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2008年 10月出刊   
 
 
 

▲與會青年研究者合影

 

觀察與感想── 「第二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後
趙立新(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一、緣起

2008 年,幸運獲得陳弱水教授主持的 「中國中古近世史教研平臺」補助,得以 順利參加「第二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 誼會」(2008 年 8 月 30 日至 31 日於北京 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舉行,籌辦期間 暫名為「第二屆中國中古史青年研究者國 際研討會」)。我在 2007 年參加於武漢舉辦 的「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暨 國際學術研討會」,得知同年夏天召開了第一屆中國中古史青年研究者聯誼會,以中國大陸與日本兩方面的青年學者為中心,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促進兩地研究者的交流與相互瞭解。因成效頗佳、回響甚多,北大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決定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辦理,並期盼邀請臺灣青年研究者的加入。

臺灣的魏晉南北朝史研究者沒有成立如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日本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會之類的研究組織,多年來較缺乏學術交流的媒介與平臺,青年學者更缺少此類交流意識與溝通管道,大陸與日本方面的青年研究者也有相似的困境。適逢北大邀請我並委託聯繫以臺大為主的研究者參加第二屆會議。懷抱著許多期望,無非希望多少能促進臺灣中古史青年學者與各地學者的交流並累積經驗,建立臺灣與中日青年研究者的初步聯繫,增加臺灣中古史研究傳統與成果的能見度,更期盼為促成未來臺灣研究者間的積極交流和相互瞭解,能夠發揮一些作用。

二、會議概況與中日學者研究趨向

此次與會者中,中國大陸與日本方面的學者各有 18 位,臺灣方面則有 8 位,共計 44 位。還有未正式報名的與會先生和學生,總人數當超過 50 人。此次會議規模超越去年,討論的熱烈程度更遠非去年所比,無論發表人、評論人或旁聽者,均表示對今年會議的高度肯定。

會議上發表論文者共計 20 位,除了我對臺灣魏晉南北朝史研究脈絡進行專題報告,以及另外安排兩位宋代史研究者報告之外,臺、中、日三地學者發表的中古史專題研究,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政治社會與政治文化;二、政治制度;三、宗教與社會文化;四、文獻批判與訊息傳遞。

就個別題目而言,中、日青年學者的報告反映出以下特徵和趨勢。首先,中、日學者仍相當重視政治制度史的研究,關心的時代也不約而同地相對集中於魏晉和北朝兩個時代範圍內。日本學者尤其注意與其學術傳統的承接和對話,在既有學說和關懷的基礎上,力求提出突破的新說,或是將既有陳說深刻與細緻化。例如,小尾孝夫先生(東北大學)以安田二郎先生研究為基礎,由軍事和賦役考量的角度,重新檢討南徐州無實土僑郡縣長官的職掌。岡田和一郎先生(京都府立大學)則延續松下憲一先生對「代人」出身意識的探究。

大陸學者的題目和取徑則顯現出近年學界對於文獻批判的高度重視。舉例而言,徐沖先生(復旦大學)針對正史基礎的「國史」,關於王朝開國的書寫問題進行分析,相當引人矚目。魏斌先生(武漢大學)受到陸揚先生對鳩摩羅什研究的啟發,針對安世高傳記的形成過程與江南傳統信仰的關係,進行探掘與重構。

除了發表者之外,擔任評論人的中日青年研究者,表現也相當突出。大會將評論意見彙集成冊,與論文集分別發給與會者參考,這一點與去年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的研討會極為不同,更表現出對於評論意見的期待與重視。一般而言,評論人均能對發表的研究報告進行適當的肯定,確認學術脈絡和定位,並具體指出問題意識、分析方法或材料等不同層次的疑問,與發表者進行商榷。如此確切的評論,對於與會的旁聽者也有相當的指引和啟發作用,可以說是相當精采的學術對話的「演出」(performance)。

整體而言,以北大為主的大陸青年學者,無論在問題意識、文獻分析和論證等各方面,均有一定水準以上的傑出表現,評論或提問時也頗能掌握適當的分際。相對來說,日本研究者則往往尋求提出新說,並且很快地掌握問題的學說脈絡,雖然問題意識頗為強烈,但是時有證據和論證不足的情形出現,或許是受到日本學界「研究發表」模式的影響。


▲與會青年研究者合影

三、臺灣研究者的表現與困境

此次臺灣研究者出席人數雖然是三地之中最少的,又是首次參加,不少成員還是第一次參加此類正式且嚴謹的國際學術活動,然表現水準頗為整齊且引人注目,實受惠於行前的準備。就中、日兩方的回響而言,臺灣學者在學術行情與材料的充分掌握,均獲得相當肯定。

此次臺灣學者發表的題目,大體集中在宗教、社會、文化和制度史方面,制度史研究目前在臺灣雖非「顯學」,然而在此次發表中最受矚目,即王安泰先生(臺灣大學)的中古「開國」制度研究。涂宗呈先生(臺灣大學)的中古素食觀研究,引起與會者十分熱烈的討論。林韻柔女士(臺灣大學)為研究五臺山巡禮,不僅資料搜羅與整理齊備,在各方面均獲評論人及與會者的肯定。古怡青女士(臺灣大學)關於兵部尚書與武衛將軍的研究,也受到日本學者相當的重視。李文仁先生(清華大學)對於中古樂府詩中「俠」形象的分析,幾種類型的建立也被肯定具有繼續發展的價值。

另外,在評論方面,鄭雅如女士(中研院史語所)對於漢晉間「謠」的研究一文,指出不少著者忽略的議題及史料解讀的問題,深得作者的認同與謝意。林韻柔、王安泰、涂宗呈和胡雲薇(臺灣大學)諸位的評論,一方面清楚地梳理出各篇論文的主旨,另一方面也都委婉而明確地指出論證上的問題,既顯現臺灣青年學者精深豐富的學養,也展現臺灣學界在研究者養成過程中重視史料和論證的傳統學風。

簡單地說,臺灣學者的研究主題其實呈現出自由而多元的發展,相當能夠與國際學界的動向接軌,這是本地學風的一大主要特色。因而也造成臺灣的中古史研究學術傳統的承先啟後較不明顯,加以重實證而輕解釋的傳統較強,因而未能在豐富成果的基礎上發展出影響深遠的學說。

此外,今日歷史學研究已與二十年以前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學者不再能夠端賴個人資質的優異而單打獨鬥。現今的國際學術交流猶如學術戰略,單兵作戰更需要團體的相互支援,在不同場合分進合擊。在這方面,臺灣學者的認識和體會相對而言較為薄弱,影響所及,研究成果與動向的能見度不高,且未受足夠重視。

臺灣的中古史學界規模不大,不太可能涉獵和博綜所有的課題,需要發展某些個別領域或課題,做為學界的重心。如何培養臺灣學者間團隊合作和積極交流的意識,充分發揮分進合擊、局部優勢的學術戰略,這一點應是我們需要認真優先考慮的問題。


▲本文作者趙立新於會議上宣讀論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