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   2010年 11月出刊   
 
 
 

▲第一屆《史原》座談會會場

《史原》復刊專題報導

本系出版品《史原》創刊於1970年,主要刊載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研究生學術類相關文章,惟1999年發行21期後因故停刊。為因應國內外學術環境轉變,《史原》於2010年復刊並改版。
《史原》復刊由《史原》論壇主辦,臺大歷史系協辦,《史原》編輯委員會編輯。廣邀海內外歷史學研究生、青年學者共同耕耘,並由衷期盼學界先進給予批評指教。

《史原》刊載欄位包括專題論文、研究討論、學術書評,追求更嚴謹的史學訓練;也鼓勵發表學術書介、研究回顧、研究札記、史料或學術文章的考證、校釋或翻譯、敘事史學、歷史小說、報導文學、紀錄片前言等各種體裁的文章,嘗試創造更多元的史學風貌。為了在多元與嚴謹之間取得平衡,《史原》採雙匿名審查制,每期均邀集專家學者從嚴審查稿件,幫助研究生發表正式並受學界承認的文章。

我們希望透過《史原》復刊,讓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內部能產生更多學術對話,舉辦更多學術活動,成立更多學術群體。期待《史原》能再次獲得眾人支持,成為臺大歷史學研究所與海內外學子共同交流的平臺。

《史原》復刊第1期(總第22期)已於2010年9月出版。為慶祝順利復刊,並吸納各方意見,策勵來茲,編輯委員會特舉辦座談會及復刊發表會,並走訪第18期編輯委員邱澎生先生。茲將座談會、復刊發表會紀要及邱澎生先生受訪內容摘錄如後,以饗讀者。


▲2010年10月30日,第一屆《史原》座談會及復刊發表會現場,師生出席踴躍。 (攝於臺大文學院文二十教室)

第一屆《史原》座談會紀要

游逸飛(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高震寰(臺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

由於《史原》停刊已達十年,年輕學子對《史原》的記憶逐漸模糊。2010年10月30日,《史原》復刊第1期編輯委員會特地邀請《史原》論壇學群顧問,包括系主任甘懷真老師、邢義田老師(中央研究院院士、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以及古偉瀛、胡平生與周婉窈等三位本系教授,在臺灣大學文學院第二十教室舉辦第一屆《史原》座談會。希望透過諸位師長回憶自己與《史原》之間的歷史,重建臺大歷史所研究生對《史原》的記憶。

《史原》論壇 中國中古史學群顧問 ──甘懷真老師

甘懷真主任首先代表臺大歷史系,恭喜《史原》復刊。甘主任指出,1970年《史原》創刊,曾受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贊助,每期出版均有美金1,000元的支持,這在當時是極充裕的鉅款。憑藉「美援」,《史原》早期並無經費不足的問題。四十年後,臺灣早已脫離「美援」的環境,但目前臺灣在教學機構的投資,就全球標準而言,卻十分匱乏。他與大陸的大學交流時,注意到雙方教研機構所獲得的經費挹注天差地別。臺大歷史系經費其實很有限,不易支持學術刊物的出版,因此主辦期刊十分艱苦。

《史原》復刊花費甚多,有系上教授憂心其維持的可能性,也有老師建議電子化以節省印刷成本。然而甘主任強調,錢只是次要的條件,《史原》復刊第1期的出版,是在研究生的熱情下艱苦完成,只要研究生熱情不減,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即使未來將面臨各種困境,系上一定會盡力籌款、募款,維繫《史原》以為薪傳。 甘主任很感謝《史原》復刊第一屆編輯委員會所有成員。他認為《史原》論壇現階段的組織已頗具規模,希望將來能成為研究生之間聯繫的平臺,進而發展研究生學會,開創出超越學校界限的研究生學術群體。

甘主任表示,《史原》一定會將內容放上網路,以供學人檢索與下載,但這並不表示《史原》應放棄紙本。紙本與電子化應並行不悖,以強化學術影響力,也便於學界參考及引用。

此外,臺灣有些研究生期刊以成為國科會核心期刊為目標。他認為只要國科會標準合理,這一目標當然值得努力。但他更希望《史原》能成為一本質量兼備、便於檢索引用,以及涵蓋領域廣泛,有益於各方學人交流的期刊。

最後甘老師回顧自己與《史原》的淵源。他大學、碩士班與博士班均就讀於臺大歷史系,1988年以〈唐代家廟制度研究〉論文取得碩士學位,1993年以〈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論文取得博士學位。他在碩士班時曾在《史原》發表處女作:第一篇是高明士先生(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隋唐史專題研究」的期末報告[註釋1], 第二篇為碩士論文的部分內容。

甘主任坦承早已遺忘二十年前處女作的內容,但今日因座談會而重溫後,發現當年在《史原》發表的文章,確實影響了後續的研究路線。他的專著《唐代家廟禮制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灣大學,2004),及許多論文的源頭都可以追溯到《史原》。雖然二十年後「回眸」《史原》,他的處女作質量非常不足,遠遠不能代表他今日的意見。但正因當時臺大歷史所有這本研究生刊物,才讓他有練習的舞臺,按部就班展開學術研究,成為學者。他期許復刊的《史原》也能對現今的研究生產生相同的助益,為學術界培養更多明日之星。

曾在《史原》發表的文章:

1.〈禮學一: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第15期(1986),頁173-187。

2.〈略論唐代百官家廟〉,第16期(1987),頁55-73。

《史原》論壇 中國古代史學群顧問 ──邢義田老師

邢義田老師表示很榮幸也很高興能以《史原》之友的身分參加座談會,並恭喜《史原》復刊。邢老師表示從學生時代迄今,他的腦海都沒有金錢觀,經甘主任解說後,始對《史原》經費的困難略有概念。他非常感謝臺大歷史系在經費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甘主任仍排除萬難,促成《史原》復刊。

邢老師大學與碩士班均就讀於臺大歷史系。他認為如果過去沒有在大學部的《史繹》與研究所的《史原》兩本刊物上發表文章,獲得從事學術研究的莫大動力與鼓勵,他恐怕達不到今日的成就。 [註釋2]

回顧當年作品,質量確實不忍卒睹,然亦自己成長過程的紀錄。碩士班時,他曾在《史原》發表評論王賡武(中央研究院院士)先生專著的書評,同時於《食貨月刊》第1卷第6期(1971)發表〈契丹與五代政權更迭之關係〉,這兩篇五代史研究為其碩士階段研究隋唐邊防問題的成果。為何當時會治隋唐史呢?因為大學修習傅樂成先生(臺大歷史系已故教授)的隋唐五代史課程,引起他對隋唐史的興趣。繼而在服兵役時,苦讀《資治通鑑》隋唐五代的部分。當時有師長主編報刊,向他邀稿,他便將《通鑑》中的故事譯為白話投稿。後來修陶晉生先生(中央研究院院士)的研究實習課,得陶先生鼓勵撰寫書評,由於當時流行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論,故選擇唐宋之間的五代,撰寫王賡武先生專著的書評。其實他當時尚未讀畢新舊《五代史記》,若非當時審查制度不嚴格,書評恐怕無法刊登。

然而邢老師在碩士班最後一年、撰寫論文時方領悟到:要瞭解隋唐邊防問題,若不上溯理解秦漢,則難以深入探討。於是他幡然改治秦漢史,至今不易。[註釋3] 他在1972年以〈漢代的以夷制夷政策〉論文取得碩士學位,同年在《史原》與余英時先生(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專著商榷,[註釋4] 在《食貨月刊》第2卷第9期發表〈漢武帝伐大宛原因之再檢討〉;1973年在《史繹》第10期發表〈漢武帝伐大宛原因之再檢討一文的補白〉,又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8期發表〈東漢的胡兵〉;1974年於《史原》發表碩士論文的部分內容。這五篇文章反映了他碩士班階段研究秦漢邊防的成果,與碩士論文同樣成為他日後進一步思考與研究的重要基礎。我們或許可以將他當年在《史原》發表的文章看作一層層臺階,正是憑藉這些臺階,邢老師才得以穩健地邁向象牙塔的頂端。

曾在《史原》發表的文章:

1.〈試評《五代時期中國北部政權之權力結構》〉,第2期(1971),頁113-118。

2.〈《漢代中外經濟交通》一書的商榷〉,第3期(1972),頁175-178。

3.〈漢代的以夷制夷論〉,第5期(1974),頁9-53。

《史原》論壇 明清史學群顧問 ──古偉瀛老師

古偉瀛老師大學與碩士班均於臺大歷史系就讀,1973年以〈中國早期的電報經營〉論文取得碩士學位。他在臺大期間,與邢老師一樣受《史原》助益匪淺。他認為當年許倬雲老師(中央研究院院士)任臺大歷史系主任,曾訓練研究生撰寫各式學術摘要,並給稿費,照顧學生生活,似乎就是《史原》創辦的基礎。古老師回憶《史原》創刊,主要得自逯耀東老師(臺大歷史系已故教授)與哈佛燕京社的大力支持。

逯老師當年為臺大歷史所第一位博士生,志向非同一般:他認為臺灣史學界若以思想史、史學史研究為重,可較不依賴大陸的出土資料,發展獨立的學術方向。因此逯老師自己治魏晉南北朝史學,他也希望未來的學弟妹們能陸續朝此方向努力。例如阮芝生先生(臺大歷史系退休教授)治秦漢史學,張元先生(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治宋代史學,徐泓先生(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治明代史學,古老師亦是在此一背景下得到學術訓練。因此《史原》早期帶有一定的思想史、史學史研究風氣。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後來《史原》的風貌也隨之多元化。

古老師1978年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當時《史原》主編胡平生老師向他邀稿並積極催稿,於焉在《史原》發表書評處女作,評介1975年出版的新書,向臺灣引介西方漢學。古老師表示如今回首,實是慚愧之作,但發表當時無論在信心還是知識上都獲益匪淺。古老師回本系任教後,又於1980年幫忙校看《史原》第10期的文章〈評介「劍橋中國史」第十冊〉。他日後仍孜孜不倦於西方史學的引介,出版《後現代與歷史學》(與王晴佳合著,臺北:巨流,2000),主持《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回顧與前瞻》的翻譯(臺北:聯經,1991,即《在中國發現歷史》的另一譯本),還有〈史學量化及其應用於中國史料的一些考察〉(《食貨月刊》第10卷第1、2期,1980)、〈「闢蹊」(PC)與歷史研究〉(《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等相關論文。今日回眸,古老師引介西學的種子,早在《史原》肇端。

古老師同樣期許復刊後的《史原》能夠成為研究生互相切磋鼓勵的平台,並建議《史原》編輯委員會要加強與年輕師長的聯繫,以便請他們審稿、推薦投稿。他還稱許《史原》復刊的質量遠勝以往,期望未來能維持水準,持續發行。

曾在《史原》發表的文章:

1.〈評介魏斐德著《中華帝國的衰亡》〉,第8期(1978),頁269-277。

《史原》論壇 中國近現代史學群顧問──胡平生老師

胡老師大學、碩士班與博士班均於臺大歷史系就讀,1973年以〈梁蔡師生與護國之役〉論文取得碩士學位。他也認為《史原》復刊的水準遠勝以往。不過他坦承自己年輕力壯時,熱衷於籃球運動,還率領系隊奪得全校系際賽冠軍,並未積極參與《史原》,只知《史原》是由逯耀東老師率領所上博士生與碩士生定期發表文章的刊物。

胡老師直至碩士畢業,留校擔任講師,一面攻讀博士、一面工作期間,始受命為《史原》主編。當時稿件難得,他四處邀稿、疲於奔命;除了寫信至加拿大向古老師邀稿,自己還得發表。他在《史原》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從方豪教授(臺大歷史系已故教授)的課堂報告修改而成,今日看來極不成熟,不敢拿出來閱讀。

由於胡老師念博士班時又擔任講師,故在《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發表論文多篇,如〈梁啟超與討袁護國〉(第2期)、〈復辟派的背景及其初期活動(1912-1915)〉(第7期)、〈丁巳復辟的醞釀〉(第9期)、〈丁巳復辟的開場與收場〉(第11期),1984年以〈復辟派在民國〉論文取得博士學位。在《史原》發表的第二篇文章也是博士論文的部分章節。胡老師博士畢業後,漸與《史原》脫節。最後一次接觸《史原》,是受邀審查稿件,但遲遲未見出版,甚感疑惑,經人告知乃驚覺停刊。胡老師還記得《史原》早期沒有審稿制度,只要主編與作者同意,即可刊登。直到第6、第7期以後才慢慢建立起較具規範的審查制度。

胡老師期許復刊後的《史原》仍然是研究生練習發表正式文章的園地,研究生應將其最好的文稿投給《史原》,而以刊出為榮。他認為不管是精心修改後的課堂報告,還是碩、博士論文的一章,都很適合投稿《史原》。他十分高興看到《史原》復刊,並祝福《史原》能繼續維繫下去。

曾在《史原》發表的文章:

1.〈《粵海關志》初探〉,第8期(1978),頁195-233。

2.〈民國十七年東陵盜案之經緯〉,第13期,(1984),頁197-235

《史原》論壇 臺灣史學群顧問 ──周婉窈老師

周婉窈老師首先呼應甘主任提及的經費問題。她轉到臺大歷史系任教後,切身感受到大學經費的欠缺,同時認為得來不易的經費不宜浪費。她指出臺灣早期物質匱乏,學術工作多賴美援支持,《史原》之外,臺灣史研究也是如此,例如早期本系老師進行的口述採訪,以及王世慶老師(臺大歷史系退休兼任教授)參與的古文書和族譜的收集工作。周老師在美國就讀博士班時,曾返臺至本校研究圖書館抄錄《興南新聞》等報紙資料,後來館方職員主動允許影印,但部分年代久遠的報紙,一經影印便有所毀損,讓她一直深感不安。


她返回美國史丹福大學後,和張富美教授談起此事,馬若孟(Ramon Myers)教授得知後,提出由美方出資製作微捲以利保存的構想。當時臺灣經濟已逐漸好轉,有人認為本國的歷史資料卻由美方出資保存,不甚適當,遂婉謝而自力建檔保存,始了卻周老師心頭之憾。

此外,老一輩學者公私分明,認為使用公家資源,便應盡到相應的義務。這樣的處事態度,實值得年輕一輩效法。例如王世慶老師在執行中研院集體研究計畫的過程中,「第一次」使用公家經費影印資料,但該計畫研究成果因故未能出版,他便一直掛念在心,認為若不出版,就無法向國家和社會交代。今昔相較,周老師認為過去雖然物資匱乏,但是生活單純、少外務干擾,可盡全副心力研究;今日物質條件遠勝以往,但生活水準高,學生為生活奔波,又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反而難以全力投入研究。她也提到今日學術界的審查制度,認為《史原》過去沒有審查便可出刊,是時代使然,今天當然不能反其道而行,但現在的審查往往過於嚴苛,亦不免有新的弊病。《史原》既為研究生刊物,審查標準的拿捏,便為《史原》編輯委員會的重要任務。

周老師大學與碩士班均於臺大歷史系就讀,1981年以〈日據時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研究(1921-1934)〉論文取得碩士學位。她依稀記得曾在《史原》發表書評處女作,這次參加座談會才「得知」是1980年她與其他十位研究生,以每人評介一章的形式,共同完成了《劍橋中國史:晚清篇》的書評。她負責評介的是第六章〈太平天國〉,作者是孔復禮(Philip A. Kuhn)。雖然她在大學三年級下學期便已決定主攻臺灣史,《史原》仍反映她為了掌握臺灣史領域,在清史所下的功夫。周老師赴美國留學時,指導教授竟然於談話中提及她在《史原》發表的書評,令她大為驚訝,也讓她感受到《史原》在學界的知名度。她祝福復刊後的《史原》能繼往開來,與各地學界廣泛交流,發揚臺灣史學界的傳統。

曾在《史原》發表的文章:

1.〈評介「劍橋中國史」第十冊〉,第10期(1980),頁262-268。

結語

最後甘主任請《史原》復刊第一屆主編游逸飛發表感言。游逸飛首先說明《史原》復刊第1期為了打響名號,內容超過400頁,印了350本,印刷費將近5萬元。未來將撙節用度,減少篇幅及印量,並朝半年刊發展。他還開玩笑指出,林富士先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最近不慍不火地面對論文抄襲李敖著作的指控,引述他碩士班時在《史原》發表的文章,揭示自己的研究比李敖更早,只是先發表於學生刊物。故研究生現在不妨多多投稿《史原》,既為自己的研究打下扎實基礎,未來更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後,游逸飛再次感謝在座老師的分享,並指出今日座談會揭示了《史原》對幾位老師大抵頗有影響。第一屆《史原》座談會只邀請了《史原》論壇學群顧問參與,四十年來臺大歷史系尚有無數師長與《史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之前訪問《史原》停刊前的第21期主編陳識仁先生(輔大歷史系副教授),訪談稿已刊於《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第7期,未來將會陸續刊登其他師長對《史原》與自己求學歷程的回顧,希望為這四十年臺大歷史系的發展軌跡留下一些有價值的史料。他相信未來的史學史研究將證明《史原》是臺大歷史系發展的重要環節,期待大家繼續支持《史原》 。

 


▲第一屆《史原》座談會會場

[註釋1]同期刊載的張寅成〈禮學二:鄭玄六天說之研究〉、王德權〈律學一:唐律「十惡」規定的研究〉、向淑雲〈律學二:唐婚律與社會婚姻實態的研究〉諸文,皆是高先生當時推動禮、律學研究的成果。

[註釋2]邢老師處女作為〈據《明實錄》校正《明史》等書所載「土木之變」之誤〉,刊於《史繹》第4期(1967)。該文為大三時的作品,夏德儀先生授課時的期末報告。夏先生稱許有加,要他投稿《史繹》。

[註釋3]隋唐邊防的研究,後有康樂先生繼承,其碩士論文《唐代前期的邊防》(1979)收入臺大「文史叢刊」。

[註釋4]該書已由鄔文玲等學者譯出,題為《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結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