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2009年 5月出刊   
 
 
 

▲左起:金觀濤教授、吳展良教授、田浩教授、陳鼓應教授及周伯戡教授。

2009年2月20日,金觀濤教授應本系「中國學術思想史教研平台」之邀,蒞系主講「從觀念史研究看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轉型」,分享他與劉青峰教授十多年來建立思想文化「關鍵詞」資料庫的相關研究成果。

從觀念史研究看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轉型
金觀濤(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自1997年開始,我們利用電腦建立了「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研究1830到1920年這近一百年間觀念的變化。至2008年為止,該數據庫已建置1億2,000萬字的資訊,包含這一百年之間最重要的和政治思想相關的文獻。藉由檢索、分析這些數據庫的資料,將可勾劃中國傳統思想現代轉型的階段。2008年5月,我與劉青峰教授合著的《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一書出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該書專門探討中國現代觀念的形成問題,並在書後附有一百個詞彙。以下簡介該書所提出的部分研究成果。

運用詞彙分析發現的傳統思想現代轉型之階段,與以往的歷史分期有很大的不同。中國近現代史分期的本質,是對社會現代轉型階段的劃分,現代觀念在社會現代轉型過程中具核心位置,而用關鍵詞統計分析,使得研究結果具備了可檢驗性。本書嘗試把思想落實到觀念、觀念落實到語言,抓出一百個詞彙及三個大觀念,來研究中國思想現代轉型的過程,並以此考察中國近現代史的分期。

首先,必須先瞭解甚麼是觀念?應選擇哪些觀念為分析對象?觀念可用「人感覺和衝動的知覺型態」來定義,它是可用關鍵字表達傳播的。現代觀念並非由中國起源,而是來自於西方,因而要抓住中國思想的現代轉型,必須先抓住西方現代觀念的最核心價值,看它們如何傳入,進而分析中國思想的現代轉型。如果把現代價值核心定為個人權利、工具理性和民族認同,因此要考察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轉型,必須去分析上述代表現代性的觀念在中國的起源和演變。它們是與如下一些關鍵詞有關的觀念:「權利」、「個人」、「社會」、「民族」、「科學」、「公理」、「真理」、「國民」、「民主」、「共和」、「革命」等。

▲金觀濤教授
(攝於臺大歷史系第一研究室)

這些詞彙可分為四組,第一組與個人權利有關,第二組與民族國家有關,第三組和工具理性有關,第四組表達正當性標準轉化為社會行動。用數據庫資料統計分析檢驗這些觀念有關的關鍵詞意義變化,好比檢驗DNA一樣,可刻劃中國現代觀念是如何在西方衝擊下起源的,它們經歷了那幾個階段的變化。藉由這些關鍵詞彙研究,我們發現,所有觀念變化歷程都有高度的同質性,它們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895年以前,其特點是用中國原有的政治文化觀念對西方現代觀念意義進行選擇性的吸收:如西方現代觀念和中國傳統觀念無意義相交之處,即該觀念完全是新的,則在該階段中國文化對該觀念是拒斥的。第二階段是從甲午後(1895-1900年)到新文化運動前(1915年)這二十年,這是一個中國人以最開放的心態接受西方現代觀念的時期。很多中國文化中不存在的新觀念都是在該階段傳入,而且以前經選擇性吸收的現代觀念,在這段時間亦較接近西方原意,故可稱為學習階段。

第三階段則是新文化運動時期,這時對所有外來重要現代觀念進行重構,使其意義和第二階段不盡相同。有的觀念回到第一階段相近的意義和結構,有的觀念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意義。也就是說重構產生了中國式的現代觀念,並用它們建構了革命意識形態。 這三個階段的存在有其普遍性,甚至在現代漢語的形成中留下自己的痕跡。其中最明顯的是,中國在接受西方現代觀念時,因第一階段的存在,使得大多數是採用中國文化中原有的詞彙來表達外來觀念,而不用音譯做為新名詞,可以稱為「舊詞新義」。而第二階段則出現用不同詞表達同一觀念,大量新名詞出現。第三階段為觀念定型,其表達詞彙確定下來。

以下試舉幾例。用「權利」譯rights,發生在第一階段。在中文裡,「權利」意指權力和利益及權衡,只包含西方rights中法津方面意義,完全沒有正當性、自主性之意義。要到第二階段,「權利」才有這些意義。而且,此時出現多個詞譯rights,如「直」、「民直」並用。到第三階段,rights的譯名固定,但中文的「權利」和西方意義不盡相同。

對西方society觀念的引進亦是如此。第一階段用「會」對應society,為選擇性吸收,第二階段用「群」、「社會」多個詞對應society,是學習。第三階段社會意義固定,但與西方不盡相同。

西方economy觀念的引進亦然,雖然最早用「經濟」表達economy的是日本,但該詞在十九世紀的運用亦代表了選擇性吸收,第二階段與economy對應的有「經濟」、「計學」、「平準」等。到第三階段,「經濟」用法固定。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沒有individual觀念,故第一階段對它是漠視的,只在第二階段時,它才被引進中國,但同時有多種譯法,如「個人」、「獨」、「么匿」等。第三階段,個人觀念固定,但和西方不盡相同。

我們根據當代觀念形成三階段,將中國近現代史分期如下:

(一)1840至1895年為中國的近代。其特點為:西方全球化衝擊來臨,把現代化納入經世致用的時期,或保持原有社會結構不變的前提下,向西方學習。如果僅僅用選擇性吸收為標準,可將近代的開始推自明末。 其後果為:現代化失敗和甲午戰爭的不可避免。

(二)1895至1915年為中國的現代。其特點是:保持家族制度不變(儒學在家族內部有效),在公共領域全面學習西方現代政治經濟制度。全面向西方學習,建立民族國家。

其後果為:第一次現代化高潮、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社會整合危機,對西方現代思想的重構開始。

(三)五四及以後為中國當代,中國出現對西方現代思想的重構,為民族國家重建和社會再整合時期。

其後果為:兩種新意識形態(中國傳統對西方現代思想重構的結果)轉化為大規模社會實踐、黨國體制的建立。 在中國當代思想形成的三階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繼學習階段後的第三階段,即新文化運動對學習結果的重構。對西方現代觀念學習階段之所以被重構階段取代,是因為學習階段雖帶來中國社會第一次現代化高潮,但同時造成嚴峻的社會整合危機。學習西方現化性的受挫,導致「中西二分二元論」意識形態的否定,全盤反傳統主義出現。

根據觀念群變遷模式提出的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分期是否正確,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但有一點無可懷疑,隨著電腦處理大量文獻中所蘊含豐富資訊的技術的進展,在二十一世紀,觀念史這一最晦暗、卻最迷人的史學領域,將出現重大突破。 (臺大歷史系兼任助理趙詠萱整理)

 


▲左起:金觀濤教授、吳展良教授、田浩教授、陳鼓應教授及周伯戡教授。 (攝於臺大歷史系第一研究室)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