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   2010年 5月出刊   
 
 
 

▲「政治史」場次,左起方震華教授、楊肅獻教授、甘懷真教授。(政大歷史系提供)

 

「新史學與臺灣史學二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呂雅婷(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

《新史學》為臺灣具代表性的史學刊物之一,2009年12月12至14日,新史學雜誌社、政大歷史系主辦,本系與國內五所大學歷史系合辦「新史學與臺灣史學二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藉慶祝《新史學》創刊二十年,回顧與省思臺灣史學在近二十年中的發展。會中邀請國內外學者回顧與介紹各領域迄今發展,另安排各階段史學刊物負責人進行對話,展現各時期的史學理念,亦有傳承經營刊物經驗之意。

會議特邀三位學者發表專題演講。研討內容則依領域區分,包括「政治史」、「思想史」、「科技、醫療與藝術史」、「性別與社會文化史」、「歷史教育」、「明清物質生活史」、「臺灣史」;「域外眼界」、「跨域對談」場次則分別邀請國外學者及不同學科的學者分享他們的觀察(詳見文末所附議程)。本紀要內容,主要介紹12、13日於政治大學發表的場次,在暨南大學發表的特邀演講與「明清物質生活史」、「臺灣史」場次,則未遑介紹,尚祈讀者見諒。

首場專題演講邀請杜正勝先生(中央研究院院士)(以下省略敬稱),介紹二十世紀臺灣史學的發展。杜氏定義臺灣史學為所有產生於臺灣或與之相關的歷史研究,包含戒嚴時期流亡在外的臺灣人及其史學著作。臺灣雖自荷據時期起,便有部分史料紀錄,但現代臺灣史學始於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帝大史學科與傅斯年(1896-1950)成立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在學術理念、研究方法、學術傳承上都有不少共通性,惟論及經驗傳承,臺大歷史系與帝大史學科卻是斷裂的,僅有陳紹馨(1906-1966)與曹永和(1920-)承續帝大的史學傳統。戰後臺灣的史學,由19世紀末出現於中國的新史學移植而來,此時的歷史研究與教育以中國民族主義為基調,講求實證主義;至1950年代,美國的社會科學方法被引進,社會經濟史於此時興起。以往臺灣自認能體現文化中國,史學界也以研究中國史為主,但臺灣史學界卻在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開始面臨挑戰,在政治、學術的現實下,逐漸被邊緣化,此趨勢於90年代更加明顯。在此挑戰下,史學界仍有新的發展:在中國史研究開拓出一些新領域,具體展現於《新史學》這份刊物。約起步於1950年代的臺灣史研究也日漸寬廣;世界史研究亦有新的起步。杜氏期盼,新階段的臺灣史學能從政治的疆界解放出來,但不能脫離土地與人民,也不宜與時代、社會隔絕。

第二天的專題演講邀請羅志田(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回顧近六十年的中國史學發展,分為文革前「十七年」,與文革後「三十年」,側重中國近代史研究。「十七年」初期,史學界自上而下的目標是努力從唯心史觀轉向唯物史觀。以後見之明來看,這個階段已奠定中國大陸史學往後的發展方向,如研究重心由古代史轉向重視近代史;而唯物史觀促使經濟史研究的興盛,但在社會史則不然。而「十七年」後期的風氣是普遍思考基本與宏觀問題,提出的觀點有些與現今引入的西方觀點相似,但此期研究的傳統與議題在文革之後均未被延續。

「三十年」之後的研究受到不少西方研究的刺激,與「十七年」相較有若干變化: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大幅增長,增長比例與論著數量均超越古代史;世界史領域也不再受蘇聯世界史框架限制;但此時思考與討論的問題,已少見「三十年」史學界普遍關注與參與的大議題。然而不論文革前後,均不重視前一階段中國史學研究的成果,而致力追趕西方最新論著。但是,中國學者多半只關心歐美的中國史研究,較少注意其他方面,不易了解西方學術脈絡與語境,導致無法真正掌握其研究之精髓。羅氏認為研究中國近代史,須以開放的心胸看待在中國的各種外來因素,並重視19世紀以降的西方、日本、殖民地及其研究。注意中國在地的特殊性,不宜一昧追隨西方理論與風潮,但仍需關心他人研究的建樹與啟發。

 會議首場研討是由甘懷真(臺大歷史系主任)、方震華(臺大歷史系副教授)、楊肅獻(臺大歷史系教授)回顧政治史。甘懷真以十餘年來參與臺灣大學東亞研究計畫的經驗,盼東亞作為一個方法,能突破國別史研究,將研究對象「去國家化」,例如中國有地域差異,並非整體一致,就應分別看待。而觀察文化傳播應注意接受者接收的情境與脈絡,如何被在地者理解、詮釋與行動。方震華回顧宋代政治史的研究,提出對政治史的觀察:與現今「新史學」蓬勃發展的領域相對照,可以發現政治史研究多為史料而非議題導向

▲「政治史」場次,左起方震華教授、楊肅獻教授、甘懷真教授。(政大歷史系提供)

,難以形成系統論述。更重要的,學者很少討論政治史定義,對於研究的目標和對象缺少清楚概念,不易開展新的議題。楊肅獻報告近二十年來臺灣研究西洋史的發展:相關研究室、研習營、研討會紛紛出現;加上留學歸國的年輕史家漸成為當前臺灣西洋史教學的主力;以及相關圖書、資料庫的大量補充,使得1990年代以來,西洋史研究在質與量方面均大幅提升。

次場為潘光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簡明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呂妙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針對思想史的回顧。潘光哲分析《新史學》刊登的近代中國史研究,非為國族主義服務,有些脫離過去意識形態而有新的認識,也有作者從外來史學成果或思潮得到啟發,眾多歷史現象不再為了概念化服務,而是還原當時的多重複雜面貌。簡明海以四位學者論點為主,檢討20年來五四研究的論述要點,包括逐漸破除五四神話,經由探討五四自由主義失敗與中共崛起之因,重新給予五四定位,對於五四的認識更多元豐富。呂妙芬觀察新史學風潮下的思想史研究,據1984-2007年的期刊與博碩士論文選題比例日漸下滑看來,思想史有逐漸衰微之勢,但思想史關心人們的價值理念,而這些價值理念又影響其行為與文化表現,欲了解一個時代風潮,不能不靠思想史,學界必須持續培育新一代的研究者,並可鼓勵學生多選修中文系相關課程,以暫解多數歷史系開課不足的窘境。

此次會議之「域外眼界」場次邀請外國學者,分享他們所觀察的臺灣史學。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客座教授司徒琳(Lynn A. Struve),在教授「西方明清史文化專題研究」期間,觀察臺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其實也能反映臺灣的歷史教育。她認為臺灣學生多偏重關注中國史,而且是以漢人為主的歷史,對於其他地方的歷史認識不足。司徒琳指出,要做好中國史研究,必須對其他地域的歷史抱持同樣的關注;除了訓練解讀文本的能力,還要吸收社會科學方法、計量方法、科學知識等其他學科的研究途徑,以助於運用在研究新議題。而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主任戴仁柱(Richard L. Davis)以多年前來臺客座、交流的經驗,加上自身研究宋史的心得,從社會史的角度切入,討論臺灣史學結合政治史與社會史的特色。

「跨域對談」場次邀請柯志明(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與戴麗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對談歷史學與社會學、人類學間的交流。柯志明以自身寫作《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的經驗,配合相關理論的討論,認為歷史學重視的敘事,與社會學重視的解釋能相輔相成:解釋能將敘事背後的理論架構化為明晰的概念;敘事所包含的細節,則能豐富社會科學的解釋。戴麗娟介紹「新文化史」的特色為關注庶民文化,並運用人類學的概念與理論模式研究,不僅擴大歷史研究的對象,也豐富了切入的視角。而在人類學領域中處理相似議題的稱作「歷史人類學」,在英美這兩者有時能劃上等號,在臺灣卻少互相交流,戴氏期許這兩個領域不僅在研究方法進行跨學科的交流,更希望能有人類學者或歷史學者共同參與。

第二天首場分別由祝平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秀芬(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馬雅貞(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回顧科技、醫療與藝術史。祝平一指出,臺灣的科技史研究始終處在臺灣史學界的邊緣。早期有清華大學的科技史研究,他們對於西方理論開放的態度,以及不受學科邊界限制,都與其他領域的歷史研究不同;後來則有STS(Science, Tech- nology & Society)的跨學科社群的流行,祝氏認為STS重視以當時的歷史脈絡理解科技發展,正提供研究科技史的最佳入手處。陳秀芬則以比較史學的眼光,分析臺灣的醫療史研究,認為歐美的醫療史研究以醫療作為研究主體,頗受年鑑學派啟發;並有社會史和新文化史的取徑。不同的是,由醫療史研究者自身的定位看來,臺灣學者似乎傾向將醫療史當作社會文化史的補充,目的是了解更廣大的社會歷史圖像。馬雅貞回顧1990-2009年的宮廷圖繪研究,分為四個方面:參與者、風格、使用與製作脈絡、收藏與著述。均將宮廷圖繪置於當時的歷史脈絡解讀,如皇室的文藝活動和政治關係密切,牽涉其中的成員並非只是與藝術有關的個人,圖繪製作也有特定主題或場合,是宮廷運作的常態。主持人李貞德(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認為這三者在近二十年發展有相似之處:均受到特定機構支持、受到國外影響、研究者非科班出身,而其內史與外史之別正在消解。

第三場為性別與社會文化史,報告者為王鴻泰(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教授)、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李貞德。王鴻泰歸納社會文化史興起的諸多因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研習會推廣;並有經個人提倡、引介的年鑑學派、傅柯論述等國外潮流影響;臺灣史學界對研究取徑的反省,促使思想史與社會史的結合;以及現實環境變遷,也將社會經濟史推至社會生活史的研究。張隆志爬梳1980年代後期以降臺灣史研究的興起,既有日本殖民地、中國地方史、西方區域三大研究傳統,以及戰後海內外反對運動與島內民主運動的歷史論述。其特徵為以臺灣為中心的觀點,以及歷史書寫者與傳播管道的多元與普及:研究者不僅跨領域,也跨學院內外,臺灣史論述出現分化,亦成為政黨與媒體的論爭場域。李貞德觀察近十年來臺灣涉及婦女與性別的博碩士史學論文研究數目,比起前十年增加一倍,但歷史系開設婦女史的課程不多,也未必從性別視角進行教學。或許數量的增長部分歸因於臺灣整體學術界對於此議題的關心,而女性生命經驗的課題,可能也擁有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吸引力。她所介紹的三本由學位論文改寫的中國婦女史新書,都展現生命經驗與體系規範間互相影響、建構。

於歷史教育場次,王健文(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與張元(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關注中學歷史教育;王文霞(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則分析近年來的大學歷史教育。王健文與張元都期望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學生貼近當時情境。張元重在透過老師的教學達到效果;而王健文主張恢復教科書中的故事情節,圖像也能作為授課的文本,而在篇幅與授課時數的限制下,授課內容可減少為若干主題。他們希望歷史教育能讓學生了解古人面臨特定情境所做的抉擇,有助於思考自己生命與當下社會的關聯。王文霞分析1989-2009年的大學歷史系課程變化,因資料限制,2002年之前重在政策面的討論,2003-2009年部份,則分析六所大學歷史系的課程大綱。簡言之,這二十年來課程數量最多的均為中國史;核心課程未有變化;但通史授課觀念與方式有所轉變;斷代、專史型態的課程依然存在,但內容更為多元。

政大場次的尾聲,特別安排杜正勝(原定對談人陶晉生臨時不克出席)、林富士(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趙立新(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進行「老幹新枝對談」。杜正勝、林富士分享參與《食貨》與《新史學》的經驗,他們表示刊物不僅是刊物,亦是一個社群。杜正勝特別懷念《食貨》當時的討論會,成員以北部為主,亦有遠道而來的中部同好,每周日的聚會,上午討論學術、下午闊談時政。到了《新史學》時期,討論會就是純學術了。


▲「老幹新枝對談」,左起趙立新先生、林富士教授、黃寬重教授、杜正勝教授。(政大歷史系提供)

至於《新史學》處理文稿原則,審查人若對文稿刊登與否意見不一,由當期主編作最後裁奪,並直接對《新史學》的風格負責,編委會給予主編最大的尊重。另外談到經費來源的艱辛,當年陶晉生經營《食貨》,前後一共賣了兩棟房子;而《新史學》很幸運地到找到不欲具名的贊助者,並靠著會員繳交的小額會費,之後仰賴國科會優良期刊補助,得以持續經營。迄今,《新史學》在新刊出版後,都會寄贈給當時的捐贈者,表達感念之意。兩位對談人利用閒話家常的方式,點出若干經營刊物的困難與克服之道。

最後由趙立新簡介《早期中國史研究》的成員、定位與目標。在場許多師友均對《早期中國史研究》充滿興趣,在自由討論的時間,有的加以鼓勵,或是想進一步了解,也有不忍會員走冤枉路而表示擔憂甚至質疑。趙立新表示,《早期中國史研究》定位並非研究生刊物,現有會員包含臺灣、中國、日本等地的學者。創刊宗旨係欲提供現今學術刊物少見題材的發表園地,諸如研究札記、史料考證或校釋、書目、年表一類,並希望藉此建立早期中國史研究的學術社群,以達到觀念傳達與交流的目的。

此次會議回顧臺灣史學發展,若就場次安排來看,可以印證杜正勝提出的觀察:臺灣史學仍以中國史研究為重心;臺灣史為新興崛起,尚可有一專場討論的安排;西洋史研究由於仍處起步階段,故併於政治史場次內提出回顧。若分就各個領域來看,政治、思想、社會文化、藝術史的研究回顧,均以特定時代或議題的研究成果為主題;科技、醫療、性別與臺灣史學史領域,則觀察整體的發展概況。

透過此次會議,與會者對於臺灣史學界近二十年的發展有概括的了解,掌握最新發展動態,並從中觀察各領域的消長與變化。在研究方法上,亦展現跨學科的嘗試。在自由討論時間,與會學者對於政治史的定義、中學教育的內容、教育與研究的關係,均有熱烈迴響。亦有不少學者關注年輕學子的培育,以及臺灣史學的定位與未來走向。期盼在知曉來時路的基礎上,在會後能持續關注史學發展、歷史教育等議題,繼續交流、深耕,以助臺灣史學界的發展。


「新史學與臺灣史學二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

2009年12月12日(週六)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五樓國際會議廳
特邀演講  杜正勝:「二十世紀臺灣史學」
場次 主持人暨
討論人
發表人及宣讀論文
政治史 甘懷真 甘懷真/東亞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方震華/傳統領域如何發展?──對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幾點觀察
楊肅獻/近二十年西洋史在臺灣的發展
思想史 劉季倫 潘光哲/「深描細寫」與生產關於近代中國的歷史知識:
     以《新史學》為中心的討論  
簡明海/中國自由主義與臺灣新史學──以華人學者在臺灣的五四討論為中心
呂妙芬/臺灣新史學風潮下的儒學研究
域外眼界 黃寬重 司徒琳/西方明清史熱門專題研究──A Course for Taiwan Graduate Students
戴仁柱/政治史與社會史的結合──臺灣史學的一個特色
跨域對談 柯志明 柯志明/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
戴麗娟/人類學與歷史學之匯流──從「歷史人類學」與「新文化史」談起

 

2009年12月13日(週日)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五樓國際會議廳
特邀演講  羅志田:轉變與延續:六十年來的中國史學——偏重中國近代史研究
場次 主持人暨
討論人
發表人及宣讀論文
科技、醫療
與藝術史
李貞德 祝平一/徘徊在《新史學》的邊緣:臺灣的科技史研究
陳秀芬/醫療史研究在臺灣(1989-2009)──新史學、新社會史與新文化史
馬雅貞/二十年(1990-2009)來臺灣關於中國宮廷圖繪的研究
性別與
社會文化史
王鴻泰 王鴻泰/從經國濟民到聲色犬馬──二十年來臺灣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張隆志/開創臺灣史學的新領域:臺灣本土史學史論綱
李貞德/介紹三本中古婦女史新書──兼談最近臺灣歷史所學位論文中的性別課題
歷史教育 王健文 王健文/細節之必要:在歷史教科書中重建歷史現場
張 元/課堂教學中的歷史圖像問題
王文霞/常與變──臺灣的大學歷史系課程演變探討,1989-2009
老幹新枝對談 黃寬重 對談人:杜正勝、林富士、趙立新

 

2009年12月14日(週一) 
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特邀演講  黃應貴:新世紀發展趨勢下的文化與歷史問題
場次 主持人暨
討論人
發表人及宣讀論文
明清
物質生活史
邱澎生 邱澎生/頗見趣味,仍少啟發?對明清物質文化研究的一些反思
邱仲麟/舶來品與明清社會──以眼鏡為例的考察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
濱島敦俊/明清的士紳問題
臺灣史 林偉盛 林玉茹/近年來臺灣經濟史研究的新趨勢
林偉盛/近十年荷據臺灣史研究回顧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