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2009年 8月出刊   
 
 
 

▲培訓班學員高震觀察
修復中的青銅器

編按:

 行政院所提5年500億元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計畫」(現改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本校自2006年開始獲得補助。該項計畫中,「國際交流」為重點發展項目之一。藉此經費挹注,本系得以邀請國外學者蒞系演講、進行交流,而師生出國參訪、短期研究、蒐集資料或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次亦見增加。

  本系鼓勵研究生在學期間出國參訪,以拓展其國際視野、促進學術交流。而上開補助對於研究生之助益最為實際,實施以來成效良好。本刊將陸續登載本系學生出國參訪紀要或心得,俾與各界分享。

出土文獻培訓班參加紀要
游逸飛(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一、前言

近年臺灣史學界蓬勃發展,各斷代、專題都源源不斷推出研究成果,唯獨先秦、兩漢缺乏新血投入,人音漸稀。95學年度(2006-2007),本系為培養中國古代史研究生,特邀大陸簡牘名家、中國文物研究所退休研究員胡平生老師為客座教授,於本系開授三門課程,分別為:「簡牘學概論」、「秦漢魏晉簡帛選讀」、「秦漢簡牘研究」。胡老師教學深入淺出,一開始便從原簡釋讀入手,再細加闡釋簡序編聯、字詞訓詁、名物制度等各種課題。由於學生修課後便能具備一定的簡帛研讀能力,不僅本系學生修課踴躍,連已畢業的校友及臺師大、中山大學的研究生都來旁聽。

但學術是長久的事業,僅有短短一年課程,絕不會開花結果。本此理念,胡老師提出或可讓修課學生去大陸考察文物與遺址的建議。其後與大陸方面交涉過程雖幾經波折,但在時任系主任的吳展良老師與胡老師全力斡旋下,終得成行。2007年8-9月,本系碩士生貝大偉、李協展、呂雅婷和筆者,與甫畢業並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助理的劉欣寧學姊,以及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周敏華,一行六人便以臺灣學員的身分,參加中國文物研究所舉辦的「第四期出土文獻搶救保護整理研究培訓班」(以下簡稱出土文獻培訓班)。在吳展良老師支持下,本系學生尚獲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補助部分出國費用。

二、課程及參訪概況

中國文物研究所籌辦「出土文獻培訓班」的目的極為實際,旨在培養各地文物考古工作人員的專業,冀以出土文獻在一開始的搶救與發掘,及後續的保護、整理、研究,都能更為妥善、迅速。因此我們能以研究生身分參與,實受胡平生老師之惠。該期大陸學員來自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連雲港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吐魯番研究院、哈密博物館、新疆博物館等機構。他們不僅是學員,亦是參訪各地考古所與博物館的接待人,許多事務均藉其力。

出土文獻培訓班的授課地點在北京,時間為2007年8月13日至9月3日;9月4日至17日則赴甘肅、新疆、湖南等地參訪。由於終點站長沙的出土文物極為豐富,我們六人為了細看,又多待了兩天。因此實際行程自8月12日至9月19日結束,共39天。

由於臺灣研究生參加培訓班的規劃甚早,胡老師安排培訓班課程與參訪行程時,特意將主題定為戰國至唐的出土文獻與文物,以與臺灣學員的研究興趣相呼應。中國文物研究所邀請李學勤、胡平生、李均明、劉紹剛、王子今、孫家洲等學者,主講戰國至漢的簡牘典籍與文書,及其書法、法制、文化等課題;另邀趙超、陳國燦、鄧文寬、趙和平、馬克(Marc)、柴劍虹等學者講授出土墓誌與敦煌、吐魯番文書,及其曆日、書儀、方術等課題。此外,喬梁、馬慶齡、趙桂芳、梁宏剛、任大援等學者,則介紹文物發掘、保護與出土文獻資料庫等課題。

參訪行程首先至華北,參觀北京的中國文物研究所、中國美術館、紫禁城、圓明園;其後轉赴山東,登泰山,並觀曲阜的孔林、孔府、孔廟,遊濟南的山東省博物館與大明湖。繼而遠征絲路,首先抵達甘肅,參觀炳靈寺石窟、玉門關;接著前往蘭州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以及敦煌的莫高窟、敦煌市博物館。在新疆則參訪哈密的哈密博物館,吐魯番的高昌古城、交河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溝千佛洞、吐魯番市博物館,烏魯木齊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省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最後行程,為搭機到湖南長沙,參觀岳麓書院、西漢長沙王后墓、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簡牘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等地。

就簡帛研究而言,參訪途中不僅得見張德芳、張春龍、宋少華等專家學者,更目睹《銀雀山漢簡》、《居延與敦煌漢簡》、《敦煌懸泉月令詔條》、《走馬樓吳簡》、《里耶秦簡》、《郴州晉簡》、《馬王堆帛書》等已刊或未刊的珍貴簡帛資料。此外,也看了墓葬、佛教石窟、古城等考古遺址,以及古屍、木俑、陶俑、青銅器、漆器、璽印、封泥、紙質文書、碑刻、畫象石、畫象磚、帛畫、壁畫、絲綢等各式各樣出土文物。

三、行程舉隅

受篇幅所限,本文僅介紹8月13日至26日共計14天的上課及參訪內容(相關照片均由貝大偉提供)。

8月13至14日:開幕式、導論、簡帛典籍

13日上午,由胡平生老師主講「出土文獻整理概論」,堪為出土文獻培訓班課程導論。胡老師首先定義「出土文獻」為:地下(水下)出土的、帶有文字內容與文字性質的符號的古代文物。出土文獻既是文物,又是文獻,是從古代遺址、墓葬、窟藏、塔基、石窟寺,包括水底與沉船等處發掘、打撈、發現及被盜掘出的文獻;是在一定物質載體上用文字與文字性質的符號(暫不包括圖像、圖畫)等記錄有知識、信息數據的出土文物。

根據文獻載體的質材,出土文獻可分為甲骨類、金文類、竹木簡牘類、帛書類、紙質文書類、玉雕類、石刻類、璽印及封泥類、陶瓷類、錢幣類與其他(如泥牆題記)。其中璽印、封泥、錢幣的形式過於特殊,故獨立一類。


▲胡平生老師授課

胡老師也界定了出土文獻的時空:凡是1898年(甲骨文發現)後,並在古代中國疆域內出土者,均屬中國的出土文獻(暫不包括少數民族的出土文獻)。

綜觀胡老師的講演,其縝密細緻的定義,顯然建立在實踐的需求上。中國文物研究所必須處理現代中國境內、境外的出土文獻,其對出土文獻時、空、分類的界定,都將影響到中國考古學者發掘出土文獻。其考量不僅是學術考量,有時更富含現實考慮。

13日下午,仍由胡老師講「出土簡帛中的典籍」。出土簡帛粗略可分典籍與文書兩大類,其中的典籍類可與傳世典籍互相發明,極其重要。胡老師先根據《漢書.藝文志》,將出土簡帛分為「典籍類」、「小學類」、「諸子類」、「辭賦類」、「兵書類」、「數術類」,再一一介紹各地出土簡帛應如何歸類。培訓班教材(胡平生、李天虹合著之《長江流域出土簡牘與研究》)根據出土地點介紹簡帛,胡老師的講演則分類介紹簡帛,兩者可相互參照。

14日上午為開學典禮,下午由胡老師續論「簡帛中的典籍」。為了讓學員有較紮實的基礎訓練,他煞費心思地根據2007年7月出版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平王與王子木〉,指導我們如何根據傳世文獻(《說苑》),釋讀出土文獻。


▲出土文獻培訓班開學典禮,臺灣學員與中國文物研究所師長合影。
左起:周敏華、劉紹剛老師、李協展、游逸飛、胡平生老師、所長張廷皓老師、
貝大偉、李均明老師、鄧文寬老師、呂雅婷、劉欣寧。

8月15日:資料庫與書法

上午由中國藝術學院的任大援教授主講「出土文獻數據庫」,下午由中國文物研究所劉紹剛老師講「簡帛文字書法」。劉老師從書法、篆刻起家,對古文字學自有一番心得,所授強調實際書寫的經驗。簡帛文字難以辨識,除了因為古文異形、書手的字跡潦草、隨意亦是一因。所以僅憑傳統文獻底子與小學素養,釋讀簡帛文字難免有未盡之處,還須掌握當時人的書法筆勢、書寫習慣,才能全面釋讀。

 劉老師憑藉其對古文字書體的掌握,參與了《長沙走馬樓吳簡》、唐代墓誌的整理工作,並校勘秦皇刻石的版本、修正上博簡釋文的排列次序,為其學術獨到之處。他更能將學術研究的經驗反芻回藝術創作,以甲骨、金文、楚簡、秦篆、漢隸等各種古文字書體篆刻印章與創作書法,其作品不只是古文字的摹仿,更參雜己意、自出機杼,為古代的死文字重新注入生命。

▲劉紹剛老師授課

 8月16日:曆日文化、簡牘整理

上午由鄧文寬老師講「中國古代曆日文化及其在東亞地區的影響」。鄧老師是曆法史的專家,除了專門研究外,更為許多時代不明確的出土文獻確定紀年。他首先介紹中國歷代傳世曆法,然後開始討論出土文獻的曆法問題,諸如最早的《關沮臺秦簡》、《張家山漢簡》、《孔家坡漢簡》裡的曆法材料,應稱為「曆譜」還是曆日。以及近年出土頗多的「日書」正名問題;敦煌、吐魯番文書的具注曆日;西夏的黑水曆等。此外,還從「通書」的研究展開,注意到日本、朝鮮、越南,乃至現代的港、臺,都有類似的曆書,說明中國或東亞的民間文化延續性極強。

▲鄧文寬老師授課

下午由李均明老師講「簡牘整理」。李老師整理簡牘多年,從最初的《睡虎地秦簡》、《銀雀山漢簡》、《居延新簡》、《尹灣漢簡》,到近年的《張家山漢簡》、《走馬樓吳簡》,經驗極為豐富。他更進一步研究簡牘,考證、編年了《居延漢簡》、《敦煌漢簡》、《新莽簡》,近年則針對《張家山漢簡》發表大量精采的論文。


▲李均明老師授課

李老師將整理簡牘的步驟分成:(1)發掘提取;(2)清理(清洗剝離);(3)編號(出土號);(4)拍照;(5)釋文、分類;(6)綴合、編聯;(7)物理、化學處理;(8)保存管理。另外,也為學員介紹一些考古的專有名詞,如「探方發掘法」(將考古發掘區劃分為一塊塊正方格發掘),以及出土簡牘的地域差異影響了整理時的條件(如西北簡整理容易,南方簡便費力許多)。

李老師並指出,整理簡牘時必須留意出土遺址的性質,這有助於釋讀簡牘的內容。目前大致可將出土簡牘的遺址分為十類:(1)王公貴族墓(馬王堆漢墓);(2)郡縣官吏墓(睡虎地秦墓、張家山漢墓、尹灣漢墓);(3)軍吏墓(大通上孫家寨漢墓);(4)鄉里官吏墓(江陵鳳凰山漢墓);(5)一般人墓;(6)部隧遺址(甲渠第四隧);(7)侯官遺址(甲渠侯官);(8)關卡遺址(肩水金關);(9)驛置遺址(敦煌懸泉置);(10)官衙井窖遺址(長沙走馬樓吳井、龍山里耶秦井)。

8月17日: 簡牘文書、甘肅書法展、敦煌文獻

上午由李均明老師講「簡牘文書」。簡牘可分文書與典籍兩類,文書在出土簡牘中數量最大。李老師將之分為書檄類、簿籍類、律令類、案錄類、符卷類、檢楬類,並細膩地介紹各種文書的特殊符號、格式、形制,以及正本、副本等問題。李老師以其豐富的整理經驗,清楚說明許多讀書時難以索解的問題,如封檢的使用方式。

由於中國美術館正在舉辦「甘肅書法展」,敦煌研究院與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不少珍貴的簡牘、寫經參展。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張德芳先生與中國文物研究所諸老師極熟,來培訓班參觀時,留下一句話:「好東西不必去西北看。」於是胡平生老師趁當日午休時間,帶所有培訓班學員到美術館實地考察漢簡。胡老師一一介紹簡牘內容,並進一步教導我們應注意簡牘形制的哪些問題。


▲胡平生老師為培訓班學員導覽敦煌漢簡

 這是我們到大陸以來第一次見到出土文物,無論是懸泉置的漢簡,或者是敦煌藏經洞的《涅槃經》,都既新奇又熟悉,恨不得放在手上把玩。

下午由鄧文寬老師講「敦煌文獻」。鄧老師仔細介紹了敦煌文獻的發現與外流,敦煌文獻的收藏、編目、刊布,及其研究與方法。鄧老師是敦煌文獻專家,將敦煌文獻研究分為三個領域:天文曆法、壇經、邈真贊。雖然他的研究領域較為冷門,但臺灣今日幾無能教授敦煌學的老師,聽這門課的收穫仍然很大。

8月19日:紫禁城裡的石鼓文

 雖然每天要上六小時的課,但負責培訓班事務的劉軍老師,仍利用假日安排我們遊紫禁城。為了配合2008年的北京奧運,紫禁城三大殿都在整修,於是我們只參觀偏殿,見到許多文物藏品。除了宮廷用物、西洋鐘錶外,我印象最深的是石鼓文。儘管大多殘損不全、難以辨識,但成於春秋秦國、出土於唐的石鼓文,迄今仍能見到,這件事本身便說明了出土文獻的保護有多麼重要。

▲藏於北京故宮的石鼓文

8月20日:文物保護

上午,由中國文物研究所的文物保護部主任喬梁老師主講「文字、文獻遺存的清理與現場保護」。喬老師具備豐富的文物保護經驗,告訴我們許多平時閱讀紙本時完全想像不到的情況與經驗。如簡帛上的墨跡屬於有機物質,只要遇到紫外線,幾十分鐘內就會退色;竹簡初出土時多呈黃色,氧化後則顏色加深,甚至變成黑色,故整理簡牘須進行脫色工作;出土的竹木製器,多含有豐富水分,但已流失纖維素,故極易變色、變形,不再強韌;馬王堆紡織物出土時黏在棺木上,須先貼上薄紙,將之切塊,再加以裝裱。

下午由鄧文寬老師續論敦煌文獻,內容已如上述。


▲喬梁老師授課

8月21日:戰國楚簡、敦煌書儀

上午,由李學勤老師講「楚簡研究」。李老師是大陸古代史學界最重要的學者,雖年逾七旬,但精神極佳,能上到他的課,甚為難得。李老師極其精練地介紹了二十世紀楚簡研究史,指出楚簡為目前出土最早的簡,其文字非常有助於瞭解中國文字體系的演變,同時楚簡的內容也重寫了整個先秦學術史。

下午,由趙和平老師講「唐五代書儀的主要內容與其學術價值」。趙老師畢生鑽研敦煌書儀,出版有《敦煌寫本書儀研究》、《敦煌表狀箋啟書儀輯校》、《敦煌本甘棠集研究》,並與周一良先生合著《唐五代書儀研究》等專著,成就斐然。

書儀即當時的書信、尺牘的格式、範本,富於應用價值,甚至可視為唐人的生活指南、百科。趙老師將書儀分為「朋友書儀」、「綜合類書儀」、「表狀箋啟類書儀」。從書儀的使用及分類,可以窺得唐人的社會生活情態。


▲李學勤老師授課


▲趙和平老師授課

8月22日:石刻

今天一整天均由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的趙超老師講「古代石刻研究」。趙老師浸淫石刻史料數十年,尤其究心於墓誌的整理,《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唐代墓誌匯編》及《唐代墓誌匯編續集》均成之其手。石刻可分為圖畫與文字兩類。

石刻文字又可依據其對石材加工與否分類,未加工的石刻可分原始石刻、摩崖石刻;加工過的石刻可分一般石刻、專門石刻。專門石刻又可分墓碑、墓誌、墓卷、榜題、佛教石刻、石經諸類。

這些石刻類別的內容、功能、時代、地域均有分別,趙老師一一舉其例證、言其流變。石刻史料雖為第一手材料,保存、釋讀卻也相當困難。

此外,石刻上的異體字極多,雖豐富了文字學、書法學的討論,卻也須憑藉專門工具書,如《碑別字》,才能深入掌握。趙老師最後還介紹了各種石刻史料彙編,但他認為目前尚無真正全面、嚴謹的大規模整理出版,使用上仍不夠方便。


▲趙超老師授課

8月23日:參觀中國文物研究所

早上,由梁宏剛老師講授「出土文物防霉」,然後至中國文物研究所參觀,看到許多正在修復中的陶器、青銅器、壁畫、紙絹、石碑,所使用的高科技儀器令人驚嘆。如利用光譜儀測定商周青銅器的合金成分,再用電腦分析數據,修正了〈考工記〉的合金比例記載,讓我們瞭解當時冶鑄技術之精密、複雜,已能隨兵器、食器、明器等用途不同,調整最適當的合金比例。

▲正在修復的北朝壁畫


▲培訓班學員高震觀察修復中的青銅器

8月24至26日: 走訪山東──泰山、曲阜、山東省博物館

在大陸火車臥舖躺了一晚,24日早上到山東登泰山。古語「登泰山而小天下」,但不知何時開始,講這句話的人總會解釋:那是因為山東地勢平坦空曠,唯泰山巍然獨立,其實泰山在五嶽之中不甚高峻。又有人講泰山景觀以人文為長,處處可見碑石林立。因此我心中從無泰山難爬的印象,今日遊泰山,方知行萬里路勝於讀萬卷書。

  初時尚輕鬆,不斷停步瀏覽山道兩旁的石刻,聽劉紹剛老師講解各種碑石、典故。目前所存多為明、清、民國以來所立,立者以官員為多。印象最深的是經石峪,當地有北齊刻於平緩石坡上的佛經。雖經千年風化、水洗,全文大致完好,每字均與人身相大,令人體會到千年前的佛教勢力與信徒的虔誠之心。

▲泰山經石峪

行至中天門,大夥已氣喘如牛。雖在三里的平坦小道「快活三」稍事歇息,緊接著卻是山道最為陡峭的「泰山十八盤」。蜿蜒盤結、永無止境的石階,爬到最後雙腿已發軟,只能扶著鐵杆,咬緊牙關,一步一步往上挪移。

上了南天門,便可見到泰山石刻的精華。雖然秦皇刻石不存,但唐玄宗的摩崖石刻〈紀泰山銘〉尚在,可謂不虛此行。

25日前往曲阜,參觀孔廟、孔府、孔林,但門庭若市,全無氣氛。適逢山東省博物館向山東各地文物單位借調了大量重要文物,舉辦「山東省文物精品展」,因此我們26日便前往該館,參觀山東各地出土的文物。


▲泰山南天門〈紀泰山銘〉石刻

 山東省文物精品展以陶器、青銅器、畫象石、佛教石刻、墓誌等文物最為精采。山東自先秦以來便為人文薈萃之地,考古發掘成果無數,但山東省博物館的空間卻不足以容納諸多文物精品,我們在博物館外露天廣場看到大量漢唐時期的石碑、石刻,日曬雨淋、全無遮蔽。這讓我們完全瞭解保護出土文獻的急迫性,絕非學術研究的比慢精神可擬。進了博物館庫房,《銀雀山竹簡》、漢印與封泥令人目不暇給。《銀雀山竹簡》是大陸早期的著名漢簡,為孫臏找回了兵法的著作權。竹簡極其短小,顏色又發黑,脫水後字跡已不易辨識。漢印與封泥的保存則仍相當完好,劉紹剛、胡平生兩位老師一一識讀,並解說兩漢各時期印章的特色何在。

▲劉紹剛老師為培訓班學員解說漢印

四、結語

第四期出土文獻培訓班,無論課程主題抑或參訪行程,都是臺灣的歷史系學生研究中國古代史時不可或缺的資源。雖然短短一個多月所要吸收的知識量如此龐大,走訪的景點如此繁多,地域如此遙遠,未免有囫圇吞棗、走馬看花之弊,但參加者多半仍有大開眼界、不虛此行的感受。歷史系學生過去多半在書本上做學問,即便利用出土文獻,往往也只閱讀釋文,將之視為單純的文本。參加培訓班,有助於培養學生重視出土文獻的「文物性」,留意出土環境所蘊含的豐富資訊。本系參加培訓班的學生之碩士論文均以中國古代史為題,此行收獲將大有助於未來之論文寫作。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