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   2011年 4月出刊   
 
 
▲中國古代史討論會邀請邢義田老師(左)與閻鴻中老師演講。(2011年4月9日攝)

 

中國古代史討論會
施昱丞(臺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

一、楔子

2009年暑假一次偶然的機緣之下,歷史系博士班學長游逸飛詢問我是否有意參加將在開學後舉辦的「中國古代史討論會」。雖然我並不清楚「古代史」的具體斷限為何,而且對於「討論會」的內容也不甚明白,但當時剛考上碩士班,心中正躊躇滿志;加上大學時參加過學長開辦的「國史大綱讀書會」,自覺受益良多,因而也對這個討論會充滿期待。於是我當下一口答允。於今回想,兩年前所做的這個決定,對我研究所的學習確實帶來很大的助益。

討論會成立的主旨

回顧臺灣近十年來的中國史學界,可說是蓬勃發展,各個斷代的研究圈內或由幾位老師帶領,或由學生們自行組織,都出現了研究生學術社群;唯獨古代史這一段,除了由邢老師主持的「四分溪簡牘讀書會」之外,並沒有其他類似性質的團體。因之,逸飛學長所籌劃的「中國古代史討論會」,對於古代史研究圈的橫向與縱向溝通,都具有重要意義。一來,研究生彼此之間能夠有一個相互切磋砥礪的平臺,並有更多機會就教於相關領域的學者;二來,不把斷限定於漢代,而是設定為包含上古史、先秦史在內的「古代」,更顯示這個討論會力圖向外延伸,讓相關研究社群充分進行對話的想法。

在歷史學各個不同的領域之中,因應不同時代與課題的性質,都會要求研究者具備對特定文獻的解讀能力。相較之下,古代史的研究者一方面得熟讀經典,一方面又必須掌握出土文獻,因而研究者通常都要嫻熟於古文字學,才能有效運用這些資料。除此之外,古代史的領域中,又存有材料留存數量不多、資訊相對不夠完整的問題。以上種種情況,對有志攻讀古代史的學生造成很大的挑戰。這個討論會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希望能結合群力,建立一個日漸茁壯的學群來支持相關領域的學生,讓在各方面備感壓力的研究生不必單兵作戰,避開許多無謂的冤枉路,從而能使各方面的知識與學問有更完善的互動與交流。

▲中國古代史討論會邀請邢義田老師(左)與閻鴻中老師演講。(2011年4月9日攝) width=

▲中國古代史討論會邀請邢義田老師(左)與閻鴻中老師演講。
(2011年4月9日攝)

成員與現況

迄今為止,參加本討論會的研究生,包含臺灣大學與中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等學校的碩博士生。與會成員的背景多半為歷史學,但也有許多其他的學科,例如藝術史、考古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學群。研究生成員主要的研究領域多以秦漢史與先秦史為主,同時也多有成員致力於出土文物、兩周金文等新出材料的解讀。每次會議固定出席的成員大致有十位。除了研究生之外,也有許多來自中外各地的學者共同參與。曾經與會的老師們,包括邢義田、閻鴻中、陳昭容、郭靜云、黃川田修、安部聡一郎、蔡宗憲、范麗梅、陳珈貝等,都是學養深厚且各有專精的重要學者。在逸飛學長的領銜,以及閻鴻中老師的指導之下,這個討論會歷經短暫的草創階段,漸次發展為定期、並且有固定成員輪流報告的健全社群。

討論會的實質內容

為了鼓勵研究生勇於發表目前的學習所得,並且與其他師友產生更多的交流,本討論會對於發表的作品,在形式上有相當大的彈性。舉凡已發表或未發表的研究成果、課堂報告、研究大綱、讀書札記等皆可。至於作品的內容,出土文獻與考古材料的研究為一大特色,以下依次介紹:

在出土文獻的部分,目前已發表過的作品,可以分成金文、石刻史料與簡帛三種。在金文部分,有蔡佩玲〈西周中晚期數件青銅器所見之「誓」〉、雷晉豪〈晉侯穌鼎釋譯〉、[註釋一] 楊景舜〈先秦金文中所見的私人商業活動從事者〉等文章;[註釋二] 石刻史料方面,則有高震寰〈石刻史料中的漢代的地方工程與官民合作〉、〈漢末社會的地方祭祀與宗族凝聚〉等作品。至於簡帛,則在三者中佔大多數,有黃怡君〈試論《二年律令.秩律》中尚書闕如問題(修訂稿)〉、[註釋三] 貝大偉〈秦漢法律裡的「戶」〉、游逸飛〈說「繫城旦舂」──秦漢刑期制度新論〉 與〈秦出土文獻所見的「邦」〉、[註釋四]陳巧萱〈漢墓遣策出土情況分析〉、安部聡一郎〈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所見「戶品出錢」簡考──編制帳簿的過程與「出錢」的性質〉、邢義田〈秦漢基層員吏的精神素養與教育──從居延牘506.7(《吏》篇)說起〉、[註釋五] 閻鴻中〈從《封診式》、《奏讞書》和《春秋決獄》論經義在秦漢律令變革的作用〉等作品。[註釋六]

至於考古學的方面,有李修平〈沒有文字的歷史──新石器時代的南陽盆地〉、[註釋七] 施昱丞〈二里頭社會威望品在生產上的多重技術合作關係〉、李丞家〈吳城文化青銅器試析〉、歐陽宣〈試論李濟的考古學分類方法〉、陳珈貝〈楚系文化研究回顧〉等作品。而黃川田修也曾在討論會上分享田野考察的經驗。

此外,我們還可看到綜合傳世文獻與新出史料,進行專題探究者。這方面可以細分成制度史、社會文化史、思想史、歷史地理與上古音韻學等項目。在制度史方面,有李昭毅〈從漢代兵徭制度看京畿防衛士卒的徵集和編成〉、〈從兵役分流看漢代地方軍的組成〉兩篇文章;在社會文化史方面,則有林盈君〈漢代的免官稱病文化〉、張詔韋〈先秦媵娣婚制問題〉、李協展〈《後漢書.王充傳》中的「鄉里稱孝」問題〉等文章。至於思想史部分,有閻鴻中〈讀史札記數則〉、李冠廷〈《墨子》的周代傳統連續性與墨家集團特性〉。另外,江俊偉撰有〈東漢三國時期武陵郡的發展與衝突──以歷史地理角度觀之〉,討論東漢時期的歷史地理;范麗梅也發表〈上古方言寫詞〉,分析上古時期漢語方言音韻與經典詮釋的關聯。

以上所羅列的作品,有一部分是已經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其他文章都是研究生正在撰寫的碩論、博論的一部分,有些甚至是研究大綱、課堂報告與學習札記。這說明本討論會並不要求成員具備一定的研究成果,而是希望各位發表人分享現階段學習所得。討論會進行時,除了有成員發表作品之外,還有其他成員輪流擔任評論人,對該次發表的作品進行評論。這些做法主要的考量,是希望「古代史」範圍內的研究生能夠在學習路上得到良師益友的諍言與指導,獲取更多的資源,而不是獨自摸索;並使研究生從中與其他人相互討論,學習如何評估研究課題的可行性,並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對參與的同學而言,可以藉機訓練與他人論點對話的能力;至於業已成學的學者們,則能透過參與討論的過程,與年輕學子互動,從而使古代史的學術社群,更加完整而充滿活力。

未來的展望

本討論會目前正邁入第二年下半,以半年一個階段來看,算是進入第四期。雖然已經具備初步的規模,但正因這個討論會還非常年輕,所以蘊含了相當多可能性,擁有許多跌跌撞撞的空間,還望四方學友不吝指教。另外,我們也歡迎更多研究領域在隋唐以前的研究生共同參與,希望能讓秦漢史、先秦史與魏晉隋唐的研究生有更密切的交流,相互激盪彼此的研究課題與視角。如此一來,不僅古代史的研究生與學者能夠凝聚成一個有力量的學術社群,不同研究社群之間也會出現更多的對話可能。若能以此為基礎,對臺灣的古代史學界有一絲一毫的貢獻,那我們或許也算是對臺灣當前的學術界,略盡了一份棉薄之力!

中國古代史討論會成員集會實況。(2011年4月9日攝)左為劉增貴先生、右為劉欣寧小姐。(2007年11月17日攝)

▲中國古代史討論會成員集會實況。(2011年4月9日攝)

[註釋一]此文已發表《首陽吉金選釋》。

[註釋二]此文為楊景舜2009年在清華大學中文所畢業論文的部分章節。

[註釋三]此文已發表於《史原》22期(2010,臺北)。

[註釋四] 此文已發表於《新史學》20卷3期(2009,臺北)。

[註釋五]此文曾發表於2011年第三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註釋六]此文曾發表於2007年紀念蕭公權院士110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

[註釋七]此文為李修平2010年在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論文的二、三章。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div>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