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   2010年 11月出刊   
 
 
 

展品2 綠釉褐彩厚緣罐
唐(7世紀末至8世紀初)

編按:
本期新增「校園展覽」單元,介紹校內當期有關歷史類的展覽。首先介紹由臺大藝術史研究所與臺大圖書館策劃之「唐代陶瓷特展」。本期封面與封底圖片及其說明皆由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提供,謹此致謝。

唐代陶瓷特展簡介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藏品展系列四
謝明良(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收藏有數百件亞洲古陶瓷以及近千件中國窯址出土標本,主要是提供教學、研究之用。在展示方面,本所在當時圖書館項潔館長和學科館員蔡淑玲女士的熱情參與之下,自2006年和圖書館合作策劃「漢唐陶俑特展」以來,迄今已陸續推出「宋代茶盞特展」(2006),和「漢代陶器特展」(2007),本次特展亦屬同一系列。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提供研究生累積撰寫展品說明與佈展等實務經驗,同時也希望能將本所收藏品介紹給全校師生,期望與大家共同分享賞鑑古代陶瓷的樂趣。

感謝圖書館陳雪華館長、服務推廣組童敏惠組長和連鍾蕙編審的大力協助,使得此次特展能夠結合館藏相關圖籍在典雅氣派的總館大廳順利展出。另外,特展圖錄的編排設計是由本所易穎梅、林容伊兩位研究生擔綱,展覽海報及圖錄封面設計則由賴奐瑜同學負責。

前言

唐朝(618-906),這個饒富魅力、引人遙想的朝代,在藝術方面也成就輝煌,文學與繪畫皆留下膾炙人口的精彩作品。而十分貼近、並能具體反映當時人們生活與物質面相的唐代陶瓷工藝,又是何風姿呢?

提到唐代陶瓷,最為人所知的即是色彩炫麗奪目的唐三彩。此外,以陸羽《茶經》點名「類玉」之越窯為首的青瓷,與「似冰」之邢窯為首的白瓷,也承繼著六朝至隋代數百年來工藝技術的進展,逐漸發展出極為精美可觀的作品。另一方面,由於自西元九世紀左右開始,範圍最大可橫跨東亞至非洲的遠洋貿易興起,唐朝的陶瓷也與其他商品一同隨著遠洋貿易的船隻運送到遙遠的異邦。正如「唐」本身予人深具活力與多元風貌的朝代印象一般,唐代陶瓷無論在外形、裝飾、品類等方面也都呈現了活潑、豐富的樣貌。以下將分別簡介唐三彩、白瓷、青瓷、與以長沙窯作品為基礎的唐代外銷瓷。(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林容伊撰)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鉛釉陶器,它在漢代鉛釉陶工藝基礎之上發展而來,以白色黏土作胎,銅、鐵、鈷、錳等元素的礦物作釉料,經800°C左右低溫燒製而成。由於在窯爐裡燒成時,各種金屬氧化物熔於鉛釉中,並且向下流動,形成綠、藍、黃、赭等斑駁燦爛的彩色釉。所謂「唐三彩」泛指二種以上顏色的釉陶,並不一定只有三種顏色。

目前學界認為唐三彩的製作始於唐高宗時期(650-683),七世紀下半葉至八世紀前半是其主要流行時期,以西安和洛陽兩地的唐墓出土數量最多,主要作為陪葬用的明器。燒造窯場集中在陝西、河南、河北等地。八世紀後半雖仍有燒造唐三彩,但作風與功能已與盛唐三彩不同。

唐三彩的發生、形成,初期作品如何,目前資料不多,陝西鄭仁泰墓(664)出土的藍彩蓋紐,陝西富平縣李鳳墓(675)出土的三彩盤與器臺都是早期三彩的重要例證。展品1三彩盤經比對,與鞏義市芝田二電廠66號墓(650-675)出土的三彩盤口壺的施釉作風一致,製作年代不會晚於七世紀末,或許從中可窺見初唐三彩的部分面貌。(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何姤霖撰)

白瓷

白瓷是在白色的胎土上施加透明釉,經高溫燒造的瓷器。中國白瓷的出現是從青瓷逐漸發展演變而來,雖然不少學者認為白瓷於北朝晚期已經出現,並且主張范粹墓(575)出土的白釉碗是有可靠紀年的早期白瓷,但有學者認為這是用鉛釉低溫燒成的白釉陶,而非高溫燒成的白瓷器。嚴格來說,目前可視為白瓷製品的最早紀年墓資料,只能上溯至隋代安陽張盛墓(595年葬)出土的白瓷俑。

目前在河北省邢窯、定窯,河南省境內的鞏縣窯、鶴壁窯、登封窯、滎陽窯等,山西省境內的渾源窯、平定窯,陝西的耀州窯,安徽的蕭窯都燒造白瓷,形成唐代瓷窯「南青北白」的局面。五代時期,白瓷的生產仍以北方地區為主,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河北定窯、河南鶴壁窯等。河北曲陽縣澗磁村定窯出土的五代白瓷器皿有盒、罐、碗、盤(如展品6白釉五花式口盤)等,釉色白中泛青,胎質細膩,器類式樣繁多,可見當時日益精進的生產品質。(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何姤霖撰)

青瓷

青瓷係指於胎體表面施加釉中含鐵,並以還原焰燒製而成的高溫陶瓷。其起源一說可上溯自商代(西元前16-11世紀)以高溫燒造的原始灰釉器。青瓷是隋唐時代生產陶瓷的大宗,它們承繼了南北朝時代的造型而有所變化。唐代燒造青瓷的地方很多,包括湖南長沙窯、江西洪州窯、浙江的越窯、婺州窯、甌窯和四川的邛崍窯、安徽的壽州窯等地,而以越窯最為出名,唐人陸龜蒙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即為例證。越窯青瓷的生產持續至宋代,其對釉色之美的追求也影響了宋代青瓷的樣貌。

本次展覽的青瓷展件中,可以見到釉色瑩潤,品質精良,可視為「秘色瓷」的越窯青瓷作品;《茶經》中提及的,釉色偏黃的洪州窯作品;以及繪有褐綠彩紋飾,具四川特色的邛崍窯大罐;和安徽生產的壽州窯作品。(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易穎梅撰)

外銷瓷

唐代外銷瓷種類不少,包括了越窯青瓷、邢窯白瓷、鞏縣窯白瓷、北方白釉綠彩陶、長沙窯彩瓷和廣東窯系青瓷等作品。晚唐五代之際(九到十世紀),中國陶瓷的蹤跡已遍布亞非各地;日本、韓國、乃至西亞的薩馬拉(Samarra,位於今伊拉克境內)和非洲的福斯塔特(Fustat,位於今埃及境內)都有中國陶瓷的出土。

西元九世紀的「黑石號」(Batu Hitam)沉船,囊括了本次展覽中的多數作品,包括:越窯青瓷、邢窯白瓷、長沙窯釉下彩瓷等。從「黑石號」打撈的陶瓷組合和揚州唐城所出土的唐代陶瓷作品看來,黑石號的貿易路線很可能以揚州為起點,經廣州航向當時的西亞大商港尸羅夫(Siraf)。同一時期,亦有由唐輸出到日本的貿易瓷器;不過,有別於黑石號的陶瓷組合,從日本出土的唐代陶瓷中,雖有和揚州相仿的陶瓷組合,卻幾乎未見廣東窯系作品,因此可以推測,揚州是唐代向東西兩方輸出物資的匯聚之地,但日本和廣州的貿易關係則相對淡薄。綜觀唐到五代,亞非各大港口、城鎮,無論是日、韓、薩馬拉、尸羅夫或福斯塔特,各地出土的中國陶瓷組合並無太大差異,這說明唐皇朝主控了外銷陶瓷種類的選擇權,和明清時期景德鎮窯接受歐洲訂單所生產的訂製瓷大不相同。(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易穎梅撰)

本期封面及封底之圖片簡介


展品29 青瓷釉文字執壺〔註釋一〕唐(9世紀)

口徑9.6公分,底徑10.4公分,高19公分

 侈口,長頸,圓肩,最大徑在肩部,底部以一周陰刻弦紋做出假圈足,足微向外撇。多處修補:口緣及頸部交接處與頸肩交接處各有一圈修補痕跡,把手和器身的連接處也修補過,此外從胎釉來判斷,口緣、頸部、把手、腹部四個部分可能原本分屬於不同製品。腹壁上可見轆轤拉坯的痕跡,把手中間壓印有直線紋。

 以目前的資料看來,長沙窯是最早發展在瓷器上面題寫詩句的窯址。在瓷器上以釉下褐彩書寫詩文,一方面詩文內容表達了某些趣味,另一方面將文字看做裝飾。長沙窯的詩文內容多樣,有少部分在全唐詩中可以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詩句,但大部分都是民間通俗的創作,本件在四瓣瓜稜中,與注口同一瓣的器腹上,以釉下褐彩書寫詩文:「客來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門三五下/自有出來人」。 它以主人口吻的順口溜,直白表達對來客的要求,簡單又有趣,長沙窯窯址出土了數件題寫相同詩文的執壺。除了題寫詩詞之外,也有在執壺上自銘「美春酒」的例子,〔註釋二〕 可知這樣的執壺有酒壺的功能。(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李欣葦撰)

 

展品2 綠釉褐彩厚緣罐 唐(7世紀末至8世紀初)

口徑9.5公分,足徑7.5公分,高8.7公分

 

罐斂口,厚圓唇,口緣下方飾一道深刻弦紋,溜肩弧腹,下腹內收,圈足外撇,厚足壁,足牆著地處削稜。器底外部有一尖刺狀突起,內部有三叉支燒痕跡。通器施半截釉,自口緣至腹徑最大處施綠釉,並於肩處以褐釉點出六組六瓣聯珠紋。釉色透明溫潤,惟施釉不均,器身可見濃淡不一的釉痕。施掛白色化妝土至器腹下部,其下至足部露胎,胎質堅硬,胎色粉紅。罐內自口緣起三分之一處掛白色化妝土,以下施滿釉,罐底有多處細開片及剝釉痕跡。

從其胎與施釉的狀況推測,本展品應為二次燒成:素坯先以約1100度高溫素燒,施釉後再以800度左右低溫燒成,而這種二次燒造的技法見於河南鞏縣窯(今中國河南省鞏義市)三彩器。另外厚沿罐也為鞏縣窯中常見之器形,根據鞏縣黃冶窯出土報告判斷,〔註釋三〕 此種器形多出現在七世紀末至八世紀初,該窯在器身上施半釉的特點也與本件展品相符,因此推測本展品為鞏縣窯或其鄰近窯場所產。 鞏縣窯規模大,產品種類繁、產量多,唐、五代時燒製白瓷,在開元年間(713-741)曾入貢宮廷使用。

鞏縣窯兼燒三彩和藍、綠、黃等單色釉與絞胎作品,也燒造彩繪馬、鎮墓獸和男女俑等。鞏縣窯作品常見的裝飾技法,有釉上加貼、印花,有器身不加花而在器物肩部留數瓣珠紋等作法。三彩器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黃、綠、紅、藍、白、褐等多種,也有單色釉器及絞胎裝飾釉器。其多具平底、玉璧底、淺圈足等。三彩器是先燒素坯,再掛彩釉燒成。器物裝燒墊具有三叉支具,長方形墊具和圓形托珠,器物內或足底一般留有幾個墊具痕。鞏縣窯生產的三彩器不僅流傳於中國北方,在中國南部如揚州以及海外日本也有出土。(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劉昇典撰)

 


〔註釋一〕 謝明良,〈記「黑石號」沈船中的中國陶瓷器〉,收入氏著,《貿易陶瓷與文化史》(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5),頁81-134。

〔註釋二〕參見長沙窯課題組編,《長沙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圖版228

〔註釋三〕 河南省鞏義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編,《黃冶唐三彩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頁34。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