版,編委會成員為集思廣益,多次走訪活躍於學界之學長。此系列專訪名之〈《史原》憶往〉,前已訪問陳識仁、邱澎生先生,本期由復刊第2期編委吳挺誌訪問第6期主編梁庚堯老師。未來〈《史原》憶往〉將不定期在「學人專訪」欄位刊出。以下為梁庚堯老師訪談摘要。

《史原》憶往──走訪梁庚堯教授

梁庚堯(臺大歷史學系特聘教授)口述
吳挺誌(臺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整理

吳挺誌(以下簡稱吳):老師在第五期似乎就已經參與編輯《史原》,第六期則成為主編。老師如何開始參與《史原》的編務?而後是基於什麼原因接下《史原》主編?

梁庚堯老師(以下簡稱梁):對我來說,《史原》第六期編務是個非接不可的工作。當時,照例由博士班研究生輪流編《史原》,那年正好輪到我這一屆。那時每屆博士班的學生並不多,當屆的博士班學生(63學年度入學)只有兩人:我和目前任教於東海大學歷史系的陳錦忠先生。陳先生從東海大學碩士班畢業,當時已經是東海的講師,平時都在臺中,上課時才到臺北,不能隨時處理相關事務。因此,編務就由我擔任。當時博士班人數不多,有時一屆一人,我那屆兩人,也有一屆三人的。如徐泓老師那屆(D58)有三人,另兩位是張元老師和何烈先生(畢業後曾任教於中興大學歷史系,已過世),而我的上一屆(D62)張永堂先生那屆只收一人,下一屆黃寬重先生那屆(D64)也只收一人。

協助《史原》第五期編務只是幫忙跑腿,沒有負責特別的事務。因為第五期《史原》主編張永堂先生是我的熟朋友,我們大學、碩士班都一起修習方豪老師的課,他又是我上一屆的學長,因此找我幫忙。

吳:《史原》第六期的編務如何運作?編委如何選出?

梁:當時沒有編委,就只有一個主編,編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主編一手包辦,臨時有需要再請朋友幫忙。我都是找黃寬重先生幫忙,他在碩士班、博士班都比我低一屆,兩個人都研究南宋史,所以很熟。收到同學的稿件,則是送請系上的師長審查。最主要的工作是邀稿,再找老師審查。其他的雜務還有與印刷廠聯絡,送印刷廠的校樣給作者校定,催促作者早日交稿等。

吳:當初《史原》的稿件是怎樣來的?怎麼決定要刊登的文章?

梁:我編的這一期(第六期),稿件有五篇專題論文、兩篇研究討論、一篇書評,大部分都是邀來的,由我向熟識的同學邀稿。有兩篇稿件是得自系上師長賜稿,分別是王德毅老師的〈宋文集中碑銘傳記資料不著名諱人物彙考〉及佐伯富老師的〈茶と歷史〉。

除了學術文章,《史原》刊物最後面附有當時學術動態的彙報,由系上提供,彙報記錄當時國內各個與歷史學相關學術機構的消息,當然也有本系記事。這是《史原》很大的特色,在漢學研究中心的《漢學研究通訊》出版(1982年1月)以前,《史原》蒐羅了最多、最廣的學術動態。

吳:老師當初為《史原》設定的目標為何?是否希望《史原》效法哪個成名刊物?

梁:我沒有想得那麼遠。這份刊物經過前幾屆學長的傳承,由我接手,只想到要盡力編好。系上師長對研究生都很信任,基本上不會過問《史原》的編務。當時系主任是孫同勛老師,遇到問題可以請他指點。

吳:《史原》第6期有臺大歷史系客座教授佐伯富老師的一篇文章,這好像是《史原》第一次刊登外國學者的文章,可以請老師談一下當時的情況嗎,他又是怎樣知道有這份刊物的?

梁:佐伯富老師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著名的宋史學者,當年應邀到臺大歷史系客座,開授「中國近世經濟社會史」課程,是上下兩個學期的課,大部分講宋代,也有一部分講元、明、清,我和黃寬重先生都修習了這門課。他是否開授其他課程,我已經沒有印象。這門課程用日文講授,由鄭欽仁老師即席翻譯。

〈茶と歷史〉這篇文章,用日文寫成,是佐伯富老師的賜稿。我不太確定他如何知道《史原》這一份研究生刊物,或許是系上師長向佐伯富老師提及,或許是系上曾贈送《史原》給他,也有可能他更早就知道這份刊物。

《史原》第二期的「後記」中講到,創刊號(1970)曾寄贈給各國的學術機構,包括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在內,日本的中國史學界應該已經知道這份刊物。當時臺大文學院印行已有二十年的《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950年創刊)兼收各人文學科的論文,歷史系的學報還沒有創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創刊於1974年),大學部學生編的《史繹》已經出版了好幾期(1964年創刊),內容很明顯是學生習作,而《史原》既屬歷史學專業,又有比較好的學術水準,創刊後引起國外學者的注意,是應該會有的事。

隨便一提,民國四、五十年代,臺灣刊登歷史學論文而較受重視的學術期刊,如《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28年創刊於廣州,1950年在臺續刊)、《大陸雜誌》(1950年創刊),都兼收歷史學以外其他學科的作品,民國五十年代末期以後,也就是《史原》創刊前後這幾年,專業的歷史學期刊才開始陸續出現。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史學系編印的《史學彙刊》(1968)以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69)、《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969)相繼在民國57、58年創刊,比《史原》早一、兩年;之後在民國60年(1971),《食貨》月刊復刊,我當兵時在高雄市的一家書店意外地買到這份新復刊的刊物;民國62年,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系合編的《歷史學報》創刊(1973),接著是次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和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編印的《歷史學報》創刊(1974)。佐伯富教授的另一篇論文〈鹽與中國社會〉的中文譯文,就是分為(上)、(下)兩篇,刊登在《食貨》月刊復刊第四卷第十一期、十二期(1975)上。

包括《史原》在內的歷史學專業期刊開始陸續出現,而且幾年之間就有好幾種,或許可以說明,這時臺灣的歷史學研究與教育已經成長到某一個階段。

吳:當年《史原》的編製情況以及經費的來源又是如何?

梁:當時《史原》的規格,包括排版、封面,是依循前幾期《史原》的格式。前幾期《史原》的設計,應該是在第一期就確立了。我不清楚《史原》創刊的經過,不過我想逯耀東老師是第一屆博士班研究生,他對這份刊物的創刊、風格應該有很大的影響,其他幾位較早期的博士班學長自然也貢獻了他們的力量。逯老師已經過世,這份刊物創刊的過程,較早期的學長應該清楚。

我是臺大歷史系第八屆的博士班(1974年9月入學)研究生。在我大學畢業去當兵的那一年,正好《史原》第一期創刊。到我編《史原》時,已是第六期(1975年出版)。

順便一提,我當完兵回來,進臺大歷史系碩士班時,正值《史原》第二期出刊(1971),研究生曾開過一次會,夏德儀老師也出席。這一期刊登了那時在美國的汪榮祖先生寄來談《史原》創刊號的一封長信(頁142-143),他提出七點綜括批評和建議,夏老師當時特別提到汪先生。

當時大家都不用電腦,更不會想到有一天要用電腦來寫作或寫信,因此不像現在一樣用電子郵件來連絡刊物編製的各種事情;另外也不設徵稿收件信箱,稿件或是直接交給編者,或是交到歷史系辦公室,再轉交給編者。徵稿方式就是編者向同學邀稿,同學答應了,編者就向他催稿,索取文章。文章都是寫在稿紙上,交給印刷廠用檢鉛字的方式來排版,和現在用電腦排版不同。

當時經費來自哈佛燕京學社的補助,這是從第二期開始的,由系上申請。哈燕社會寄來支票,由我們拿到寶慶路上的中央銀行去辦請款。

吳:《史原》第六期的審稿如何進行?

梁:《史原》當時沒有像現在那樣嚴密的審稿制度,審查老師說通過就通過。我記得有一篇送審文章沒有分節,審查老師認為要分。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審稿機制,沒有書面審查意見,如果審查老師有意見,就由編者與投稿人當面口頭溝通。

吳:老師覺得一個研究所有沒有研究生刊物的差別為何?

梁:有刊物比較能凝聚同學的向心力,也可以鼓勵學術發表,表現研究所的活力。

吳:老師認為《史原》應該要朝向什麼方向努力?

梁:這份刊物已經有不短的歷史,中間斷了一個時期,相當可惜。現在你們又將它復刊,第一個就是要長期維持出刊;第二就是採取跟目前一般學術期刊相同的審稿制度,維持刊物的學術水準。

梁庚堯老師(左)於「《南宋鹽榷》新書發表會」後,與本文整理者吳挺誌合影。(2010年11月5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梁庚堯老師(左)於「《南宋鹽榷》新書發表會」後,與本文整理者吳挺誌合影。(2010年11月5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