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   2011年 4月出刊   
 
 
▲第一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政大歷史系呂紹理主任、主持人政大文學院周惠民院長、成大歷史系王文霞教授。

▲第一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政大歷史系呂紹理主任、主持人政大文學院周惠民院長、成大歷史系王文霞教授。

2011年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紀要
蘇婉婷(臺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

一、緣起

 2011年3月11日,臺大歷史系藉由國科會的補助,[註釋一] 辦理「2011年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全國各大學歷史系所、歷史學研究機構主管均受邀與會,共同就目前國內歷史學發展與教學問題,進行為期一天的研討。會議共分四個部分(參見表一),主要關注歷史系所的教學、研究與就業問題,討論集中在課程架構的檢討與革新上。如臺大歷史系甘懷真主任所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次會議的定位為資訊交換與集思廣益,希望在積極面上為歷史學門找到未來的方案與對策,消極面則能以他人經驗檢討自身系務。 ▲2011年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2011年3月11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2011年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2011年3月11日攝於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二、會議內容

在討論開始前,甘懷真主任先以臺大歷史系課程之例,做為會議引言。戰後臺灣的大學歷史系課程規劃,主要脫胎於60年代的臺大歷史系,因此回顧臺大歷史系的課程理念,有助於檢討歷史系的課程規劃。臺大歷史系的課程承襲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的史學思潮與大學制度,主要有三個脈絡:第一是強調中國史與西洋史的通史教育;第二,60、70年代的史學風氣與運動促使我們重視史學理論與史學方法;第三是重視經典名著的閱讀及史學史。在學士班方面,自85學年度(1996年)起,臺大歷史系開始進行課程改革,改革的重點為降低斷代史、專史與國別史的重要性,並使課程專題化。近年的改革目標則為「厚重課程」之推行,希望讓學生修少而重的課,同時減少老師們的教學負擔。與此同時,亦強調增加學生自由選課的比例,發展學生的第二專長,並在同一思考脈絡下廢除「領域」制度。[註釋二]臺大歷史系亦對85學年度開始的「課程專題化」進行檢討,重申過去專史、國別史之重要性──有別於專題性課程的零碎化弊病,後者較能增加「面」的思考。此外,還有兩個重要面向:推行寫作與研究結合,並希望能將綜合性的概述課程放在大四,而不是尚未掌握整合能力的大一。碩、博士班的重點則在推行碩博士班一貫,減少碩班修業年限與論文分量,以及將碩士論文形式多元化。臺大歷史系也藉國外經驗,希望以幾個方面改革博士班:為博士生設立指導委員會、增加博士生副修,以及推行短期出國制度等。

     表一 2011年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議程
▲第一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政大歷史系呂紹理主任、主持人政大文學院周惠民院長、成大歷史系王文霞教授。

(一)歷史系所課程的現況與改善

第一場為「歷史系所課程的現況與改善」,由政大文學院周惠民院長主持,成大歷史系王文霞教授、政大歷史系呂紹理主任引言。為便於討論,兩位引言人先對歷史學門作一基礎介紹。

王文霞教授負責教育部94、95、96年度的「人文教育體檢計畫」,[註釋三]因而有機會調查全臺灣歷史學系所的課程。此調查的目的,係為了解大學人文教育可以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調查指標為六項「核心能力」:(1)溝通表達與語言能力,(2)經典作品分析能力,(3)問題發掘與解決能力,(4)創作與創新能力,(5)科技素養與應用能力,(6)全球視野與多元文化的認知能力。前三項屬人文學的傳統能力,後三者為新興能力。調查結果顯示,歷史學門在傳統能力上的助益較大,新興能力上的表現雖較差,但在「全球視野」一項上卻遠遠超過其他學科(參見表二)。

      表二 94-96學年度歷史學門核心能力指標
▲表二 94-96學年度歷史學門核心能力指標

透過此次調查,進一步了解「教學」與「能力」間的連結,可看到歷史學門的幾項問題:第一,大學部的課程通史、斷代史的定位與教學內容並不明確,很難找到通則與精準定義。其次,王文霞教授以成大為例,說明碩博合開課程的弊病,指出碩班與博班在教學目標上應有所差異,且須區別訓練方式與預期達成的能力。第三是研究所缺乏培養大學師資的課程。王教授亦提出幾項改善建議:大學部方面,應思考課程是否作清楚、細緻的定義,強調不同課程的差異性,以便規劃課程架構。研究所方面,碩博班課程合開與否必須取決於課程目標,博士班可考慮增加師資培訓課程。

呂紹理主任首先介紹政大的課程改革與遭遇的問題。過去十年,政大的課程改革主要是將通史斷代化,學生必須挑選幾個斷代選修。99學年度開始,則把中通分為五段,世通分為四段,將可以選修的規劃改為必修,以期培育學生具有較完整的基礎知識。政大也採用甘主任強調的厚重教學概念,並引入TA制,許多學生與老師都認為這樣的改變是有所幫助的。政大也希望增加多元化課程,透過文學院內部文、史、哲三領域的合作,讓領域相關的老師組成教學社群。此舉在短期內雖可能需投入更多心力溝通,但長期而言或能降低老師的開課負擔,並有助於學生對人文學科的認識。

此外,呂紹理主任指出歷史學表面上與教育以外的其他職業沒有直接關連,但未必不是優勢,因為能藉較廣的基礎而擁有較大的彈性,從而得以適應各式各樣的行業。歷史學系可以訓練閱讀、溝通、表達,以及蒐集資料與體系思考的能力,以不變因應社會的瞬息萬變。

兩位引言人的報告引起廣泛共鳴,與會的各大學主管均針對引言內容積極發言。中研院史語所李孝悌教授以哈佛大學為例,指出TA制度是比較有可能成功的一項。TA制度不但能提供博士生經費,也是師資養成的一環,並能協助厚重課程之落實。李孝悌教授認為臺灣歷史系的碩士訓練很不錯,但博士生的訓練卻有很大的問題。博士生的出路自然與訓練有關,因此必須擴大博士生的訓練範圍,例如增加博士生的次攻領域,以及加強語言能力。此外,身在臺灣更該意識到象牙塔式研究的危機,應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進入田野。中研院史語所黃進興所長亦肯定臺灣的碩班訓練,但認為必須縮短碩士生的修業時間,以及思考如何在這個世代繼續維持對中國史的發言權。

因曾參與教育部的評鑑工作,長庚大學黃寬重教授指出,近年來博、碩士班分開評鑑對傳統歷史教育造成極大壓力。因為評鑑是高等教育評量的基礎,走向會引導市場與學界發展。因此,學界當前的共同問題是碩博士生的區分問題。臺灣的碩論品質雖然不錯,但書寫時間太長,導致形式條件上較國際上來得差。黃寬重教授認為學界應跳脫傳統思維,思考如何訓練更開闊的基礎、素養,讓學生有更多選擇。舉例而言,學生可以通識教育作為職志,但通識教育強調整合、跨學科能力養成,故「要走出歷史系才是歷史系最大的出路」。文創產業、數位典藏人才都是可以考慮的培育方向。

中研院臺史所鍾淑敏副所長與暨南大學歷史系李廣健主任都關注文獻解讀的能力。近來畢業生的文獻解讀能力令人擔心,許多學生在學校並無機會接觸到文獻材料,亦無緣培養查找資料的能力,這是歷史訓練的危機。

 面對與會者對多元化的支持,臺北大學歷史系李若庸主任則指出必須清楚歷史學系的定位為何。為了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開放課程,但是同時又可能降低學生的專業能力,以致於進入碩班時尚未具備研究基礎。李若庸教授指出課程改革的矛盾──厚重教學的概念其實是更加專業,以及給予大學生更加基礎的教育,這與開放課程、降低必修的作法是相違背的。 ▲第一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政大歷史系呂紹理主任、主持人政大文學院周惠民院長、成大歷史系王文霞教授。

▲第一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政大歷史系呂紹理主任、主持人政大文學院周惠民院長、成大歷史系王文霞教授。

(二)畢業生未來發展之課程規劃

第二場的主題是「畢業生未來發展之課程規劃」,主持人為東海大學文學院丘為君院長,引言人為輔仁大學歷史系克思明主任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陳登武主任。丘院長首先提供一份資料給與會者參考,資料內容指出十年來臺灣高等教育的學生大幅成長,面對此種情形,各系所內部都應有所因應,以面臨就業市場的轉換。

克主任對學生的發展與出路感觸很深,他以輔大為例,指出臺灣的大學共同的焦慮──學校定位會影響到資源的配置,故學校到底應定位為教學型或研究型?另外,調查顯示輔大的課程選讀意願係與就業緊密結合,考慮到學生的未來,各校都應認真思考跨領域課程。此外,教育部雖強調要壓縮大學必修,但輔大的校定必修課程卻比過去的共同必修還多,歷史系24個選修學分要求一半要選本系課程,似乎不進反退。目前輔大歷史系的發展方向是與圖資、新聞、餐飲旅遊、博物館等結合,並考慮開設歷史與傳播媒體、影視史學等新興課程,相信學生若願意認真利用系上資源,出社會便有相對優勢。

陳登武主任的引言則以師大的一份調查報告為中心。這份資料是師大就業輔導中心所做的調查,調查96學年度畢業生一年後與三年後的情況。資料內容顯示歷史系畢業生平均收入與學用配合度皆名列前茅,但弔詭的是工作滿意度低,且不推薦他人修讀歷史系。陳主任對畢業生修習通識課程的前程感到憂心,因目前通識課程持續縮減,並連帶造成聘任空間萎縮。若不能讓教育部擴大通識空間,又無其他吸納畢業生的就業管道,那麼只能縮減歷史系本身的規模。陳登武主任還提供師大的課程改革方式作為參考:師大設計了應用史學學程,並針對學生畢業發展進行課程設計,為學生開闢了研究與教學之外的其他可能(見表三)。

   表三 臺灣師範大學應用史學學程
▲表二 94-96學年度歷史學門核心能力指標

引言結束後,中研院近史所黃克武所長首先提出建議,認為應改革課程架構,以提升畢業生競爭力。黃所長指出,近史所每年都雇用大量的助理,最大的需求在數位典藏與資料庫,但進來的助理卻經常是資訊系或圖資系的學生,希望歷史系可以考慮培育這部分的人才。此外,臺灣許多博士生不但計畫寫得不好,甚至論文品質低於碩士階段,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解決方式應為縮短碩士生的修業年限,將真正有創造力的時間留至博士班發揮。博士班人數必須減少,課程也必須與碩班有所區隔,大家都必須意識到博士班乃專業的菁英式教育。

 許多與會者亦對師大提供的數字表示質疑。政大臺史所陳翠蓮所長認為,願意報回資訊的可能是求職較順利的,並不能顯示一般狀況。對於臺灣的博士訓練問題,陳所長進一步提出博士班學生所面臨的生活困境,希望能讓博士生透過在學校的教學謀得生計,另一方面也能藉此學習教學技能。博士生的各項問題都需要結構性的資源提供,這要仰賴大學制度的推動與改善。這裡陳所長亦指出一個危險的現象:臺灣的博士生經常希望能藉現有關係保障就業,須注意歷史學門裡仍存在著徇私的現象。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黃克武所長發言中,後方左起為長庚大學黃寬重講座教授、東華大學歷史系許育銘主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黃克武所長發言中,後方左起為長庚大學黃寬重講座教授、東華大學歷史系許育銘主任。

針對與會者對教育部的期望,長庚大學黃寬重教授以自身經驗提出想法。教育部的經費已被眾多科系瓜分,很難對教育部有更多的期待。歸根究柢,從縮減員額、紮實訓練開始更為實際。黃教授亦對通識教育的縮減問題提出看法,我們必須讓歷史系畢業的博士有能力開授多元的課程,去爭取與歷史相關的非傳統領域,因為有些其他領域的通識課程是在擴張的。教育部近來開始重視聽說讀寫與跨學科合作,黃教授警示性地說明此乃人文學的「最後參與機會」,呼籲主管們能有更積極的表現。丘為君院長亦肯定黃寬重教授的發言,並指出一般教育的教職員額雖然縮減,但技職體系的市場卻是擴張的,這也是歷史系學生可以考慮的發展方向。

對於學生的就業問題,中興大學文學院王明珂院長則以中國大陸為例回應之。中國大陸有大量學生投入新聞、評論行業,他們對社會的關懷與批判力特別強,社會自然會給予關注。與其消極順應社會變化,我們不如更積極地對社會、公共事務發表言論。

由於歷史系學生的多方發展有賴於課程革新,因此便不免產生問題:在與他系進行跨學科課程合作時,能否真正結合「歷史」與其他學科?東吳大學歷史系林慈淑主任以東吳歷史系為例,說明他們最大的困境在開課的老師必須了解什麼是「歷史」,否則新增跨學科課程並無意義。

 有別於其他與會者較為悲觀的發言,李若庸主任卻重申對人文學科之信心。李主任指出臺北大學歷史系的就業狀況並不差,學生普遍認為歷史系訓練對於就業相當有幫助。李主任認為老師不需要擔心學生的就業問題,人文學科的重點是如何去訓練一個好的人的特質,學生有好的態度、基礎的工作能力與學習態度,在各行各業都能找到工作。李主任的看法也獲得王文霞教授的支持,並表示「好的人的特質」就是「核心能力」所意圖訓練的,核心能力應具有持久性,在不同職場都能適用。 ▲第二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輔大歷史系克思明主任、主持人東海大學文學院丘為君院長、臺師大歷史系陳登武主任。

▲第二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輔大歷史系克思明主任、主持人東海大學文學院丘為君院長、臺師大歷史系陳登武主任。

(三)如何創造歷史系所更好的研究環境

第三場討論「如何創造歷史系所更好的研究環境」,主持人為中興大學文學院王明珂院長,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范燕秋所長、臺大歷史系陳弱水教授擔任引言人。

范燕秋所長提供與會者一份師範大學臺史所的資料,彙整了近幾年的國科會與教育部補助計畫。范教授認為師大臺史所的經驗能作為以小窺大之鏡,諸如良好研究環境之創造、風氣之維繫,都是小型系所重大的難題。首先,范所長認為各系所必須要有充足的研究資源,藉著良師益友形成研究風氣,並使教學與研究相輔相成。除了內部改革外,對外也應積極爭取各項研究教學計畫,向外尋找研究合作學者,以及與研究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在此,范所長強調師大臺史所唯一的優勢在於研究課題,但應更積極地形成研究團隊,並且減低專任教師過多的外務。

承繼范所長的論點,陳弱水教授提出歷史系研究環境最大的困境在教師的教學負擔過重,而結構因素是承擔過多的非正規工作,在這方面或許可增聘兼任教師以改善之。此外,增加系所研究經費與培育系所同仁研究風氣都需要重視。陳弱水教授強調風氣的創造需要學界的共同力量,而「學會」則具有鼓動風氣的作用,建議開辦「全國歷史系所聯盟」,定期舉辦學術會議,讓研究與研究發表成為固定風景。

對於陳弱水教授的引言,黃寬重教授認為「聯盟」的可行性並不高,重要的是會議品質的提升,否則無法讓定期的研究發表超脫參加會議、繳交報告的窠臼。但普遍提升士氣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成大歷史系鄭永常主任則認為獎勵的氣氛能夠推動研究,若能鼓勵出版與創作,或能鼓動研究同仁的士氣。陳弱水教授亦表示贊同,認為不只應推行圖書獎勵,論文獎勵制度也應確立。
 第一場討論時,許多教授都將教學與研究視作對立的領域,政大呂紹理主任則表示教學與研究並不能區分。呂主任同意范所長「教學與研究維持均衡與相輔相成」的看法,強調研究與教學是可以互相配合的,而且教學深化就是一種研究。
▲第三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政大臺史所范燕秋所長、主持人中興大學文學院王明珂院長、臺大歷史系陳弱水教授。

▲第三場主持人與引言人,左起政大臺史所范燕秋所長、主持人中興大學文學院王明珂院長、臺大歷史系陳弱水教授。

(四)綜合討論

第四場為綜合討論,由李孝悌教授主持。本場討論總結前三場的議題,各系所主管紛紛提出參與會議後的心得與想法,而討論皆不約而同地集中在博士班的改革上。李孝悌教授認為博士班的加強是非常關鍵的,增加博班副修、田野實習都是可以考慮的改革。黃寬重教授認為可將外語能力定為入學標準,或是要求在入學前兩年達成規定的語言能力。陳登武主任亦回應黃寬重教授先前的發言,認為歷史系的確應爭取在通識教育上的生存空間,以保障博士班出路。黃克武所長指出,歷史學門必須意識到博士班為「菁英教育」,需要一套完整的規劃,並且嚴格控制人數與入學門檻。

除了博士班的問題外,研究風氣之培養也是綜合討論的一大重點。陳登武主任希望大家能共同思考如何提升歷史學門的集體榮譽感,甘懷真主任與陳弱水教授則強調各歷史系所間的合作與交流,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衝勁。陳弱水教授重申建立「聯盟」的必要性,認為透過團體的力量更容易進行歷史學門間的各項改革。

三、回顧與展望

本次會議內容可總括為教學與研究兩部分,而兩者又互為表裡。教學方面,可分為大學部與研究所兩方面。大學部與研究所的課程規劃皆強調就業面向,不同的是大學部採博,研究所取專,此係取決於工作性質。與會者皆有一致的共識,即應賦予大學生基礎與多元的能力,使其畢業後能因應各式各樣的職業需求,具備多元發展的可能。徇乎此,新興的課程改革方向是降低必修學分與加強跨系所合作,並且重視「教學」與「能力」之間的連結。「能力」何為?王文霞教授歸納的六大核心能力係官訂標準,若廣泛而言,「能力」毋寧是李若庸主任強調的「人的素質」──若能具備好的態度,以及學習、思考與應變能力,就能「將弱勢轉化為優勢」。研究所方面,與會者對碩士班教育的檢討主要在於修業時間過長,但一致肯定臺灣歷史系碩班教育的水準。研究所的改革重點在於博士班。臺灣歷史系博士班面臨的雙重問題是:博班水平無法與碩班區隔,畢業後亦面臨嚴重的就業困難。正如與會師長們所指出的,博班的問題乃環環相扣。首先是培育問題,碩博課程合開導致博士生缺乏更專精的訓練,而碩班修業時間過長與生計問題,亦使博士生在課業上缺乏衝勁與創新。自就業面向而言,受累於培育過程,臺灣的歷史系畢業博士生在能力上未獲廣泛肯定,且求職範圍過於狹窄,應往通識教育、技職體系等方向發展,而這需要更多元的訓練過程。如何讓博士生的能力提升?增加副攻、設定語言能力標準、保障博士生生計、短期出國制度等,都是考慮的方向。

 在研究方面,臺灣的研究資源與人力均分散,且普遍缺乏良好的研究風氣。雖有與會者對「全國歷史系所聯盟」計畫提出質疑,但建立普遍的合作關係則為共識。大的面向上,各系所、研究機構資源與研究成果應相互交流;小的面向上,各系所或各校內部可建立研究團隊,此皆有助於增進臺灣史學研究的競爭力。為擴大視野,與國際的交流與合作亦不容忽視,並應增加學生的文獻解讀能力,提供田野、檔案庫的實習機會。若能擴大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對研究必然有所裨益。 ▲第四場綜合討論主持人與引言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孝悌先生。

▲第四場綜合討論主持人與引言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孝悌先生。

本屆全國歷史學門主管會議討論熱烈,各系所主管均積極發表意見,互相交流各校經驗。主管會議的定期主辦應亦有助於對歷史學門的反省,免於閉門造車之弊。來年各校當有更多的經驗與想法,透過合作與檢討,應能為歷史學門當前所處的困境尋找更多可能的解決方案。

--------------------

[註釋一]由國科會補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之「歷史學門規劃研究推動」計畫。

[註釋二]85學年度始,臺大歷史系廢除原本的中國通史與世界通史,中國通史改為四個學期(共12學分),世界通史則為二學期(共8學分),臺灣史改為必修(二學期共4學分)。與此同時,臺大歷史系也開始設計「範疇」(即中國史、世界史與臺灣史三範疇),規劃領域(政治史領域、思想史領域等),要求學生以20學分修習所選領域。96學年後再度進行改革,世界通史增加為四個學期(共12學分),以求擴大學生的全球視野;並接受以博代專的概念,廢除領域制度。詳細規劃可參見本系網址: 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c_introduce _course.htm.

[註釋三] 「教育部全國大學院校人文教育體檢計畫」為教育部「人文教育革新96-99中綱計畫」主要推動計畫之一,希望從人文的角度和教育的方法,回應全球化的趨勢及數位化的衝擊。網址:http://www.hee.tw/index.asp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